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孫伯符隔岸觀火

可惜世間之事,就是有得必有失,呂布父女專心於北方,這南面就成了空子,有時候機會來了,都只能擇一而不能貪心所有都得!

袁耀想明白了這一點,便知有得必有失,便與徐庶商議起來。

此次之後,再不濟,這襄陽,便能得了。便是不能奪了這城,只要不是劉備駐紮於此,這淮南以外,便少了一匹狼總盯視着。誰肩上不會鬆口氣?!

就是因爲劉備在此,徐庶纔在淮南一直脫不開身,防的就是這個要害!

能把狼逐出領圈以外,這也是最保底的大功了。

若是能殺這三兄弟,就更是意外之喜也!

那纔是永除後患了!

只是如今己方籌碼不多,然而終能將劉備逐出,這已是很歡喜的事了。

不能貪功,若是貪,而失淮南之土,便是愧對於女公子的託付!

保底之時,而儘量更進一步,方是此次之求,而這更進一步,需要絕對理智的行徑,絕不能中諸葛之計,而失土。那時纔是丟人極矣!

袁耀便與徐庶開始商議排兵之法。

力爭要將襄陽堵個嚴嚴實實,逃脫無門!

而此時的劉備也收到了信,諸葛亮勸他道:“不可去,去必有損傷,主公冒險,只恐中蔡瑁之計矣,此是詐計!”

劉備來回徘徊,一臉難色,將信展示於諸葛亮看,道:“非去不可。此雖不是景升兄親筆信,卻是蒯良代筆,蒯良,是景升兄心腹謀臣也,他必知此事,何必詐備前去?!倘若有詐,只恐景升兄也有大事矣,而有大事,備不去,便是不仁不義,負了前盟,如何安心?!”

“況且袁紹之事,備也有責任,正當此之時,前去一解怨尤,與景升兄方不會產生嫌隙,因此,非去不可!”劉備道。

諸葛亮道:“主公心意已決?!”

“決矣。”劉備道。

諸葛亮道:“既是如此,亮去佈陣排兵,安排接應,若有失,只恐要刀兵相見了。還請主公做好離去襄陽的準備。如今荊州已是火中之慄,若取之不得,也好趁此以退爲進!”

諸葛亮不是不知道劉備的心意,他若是連個通透度都沒有,還做什麼首席謀臣?!

只不過是,有些事情看透不能說破。

尤其是劉表的這封信,裡面的信息量很大,當然利益也很多,倘若劉表要託付荊州於他,劉備錯過,會悔過終生,而若是此是蔡瑁詐計,蔡瑁得了這封信,只說明,如今的荊州已是蔡氏一手遮天,劉表都被矇在鼓裡,被人擺佈了,這不是一個好信息,這背後的信息太多了,萬一劉表已經不行了呢?!

白白將這荊州拱手送於蔡瑁之手?!劉備能甘心嗎?!

枉他爲荊州出力的前事,以及在荊州結交人的佈局,以及那麼多的心思,能白費嗎?!

他不忍白費。

爲了荊州,他當初放棄了廣陵,哪怕後來暗結曹操,也是爲了自己的佈局,他對荊州的功勞不能沒有結果!

劉備是很有魄力的,他必須得去,哪怕結果很差,也必須得去!

這也正是劉備的魄力所在。

諸葛亮當然知道這前前後後的一切,也正因爲知道,所以反而歎服他的魄力,這股魄力,與呂嫺孤身一人深入冀州和兗州之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爲雄主,若是連險也冒不得,沒有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果決,還不如在家種地養老奶孩子,還奪什麼天下,爭什麼雄?!

所以諸葛亮此時卻是服氣劉備的。若是遇事而逃的人,只知利而只避害的雄主,其實,也不可取。

所以這般魄力,諸葛亮很欣賞。

他爲謀臣,主公有所決斷,他便兜底,這就是一個軍師,一個謀臣最大的作用!

諸葛亮尋到關張二將,說了此事,道:“蔡瑁有詐,而劉表心意不明,主公此去,危機重重,只恐有失,而於外,徐州必剿襄陽,此,又是生死厲害關也,還需你二人合力,助主公無恙!”

張飛急道:“軍師爲何不阻攔兄長去荊州?!那蔡瑁早有殺心,若設埋伏,如何逃脫?!”

諸葛亮道:“原本局勢萬不至於此,而那徐州真的厲害至極,劉琦發檄,激怒袁紹,袁紹怒罵劉表,劉表又從徐州處得知主公與曹操結盟,此舉,破了我等所有的布謀,全毀於旦夕了……翼德不知勢之厲害,正因如此,主公纔不甘心,意欲去盡最後一絲力,倘若不得,也便是天意!主公有此擔當,前後有結果,正是他英雄之處,英雄之舉動,不可阻也,不可勸也,而吾與雲長,翼德所能爲者,只是儘量守主公無恙,安全,纔是爲人臣者該爲之事!”

張飛恨道:“都是那呂嫺,好生厲害!她,越來越陰險,如此陰謀。早知如此,當初初入荊州時,正該扣住劉琦,這小兒的能量如此之大,可惜當初沒有留住他。”現在說也晚了!諸葛一嘆。

天下之勢,同氣連枝,絕不可獨立於外者,便是諸葛亮的佈局能力再厲害,那呂嫺隔山打牛,硬生生的破了劉表與劉備的連盟,讓二人嫌隙生出,這樣的手腕,可說是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不費吹灰之力而破劉備先前所有佈局者是也。

諸葛雖是頂級謀臣,可以順勢而爲,然而,風不利者,卻也無法任己一智而逆風而行。這是不智。

關羽道:“既是如此,吾陪兄長前去荊州,若蔡瑁果有埋伏,我護兄長奪力而出。翼德隨軍師調度,防守淮南,尤其是徐庶。”

諸葛亮道:“必有變,襄陽只可棄,卻無法再守,否則,蔡瑁與徐庶袁耀等人前後一截,襄陽猶如死城也。”

“棄城?!”張飛瞪大眼睛道:“軍師也無計也?!”

諸葛亮知道他性情如此,也不愴他,道:“以退爲進,此時強爭,已然無功,突破重圍,殺往益州去,正好取益州。荊州之事,再看以後。徐州要荊州,孫伯符也必不應,我已有信與他,孫伯符必然發兵。”

張飛恨道:“可恨劉表無義之人,我哥哥助他退江東兵,他卻過河拆河!”

諸葛亮道:“此時蔡氏之過,便是要罵,也是蔡氏之罪,與劉景升無干!”

便真是劉表睜隻眼閉隻眼,故意促成此事,劉表仁名在外,也是不宜罵之的!

張飛也不笨,便道:“我知,我又不與外人這般罵劉表無義。只自己人說而已,二哥,那劉表,必然坐山觀虎鬥,就是他,這個人,只恐早暗中投靠徐州矣,那袁紹罵的沒錯,此人,早有異心。不然,他早接回劉琦,將劉琦放在徐州做什麼?!這個人,這是將我等當猴耍,當狗豖般利用,如今卻棄而不顧,只一心欲將荊州交由劉琦手上,這個人,不是壞是什麼?!他日若再回荊州,我定不饒他!可恨可惡……”

張飛罵罵咧咧,道:“兄長護荊州有功,他不將荊州牧之位與哥哥就算了,還欲借刀殺人,意欲坐視蔡瑁暗害我哥哥也,二哥,你此去,不要饒過此賊!”

關羽道:“三弟,切莫胡言亂語,若叫人聽見,難免讓兄長爲你背鍋,以爲對荊州牧不敬!”

張飛忍着氣,嗡聲嗡氣的道:“知道了!”

他實在太氣悶了,一拳頭打到柱子上,道:“局勢迫人至此,如此侷促,我心疼哥哥!哥哥英雄也,卻每每困於小人之境,如此際遇,怎不叫人心寒,嘆天不公也?!”

他又傷心,又可憐,又氣悶自己無能,又恨天道不公,氣沖沖的出去了!

關羽皺着眉頭,實在沒有辦法再去安慰或勸說張飛了,因爲他一心也只在怎麼保護劉備身上,他一拱手道:“軍師,還請軍師與計,保兄長無恙。羽雖不懼荊州將兵,然而也懼無有翅膀不能上天,只恐遇變,不能保兄長安然出荊州啊……”

諸葛亮道:“荊州之內,也並非全是蔡氏黨人,依舊有義士,吾已去信,讓他們暗中相助,屆時,雲長隨機應變,只要出了荊州城,便無恙矣!”

關羽道:“如此,羽定不離兄長左右,必不錯失!”

諸葛亮點首道:“雲長穩重,我心安之。”

關羽應諾。

“主公雖知山有險,卻偏向虎山行,這般孤膽,人間少有,”諸葛亮道:“此不謂魯莽,而是力爭之道也,所謂奪天下,便是與天爭,與地鬥,雲長大可不必爲主公難受,主公如此,求之不得。若心人,天必不負,若天助,必助其成就基業!”

關羽聽了心裡好受了些,謝過以後,便領命去了。

諸葛亮笑看天,執着羽扇,笑道:“好一個呂嫺!一計竟破了我所有的佈局。”

不光是他,便是連曹操,也爲她頭疼的吧?!

只有袁紹,自恃己強,卻不知一斥劉表,劉表一病,已失人心,附庸者早有二心,若非真心歸附,早晚必受其害。

此時的孫策也收到了劉備的信。

他急喚來張昭,道:“劉備意欲何爲?!”

“困獸也,意欲脫困,而陷主公與徐州纏鬥,與荊州撕扯,他好漁翁得利,又能脫困!”張昭道。

孫策冷笑道:“策雖有進取之心,卻終不屑爲劉備所利用。此賊如今布謀盡廢,還不忘來信與策,要攻擊徐州之廣陵,他本意恐是不意欲策得荊州也,恐他無能爲力之時,荊州落入策手中,如是而已!”

張昭點首,道:“然,劉備信中所言也無不對,呂布兵勢往北去,徐州虛弱,正是攻打的好時機,不說響應曹操,便是爲了江東,也當如此爲!”

“荊州也要,廣陵策也要!”孫策道:“但爲英雄,若不進取,與婦人無異,策,膽不薄也,何懼與之戰!?便與他結盟又如何?!”

張昭道:“只恐主公要攻廣陵又打荊州,不妥……”

孫策眼眸一瞪,道:“如何不妥?!”

張昭道:“廣陵陳登在守,若主公同時攻打這二處,便是促成這二方結盟是也,豈不是將荊州送到陳登手中?!因此不妥!”

孫策心裡咯噔一聲,道:“他們二人會連成一線而來擊我?!”

“近日廣陵與荊州之間,有來往,”張昭道:“而且劉表病的古怪。恕昭直言,那劉表是何人?!爲州牧幾十載而守之從未失之,此人之才,這心胸,不在先主之下。這樣的人,能被袁紹罵到病重將死?!昭是恐其中另有隱情!而此時劉備恰來信,正暗合古怪之處。”

孫策左右徘徊不定,思慮一番。

“以子布之言,此時策當如何?!”孫策道。

“主公莫心急也,當靜觀其變!”張昭道:“宜先回信與劉備,只應出兵,只是何時出兵,不必約定。”

孫策點首。

張昭知道他報仇心切,要徐州也是心切,北上更心切,便道:“若荊州內有變,正是報仇奪城之最佳良機也。倘若陳登與荊州有聯合,荊州有事,陳登可能會派兵去助,或是鎮壓,此便也是奪廣陵之機。最重要的是……劉表老矣,他若死,荊州便是大亂,屆時,主公再出兵,定可一舉而定。劉表若死,人心馬上散亂,以那蔡瑁之才,只會剷除異己之人,必暴行而不施仁,他又如何能叫荊州上下歸心?!荊州必然大亂,那時,是天賜良機啊!”

“劉表若死,策拍手稱快!”孫策恨道:“攻入城,定梟其首,爲我父報仇雪恨!”

張昭道:“最重要的是,劉表一死,徐州未必有全力能送劉琦入主荊州,他們要付出的兵力太多,呂布父女不在,他們如何能成事?!”

所以現在的局面是,有人希望劉表快點死。

但是徐州是要保劉表的。同時,蔡瑁也希望劉表不要那麼快死。

蔡瑁再有權心,其實也知道,依附於劉表的勢力很多,倘若劉表一死,他一時怕是壓不住的。

孫策一尋思,便想明瞭利弊,道:“先隔岸觀火。吾先與劉備回信。這大耳賊亦非好人!什麼仁德之主。哼!”

第749章 兵道不行行詐道第1121章 曹丕掠走漢獻帝第1072章 弔問郭嘉何日死第020章 我爹是呂布20第575章 許攸獻計於袁譚第767章 人不枉英雄一場第351章 我爹是呂布351第167章 我爹是呂布167第684章 陳登空手套白狼第922章 高覽淳于瓊遇伏第777章 魯肅信先至司馬第318章 我爹是呂布318第246章 我爹是呂布246第722章 呂青阻截殺二將第555章 年輕人的路擋不住第1140章 詐死計引出呂布第432章 曹操備戰試軍心第423章 禍起蕭牆增內耗第720章 馬超意氣戰張飛第1140章 詐死計引出呂布第409章 力勸降紀靈俯首(加更)第133章 我爹是呂布133第750章 計中計誰中埋伏第465章 呂布半道劫淩統第524章 處理公務累積忙(加更一)第630章 禍水東引諸葛謀第877章 角逐死力衝袁營第1019章 袁尚棄冀奔幽州第763章 郭娘子軍繞城走第326章 我爹是呂布326第225章 我爹是呂布225(加更一)第432章 曹操備戰試軍心第544章 龐統入西涼軍營第505章 助脫困父女匯合第1089章 徐州兵攻曹仁營第411章 關雲長攻破襄陽第932章 四方盟三義聚鄴第538章 連哄帶騙捧龐統第1021章 禰衡大罵逼顏良第1084章 臧霸軍圍困白馬第1058章 袁譚撕信兄弟裂第1115章 曹丕審問漢獻帝第885章 司馬懿主張進冀第283章 我爹是呂布283第218章 我爹是呂布218(加更二)第776章 危機重重司馬驚第199章 我爹是呂布199第220章 我爹是呂布220第945章 曹真寫信尋袁尚第872章 勢如破竹攻上山第439章 趙雲二擒馬孟起第422章 進徐州袁耀奪情(中秋快樂)第304章 我爹是呂布304第308章 我爹是呂布308第1009章 勇趙雲力挑衆將第284章 我爹是呂布284第632章 孔明定計當陽橋第673章 陳登釋疑定軍心第534章 虛奴取名爲呂青第551章 呂布戰馬超趙雲第796章 小試身手毀哨營第372章 我爹是呂布372第938章 棄義而逃聲不吭第188章 我爹是呂布188第1042章 遵父命梟殺郭圖第800章 禰衡陣前激蘇由第747章 龐統火燒降龍坡(加更)第235章 我爹是呂布235(加更)第890章 大義滅親勸審榮第488章 三方態勢情險急(加更)第646章 計中計三方混戰第256章 我爹是呂布256第561章 劉琦發檄天下亂第798章 火光起軍心潰亂第983章 程昱套話許子遠第222章 我爹是呂布222(加更二)第838章 完美趙雲禰衡寂第1075章 借刀殺人許攸死第577章 黎陽相距作疑兵第142章 我爹是呂布142第974章 河上伏兵待入甕第464章 遠離是非回徐州第1137章 撕破幻境帝絕望第148章 我爹是呂布148第583章 禰衡號哭進呂營第707章 程普中計文聘至第436章 被吊打馬超悲憤第116章 我爹是呂布116第950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1034章 禰衡力推要競賽第153章 我爹是呂布153第831章 張楊勸和呂奉先第164章 我爹是呂布164第605章 呂布離營遇曹性第944章 趙雲赴宴會曹真第906章 呂營一力捧許攸第565章 借刀殺人蔡瑁計第590章 權衡利弊作對局第631章 關張二將令衆怯第076章 我爹是呂布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