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孫子羽一打宛城

宛城太守府,議事大廳。

一位面色焦慮的將軍在議事大廳裡走來走去,他體型高大結實,濃眉大眼,十足涼州勇士的風采。他就是宛城太守——有“北地槍王”美譽的張繡。

前年他領兵去洛陽勸說郭汜、李傕和解以後。就遇到了一個人,那人就是施離間計,離間郭汜、李傕的賈詡。但當時賈詡對張繡,說道:“張將軍,董卓倒施逆行,已惹起天下人的憤怒。若將軍執意執迷不悟,繼續留在關中,大難臨頭矣!”

張繡一身本領不差,但他有個弱點,就是比較膽小,怕死。賈詡的智謀他聽他叔父說過,整個西涼沒有一個人比得上他,立刻就向賈詡詢問應該如何是好。

賈詡當即說道:“荊州蔡冒貪婪好財,將軍可持重金前去賄賂。隨即向其求座城池,蔡冒一定會將富饒的宛城贈送給將軍。將軍駐入宛城後,切記加緊農務,訓練士卒,並且修葺城牆。不得有絲毫大意。”

張繡半信半疑,但比較膽小的他,還是決定聽從賈詡的話,領兵前往荊州。結果正如賈詡所言,當他獻上了金銀財寶的時候,蔡冒很快同意了下來,他認爲有一個人可以守着荊州的門戶,並非是將壞事,就勸服了劉表將宛城一地割給了張繡,結爲攻守同盟,爲劉表鎮守門戶。

至此,他就在宛城呆了下來。

不過,他的運氣不怎麼好,只是呆了不到一年,孫燦就率大軍壓境。想想當年,討伐董卓之時,孫燦曾以弱小之兵,抵擋住董卓的近十萬大軍的攻擊。如今他只有三萬士兵,而孫燦卻起兵五萬,實力懸殊,這戰應該怎麼打?

想來想去,也沒有萬全之策,不由想到了投降。心中盤算了一下:“孫燦此人愛才敬才,並以道義爲先,若是投降絕對不會虧待我等。”

盤算完畢,張繡清了清喉嚨,道:“文和先生,你看……”

張繡話還沒有說出口,賈詡一直閉着的眼睛,瞄了一眼張繡,這一眼彷彿看穿了張繡的一切,硬生生的將他的話給截斷。

張繡是什麼人賈詡清楚,他有着一顆於他自身能力相差許多的膽量,一遇到性命憂關的時候就會萌生怯意。

他那略帶些沙啞的嗓音從他口中傳出:“孫燦此人重才,敬才,將軍若是歸降,必然被他所不齒,從而得不到重用。還可能把我們全都都斬了,表示不忠者殺無赦,以便震懾荊州,以求達到兵不血刃的目的。”

張繡早已將神機妙算的賈詡看作神人,聽他怎麼一說,立刻就打了一個寒戰,急忙問道:“那該如何是好?”

“打!”賈詡淡淡的說了一個字,接着說道:“對方有軍五萬不假,但其中以步卒爲主。而我軍雖是三萬,但全部皆爲能征善戰的西涼鐵騎,各個驍勇善戰,乃精銳之師也。兩軍之間的實力相差實際不大,甚至可以說我方軍力還略佔上風。況且,我們等佔據地利,對方縱然如何神勇無敵,也未見得是我軍敵手。更何況還有我之謀劃,我已定下一計,此戰必可大破敵軍。”

賈詡並非是一個會說大話的人,但是此時此刻,爲了激發張繡的鬥志,不得已才說了句違心之言。

他非常明白當前的局勢,孫燦之才,世上除曹操曹孟德或者可以比得,餘者碌碌,不足爲道,將來取天下者必是此二人之一無疑。

然此二人皆有王者之風,賈詡自己也未能分清到底孰強孰弱,因此,他沒有去投奔兩人中的任何一個人,而是投靠了佔據宛城的張繡。原因就是宛城離許都很近,時時刻刻都可以威脅許都的安危,是曹操的心腹大患之一。(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1.(1..文.學網)

而孫燦的善攻和曹操一樣,都善於開括疆土,而宛城也必然是孫燦的入侵荊州的踏板。

於是,他就決定誰也不選,讓他們來找自己,誰和自己有緣,誰可以讓自己信服,誰可以給他最大的利益,誰就是他的主公。

當然,要得到最大的利益就必須讓對方見識到自己的厲害,接下來,他將全力以赴,不留任何餘地的證明自己的能力。

只有如此,他才能受到孫燦或者曹操的注意,從而成爲對方的心腹,達到飛黃騰達的效果。

張繡不知道賈詡有那麼多複雜的想法,但聽了賈詡說可以大破敵軍,就高興的笑了起來,“有文和先生這麼一句話,繡安心矣,孫燦小兒,我有文和先生在,何懼你的五萬雄師,儘管放馬過來,我張繡一應接着。”

賈詡面無表情的看了張繡一看,閉目不在說話。

張繡早已經習慣了賈詡的性格,對他在一旁閉目養神,並沒有感到奇怪。

不一會兒,一個探馬跑進了屋內,向張繡稟報道:“啓稟將軍敵將先鋒樊武於半日前進入我軍地界。

“有多少人馬?”閉目中的賈詡突然睜開了閉着的雙眼,開口問道,睿智的眼中閃過一絲利芒。

張繡見對手只有八千,忍不住大笑道:“來人,隨我前去迎敵。”

“慢。”賈詡出聲制止了張繡的舉動,說道:“樊武此人才孫燦之心腹大將之一,以勇武稱雄,爲人粗通韜略,對騎戰之術深有研究,將軍此戰大意不得。此時硬碰對我軍不利,應當以計圖之。”

張繡笑道:“文和先生有計快說,在下無不照辦。”

賈詡道:“將軍立刻領軍一萬前去迎敵,切記一點,只許敗,不許勝。”

“這個……”張繡有些猶豫,但一想到他那鬼神難策的智慧後,就堅定的點點頭,道:“張繡這就去辦。”

隨着張繡的離開,議事大廳中只有賈詡一人,一屢笑意出現在賈詡的臉上,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喜歡這種感覺,這種算計別人,讓別人一步步走向自己圈套,在他的眼中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但是,他不喜歡跟別人分享自己的心情,當他走出議事大廳後,他的臉又變成了一副萬古不化的冰峰神態。

卻說,樊武領八千先頭部隊,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經過數日的長途跋涉,終於進入了荊州地界。

當進入敵軍的範圍圈後,樊武就開始謹慎了起來,他是先鋒並非前軍,先鋒的任務就是爲中軍開路以及探察敵情。

貿然行軍,若是勝就是及時把握戰機,大功一件;如果敗了,卻犯了貪功冒進,違背軍令之罪,有掉頭之危。

樊武並不怕死,但不願見到因爲自己的貪功,而使中軍士氣大跌。

行不多時,突然探馬來報,說道:“稟報將軍,對面的原野上有一隊騎兵飛速趕來,來勢很快,目標正是我軍。”

樊武左右觀望一陣,見這裡地勢平坦,無險可守,臨時紮寨也來不及。如今,事到如今也只有一戰。

“傳令下去,全軍待命,隨時作好戰鬥準備。”樊武舉着厚背刀大聲呼喝。

一隊騎兵蜂擁而來。(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1.(1..文.學網)

樊武眼中充滿了高昂的鬥志,西涼鐵騎天下無雙,今日我就要試試這鐵騎到底有多強。

等到西涼鐵騎離他們還有一里之時,樊武也催動戰馬領着“遊騎營”殺向對方而去。

不一會兒,兩軍就在平原上相互衝擊了起來。

兩支騎兵都是精銳之師,交戰起來特別激烈,西涼鐵騎的優勢在於強悍,馬上的騎士各個都是人高馬大的西涼壯漢。

而“遊騎營”的優勢在於靈活。

雖然開始,西涼鐵騎強悍的衝擊力給“遊騎營”帶來了不小的傷亡,但是衝擊力一過,遊騎的靈活就讓西涼鐵騎頭痛了。

張繡武藝高強,但在指揮上遠不如有二十五年經驗的樊武老到,合理的衝擊和老到的撕裂,更何況讓張繡,知道此戰必敗,也就沒有求勝的慾望,西涼鐵騎也跟着漸漸露出了不敵的神態。

張繡衝殺了一陣,立刻想到賈詡的囑咐,高呼撤退。

西涼鐵騎後軍爲前,前軍殿後向後方退去。

樊武追趕一陣,見對方元氣未傷,旌旗不亂,心道:“如此整齊,恐怕有詐。”當即喝令:“堤防伏兵,窮寇莫追!”

樊武小勝一戰,繼續趕向宛城。

宛城議事大廳。

張繡卸下身上佔滿血的盔甲,對賈詡喊客氣的說道:“文和先生說的有理,先前張繡確實是太小瞧對方了。如果,不是退的及時,恐怕過不了許久,就真正被擊潰了。”

賈詡淡淡的說道:“將軍不必妄自菲薄,將軍先飛馳數十里,已經人疲馬乏。對方卻以逸待勞,勝過將軍並非將軍實力不濟,而是被對方取了巧而已。”

適當的鼓勵可以讓人,精神百倍,賈詡這番話聽得張繡眉飛色舞,信心百倍。高聲說道:“文和先生,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賈詡走到地圖旁,指着西鄂縣三十里外的平原,說道:“樊武將會在這裡駐紮,將軍今夜可帶一萬士卒前去偷襲。”

張繡恍然大悟,說道:“對方今日大勝,想必防守一定空虛,我軍夜襲必會大勝。”

賈詡眉頭一挑,暗笑不已,如果他的計策真的那麼膚淺的話那怎麼能成爲三國裡生活的最好的謀士。

不過,他也沒有解釋,既然張繡是這麼認爲的,就讓他去吧,反正今夜過後,他自然會明白其中的奧秘。

張繡這時還有一個疑問,問道:“先生,你怎知道樊武一定會在此地紮營?”

賈詡道:“樊武乃孫燦手下大將,頗有些謀略,一定會在這裡紮營的。”他說的很自信,這是他天生的本領,他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身平事蹟,才猜透這個人的性格,而且八九不離十,非常的準確。他通過樊武的事蹟,知道他是一個將才,但非大將之才,性格有些急噪,但也身懷韜略,行軍佈陣,還是相當純熟的。

因此,他料定樊武一定會將營寨扎到最理想的地方。

果然,不一會兒,就有士兵來報,說:“大人,敵將樊武在平沙安營。”

張繡大喜嘆道:“文和先生,真神人也!”

平沙。

樊武坐在帥帳中腦中思慮萬千,沒有任何得勝後的喜悅,因爲,這個勝利太容易了,簡直就是對方送上來的功勳。

“我與張繡那小子毫不相干,爲什麼他會如此好心送我功勳?這其中一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東西,自己沒有想到。到底是什麼呢?”帶着這個問題,樊武沉思了許久。

突然,樊武自語道:“勝利了,高興……然後截營!”他一拍案桌,高聲道:“一定是這樣,對方先故意敗陣,以便助長我軍的驕氣。然後,再趁夜截營……對……對,一定是這樣,沒錯了……既然如此,那麼我就來一個將計就計,將他們一網打盡,立個頭攻。”

說到這裡,樊武此刻信心百倍,自從孫燦麾下的能人謀士越來越多後,他的地位越發的危機。

此刻,孫燦武將第一人,毫無疑問是高順,他練出來的兵誰都喜歡,孫燦軍有如今強悍的實力,跟他密不可分,何況“陷陣營”爲孫燦所立下的功績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就是徐晃,他憑藉着灈水之戰,以八千破八萬的優異戰績,位居第二,沒有人有任何意義。

第三,是張飛,張飛每戰必先,殺敵斬將軍中無人有他威猛。

第四,才輪到他自己。

非但如此,排在他後頭的張遼、趙雲等新秀將軍已經有迎頭趕上的趨勢,他性子豪邁,平時不在意這些,但是見到一個個晚輩超越自己,心中總歸有些不痛快。此刻正是他大顯身手的機會,他怎能再次錯過。

於是,當即佈置好了一切,等待張繡軍的到來。

凌晨,夜涼如水,朦朧的月光,張繡領着三千士兵猛得將寂靜無聲的樊武軍營衝去,張繡一騎當先,衝向樊武軍營的大帳,

一入營中猛得發覺四周無人,剛想後撤,就聽無數‘嗖、嗖、嗖’凌厲的破空聲傳來,遊騎不但速度快,在射箭的技術上也不差於弓箭手。

慘叫聲、哀號聲、求救聲與投降聲,時起比伏。徹底的打破了這夏日夜晚的寧靜。

幾輪箭雨射後,樊武伏兵盡出四面八方火光四起。

張繡嚇得心膽碎裂,掉頭就跑。

樊武咆哮不絕,手中的利刃不停的收割着四周的敵軍。

前來奇襲的士兵無不嚇的魂飛魄散,此時見樊武凶神惡煞一般衝來,早已嚇的心驚膽寒。眨眼之間,四處逃散。

樊武見敵軍四處潰逃,連忙揮軍追擊,追至十里外,突然發現軍營火光四起,樊武冷汗狂落,急忙回軍,

行至半路,左方高地殺出一支軍隊。

第三十四章 錦帆賊甘寧第十一章 少女懷春第一章 凱旋迴朝第二章 殿中求賞第十五章 孫燦遭刺?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二十一章 事了抽身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十二章 江東美周郎第三十三章 隱分身第一百零四章 緊急信箋第五十九章 聚衆鬧事第五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四十二章 分析袁曹之戰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亂作品相關 新書《秦末魏武帝》上傳!!!第十五章 北方戰事第三十六章 阻截(一)第九十七章 田豐直柬(訂閱過的幾位書友不用訂閱了,內容一樣)第八章 歃血爲誓第三章 戰機出現第三章 大將之風第五十一章 郭嘉的友誼第六章 皇帝來臨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十五章 誘敵奇計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三十章 謀算張讓第八章 校尉蹇碩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八十八章 血戰長社第二十五章 真英雄第十一章 少女懷春第六章 苦肉計第四十一章 張雲之怒第七十章 棋逢對手第一章 箭法無雙第九章 攜美外出第八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零三章 借罵還擊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七十就章 大戰之初第四十四章 初見郭嘉第二章 殿中求賞第二十一章 客棧定計第十一章 龐統第二十一章 百變賈文和第四章 取得民心第十一章 皇子伴讀第二十二章 白河之畔得賢才第五章 同謀徐州第二十一章 暗藏妙語第六章 赤兔之悲作品相關 上架通知!第二十九章 捨身求義第四十八章 擒賊擒王(一)第十二章 王佐之才——荀彧第七十章 棋逢對手第二十九章 吳郡陸遜第三章 大將之風第五十六章 大將軍第二十七章 合縱之謀第四十八章 奇襲糧道第八章 校尉蹇碩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十九章 致命之傷第二十章 戰前的陰謀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和談第十五章 明攻牛渚,暗渡廢石第三十五章 權謀之術(一)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九章 狐狸王允第十四章 巧布陷阱第二十一章 暗藏妙語第三十一章 上任三把火第二十二章 戰前決策第二十二章 戰前決策第二十四章 郭奉孝智說張魯第七章 “虎癡”許褚第三十七章 阻截(二)第二十章 萬人之敵第二章 河東徐晃第六十五章 孫、袁之戰前驟第二十三章 營外示威第九十二章 底牌初露第六章 苦肉計第十三章 江東孫家第七章 萬事因果第十章 孫燦二氣袁本初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二十七章 威懾蠻夷第五章 獵場比武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十五章 戰前決議第四章 混亂的起點第七十三章 臉厚如牆第十四章 全軍歸降第三十章 謀算張讓第三十四章 水淹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