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章 蔡邕請辭

董明說的不清不楚,劉辯自然有些不滿意。不過他也沒有再多問什麼,就目前來說,董明想要做什麼事情,他就算反對,其實用處也不大。再一個,他也清楚,董明所做的事情都是爲大漢好。

只要這一點不變,劉辯也就無所謂了。

“總之,老師就放手去做吧。”劉辯對董明表達了自己的信任。

董明笑着點點頭:“這事兒陛下還得上心一點。水師不同於陸軍,得單獨編制。先給個水師提督的官職吧,一千石就行。”

“千石?”劉辯皺了皺眉頭:“老師不是說水師要有五萬人嗎?千石的官職,夠用?”

“只負責訓練而已,沒有兵權的。”董明解釋道:“具體的明兒個微臣給陛下寫個摺子,您看了就明白了。”

“行,那朕等着。”劉辯答應下來。

“那微臣就先行告退了。”董明跟劉辯說完了之後,便起身告退。蔡邕還有話要跟劉辯說,他在這裡也不方便。自己起來走人,顯得有眼力見。

不過,他卻被蔡邕給攔住了。

“伯照不用如此,老夫要說的事情,也會跟你說。正好現在一塊說了吧。”蔡邕的聲音有些疲憊,還有些含糊不清。

“老大人?”董明一臉好奇的看着蔡邕。

蔡邕對他笑了笑,然後從座位上有些費力的站起來,走到了大殿中間。將自己的帽子摘下來,拿在手裡,然後緩緩的朝劉辯躬身行了一禮。行完禮之後,蔡邕一臉平靜的對劉辯道:“陛下,老臣的身子骨越來越差了,恐怕不能再輔佐陛下了。”

其實,以一個政治家的身份來看,現在五十出頭的蔡邕很是年輕。但是蔡邕的身子骨太差了,早年的際遇,這些年的勞心勞力,消耗了他大量的元氣。

雖然五十出頭,但是頭髮斑白,臉上也有了褶子,腿腳也不太靈便。

“老大人,您這是什麼意思?”劉辯聽了蔡邕的話之後,整個人都顯得有些激動,他連忙走下來,來到蔡邕跟前,把着他的胳膊,問道:“您是要向朕請辭嗎?”

“陛下,此非老臣所願,但奈何身子骨真的不行了。繼續待在朝堂上,也不過是拖大家的後腿罷了。”蔡邕用手拍了拍劉辯把着自己胳膊的手,笑着說道:“陛下放心吧,如今朝中才智之士多如過江之鯽,老臣這把老骨頭,跟不上他們了。”

“老大人....”劉辯想要再說什麼,被蔡邕打斷了。

蔡邕搖搖頭,道:“老臣今兒個一早過來的時候,坐着馬車過來的。等到了皇宮門口的時候,忽然忘了自己是來做什麼的了。還好遇到了少府令,不然還真是想不起來。您說,這種事情老臣忘了,倒也無傷大雅。若是軍國重事被老臣給忘了,那該如何呢?”

“老臣害怕啊!如今大漢朝蒸蒸日上,一日好過一日,若是因爲老臣的疏忽出了紕漏,那老臣就是千古罪人了。還有什麼顏面去見先帝?陛下,您說是嗎?”

蔡邕說的情真意切,說到先帝的時候眼睛都紅了。

“先帝知遇之恩,重於泰山。老臣這一把老骨頭就是全都搭給了陛下也沒問題。可是老臣現在老了,身子不行了,再這樣下去,就是耽誤事了。不過陛下您放心,就算老臣不做官了,老了,不能動了。若是有一天,朝廷有用得着老臣的地方,老臣就是死,也會幫陛下做好的。”

“老大人,可是現在朝廷就需要你,朕就需要你啊。”劉辯也說的情真意切。

畢竟劉辯從登基到現在,蔡邕纔是那個給他幫助最大的人。董明雖然一直在變法,但是在跟劉辯的相處上,始終是有些問題的。最重要的是,劉辯想做什麼事情,蔡邕都會支持。明知道會出問題,蔡邕也不會拒絕,而是想辦法彌補。

董明就不一樣了,壓根對劉辯就不管不問,實在看不過去了,就直接說劉辯一臉。就感情上來說,劉辯跟蔡邕的感情要比跟董明要親密一些。眼下蔡邕忽然說要請辭,劉辯心裡其實還是極爲不捨的。

但現在的情況,蔡邕卸任,其實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所有人都清楚,以蔡邕的身子骨,頂多也就能撐到來年開春。若是休養一下說不定還能多活兩年,不然的話就得死在任上了。劉辯就算再不捨得,也不能不放人。

若是蔡邕病死在任上,那朝野上下肯定對劉辯有意見。

“陛下,是非老臣不願啊。”蔡邕有些無奈。站了一會兒就覺得累了,說完這句話之後,他拉着劉辯到自己之前的位置上坐下來,喘口氣道:“您看,我這站一會兒都不行,還怎麼處理國事?”

劉辯也知道事不可爲,但心裡還是覺得不捨,就給了董明一個求助的眼神。

董明不知道該說什麼,蔡邕今年就下來這件事,之前就跟他說過了,他也是同意的。按照蔡邕原本的打算,越早下來越好,不過荀爽的死,讓蔡邕的計劃出現了變動,才一直拖到現在。

眼下蔡邕實在是扛不住了,處理政務完全力不從心,這個月的政務基本上都是丞相府長史帶着魯肅等年輕人在處理。一段時間還行,時間長了,蔡邕心裡過意不去。哪怕他知道,這些年輕人做事兒很靠譜,也不行。

佔着茅坑不拉屎,這種事兒,他蔡邕做不出來。

眼下又出了大運河的事情,董明還要修路。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每一件事還有大事兒,要事!牽扯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丞相府要居中調度調節,他蔡邕,吃不住。

真要硬抗,可能來年開春的時候,他蔡邕的墳頭草都開始冒出新芽了。

死倒是無所謂,蔡邕更怕耽誤事兒。不管是修路還是大運河,那都是國家大計,出一點差錯,那真的是上對不起皇帝,下對不起百姓,中間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這是一個道德標準很高的人,混吃等死的事兒他做不出來。

“陛下,老大人既然身體欠佳,陛下準了便是。不過老大人就不要還鄉了。還是在洛陽待着,平日裡也不用管事兒,更不用上朝。但是陛下若是有了疑問,老大人還是得給陛下解答。”董明提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陛下和老大人,覺得如何?”

蔡邕自然是答應的,他雖然身體不行了,但是要說一下子閒下來,那也有些吃味。董明這個辦法好,雖然不在權力中心了,但是還能有些作爲,不至於人走茶涼。

至於劉辯,就算不答應也不行了。蔡邕是鐵了心要告老還鄉,眼下能留在洛陽,已經是一件好事情了。

“既然如此,就按照老師說的辦吧。”劉辯有些無奈。

董明看了一眼劉辯,見他臉上還帶着對蔡邕請辭的無奈,心裡又是滿意又是不滿。滿意的是,這位是個重感情的人,不滿意的是,這位不是個合格的皇帝。

蔡邕怎麼着也是元老級別的大臣,又做過宰相,在朝堂上的影響力還是很高的。這麼一個老頭要告老還鄉,劉辯挽留一下很正常。但是真的不想讓人家走,那就是腦子有問題了。

皇權與相權,天生就是對立的。以一個人的思維來看待劉辯的行爲,那是值得稱道的;可是以一個皇帝的思維來看待劉辯的行爲,那就是有些拎不清了。

劉辯正確的做法是挽留之後,該讓蔡邕退休就讓蔡邕退休,名望、錢財什麼的都給安排上,讓人家風風光光的退休。最好再來個十里相送,彰顯一下君臣情誼。

當然,不滿歸不滿,董明更喜歡眼下這樣做的劉辯,有人情味兒。

劉辯跟蔡邕君臣二人,在說着體己的話。董明在一旁,沒有走,而是想着蔡邕的接任者,該是誰比較合適。

眼下有資格接任的人其實屈指可數:朱儁、皇甫嵩、袁隗、袁逢、鄭玄、楊彪、陰循,外加幾個宗室。

在董明看來,如果是朱儁和皇甫嵩兩個人,那就最合適不過了。可是這件事,難度很大。皇甫嵩在屯田,他本人肯定也不願意回洛陽,讓他做丞相,多半是沒戲。

朱儁就在洛陽,有軍功、有威望、有資歷、有能力。但尷尬就尷尬在這,要啥有啥,再做了丞相的話,置陛下於何地呢?哪怕全天下包括劉辯都知道朱儁忠心耿耿也沒用。朱儁自己就會推辭掉的,做官做到他那個份上已經夠了。

袁隗、袁逢兩兄弟也合適,而且董明也希望是這兩兄弟中的一個。袁家跟董明之間的關係,雖然說不那麼親密,但是有袁紹在中間,再加上錢莊的利益糾葛在。尤其是後者的存在,讓袁家不會董明有什麼太大的敵意。

至少,他們也會在變法這件事上,保持緘默,不會阻攔或者暗中使壞。

鄭玄和楊彪兩個人,是董明最不希望的。前者現在掉進了唯心主義的大坑裡,一天天的神神叨叨的;後者跟他不對付,一直都不對付。更確切的說,楊彪現在對董明已經不是政見上的矛盾了,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私仇....

原因就在楊修身上......

陰循和宗室們,董明倒是覺得無所謂。他們肯定是站在劉辯那一邊的,可是劉辯自己本身也是支持變法的。頂多有時候跟董明鬧點兒彆扭罷了。

所以董明現在要做兩手準備,一是勸皇甫嵩或者朱儁做這個丞相,二是跟袁隗和袁逢做一筆交易,拿支持他們中的一個做丞相爲籌碼換來他們上任之後對變法的支持。

“老師,您送老丞相回去吧。”

這個時候,劉辯打斷了董明的思考。

402章 注意身邊的人407章 遇刺297章 起火了第224章 何皇后?171章 雷管324 請吃飯142章 慢慢來214章 驚變!144章 自古槍兵幸運E015章 豆芽兒271章 立州牧029章 圓周率386章 該有的體面得有340章 身在局中086章 要更努力才行257章 袁家想要開錢莊096章 曲轅犁和劉琦237章 第二場(一)008章 陳登222章 這一夜好漫長(三)173章 最後一顆續命丸321章 蔡邕的身體狀況有些差381章 魯肅、荀彧153章 華佗387章 教育司327章 簡雍明悟、荀爽古怪268 軍屯出問題(二合一)308章 太子劉辯和忽悠鄭玄364章 我來跟你們聊聊吧108章 無題117章 升級了050 打架了364章 我來跟你們聊聊吧041 陽謀179章 明德書院,沒了.....429章 工部塵埃落定342章 楊修和鹽場的意外215章 又要逃離洛陽?245章 變法第一槍(二)291章 這是要開戰啊080章 彭脫絕境422章 蔡邕請辭204章 一團亂麻251章 萌芽180章 去洛陽,做太常325章 高大壯126章 天妒英才137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上)350章 小故事和一齣戲122章 搶!搶!搶!(感謝風雪·銀城的打賞)085章 新野109章 戲志纔要離開了342章 楊修和鹽場的意外239 齊桓用管仲,燕噲用子之194章 亂麻245章 變法第一槍(二)293章 太子是....劉辯044 馬明的眼淚049章 我,劉備,喜怒不形於色038章 玄德哥哥154章 明德書院新專業421章 計劃通372章 陳到的環數和黃敘的機智311章 私鹽氾濫的原因是什麼?069章 奔赴冀州(上)312章 從科考到科舉制413章 計劃生育?275章 洛陽、幷州和鹽場096章 曲轅犁和劉琦198章 要開始了292章 劉宏託孤014章 野道士097章 劉備真真好厲害248章 變法第一槍(三)002章 算學422章 蔡邕請辭279章 劣勢426章 周福和張寧032章 又是無題389章 不給放假可還行349章 司馬防很有趣166章 看雲識天氣178章 亂起233章 變法(終)074章 解圍和被圍058章 一切從實際出發028章 潁陰174章 一切都需要時間201章 科學司選址213章 楊賜去世313章 渤海高氏078章 廣宗374章 好久不見218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316章 安玄和尚和劉宏的遺願080章 彭脫絕境063章 唐周跑路了209章 那件事情418章 爲了大運河設立一個新的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