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五米鬥教:張魯所圖甚大也

公元191年漢中郡

站在漢中城上的太守蘇固正與別部司馬蔣黎看着城下圍城的大軍,圍攻漢中城的不是別人正是五米鬥教第三代系師張魯和追隨於他的五米鬥教的信徒。

漢中太守蘇固對着他的心腹別部司馬蔣黎說道:“子休,張魯率五米鬥教已經圍攻我漢中一月已餘,城裡糧草輜重已經快要消耗光了,再這樣下去漢中必失。吾死不足惜,可漢中乃是進出關中的要塞。漢中一失中原門戶大開,屆時五米鬥教割據漢中進而窺視益州兩川那我們的罪過可就大了。”

別部司馬蔣黎聞言苦笑道:“太守大人,此次五米鬥教張魯等人傾巢而出,我等守軍本來就是被打了個出其不意。張魯手下之人信奉鬼神,悍不畏死。圍城的大軍已經連續攻擊了我漢中城七日不休,我軍也已經傷亡慘重。再這麼下去若是去往洛陽的請朝廷援軍信使的再不回來,我漢中郡肯定是保不住了啊,太守大人。”

漢中太守蘇固也點了點頭,說道:“子休,吾乃朝廷正式任命的漢中太守,本就身負守城之責。死社稷是應該的。可子休你還年輕,吾不忍心你隨我這老朽一起葬身漢中,這樣五更時分你帶漢中郡最後剩下的兩千郡兵,趁着張魯大軍歇息的片刻朝東門突擊出去,能走一個是一個吧。記住出城之後你就朝斜谷道去,然後向潼關進軍一路西奔向正駐在洛陽的大將軍龍靖和關東諸侯們報信。向他們言明五米鬥教已經趁着中原戰亂起兵攻擊漢中,巴郡。一定要給大將軍龍靖講明五米鬥教的禍害,他們所圖可不小啊。”

別部司馬蔣黎說道:“太守大人你也隨我一起出城吧,城下有張魯的五萬教衆,而我守軍不過一萬。這一月以來已經死了太多的兄弟,大人你是社稷重臣,前途宏大。沒必要葬身於此啊。”

漢中太守蘇固說道:“都說名臣死社稷,吾身爲漢中太守。不能守衛大漢的領土,失城之罪在我,我已經沒有臉面活着回洛陽了。當年我不聽同僚的勸誡,隻身前往漢中赴任。本就是想着張魯爲禍甚大,想爲大漢收拾漢中的局勢,沒想到在漢中才二年時間,張魯已經成了氣候。今日事不可爲,爲國而死乃是我的榮耀。子休不必再言,你現在就去收拾兵馬,同兄弟們說點心裡話。這些漢中的子弟兵這就要遠離家鄉了,十人去,一人還。想想就不是滋味啊。”

此時此刻漢中城下五米鬥教教主張魯,一身青藍色的道袍上面用真金雕刻着九十九隻祥雲仙鶴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他張魯整個人特別威嚴和方正。張魯立在一座巨大的戰車上。腰間按着一口法劍,正威嚴得看着唾手可得的漢中城。

張魯的心腹大弟子白羽恭敬得向張魯彙報着戰況:”系師,我五萬大軍已經不眠不休攻擊了整整七日漢中城,漢中城的守軍此刻已經傷亡殆盡。但城頭上的漢中太守蘇固那個老東西就是不投降,還在負隅頑抗。但請系師放心,我已嚴令大軍今日必須攻下漢中城。這是系師您霸業的起點,怎麼可能爲了區區一座漢中城而貽誤戰機呢。”

張魯欣慰得看着這個大弟子,爲視寵信還拍了拍白羽的肩膀。說道:“羽兒,你當年被父母拋棄。爲師在猛虎口中將你救下,辛苦培養你二十來年。如今看你良木已然成材,日後你必是我五米鬥教的擎天之柱。你說得對目前中原方亂,漢室天下已經傾覆。董卓韓遂馬騰的西涼聯軍與大將軍龍靖爲首的關東孟軍,一據臨潼,一佔虎牢。分別控制着大漢的洛陽與長安。相比於他們的兵力,咱們五米鬥教的勢力還是太弱。董卓與龍靖二人都擁兵數十萬,世事如棋。兩人目前在中原下了好大一盤棋。就看他們二人落子何處,而勝利者就會得到平定天下成就霸業的基礎。時不我待啊,益州牧劉焉那個老東西看得透徹,提前佈局在我的幫助下取得了東西二川。亂世之下,無土不立。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也而用之。爲師本是修道人,爲了廣大的教衆不得不起兵爭命。爲大家打天下。咱們起兵月餘,已經打下了巴郡之地七十二州縣。今天只要全軍攻下了漢中,那我們五米鬥教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錢。日後無論中原戰局如何,咱們只要佔據了漢中,巴郡之地。攻守都有優勢。所以羽兒,爲師對你期望甚重啊。”

白羽聽了張魯的一番心裡話,心裡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在張魯面前留下好印象。於是他親自跪下向張魯磕了三個響頭:“系師,放心。白羽這就親自帶隊衝鋒。三鼓之下,漢中必破。如不勝,羽甘當軍法。”

張魯嚴肅得說道:”羽兒,軍中無戲言。你有雄心壯志是好事情,但是今天當着這麼多的教衆,吾身爲五米鬥教的第三任教主也不可能對你徇私。這就請接過我的法劍,統帥全軍。太陽落山之前如攻不下漢中城,你就拿着法劍自己軍法從事吧。”

張魯說完,取下了掛在腰帶間的一口金色法劍交給了白羽,然後吩咐道:“羽兒,這是我的祖父張道陵親自使用過的法劍,也是吾五米鬥教鎮教之寶。汝必須好生使用,不要讓寶劍蒙塵。”

白羽雙手接過法劍,然後起身。向張魯還禮說道:”白羽領命,請系師放心。三鼓之下,吾一定是站在漢中城的城頭上,親自將系師您的令旗掛在漢中城上。”

張魯也威嚴得回話,說道:“羽兒,請安心攻城。爲師親自爲你擂鼓助陣。”

一個時辰之後,漢中易主。白羽親自砍下了漢中太守蘇固的人頭,向張魯還令。而漢中的別部司馬蔣黎帶着蘇固的遺書和數百殘兵去往洛陽了。

第五十五章 司馬門議:諸侯討董只一人第四十八章:董卓逼宮:漢室君臣非完卵第五十四章 洛陽朝會:諸侯分合皆重利第六十八章:陳宮拜主:陶出雲喜得良謀第四十五章 燕山祖龍驕:天理因果自有報第三十章 江東二喬:美人如玉劍如虹第十三章 荊州蓄武: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五十二章 董卓逼宮:秦王龍哮天的危機第六章 黃巾平定之受封太尉第九章 亂世爭霸(羣雄歸心)引子(凌雲寺大龍遇險)第二十六章 潼關潼關第五十九章:司徒王允:只爲國謀不惜身第六十九章 五米鬥教:張魯所圖甚大也二人西征:男兒敢向長歌行第十八章 述天道:國之九鼎誰可問第二十七章 混世魔王:董仲穎第九章 亂世爭霸(羣雄歸心)第五十二章 董卓逼宮:秦王龍哮天的危機第六章 黃巾平定之受封太尉第二十四章 長安風雲:趙雲一身是膽第四十八章:董卓逼宮:漢室君臣非完卵第五十六章裂土封王:關東諸侯皆反目第三十二章 奔襲西涼營盤:趙子龍真將軍也第五十三章 冰雪聰明:誰言女子非英物第四章(黃巾!黃巾!)第八章 賈詡歸心(下)第十八章 述天道:國之九鼎誰可問第二十九章 十萬荊山:吳廖談天地棋局第五十二章 董卓逼宮:秦王龍哮天的危機第四十七掌:豪龍膽槍:天不絕人必有路第四十七掌:豪龍膽槍:天不絕人必有路第二十三章 美人心計:貂禪圖謀呂奉先第四十四章欲鑄龍膽:趙子龍誓破董卓第八章 賈詡歸心(下)第五十一章 李儒毒計:八方風雨聚潼關第五十三章 冰雪聰明:誰言女子非英物第三十九章  渭河大營:西涼大朝會第四十九章 萬年公主:最恨生於帝王家第三十九章  渭河大營:西涼大朝會第十八章 述天道:國之九鼎誰可問第六十八章:陳宮拜主:陶出雲喜得良謀第十六章 戰帝都:諸侯討董急第二十一章 成國皇帝:代漢者當塗高第二十八章 支離益傳:屠龍術第十一章 太尉出巡第六十章:神兵榜現:十大神器爭排名第十八章 述天道:國之九鼎誰可問第三十章 江東二喬:美人如玉劍如虹第十一章 太尉出巡第十八章 述天道:國之九鼎誰可問第二十八章 支離益傳:屠龍術第六十一章:青雲劍主:好風借力上青雲第十四章 長沙太守孫堅的心思第二章(龍哮天的肺腑之言)第三十五章 布衣之怒:廖襄潼關屠龍第五十九章:司徒王允:只爲國謀不惜身第三十一章 潼關死戰:趙雲王彥立軍令狀第七十章:風起洛陽:袁紹袁術欲退盟第三十一章 潼關死戰:趙雲王彥立軍令狀第二十一章 成國皇帝:代漢者當塗高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孫文臺第一章(黃巾之禍尤勝當年之綠林)第六十五章:先破武關:陶傑射殺胡車兒第五章 擊殺張寶第二十八章 支離益傳:屠龍術第二十六章 潼關潼關第五十八章:西征董卓:天子大義持節行第十九章 傳國玉璽:九州諸侯問鼎重第十五章 靈帝崩:紛亂漢未誰人主第四十五章 燕山祖龍驕:天理因果自有報第一章(黃巾之禍尤勝當年之綠林)第六十七章 夜取蕭關:深謀遠慮陳公臺第四十四章欲鑄龍膽:趙子龍誓破董卓第四十章 絕世神兵:祖龍爲骨,隕鐵作膽。第五十二章 董卓逼宮:秦王龍哮天的危機第五十八章:西行千里:天子大義持節行第三章(在常山習武的日子)第六十七章 夜取蕭關:深謀遠慮陳公臺第四十四章欲鑄龍膽:趙子龍誓破董卓第六十五章:先破武關:陶傑射殺胡車兒第五十八章:西征董卓:天子大義持節行第二十九章 十萬荊山:吳廖談天地棋局第五十七章:二人西征: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四十一章 軒轅秘辛:陶唐帝堯持聖劍第二十三章 美人心計:貂禪圖謀呂奉先第六十三章陶傑出雲:青雲劍出天下驚第六十五章:先破武關:陶傑射殺胡車兒第三十七章 潼關名揚:自古屠龍多無名第五章 擊殺張寶第六十八章:陳宮拜主:陶出雲喜得良謀第三十四章 趙雲之怒:潼關城危若完卵第三十章 江東二喬:美人如玉劍如虹第二十九章 十萬荊山:吳廖談天地棋局第五十四章 洛陽朝會:諸侯分合皆重利第三十一章 潼關死戰:趙雲王彥立軍令狀第五十八章:西行千里:天子大義持節行第四十七掌:豪龍膽槍:天不絕人必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