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舞陽論道(求推薦)

面對荀彧的這兩個問題,馮宇沉吟幾息便道:

“董卓爲人殘暴,只知養兵,不知撫民。只知征戰,不知農桑。即使他得了河洛之地,也不會向外有多大發展,因爲他不懂經營根基的重要性。當下猖狂一時,只因往日他在西涼軍中積累的聲威,而這個聲威其實是靠朝廷的糧資輸送出來的。所以…”

荀彧興匆匆的接過馮宇的話道:“所以他因爲軍心崩壞,兵亂身亡是遲早的事。”

平日,荀彧也用同樣的問題詢問過那些潁川汝南的儒生。得到的結論也是如此,但給的原因卻都是什麼【董卓專權跋扈,目無君臣綱常,所以必有惡報】之類的言語。

馮宇相信,真實的歷史中,呂布殺董卓絕不僅僅是爲了婢女貂蟬這麼簡單。若將呂布殺董卓只是看成一個偶然,那董卓一死,西涼軍便四分五裂,不再以董氏爲尊做何解?

要知道原世界中,董卓死時都六十多歲了,子嗣不知道有多少。而且已挾天子三年之久,實際獨立爲軍閥更是長達近八年之久。遇刺後竟然無法將權力傳承下去。

若將此事放到後來的曹操身上,絕不會出現如此情況。這說明董卓的西涼軍本身出現了問題。

荀彧興意猶未盡的問道:“那第二個問題,君侯可否一答。你看這漢室有救否?如何救?”

馮宇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了荀彧一個問題:“文若兄可知當今天下,大漢十三州還存有多少人口?”

荀彧稍稍思緒便答道:“具體數字不知,但在豫州,曾有戶口百萬,當下十不存一二,只有十餘萬人口。北方諸州應當皆是如此,南方可能好些,但也好不了多少,而且南方本來就人口不多。所以吾估算,當今天下人口最多也就五百萬。”

馮宇道:“實際情況比你估計的還要差。這種人口數量,這麼廣大的疆域。無論什麼聖君明主,朝廷也不可能形成對地方的實際有效統治。所以要再興漢室首要的是恢復人口,至少要恢復到千萬人的規模。這是個必要條件。”

“但是在當下君弱臣強的情況下,這麼瘠薄的人口數量反而爲漢室提供了保護。因爲在這種人口條件下,即使亂世梟雄,無論他如何天縱英才,也無法短期就能統一天下。最多像周武王那樣代商之後再分封天下,名義爲天下之主。但是當下儒家禮法,君臣綱常大行於世,天下諸侯沒幾個會承認他是天子。”

“所以,當下要再興漢室,就是做兩件事。一是均衡天下諸侯之勢,這樣就能最大限度止戈休兵,還民生息,增長人口。二是增強漢室的自身實力,可惜自董卓入京後,漢室喪失了自己最後的根據地--河洛之地。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恢復漢室自己的根基。至於如何做到這點,你我都是局外人,無法討論了。”

荀彧聽了馮宇的三大段話,竟然呆住了,陷入沉思之中。只到馮宇連喝了三口茶湯,才從思緒中回過神來,讚道:“君侯的思路真是奇特,讓彧有茅塞頓開之感”

馮宇猛然又面帶憂慮的說道:“文若可否想過,在天下士子都憂慮漢室面臨的內部危機之時。整個天下都可能面臨着外來的巨大危機。我說的這個天下是指中原諸夏。”

荀彧雙目一凜,說:“君侯可是指的鮮卑,烏桓等胡人會乘天下分崩,人口稀薄之機,進寇中原?不過他們同樣遭受到瘟疫傳播,人口下降不少。”

馮宇搖搖頭說:“不止他們。真實的天下遠比文人士子們所知曉的大的多。”

荀彧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說:“若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了,君侯認爲該如何應對。”

“當然應該是先行聯合諸侯,尊王攘夷。只是具體該如何做,等真的發生後再說吧。”

兩人又交談良久,不知不覺到了用膳時間。荀彧顯然沒有儘性,要宴請馮宇,並吩咐下人爲城外等候的筑陽軍兵士們送去膳食。

酒過三巡,馮宇對荀彧說道:“文若兄,有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君侯只管言來,你我已不是路人。”

“此前,兄弟我說過。那董卓是隻會征戰,不會農桑,經營根基之人。當下,各路諸侯更是不會再向司隸上貢糧草了。那麼他糧草不濟後,必然會出動兵馬四處劫掠。文若兄的潁川乃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又臨近河洛司隸。所以,要早做提防啊。”

荀彧眉頭微皺,放下筷子。對馮宇抱拳說:“英雄所見略同,彧早已有此擔憂。說實話,以荀家的實力,根本無法抵禦董卓的虎狼之兵。所以我一直勸族人盡遷他地避禍。無奈族人不捨在本地根基。”

他說完此話後,兩者都沉默下來。酒宴完後,荀彧將馮宇送至於城門口。此處早有數輛大車等候。

荀彧指着大車,對馮宇說道:“君侯,這是五千斤精煉鐵錠。某知道君侯不缺糧錦,只缺鹽鐵。我們這鹽沒有,但是鐵卻是豐富。以後每月,舞陽還會定期向筑陽提供五千斤鐵料。還請君侯笑納。”

馮宇心中大喜,但是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拱手向荀彧說:“這怎麼行,豈有無功受祿之理。”

不料,荀彧突然向馮宇拱手說道:“彧確實有一事相求於君侯。”

“文若,有事只管說來,只要某能幫上的,定會盡力。”馮宇迴應道。

馮宇應道:“此事,即便文若不說,吾也會盡力爲之。文若放心,吾一言九鼎。吾願與文若擊掌盟誓。若來日潁川,汝南的荀氏族人遭遇兵禍等外來威脅。筑陽侯國必將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和救援。”

荀彧大喜,與馮宇當場擊掌爲誓。

城頭,荀彧望着遠去的馮宇隊伍,嘆道:“若是你年歲再長些就好了。”

第169章 端巢斷歸之策第923章 貝都因彎刀第156章 抄掠河東第171章 郭圖殺郭援第127章 新都新氣象第1140章 買島第775章 一百五十歲的伽耶王第278章 江陵風雲(一)第995章 圖什麼第036章 水路並進第546章 樊城閃電戰第155章 長江水戰第749章 梭子船第287章 江匪來襲第1075章 誰中誰的計第782章 三韓俱定第381章 繞襲樓蘭第092章 突襲第1081章 白紙換真金第601章 宛城爭奪戰第097章 決戰之日第259章 怒江之敵第355章 狼與犬第600章 戰火起南陽第626章 並非貪心的人第999章 赴宴第279章 江陵風雲(二)第656章 有屁快放第206章 圈套第593章 四面楚歌第932章 另類水路第033章 意料中的襄陽受襲第696章 破牆而入第638章 兵臨方城第008章 荒原上的不速之客(今日開始兩更,求票求票)第581章 糧食問題第048章 奔逃的後將軍第809章 不同的戰爭目標第398章 暴露的莫安第187章 白馬盟誓第253章 單刀直入第831章 阿姆河左岸第545章 大戰在即第531章 孫權復仇第179章 九大諸侯第1091章 拉高出貨第319章 袁紇部的圈套第861章 西蒙斯之功第583章 角逐彭澤湖第270章 概不賒賬第399章 荒島奪權第942章 灰飛煙滅第816章 差點完工的長城第676章 步騎對決第011章 是真的蠢啊第749章 梭子船第545章 大戰在即第032章 難道還不相信老夫?第379章 步兵的新遠程武器第123章 投鼠不忌器第1112章 互相之間不一定是朋友第661章 絕地逢生第982章 典青的心理戰第1010章 滿場暴民第419章 安達曼海的對峙第065章 某,孫堅,給糧第898章 生擒哈薩爾第442章 解圍第950章 危急時刻第1044章 拼死狙截第382章 苦差第927章 恫嚇第549章 速攻之策第693章 錯誤的判斷第290章 孔明述職第1105章 袖珍蠍弩第719章 反伏擊第993章 赤條條第287章 江匪來襲第1123章 釣魚確證第080章 二選一,趙雲第419章 安達曼海的對峙第626章 並非貪心的人第732章 海東軍第152章 火攻壁壘第409章 奇襲芒果港第978章 矮鼻子小眼第735章 馬韓五十四邦第009章 來得夠早的(求推薦,求收藏)第844章 雙雄會師第1032章 屍橫遍野第737章 萬蟻噬蛇第518章 三將戰典韋第318章 北域長使府的北冥城第792章 火燒下關第674章 黃河邊上的據點第358章 凜冬將至第665章 逐街逐巷第190章 南蠻第764章 馬韓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