第60章 誰人話忠義

袁紹一反常態,連場面話都沒交代,和身後的幕僚嘀咕了幾句之後,便置半途而止的大會於不顧,一甩袖子走了。

對手的表現很反常,似乎是已經死心放棄了,但王羽知道,事情肯定還沒完,這位三國最有名的世家子,可不是個好相與的。

當然,王羽也無法繼續追着不放,那樣就顯得太過咄咄逼人了。

何況,跟袁紹火併,撈不到任何好處不說,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泰山兵的人數太少,公孫瓚只是盟友,不是手下,他也不能任意調遣。

現在最重要的是安撫各路諸侯,至少場面上要過得去,王羽向四周拱拱手:“各位,王羽心念父親、姑丈安危,一時情急,多有冒犯之處,還請見諒。”

無人迴應,諸侯們心裡都在緊張的盤算着。

目前的局勢有些詭異,本來衆人都認爲,最不利的情況就是,王羽搶了人後,直接反出酸棗,成爲聯盟分裂的開端。可現在卻變成了袁紹先退場,王羽倒像是主持者一樣,宣佈誓師大會結束。

所以,王羽的場面話像是個信號,衆諸侯沒做任何表示,紛紛離去。聯盟的矛盾已經浮上了水面,每個人都要考慮,接下來應該何去何從了。

也有例外,喬瑁、張邈都遠遠打了個眼色過來,孔融更是笑得燦爛,直接迎了上來:“早知鵬舉英武,卻不想智略也如此了得,此次鵬舉安排周詳,讓自視極高的袁本初連顏面都不顧了,實在讓人驚歎啊。不過……”

孔融一皺眉,嘆了口氣:“這樣一來,聯盟恐怕就要分崩離析了,眼看勤王大計成功在即,真是讓人扼腕嘆息呢。鵬舉,接下來,你有何打算?”

孔融問出了目前最令人關注的問題,幾個尚未離開的諸侯都放緩了腳步,想聽聽王羽的答覆。眼見功成名就的機會就在眼前,誰又甘心放棄呢?

原本衆人更傾向袁紹一些,因爲他們始終覺得王羽是個小人物,哪怕立了功,小人物還是小人物,就應該爲顧全大局而犧牲。

所以,儘管他們覺得袁紹咄咄逼人,但也沒有干涉的意思,大不了就在王羽搶人的時候,擡一擡手罷了。

但公孫瓚的表態,突然讓他們意識到,王羽現在已經不再是隻有功勞,沒有勢力的小人物了。

河內本身的勢力不足爲懼,泰山王家也算不得豪門,但是,能拉攏,並在一定程度上驅使三大實力派諸侯,王羽在聯盟內,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因此,儘管諸侯們不打算和王羽太過接近,但王羽的動向,他們還是很關心的。這涉及到風向,和站隊的問題。

“當然是繼續完成勤王大業!”王羽不假思索的答道。

“董賊若是自行撤退倒也罷了,他現在是要挾裹朝廷和百姓一起走,要遷都!且不說遷都的深遠影響,以西涼軍的作風,百姓將遭受何等荼毒?世間更添多少慘劇?堂堂男兒,豈能坐視不顧!”

王羽這番話發自肺腑,他確實不想讓歷史重演,使得洛陽這座古都毀於一旦。要不是袁紹抽後腿,他可能已經在進軍洛陽的路上了。

虎牢關與洛陽之間,再無屏障,只要解決了呂布和幷州軍,就能長驅直入!

對付幷州軍的策略,王羽早就醞釀好了,只要能儘快解決呂布,那他就可以挽救洛陽城,和洛陽之民的悲慘命運!

這對他自己也相當有利,如果洛陽沒被董卓禍害,就算皇帝和朝廷不在了,也是個擁有幾十萬人口的大城!以此爲根基,北連河內,南接南陽、荊州,一下子就有了雄霸中原的勢頭。

雖然洛陽是四戰之地,易攻難守。不過,南面的袁術是盟友,雖然不太可靠,但想利用卻也不難。

西邊的董卓已經實力受損,還有馬騰、韓遂牽制;東面的兗州、北邊的冀州,勢力錯綜複雜,同樣有陶謙、公孫瓚,以及黃巾軍牽制。王羽大可合縱連橫,外交和軍事手段並用,來解決問題。

只要守住了這片基業,平定亂世,也許比想象中要快很多,也容易很多。

王羽不知道袁紹是否看出了自己的打算,但這個計劃確實被破壞了。不過,就算黃河已經化凍,可以藉助水路行軍,可是,洛陽有幾十萬人口,想強遷這麼多人出關,也不是一時三刻的事。

現在還不是放棄的時候,還有機會!

聽王羽如此表態,孔融擊節讚歎,但其他人卻都搖了搖頭,失望而去。他們都覺得王羽沒搞清楚重點,他的功勞越大,越遭人忌,不可能取代袁紹的。

“這是……羽兒?”

在場者當中,也有心思完全沒放在聯盟的存亡上面的,胡母班就是其中之一。從王羽驚豔亮相開始,他的嘴就一直沒合攏過。

無法想象,那個比小女子還要懦弱幾分的羽兒,居然變得如此霸氣!之前聽到傳言時,自己還以爲是以訛傳訛,搞錯了人,誰想那個名動洛陽的王鵬舉,居然真的就是自己的侄子。

帶着七分驕傲,三分茫然,王匡微微頷首:“嗯,正是羽兒,鵬舉是他自己取的字。”

望着判若兩人的侄子,胡母班喃喃低語:“世事無常,如夢似幻……”

“季友,親友重逢,固然值得慶幸,不過,你先別忙着感嘆,先給大家引見一下王少將軍纔是。”

“不錯,以吾觀之,少將軍行事雖雷厲風行,但卻是個心懷善念,能講得通道理的。如果他能暫息兵戈,說不定可以爲朝廷,爲洛陽百萬生民,免去這場大禍呢!”

韓融等人紛紛開口,這幾人出使,並非純粹執行命令,他們也是本着爲民請命的信念而來。所以,雖然他們剛剛死裡逃生,但發現契機之後,還是在第一時間記起了出使的使命。

胡母班看看王匡,後者並不推脫,拉了王羽過來,一一介紹。

“後輩王羽,見過諸君。”包括胡母班這個姑丈在內,王羽完全沒聽過這些人的名字,不過從老爹的態度之中,也能看得出來,這些人都是很有名望的名士。

“少將軍不必客氣,要謝,也是老夫等要先謝過少將軍的救命之恩。”答話的是大儒韓融,此人年紀雖老,但說起話來卻很直截了當,聲如洪鐘,半點不見暮氣:“看少將軍也是個爽快人,老夫也就直說了……”

他重重一揮手:“退兵!趁着這個機會退兵!”

“於私,老夫以項上人頭擔保,朝廷一定不會忘記少將軍父子的功績,只要少將軍肯就此罷兵,朝廷必不吝封賞,便是封侯,卻也不難!”

“於公,洛陽城可免去一場慘禍,朝廷也不會發生太大的動盪,只消天不亡漢,日後必有匡正之時。不知少將軍意下如何?”

韓融早看出了王家現在是王羽主事,所以他也不兜圈子,直接找上王羽談條件。

他的說法很直白,而且面面俱到,從朝廷大義,到黎民百姓,再加上王家的前程,都說了個遍,讓人無從拒絕。連最堅定的保皇黨王匡,都只有聽着的份兒。

北線空虛,東線內訌,南線慘敗,速攻洛陽已成泡影;另一方面,董卓已經開始籌劃遷都,聯軍再堅持下去,也毫無意義。

不過,說服王匡沒用,現在主事的是王羽。連王匡都有些擔心的看着王羽,生怕他又衝動起來,把韓融這位大鴻臚給一腳踹翻。

王羽的反應,讓衆人鬆了口氣,他沒說什麼大義凜然的言辭,而是冷靜的反問道:“韓公的意思,王羽明白了,不過,羽也有一事不明。”

“哦?但說無妨。”

“據我所知,董卓已經在朝堂上提出了遷都的提議,並在朝議中強行通過,就算王羽退兵,難道您還有回天之力不成?何況,各路諸侯的態度您也看見了,您認爲羽能影響他們嗎?”

“呵,少將軍的消息果然靈通。”

韓融微微一笑,意味深長的說道:“在朝中秉持公議,是老夫等朝中大臣的職責,自當盡力而爲,若不能成功,再尋少將軍未晚。至於關東諸侯,呵呵,諸侯雖衆,但董仲穎所懼者,唯少將軍而已,若無少將軍,他安肯輕易放棄洛陽?”

“如此甚好,就這麼說定了。”王羽點點頭。

“少將軍快人快語,不愧爲我大漢中興之望啊。”韓融大喜,對王羽的好評,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他評人的名頭沒有許子將那麼大,但若是普通人得了韓融這一評,當地的郡守、刺史,肯定是要聞風而來,選拔爲官的,職位還不能小了。

這就是名士效應。

王匡欣喜之餘,也有些迷糊,看起來,王羽跟韓融達成了什麼協議,於是皆大歡喜了。可是,兩人說的話到底有什麼深意,他完全就聽不出。

見二人相談甚歡,其他幾個使臣也是紛紛上前祝賀,王匡只能找妹夫諮詢了,“季友,這到底……”

“後生可畏啊。”

胡母班搖搖頭,感慨萬千道:“鵬舉乃是軍將,在戰局方面思慮周全倒還罷了,但他對朝局的認識,竟然也如此深刻,實在是匪夷所思啊!兄長,漢統不衰,王、胡兩家,也是振興有望,我連夜修書回泰山,鵬舉若有意……”

在妹夫那裡得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答覆,王匡的思路更亂了,回營路上,他尋了個機會,直接找王羽問道:“鵬舉,你與元長公所約之事,到底……”

老爹的政治敏感度,確實太差了,王羽暗自嘆了口氣,輕聲解釋道:“就是表明態度罷了。我泰山王家,是朝廷的忠臣,朝廷指到哪兒,咱們就打到哪兒……”

“就這樣?”王匡不明白,這不是理所應當的嗎?一直以來,他就是這麼做的啊。

“就這樣。”王羽笑而不語,這件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沒法說的太直白。

朝廷,是個很空泛的名詞。

皇帝可以代表朝廷,不過只是個幌子,因爲現在的漢帝根本沒掌握任何權利;董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朝廷,老爹王匡的這個河內太守就是董卓封的;此外,百官也可以各自代表朝廷。

無論是小說,還是史書,對諸侯討董過程中,朝中百官的動向都沒有詳加描寫,好像他們不存在一樣。

但是,朝中百官都是老資格的政客,沒幾個是善茬,就算迫於董卓的暴力,無法正面對抗,私下裡也會有各自的想法。

王羽知道,以王允爲代表的一派,正在策劃一場大行動,他還以此爲參考,制訂了對付呂布的策略。

關東諸侯的勤王之舉,破壞並延遲了王允的計劃,對參與王允計劃的大臣而言,有外援很好,但不受控制的外援,就很致命了。

在他們原先的設想中,應該是可以將混亂控制一定範圍內,就解決掉董卓這個麻煩的。可現在搞得都要遷都了,這要他們如何能夠坦然面對?

王羽不確定韓融和王允是不是一派,所以他試探了一下。

結果表明,韓融的態度果然是標準的政客文人模式,他希望得到王羽這個外援,但不希望王羽自行其是,而是跟着朝廷的指揮棒轉。

這種美差,王羽當然要答應。

跟袁紹鬧僵不要緊,諸侯什麼的,本就是競爭對手,遲早也要兵戎相見。而朝中大臣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代表朝廷,送給自己很多東西,就像韓融許諾的那樣。

而自己要付出的,不過是暫時罷兵而已。就算韓融不提這個要求,以現在的形勢,在短時間內,也無法對洛陽形成有效的威脅,自己爲何不順水推舟呢?

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九七一章 月下煮酒第79章 追魂索命第25章 世態在人心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五五零章 漢末縱橫家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一一八章 潛入金墉城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第98章 萬衆皆歡騰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第74章 高調潛入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第99章 河東劇變第71章 兵分三路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三九三章 善泳者溺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八六三章 呂布的執念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四三二章 針鋒相對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第99章 河東劇變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四六六章 再見麴義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七零六章 所謂霸氣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第25章 世態在人心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第91章 兵臨城下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