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回 瓶子很羅嗦……

幽州,北平郡城。

這會兒陸仁正在河間那裡鬱悶,而北平城中的司馬懿又何嘗不是一樣的鬱悶?帶領大軍攻克北平、薊郡之後,司馬懿與曹操的主力在河間要道結陣對抗。雖然說先中了曹操的一次誘敵之計,不過司馬懿馬上改變策略,反把曹操引誘得孤軍深入到了薊郡,然後司馬懿一次性就動用了二十萬的兵馬,務求把曹操困死在薊郡好引發魏境大亂。

本來進行得是相當的順利,曹操都快死在司馬懿的手上,可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哦不對,是半路殺出個劉備,救下曹操之後還趁勢把十餘萬胡虜打得丟盔棄甲,司馬懿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撤退。

原本打算先退到河間要道一帶先與留守在那裡的胡虜兵馬會合,要是動作快的話重整軍勢後再迎擊曹劉聯軍也不是不可能。可是走到一半的時候愕然發現了夏候敦的兵馬,那麼只怕用腳趾頭都能想到河間防線被夏候敦突破了。爲了避免腹背受敵,司馬懿只能急取易京山道退還北平,於路再在易京山道上留下一些兵力保守。

大勝之局突然變成了大敗,換誰誰鬱悶。而且在薊郡急退時,司馬懿丟失了大批的糧草軍需,而司馬懿總是帶在身邊,有空好參研一番的書簡也丟了。要說司馬懿丟失的書簡主要都是一些攻守用的兵裝器械的文字解釋,卻很少有圖樣詳解之類的,本身又不完善,要參悟明白的話不是專門的工匠,確實比較難參透。而最要命的,是司馬懿平時不原意把這些自己視若珍寶的書簡拿出來,搞得現在司馬懿想重新默寫出來都是件難事……

這裡再羅嗦一下,詳細的解釋一下有關這些書簡的事。

當初陸仁穿越來沒多久就當上了尚書僕射,因爲所謂的“出身貧寒”地關係。一般的名門大家實在是看不起陸仁。但看不起歸看不起,陸仁實實在在的搞出那麼多有用的東西卻都是有目共睹的事,不然陸仁也不會得來一個“三年境內豐”的綽號。有心人只要稍稍打聽一下,就會打聽到陸仁一有空就會在家裡編寫書籍的事,而誰都知道陸仁沒什麼文彩,可沒文彩的人有事沒事就編寫書籍,那麼陸仁是在寫些什麼自然也會有人留上心。

最早的時候陸仁爲曹操省糧一事下獄一月的時候曾經把家中地僕從都遣散了,之後離職、復職的事也連着出過好幾次,家中的僕從換換召召自然就是件避免不了的事。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對陸仁編寫的書簡一直都很感興趣的司馬懿派一兩個心腹化作僕從。潛伏到陸仁家裡並不是什麼難事。只是因爲蔡琰長期“霸佔”着陸仁的書房地緣故,想偷偷翻閱陸仁的那些書簡併不太可能。

到官渡之戰後,陸仁大病一場並悄悄遣散僕從準備逃離曹營。僕從一回報那時尚未出仕仍在許昌家中的司馬懿,司馬懿馬上就敏感的查覺到了陸仁的意圖。陸仁前腳剛走,司馬懿後腳便安排着去陸仁的府中盜書,有個潛伏在陸仁身邊多年清楚陸府環境的僕從在,再加上司馬懿那麼聰明地人。略施小計盜千餘卷書簡出來並不是難事。此外司馬氏也在暗中與袁紹互通款曲,知道袁尚對陸仁一直也盯得很緊,於是就故意給袁尚安排在許昌地細作通風報信,好支開袁尚的細作……陸氏鎮外射向陸仁,卻被婉兒擋下來的那一箭,其實就是袁尚派來伺機暗殺陸仁的細作射出的。袁尚的容是毀在陸仁主侍的手上,袁尚對陸仁恨之入骨。當然是欲除之而後快。

支開了袁尚的細作並盜書成功之後。司馬懿便放上一把大火毀滅痕跡。這一把火放得真是很成功,司馬懿神不知鬼不覺的得來了陸仁與蔡琰多年苦心編寫下來地文獻,其後司馬懿就帶着這些文獻書簡躲回河內老家細細的參悟。

袁紹病死之後的河北局勢,司馬懿也瞭解得很清楚。這時司馬懿仔細的分析了一下天下格局,最後選擇了袁尚作爲自己暗中扶持的目標。道理其實也很簡單,曹操太精明且手下地能者太多,司馬懿在曹操地手下野心不太可能得呈;袁譚比較剛愎自用,難聽人言,又因爲繼承了袁紹的家業會是曹操地首要攻擊目標。不太合適。只有袁尚地處偏北,有袁譚的勢力緩衝,而且按陸仁書簡中的記載,袁尚的地盤最靠近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的東三省,只要得到了一些緩衝的時間在東三省建城立足。再利用袁氏原本對烏桓、鮮卑這些北地異族的影響力來聚集人口。袁尚的發展潛力是最大的。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司馬懿曾與袁尚見過面。知道袁尚這個人自己能夠控制得住。

在曹操與袁譚交兵的那段時期裡,司馬懿就去與袁尚碰過頭,而袁尚在大興安嶺地區的新城雛形就是司馬懿定下的。接着袁尚兵敗於曹操之手,司馬懿料知袁尚必敗給袁尚出了個詐死脫身之計,救回袁尚之後司馬懿留下了一批自己整理出來的內政系文獻交給田豐、沮授,並且和田豐、沮授議定如何封鎖消息,讓袁尚在東北安心發展,自己則回到河內老家應對曹操的辟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司馬懿一面讓曹操認爲北方無憂,一面利用曹操急於統一天下的想法,一個勁的把曹操往南方導。等到建安十八年,袁尚在東北的勢力基本成形,田豐和沮授年紀又大了,不再適合上陣領兵,司馬懿便以詐死計離開曹操,來到袁尚的帳下成爲統領大軍的大將軍。接着在東北整訓了幾年的軍隊、器械,便有了現在的胡虜南下中原之局。

要說司馬懿盜去的書簡其實有很多陸仁與蔡琰還並沒有完善,再對比一下陸仁到夷州之後的重編與改良,很多東西其實只能算是過時。不過真的對於胡虜與曹操這些人來說,就已經了不得了。東北的土地肥沃,只是要開墾的話需要比較好的農具與相應的耐寒系農作物,可是偏偏這方面就是陸仁的這些書簡中比較完整的----誰讓陸仁那時就是個標準的種田派人物,又有個陸氏鎮給陸仁做實驗?再者,那時的陸仁原本就打算在曹操平定北方之後去開發東三省,因此書簡中對這些方面的事記載得比較詳細。農具方面不用多說,農作物方面陸仁向不少北方的老農詢問過哪些比較耐寒高產,同時還有打算去三韓地區收集優質谷種。只是事情多變,這些東西陸仁自己沒能用上,最後卻便宜了司馬懿和袁尚。

不過也算是萬幸吧,司馬懿盜書之前,陸仁收到了馬鈞,並讓馬鈞帶走了有關航海、制船這些方面的文獻資料,與糜貞去徐州琅琊開發海運方面的事。也正是因此,司馬懿沒有能得到航海方面的資料,只能是在陸地上發展。不然的話……三韓、濟州島、倭島這些地方,恐怕還輪不到陸仁先佔據到。就拿現在的濟州島來說,孫尚香和陸遜的陸戰實力遠遜於高句麗,一直是靠着海戰方面的優勢守定製海權,讓高句麗出不了海還造不了船。每每高句麗想在沿海地區設立船塢或是碼頭,香香與陸遜的海戰船隊肯定會聞風而至,遠程扔上一大堆石彈、酒精燃燒彈什麼的就溜之乎也,硬是打得高句麗空有陸戰大軍卻只能望海長嘆,乾瞪眼沒脾氣……

現在的司馬懿真的是鬱悶到了家,如果曹操戰死,對司馬懿來說大有一戰而定河北之勢,可是現在已經失去了良機,還因爲自己的一番自大失算把自己給暴露出來了。要說曹劉聯軍或許司馬懿還不是很頭痛,但是河間敗退的軍兵稟報,讓司馬懿馬上就明白陸仁也摻合了進來,陸曹劉三方聯軍,司馬懿想不頭痛都難。

都說一漢抵五胡,司馬懿對五胡兵馬的戰鬥力其實也沒有抱什麼太大的期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司馬懿是依靠五胡兵力打人海戰術,同時輔以相對較爲先進的武器裝備來強化五胡兵馬的戰鬥力。現在曹劉聯軍的兵力已經不在少數,陸仁的出現又無疑會帶來大批比自己手頭裝備更爲先進的裝備。遠了不說,就前些時日司馬懿自己佈置演練出來的堅實陣線被陸仁的投石大軍完全擊潰就是一個例子。

現在的司馬懿原本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了不起也就是和三方聯軍持平而已。想要贏這場仗,司馬懿要多費腦筋才行。

第5回 悄泄天機第31回 絕不讓步第一百四十九回 上第一百八十六回第22回 有喜亦有下(下)第11回 驚報第117回 人舊事非第63回 無語第32回 靈異事件(下)第114回 臨別第36回 入主徐州(上)第96回 拼你軟處第30回 旗誓第193回 柔第一百八十六回第112回 捷報第78回 家中變故(上)第九十五回第225回 聚衆第27回 終收山蝠第180回 作客議事(中)第26回 牢中三日第72回 戰起第220回 對恃第九十五回第23回 治病救政第49回 裡應第231回 下第七十九回 下第21回 似是而非(中)每230回別宴第5回 悄泄天機第80回 摯友郭嘉(下)第156回 兩手準備第20回 混水摸魚(下)第38回 利器之由第151回 郡主走好!第32回 談曲論美第53回 吾有大略第94回 各有所得第九十七回 下郭嘉之慮第二十五回第43回 驚變第111回 正與奇第21回 似是而非(上)第224回 當棄則棄第61回 蔡琰說教第35回 以殺求存第139回 生路第120回 既來則安第53回 家庭會議第九十三回第39回 下邳城破第99回 隘口一戰第26回 最後一激(上)第67回 公私混雜第121回 雜事一堆第180回 作客議事(上)第205回 閃了!第31回 激!(上)第139回 生路第47回 不認命第145回 柴桑之旅第116回 耀武揚威第142回 新野初策第72回 外援內助第27回 游龍出淵(下)第四十四回第11回 借錢買糧第121回 雜事一堆第21回 建安初冬第72回 外援內助第215回 鐵碗熱湯(上)第133回 漸進第229回 上第48回 意外第70回 各有心思第110回 意外收穫第215回 鐵碗熱湯(下)第32回 靈異事件(下)第1回 初到漢末第19回 襄陽之變(下)第19回 襄陽之變(下)第42回 謀事在人第一百零六回第103回 偶像難留第71回 陸仁尋計第40回 貂蟬入府第205回 閃了!第215回 鐵碗熱湯(下)第13回 換糧大計第107回 爭!第47回 不認命第107回 爭!第5回 悄泄天機第22回 有喜亦有憂(上)第161回 人力資源第32回 談曲論美第168章 真正想忽悠的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