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

二月初,冰雪消融各地春耕忙碌。

宗正陽泉侯劉豹,尚書楊儀、侍中張苞攜帶蜀錦、絹十萬匹至江陵。

關羽的主簿廖化入成都,幾乎帶走了襄樊、江陵前後戰役的各軍軍書副冊,廖化因功遷拜宜都郡守。

法正病重徹底不能理事,尚書令職責由劉巴暫時兼任,劉巴與楊儀相互看不順眼,劉備又將楊儀調回荊州。

宗正劉豹負責前往武昌向孫權下聘,楊儀、張苞進行有功將校的二次封賞。

馬超、黃權、田信、關平都從各自防區抵達江陵,田信很好奇關羽、馬超、黃權三人會封什麼爵位。

黃權出益州時,本職是漢中王國的光祿勳,九卿之一;黃權爲左護軍,看守三萬降軍沒出差錯,又和田信保住江陵挫敗吳軍先鋒。

僅論江陵戰場的軍功,神秘的江東義士居功第一,黃權第二,田信第三。

田信加上襄樊、麥城戰功,才壓過黃權一線,成爲僅次於關羽的二號戰功。

荊州全體將士功勳經過成都反覆議定,關羽功勳第一、田信次之,黃權第三;夏侯蘭第四、趙累第五,關平第六,馬超因威懾江東之故,評了個第七。

城中校場,田信與關平站在人羣邊緣,關平低語:“漢王欲以我妹、孟興小妹爲養女,爲王子永聘孟興大妹爲妻。”

張苞,字孟興。

庶長子以孟,嫡長子以伯做區分。

田信微微頷首,低語回答:“也不失爲上策。”

關平繼續說:“羅侯之位空懸,此番會落實。”

田信不以爲意應一聲,劉封過繼後,羅侯無嗣空懸,寇氏家族願意多等幾年,等一個劉封的次子、庶子過繼回寇氏繼承羅侯爵位。

羅侯爵位傳承長遠歷史悠久,在荊州有深遠的影響力,不管北方還是劉備,都認這塊招牌,這是合法的爵位。

如果讓劉封回去繼承羅侯,那嗣子身份會淡化,對漢中王國的強宣稱衰變爲弱宣稱。

荊州建設已成爲當下的首要大事,越來越多的荊州人會回到荊州,也到了他們迴歸荊州,整兵備武參與北伐的時候了。

將校木臺上,劉豹以宗室身份宣佈關羽的封賞詔書:“關羽北伐破敵,威震華夏。雄壯虎烈,藩屏左右,功莫大焉。晉爵漢壽侯,食邑八千戶。賜青蓋戎車虎賁兩班,蜀錦千匹,絹三千匹。”

劉豹換了一卷詔書繼續念:“分關侯食邑,以兩千戶封長女鳳爲樂鄉翁主,千戶封次子興爲安昌亭侯。”

念罷,劉豹雙手捧着兩卷詔書笑吟吟:“君侯,接詔。”

關羽領着關姬、關興躬身上前,伸出雙手:“臣聆詔。”

隨後是田信,爲他宣佈詔書的是張苞:“田信隨軍征討屢克強敵,扼守江陵拱衛國本,功在長遠。封扈谷亭侯,食邑五百戶。賜蜀錦三百匹,絹千匹”

張苞細細打量田信,僅僅一頓又念:“卿允文允武,廉勇嫺靜,實乃良人,宜尚樂鄉翁主。扈谷侯,接詔。”

田信先側頭去看關羽,關姬躲在一側低頭,關羽對他微微頷首。

他的女兒不好嫁,田信的妻子不好娶。

田信深吸一口氣,上前幾步才躬身伸出雙手:“臣聆詔。”

張苞將詔書放入田信手中,和聲說:“漢王至江陵後,爲扈谷侯主婚。陽泉侯自武昌返回時,還請扈谷侯周全禮儀所需。”

皇帝之女叫做公主,因爲出嫁時由宗室公族主婚,所以叫公主;諸侯王女出嫁,由自己父親主婚,所以叫翁主。

侯娶王女,禮儀自然是諸侯王之禮。

田信應下後退到一側,站到關羽身邊屈身長拜,擡頭張張嘴,吞吐:“田信口拙……”

關羽呵呵做笑,眼睛眯着:“口拙就站好,不要滋擾諸人。”

“是,遵令。”

田信側身站到關興身邊,這時候黃權上前,張苞誦讀詔書,黃權封伉鄉侯,並前後功勳食邑千戶。

上一個伉鄉侯是袁紹,再上一個伉鄉侯是安陸黃瓊。

伉鄉侯因爲黃瓊擔任過,所以跟袁家的安國亭侯一樣有特殊意義,比如士人領袖。

以黃權爲伉鄉侯,那黃權黃氏族長的身份就坐牢了。

隨後是關平,並未封侯,只是給了一筆豐厚賞賜;馬超又無實際戰功,與關平一樣厚加賞賜。

宣詔完成,諸人在一旁關羽府邸宴飲。

張苞、關平與田信併案用餐,出乎田信預料,張苞竟然也是個滴酒不沾的人。

大病初癒的張苞身體虛弱,他二十一歲,年紀比關平大三歲,坐在關平、田信中間:“漢王遷我爲騎都尉,正無安身去處,安國是前軍副將,孝先是左軍副將,可有我容身之處?”

田信跟他不熟,關平直說:“不便安排,孟興兄麾下有多少騎士?”

“有八百騎,近半騎士源自武都羌氐,不過訓練嚴整,俱是精銳突騎。”

張苞說着看田信:“今曹公新亡,青徐二州將變在即。我料江東必急於發兵進擊合肥,孝先若出征合肥,我願爲孝先騎將。”

關平也說:“漢王若允許孝先出擊合肥,漢江水師八千之衆可爲孝先後盾,我麾下七百騎也可暫借孝先聽用。”

去打一趟合肥,出場費是五十萬石米,可支十萬大軍三月用度。

也就江東能湊集這麼龐大的軍糧,整個漢末以來,就沒聽說過江東缺糧的。

以船運米,消耗低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整個南陽大小水系相連,幾乎各處都能以舟船運糧。換言之,漢軍在南陽郡的軍事行動,後勤壓力並不大,後勤虛耗也小。

田信微微頷首:“兩千騎相隨,破合肥易如反掌。我所顧慮的是吳軍將校旁觀,會學去我軍攻城技巧。”

關平笑說:“攻城技巧又非絕密,彼輩學去也是無用。孝先,若有五十萬石軍糧,算上我軍盈餘,夏收前將有八十萬石可供支用。八十萬石,足以橫行中原,收中原夏秋米糧爲己用。”

攻城是個技術工作,但更重要的是主將的犧牲、無畏精神。

見關平打的是借雞生蛋滾雪球的主意,田信也能理解。

有這八十萬石軍糧做支撐,漢軍就算討伐中原無功而返,也能破壞中原生產,迫使魏軍陷入全面戰爭,無法休養生息。

而這一年裡,荊益二州卻能保持生產,積蓄府庫。

張苞見關平、田信言語裡分割天下如切餅,一時感到有些困頓,似乎聚集在成都的重臣子弟青年俊彥,比之關平、田信差了不止一籌。

自己這個原侍中,現騎都尉雖然在益州屬於青年一代第一,可比起手握兵權屢建軍功的田信、關平,似乎有些虛,虛的連插話的餘地都無。

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着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二十章 夜中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八十二章 貓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二百章 遺憾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五十章 計較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五百章 預估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