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

聽了顏良的話,辛毗微微一愣,然後問道:“將軍是說,用縣校鄉庠的那一套考勤和紀律制度?”

顏良道:“對!就照搬這套,如果有不適用之處稍稍改進即可。”

在常山推行義務教育政策之後,獲得了廣大百姓們的稱讚。

免束脩(學費),包吃,邊遠山區學生還包住,學校提供教材,毋須學雜費。

嘖嘖嘖!

這條件,比之後世九年制義務教育還要上檔次。

但即便是如此優厚的條件,有些家庭仍舊不把孩子的就學當回事。

有些人認爲孩子讀不讀書都區別不大,只要稍許認幾個字就行了,學太深的學問也沒用。

出於免費餐食的吸引力(學校提供的餐食質量極高,兩天必有蛋,五天必有肉,有些地區提供奶),他們倒也並不反對孩子去上學,只是在農忙的時候,就會讓孩子翹課,或者混了免費餐食就開溜。

顏良知道這種情況後也是氣得不行,看來任何年代都有愚民和刁民,光想着佔小便宜卻失了大好前途。

所以顏良就在所有縣校和鄉庠中施行嚴格的考勤制度,每個學生在上學的日子早中晚都要打卡考勤。

若是不經批准就缺勤,會被嚴格警告,一個月內缺勤三次,取消下個月免費餐食的待遇。

規定下達後,有人因而警醒不再惡意缺勤,有人仍心存僥倖,結果真個被處罰。

那些被處罰的家庭有的倒也知道悔悟,老老實實地讓孩子接下來按時考勤。

但有些家庭則選擇破罐子破摔,索性讓孩子輟學。

呵,太天真了,你以爲這樣就會放過你了麼?

隨後,郡中宣佈,對於適齡少年輟學者,不再免除其口賦,家人不得爲吏,不得從軍,且地方上攤派力役時優先從這些家庭開始。

口賦是除了算賦之外的人頭稅,針對十五歲以下的兒童,當初在大力興學的時候宣佈,只要上學,就可以免除學生的口賦。

爲吏就不用多解釋了,眼下在常山從軍也是個熱門的發展前途,不僅待遇從優,還能分田土。

力役則是地方上除了賦稅之外的義務勞動,在一些嚴苛的地方,力役甚至比賦稅更令人頭痛。

顏良到常山後,有感於力役過重困擾百姓,便大幅下降了力役的徵發,即便是大軍出征徵發力役,也會提供較爲優厚的待遇。

這種種手段,極大地震懾了對孩子上學不重視的家庭,再無人敢於讓孩子輟學。

至於學校紀律方面,爲了加強外郡流入人口與本地人口的融合共生,各縣鄉的學校鄉庠都是統一招生,把本地學生和外來學生放在一起教學。

不管是在什麼年代,什麼地方,地域歧視總是根深蒂固。

通常,外來人口都在屯田堡寨裡,與縣鄉居民接觸的場合不多,彼此之間的矛盾也不會太過凸顯。

不過在學校裡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是熊孩子,難免會互相掐架搗亂。

學校紀律手則便順勢公佈,但凡在學校內或是在上學途中盜竊辱罵挑釁鬧事打架鬥毆作弊等等違規行爲,都將受到嚴懲,懲罰的力度比之輟學更大。

原本在學校裡當孩子王主動挑事的有不少是本地世家大族的子弟,嚴苛的規則公佈後,他們的家庭就犯了愁,若是孩子犯了錯惹了事,家中其他人也會受到牽連。

不能爲吏從軍,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那等於掐死了他們家庭的上升通道,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所以,規則公佈後,無數熊孩子在家中受到專制的小拳拳教育,承受了不少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壓力。

結果就是學校的氛圍好了很多,至少在表面來看,孩子都老老實實地上學,不再瘋狂搞事。

辛毗想着縣校、鄉庠中實施的考勤和紀律制度,皺眉道:“如此,是否太過嚴苛,驟加懲處,有傷士人尊嚴。”

顏良冷笑道:“尊嚴?尊嚴只給遵守規則的人。

無規矩不成方圓,先前是待他們太寬厚了,讓他們有些忘乎所以。

連這些孩童少年都能遵守的制度,這些成年人都做不到?

那他們可以滾回家去了,六山學院是爲渴望知識的莘莘學子建的,不是爲他們這些混子廢物建的。

若是他們貪圖玩樂,那就讓他們盡情的玩好了,足球場歡迎他們,福利彩票歡迎他們,酒肆瓦舍歡迎他們,便讓他們爲常山建設揮灑金錢貢獻力量好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辛毗還能說什麼,只能答道:“好吧!我這便與子明公和五官掾商量商量。”

張臶在答應顏良的邀請時就表示,他只負責開課授徒,沒有精力管理具體閒雜事務。

所以除了張臶出任六山學院山長之外,還任命一人出任祭酒,輔助山長和三個分院院長處置校務。

第一任祭酒由常山文學主事掾張揖兼任,張揖本人在隨顏良前往上黨時,就已經拜在張臶門下,頗得張臶信任。

在前任五官掾劉劭出任高邑縣令後,張揖接任五官掾,不過仍是兼任六山學院祭酒。

顏良道:“此乃整肅學風之舉,子明公與稚讓一定不會反對。

不過,也不能一味示之以嚴,還當獎懲並舉。

如今伏羲學院、燧人學院、神農學院三大分院全都開立,學院的總體規模、學子數量都大大增加,之前的助學金、獎學金規模都偏低了。

藉着此次宣佈考勤、紀律制度,把助學金、獎學金的規模也擴充一番,堵上這些年輕人的嘴。

助學金和獎學金的規模擴充後,我建議將審覈發放的權限下放到三個分院,每個分院的發放規模比擬之前的份額。

至於六山學院可以更超然一些,在年末的時候對個學院的學子開展一個評比,評比出各種優異表現的學子,額外頒發獎狀和獎金。

評比的項目和環節可以仔細商議,可以針對學術,也可以針對學習態度,或者其他的貢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當初顏良在義務教育中提出助學金和獎學金的時候,就很是刷新了人們的感官,原來還能這麼操作。

這一次顏良又提出了更復雜的玩法,讓辛毗直呼專業。

不過辛毗稍一琢磨後便發覺出了問題,問道:“擴充助學金與獎學金定然會讓學子們交口稱讚,不過將軍所言,由三個分院各自審覈發放卻有待商榷。

如今燧人與神農分院雖然就學的學生也不少,不過總體人數仍是與伏羲學院不能相提並論。

若是由三個分院獨自審覈發放助學金、獎學金,那燧人、神農學院的學生獲得助學金、獎學金便會比伏羲學院的學生更爲輕鬆,怕是會引起爭議。”

顏良微微一笑,他當然清楚會有這個問題,而且他是刻意如此設計的,沒想到被辛毗一下子就看了出來。

“引起爭議?便讓大家好好議一議吧!我樂見其成。”

辛毗若有所思地道:“我明白了,這便去與子明公和五官掾商議。”

顏良的這些提議,不出意料地被張臶與張揖並三個分院的院長接受通過,隨即宣佈給所有學子知曉。

無論是考勤與紀律制度還是新的助學金、獎學金,年末評比,都引起了學子以及各路吃瓜羣衆的熱議。

當然有人會說考勤與紀律制度太過嚴苛,不過這種聲音馬上被更多的學子們壓了下去。

畢竟大多數學子來到六山學院是爲了學習知識,都可以滿足考勤的條件,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尤其是常山本地學生,以及爲了通過六山學院入學考試而在常山的各地縣校進修補習過的學生。

他們本就經歷過各地縣校鄉庠的嚴格紀律規定,並無任何不適應。

總而言之,這兵荒馬亂的,如六山學院這樣的安逸的地方着實難得,大家都該好好珍惜纔是。

而擴充助學金獎學金規模一事,更是贏得了一片讚譽。

前來常山求學的學子,並非人人都是世家大族子弟,還有很多是小門小戶,甚至是貧寒人家。

學院頒發的助學金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他們的生存壓力,讓他們不用一邊求學,一邊還要去籌謀生計。

至於獎勵優秀學生的獎學金,更是對學生的肯定與鼓勵,贏得獎學金的學生都會覺得面上有光,在人前很是長臉。

唯一引起大範圍爭議的,便是三個分院獨自審覈發放上。

一開始大家還在探討三個分院的人數比例上是否會有不公。

這點上大家都清楚,六山學院本院也就是伏羲分院的學生數量比燧人學院和神農學院的學生數量加起來還多。

如果三個分院助學金獎學金份額一樣,那伏羲學院的學生就虧了。

不過燧人和神農學院已經開設了一段時間,教授的內容不拘一格,包含數學、天文、物理、地理、機械、水利、農學、醫學、貨殖等科目,大有包羅萬象,舉一千從之氣度。

在伏羲學院學習經、史、詩、書、易、法的學生們也會根據各自的興趣選修一些課程,即便不選修,也可以參與旁聽。

詩書經史易這些都是當代文人的基本修養,不可或缺,燧人、神農學院的學生也肯定會去伏羲學院學習。

所以三個學院之中早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

有學生們就問了,若是我在三個學院都選修課程,那我究竟算哪個分院的學生?

學院方回答,只要選修某個學院課程,那就算本院學生,也就是說一個學生可以同時成爲三個分院的登記學生。

那學生就有新問題了,既然可以同時成爲多個分院的學生,那我可不可以同時申請三個分院的助學金和獎學金。

學院方的回答是,可以同時申請,不過助學金名單在統計出來後會交給總院複覈,篩除其中重複的人選,也就是不會重複發放助學金。

不過在獎學金上,雖然也會交給總院複覈,但並不會篩除重複的人選,也就是可以同時獲得不同分院的獎學金。

此舉自然是爲了激勵學生向學之心,如果你在多個領域都是學霸,那就能領多份獎學金,上不封頂,多多益善。

學院方的答覆還是得到了廣大學子的認可,助學金講究公平,獎學金各憑本事,沒毛病。

不過,隨着討論的進一步展開,討論的重心漸漸從助學金獎學金的發放規則衍生到經、史、詩、書、易、法與數學、天文、物理、地理、機械、水利、農學、醫學、貨殖孰重孰輕,燧人學院、神農學院教授的知識是否必要,是否重要上,更引發諸般學術理念之爭。

而這,也是顏良所期冀,所引導的。

——☆——☆——☆——

元氏城,洨水酒肆。

洨水是流經元氏城的母親河,洨水酒肆因爲名字起的好,所以廣爲人知,成爲如今元氏城中數一數二的大酒肆。

酒肆的主人姓王,自身還是元氏本地的釀酒商人。

在去年鹽鐵酒專營權唱賣時,王掌櫃很是下了一番血本,競拍得元氏縣的酒類專營權。

事實證明,王掌櫃的決定十分正確。

隨着吸納移民政策的實施,常山常住人口激增,又因爲六山學院的商旅來往的原因,流動人口也與日俱增,使得郡治元氏城的繁榮有目共睹。

且不提洨水酒肆的生意天天火爆,便是他手中的元氏縣酒類專營權都能給他帶來豐厚的收益。

這些時日來,已經有無數人前來試探詢問王掌櫃願不願意轉讓他手裡的元氏縣酒類專營權。

這些人開出的條件十分誘人,不過王掌櫃仍是不爲所動,畢竟他也不急於用錢,且更看好常山在顏良治下可以一直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王掌櫃還覺得洨水酒肆的原有規模太小,在舊樓之外另起一座三層的新樓。

新樓的裝飾華貴,案几杯盤考究,夥計使女也都是年輕俊俏的少男少女,更有歌姬舞女隨時可以召來助興,乃是專爲招待貴賓所用。

此樓內酒水飯食的價格也要比舊樓更高,但仍是供不應求。

如今就在新樓三樓的一間包廂之內,王掌櫃正設下筵席,親自款待賓朋。

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98章 朝廷來使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72章 再度對決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518章 下基層第91章 與君共勉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247章 高瞻遠矚的顏將軍第26章 真小人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94章 論功行賞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400章 逆推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119章 辭行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389章 老槐谷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489章 狂熱第435章 互狙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331章 間客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446章 殊死一搏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375章 催戰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328章 暗通款曲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476章 拖延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50章 固辭東郡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84章 構陷得逞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476章 拖延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247章 高瞻遠矚的顏將軍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571章 一出好戲第588章 會觀星的顏良第65章 工師之子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449章 黑山後事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206章 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