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亞父的教誨

壽春官邸,議事廳。

呂布意圖南下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荀彧的耳中。

壽春目前僅有的大將華雄焦急的說道:“文若先生,子靜先生剛剛去支援主公,趕快派快馬請子靜先生回來,主持大局。再請主公回軍吧,不然,呂布可能就要打過來了。”他常年在跟隨呂布,對呂布的實力有一種莫名的懼意,尤其是現在,壽春只有五千不到的兵馬,而呂布卻收編和劉備的殘兵,兵力擴充至四萬,實力過於懸殊。

敵衆我寡,頓時讓華雄失去了分寸。

荀彧做在上首看着淮南的地圖,沒有理會華雄。在他眼中呂布不過就是土雞瓦犬(不能鳴吠,無用之物也),不值得一提,倒是李儒、陳宮還有兩下子,不得不防。

荀彧暗自思索:“李儒、陳宮都是智謀之士,應該不會如此心急。呂布以不正當的方法奪得了徐州,依照常例應該以穩定內部開始,而非立刻作出與我軍爲敵的不智之舉。莫非他們另有圖謀?

他們暫時只是屯兵,而非奇襲我軍淮南,足以說明對方並不願意和我軍做殊死一戰,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主公回軍。”

“主公回軍,對他們有什麼好處?”荀彧暗自低語說道。

思路千會百轉,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突然靈光一閃而過,“難不成他想和劉表結盟?”

荀彧眉宇間露出一絲焦色,隨即又平靜下來,“應該就是這樣了,對方先迫使我軍回師,然後在讓使者說服劉表,與之結盟。有前車之鑑,證明結盟對其有好處,劉表一定會跟呂布結爲‘攻守之盟’,到時候宛城有賈文和,徐州有李儒、陳宮,豫州亦有曹操大軍,到時候三方牽制,我軍將難以發展。”

“絕對不能允許此事發生。”荀彧告誡自己。

又思索了一會兒,即刻修書一封,他道:“來人,將這封書信交於主公,讓他安心會戰,並告訴他只要有荀彧在一天,壽春決不會失,他就可在外安心征戰。”

“可是對方實力是我軍的八倍啊!”華雄還是覺得對方勢大,不可硬碰。

“八倍又如何?他們不會貿然進攻,我們時間充裕,不必顧慮。”頓了一頓,荀彧帶着華雄,以不屑的口吻說道:“難不成將軍年歲見長,膽子卻小。視呂布爲猛虎,當聽其名,就要抖上三抖?”

譴將不如激將。

聽了荀彧的譏諷,華雄立刻怒髮衝冠,高聲喝道:“誰怕了,呂布又有何懼。若他敢來,本將軍一定和他一較長短。”

“將軍豪氣,荀彧望塵莫及。呂布乃有勇無謀之輩,於起較量,重在鬥智,而非鬥力。將軍若有心爲主公出力,可領三千人馬在烏江港駐防,以鐵索橫江,箭枝禦敵,可阻敵軍於淮河之上。烏江港若失,則淮南危矣。若烏江港得保,則我軍必勝。如今,勝敗存亡,全在將軍一人身上,請將軍嚴守烏江港,助主公守住這得來不易的基業。”

說着,荀彧恭敬的給華雄行了一個大禮。

華雄連忙扶助荀彧,肅然道:“文若先生放心,雄至汜水關外,蒙受主公大恩。此番正是捨命以報之時。華雄在,烏江港即在,華雄縱亡,烏江港亦不能亡。”

華雄對華雄深深一禮,告辭而去。

荀彧回到案桌,又寫了兩封急信,一封是給巢湖周瑜,讓他立刻率領水師,由女山湖過澮河至夏丘登陸,威脅徐州彭城。

另一封寫給汝南陳劉闢,讓他召集萬餘原先才身爲黃巾賊的農夫,穿上戰甲,拿起兵器,以一天十里的行軍速度,向徐州趕去。

一切事情處理完畢,纔剛鬆了口氣,就拿起地圖仔細琢磨起來,思索還有什麼好的計策,或者原先沒有考慮到的地方。

*********************

迷迷糊糊間,突然一陣清涼的感覺,從孫燦的屁股上才傳來。

孫燦低呼了一聲,清醒了過來,知道有人在爲自己上藥,回頭看了一眼,這才發現爲自己上藥的人竟是亞父劉華。

立刻欣喜的叫了一聲“亞父!”剛想轉身,立刻又縮了回去,因爲傷太重,已包紮起來了,怎麼敢胡亂移動。

於是,便讓他坐到身邊來。

孫燦說道:“你老人家怎麼到這兒來了?”

原來,孫燦在出發前對宛城之戰是信心百倍,認爲對方在厲害只要自己出動伏兵,就可以輕易拿下宛城。

於是,就讓年紀較大的劉華在淮南享福,自己出領着郭嘉、高順、徐晃等一干文武大臣,征討南陽,卻沒有想到會敗的如此徹底。

劉華嘆道:“得到燦而的戰報,爲父豈能不來。”

孫燦臉色頓時黯然下來,先前和義父想見的喜悅,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懊惱,悔恨以及沮喪,還有一絲對賈詡的懼怕。

劉華再次嘆聲道:“賈文和豈是非等閒之輩,此人最擅洞悉人心,其出策時處處揣摩敵將心機,每每都以人心的薄弱之處,算計對手。可謂是有心算無心,燦兒不必太過自責。”

孫燦強忍着淚水,哏咽道:“怎麼可能不自責?都是我,都是我,若非我愚笨中了賈詡的計策,那五千條生命豈會就這樣白白葬送?若非我太過自傲,不聽奉孝退兵之良言,又怎麼會有如此慘敗。”

雖然,在人前孫燦表現出了令人歎服的強者之態,但此刻在他義父兼恩師面前,還是忍不住心中的悲痛,哭了出來。

劉華輕輕的扶着孫燦的頭,道:“燦兒,你可知道你最大的弱點是什麼?”

孫燦沒有回話,不過泣聲小了下去。

劉華說道:“那就是沒有嘗試過什麼是真正是失敗。自從你出道以來,憑藉出色的天分,過人的膽量,勇氣以及令人信服的領袖才能,使得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多次以少破多,身憑未逢一次大敗。在常人眼裡,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在爲父眼中卻是一件悲事。

失敗是一個人必經的道路,有的人可以從容面對,可有的人卻一敗而輸了天下。失敗是歷練人心的最好方法,只有久經失敗的人才能從失敗中取得教訓。

爲父問你一個問題,‘彭城之戰’誰是英雄?”

孫燦想都沒想,答道:“當然是項羽。”

彭城之戰項羽以三萬士兵大破高祖五十六萬大軍,此戰他不算是英雄,誰算。

劉華卻道:“在亞夫眼裡,‘彭城之戰’的英雄卻是高祖劉邦。你試想一下,一個人,一個統率五十六萬大軍的人,被三萬士兵殺的潰不成軍,幾乎全軍覆沒。他所受到的打擊是多麼的強大,多少的猛烈。

可是,高祖劉邦卻很快從失敗中走了出來。勝利不難,但從失敗中走出來卻是難上加難。

惟有百折不撓者,方可成就大業。”

第九章 攜美外出第三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十二章 賜劍赤宵第四十一章 張雲之怒第七章 太監張讓第十一章 孫燦三氣袁本初第九十章 兩條糧道第三十二章 天意難爲第二十四章 伏兵盡出第四十一章 甕中之鱉第十五章 戰前決議第二十九章 吳郡陸遜第三十章 三個任務第七章 嬰兒骸骨第五章 募民屯田第八章 叛經離道第九十五章 解除困境第十九章 致命之傷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九章 狐狸王允第二十一章 天生坐才第九十三章 反敗爲勝第十九章 攜美而行第二十一章 杏花吹滿頭第五十九章 聚衆鬧事第四十八章 奇襲糧道第三十九章 壯哉!周幼平第二十三章 張讓,看你死不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紹第二十八章 張飛之謀第六十章 智取許都第五十二章 揭破計策第三十四章 錦帆賊甘寧第一章 有子燦兒第三十六章 甘寧計破黃祖第三章 拜師風波第三十五章 奇襲夏口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舉動第八章 叛經離道第二十四章 關張大戰 惺惺相吸第八十九章 出路囊中藏第七十三章 臉厚如牆第二十二章 意外的搶親序章 第一章 時空機器第三十五章 反誘敵計第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下)第二十二章 河東仲道第三十五章 反誘敵計第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二章 河東徐晃第六十九章 陷陣揚威(完)第八章 樊噲的後代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次親密的接觸第五章 一年之約第十二章 在見貂禪 少帝遺書第五十七章 大戰前期第二十三章 老將嚴顏第三十四章 水淹秣陵第十三章 恐嚇劉辯第二十五章 一生休第四十三章 無雙猛士(二)第五十二章 揭破計策第六十五章 孫、袁之戰前驟第八十四章 空手套白狼(上)第二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六章 再見孔明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十一章 龐統第三十一章 秣陵斷水第七十三章 臉厚如牆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上)第十五章 戰前決議第七十四章 利嘴如槍第八章 引狼入室第十二章 絕世寶劍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十三章 張繡出兵第三十八章 明助曹操 暗扶袁紹第八十章 “凡炮”逞威第三十章 天賜良計第三十六章 阻截(一)序章 第一章 時空機器第三十五章 反誘敵計第四十四章 江淮水軍(完)第二十八章 義結金蘭第四十三章 江淮水軍(一)第十六章 一統淮南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一百一十章 出擊第二十二章 河東仲道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第十六章 一統淮南第七章 嬰兒骸骨第八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一章 槍挑文丑第一章 離開洛陽第十四章 全軍歸降作品相關 劉備的性格(轉載)第三十一章 上任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