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徐州

經過大家都晝夜兼程,終於在這一日上到達了徐州,徐州本名彭城,正是漢初西楚霸王的都城,項羽當年會選擇這裡作爲都城,自然會有他的道理,徐州城堅地沃,又處在南北要衝,自古就是兵家必爭。

在城外幾十裡,糜竺就脫離大隊,先回城報信去了。等到了城下,發現城門大開,陶謙帶着手下的文武衆將正在城外等待。

陶謙的年紀看起來已經有六十多歲了,做的是文官打扮,頭上帶着代表州牧身份的紗冠,身穿着官服,腳踏官靴,一部花白的鬍鬚,滿臉皺紋全是歲月的痕跡,但並沒有因此而顯的人有一點醜,反而更象一個忠臣的樣子,上手站着一人,正是回城報告的糜竺,在下手也有一個人,年紀比糜竺要略微輕一點,一身儒生打扮,但人透着精明強幹。

陶謙看到劉備等人的馬來到近前,拱手說:“劉使君,自從洛陽一別,又是幾個年頭過去了。我是垂垂然老矣,你確實正當之時啊。”

劉備連忙翻身下馬,一躬到地:“陶大人,這些年我一直沒有忘記當年在虎牢關前您的幫助,一聽您有驅策,立刻帶着兩個兄弟來了。”

客氣了幾句有把話轉到身邊的其他人身上,此時程玉也早已經下馬。陶謙第一個就奔他過來,也是一拱手:“這位應該是程賢侄吧,我聽糜竺剛跟我說了你的事,多謝閣下仗義相助啊。唉,我一直以自己爲君子而欣欣然,今日聽說閣下的事,才知道閣下才是當之無愧的君子。”

程玉認爲陶謙是因爲自己等人來支援把他高興壞了,才盡說恭維話,也回敬了幾句:“一直仰慕陶刺使高風亮節,能有機會效勞,怎麼敢不盡心呢?”

然後又介紹了其他幾個人,原來那個沒有見過的人就是陳登,徐州的豪族之一,也是現在陶謙手下的軍師。不過一路上他也不說什麼話,只是默默的觀察着衆人,程玉看在眼裡也默默記在心上,恐怕這個人不簡單。

等到了陶謙的府上,還有更多的徐州名流在場,什麼孫乾糜芳陳圭等人也都在座,等大家都認識完畢後,陶謙作爲主人理應第一個發言:“劉使君,你家太守田楷也已經到了,現在正在城北五十里下寨,今天邀請他一起過來,他卻不肯,有件事情只好和你一個人說了。”

劉備連忙表示願爲陶謙做任何事。

卻沒有想到陶謙突發奇言:“老朽今日趁各位賓客在座,想請大家做一個見證,我本以老邁無能,在這個世上也沒有幾天活頭了,可是這徐州乃是重地,不可輕易置之不理。老朽的幾個兒子又都不成器,只想找一個賢人來接替老夫。正好今日諸位到來,我想把這個爛攤子交給劉使君。糜竺先生,請你把這州牧的印信取來,我要當面交給使君,請使君以百姓爲念不要推辭。”

這時的衆人都大驚失色,紛紛勸阻。劉備也一樣不知所措,但看到情勢大家都不太可能同意,忙說:“陶大人不可啊,朝廷州郡怎可私相授受呢?請大人不要如此。”

這邊正亂哄哄,曹操卻幫忙解了圍,一個士兵跑了進來:“報,城外曹操大軍又向城池殺來。”

大家得到這麼一個機會正好把這個都不想繼續的話題打斷。陶謙也忘了他現在正在進行的偉大任務,連忙說:“諸位,曹操今天這一陣,來着不善,可有何退兵良策?”

話音剛落,就有一個聲音回答:“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還用何策,在下不才,想搶着頭一功。”

大家扭頭一看,正是程玉的席上發出的聲音,不過不是程玉確是太史慈。

陶謙雖然對這個回答不是特別滿意,不過這麼倉促也確實想不出什麼太好的辦法,又要給程玉一個面子,也只好表示贊同:“那就有勞太史將軍了,我們大家一起上城爲太史將軍略陣。”

衆人一起來到哨探所說的西門上,一聲炮響,城門打開太史慈帶着一哨人馬來到城外。

只見對面的聯營約有幾里長,卻錯落有致,應該是暗合某種陣法,在看門前列陣的軍兵,各個精壯威武,殺氣騰騰,但卻一動也不敢動,想必是軍紀森嚴的緣故。

程玉不得不服曹操,絕對是個領兵的天才,又是個政治的天才,真不知道,還有什麼事情是曹操做不了的。

按着面前的軍容來看,如果短期內遇到曹操的話自己是畢敗無疑,還好這次的戰鬥不用認真,自己也應該沒有其他正面和曹操交戰的機會。

第10節 擔憂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10節 施恩第4節 兩雄交兵第4節 北顧尾聲第4節 冒進第1節 失城第九節第2節 遇險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9節 鳳雛第10節 謹慎第1節 試探第7節 凱旋第2節 中伏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8節 說客第5節 混亂第9章 集結第9節 說客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5節 陡遇強敵第1節 失城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9節 勸降第8節 希望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9節 通行第2節 奉獻第9節 攻防第十八節第1節 獻計第5節 陡遇強敵第8節 倒戈第4節 師兄第4節 變第十五節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6節 俘虜第1節 誘敵第6節 換箭第十五節第10節 聯姻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1節 騎戰第7節 夜談第8節 閻柔第6節 反撲第7節 反間第2節 進退第10節 虎癡第4節 決鬥第5節 破城(2)第9節 諾言第4節 大戰第2節 還政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2節 還政第5節 突圍第5節 對策第8節 求助第2節 撞車第三節第十四節第8節 機謀第3章 求死第9節 背城第7節 奪城第4節 副將第10節 擔憂第8節 恢復第6節 鼓舞第3節 脫險第5節 瘋狂第2節 還政第1節 假假真真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2節 冤情第6節 反擊第3節 平叛第1節 敵營第3節 破陣第1節 “妥協”第4節 請求第10節 施恩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10節 內訌第4節 冒進第一節第8節 恢復第10節 敵城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3節 說服第7節 醫聖第3節 誓約第6節 拜山第4節 死地第9節 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