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敗垂成

何進這一決定,立刻寒了麾下許多將士的心。

第二天,鄭泰便掛印棄官而去。

鄭泰走後,尚書盧植也心灰意冷。因爲他和董卓在戰黃巾時有過宿怨,現在何進不聽衆勸,決定重用董卓,董卓必將報怨於他。爲了自保,這位老將也難過的歸隱田園。

儘管朝中的兩位重臣相繼離去,但何進並不以爲然,他依舊執著於按計劃行事。並且,還加快了行動的步伐。

只是,當他準備給孫燦修書的時候,心裡就犯疑乎了。他想:“孫哲那個匹夫是我給逼走了,孫燦那個混蛋也是我將他趕出洛陽的。我與孫家積怨已深,此次行動我爲什麼要叫他參與?難不成讓他來搶功勞嗎?”

隨即又想:“何況他跟我那外甥的關係那麼好。爲了他,外甥曾經一年多都不理睬我這個親舅舅。他來了,一定會得到了外甥的寵信。那時,我就不是自討苦吃了嗎?……不行,絕對不能讓孫燦來洛陽。不但要阻止他,還要斷絕一切信息,阻止孫燦的前來。”

想到這裡,他立刻命令心腹,假傳聖旨在宜陽、廬氏一線,設下士兵,封鎖南下的路線。並下達了死命令,如果有不聽硬闖者,可以格殺勿論。

何進的整個行動,自然瞞不過皇宮裡的趙忠、段圭,因爲他們早就在何進的府中安插了心腹。餘下的十常侍無不爲何進的動作感到震驚。

趙忠道:“如果我們不想出一個萬全之策,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封胥附和道:“既然已經無路可走,我們也就只有背水一戰。”

其餘宦官,無不氣憤至極,紛紛表示贊同。

最後,趙忠想出了一個非常危險,卻又非常直接的辦法,那就是刺殺何進,挾持何太后和少帝劉辯。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十分縝密細微的計劃也是一個大膽直接的計策,不愧爲終日動用腦筋的宦官所爲。何進自大在計謀上確實低估了宦官,他只追求大的計劃策略,卻忽略了關鍵的“小”的謀算。

同時,這也註定了何進的失敗。

少帝寢宮。

“你是說趙忠打算刺殺何進,並脅持朕,以朕爲人質逃出洛陽?”劉辯似笑非笑的看着一個在他眼前瑟瑟發抖的小宦官。

小宦官道:“是的,這是我親耳所聽。”如果趙忠在這裡的話,那麼他一定嚇得面無人色,這個小宦官不是別人正是他最信任的一個親信,他的事情這個親信幾乎全部知道。

“這次乾的不錯,你下去吧,這個給你的。”劉辯說着,將一個毫無任何雜質的玉佩丟給了他,“下次若有重要的事情,記得快些回報。”

錢財是抓住人心的一大妙法,對於貪婪之人,只要給他適當的錢財,錦繡的前程,讓他覺得自己錢途無量,那麼他就會全心全意的爲你辦事。

劉辯在乎的是大漢江山,而非一些財寶錢物,因此這個小宦官被他死死的控制在手心裡,同時趙忠的一舉一動也逃不過他的眼睛。

小宦官走後,劉辯伸了下懶腰,對身旁的貂禪說道:“禪兒姐,事情比想象的還要順利,趙忠他們的破釜沉舟,幫了我們的大忙,只要何進一死,他麾下的士兵也一定會殺入皇宮,到時候即便我不從中挑唆,他們也會大戰起來。而且會戰的更爲厲害。只要孫大哥他們一來,就可以輕易的將何進和趙忠兩黨一網打盡,並且還有足夠的實力對付董卓。

只是大哥至今未到,實在可疑。我的人手明明看見何進派出三騎,分別向宛城、河內以及河東趕去,應該不會有什麼差錯吧?”

貂禪急道:“也許是什麼事情耽擱了吧,難道你還不相信你孫大哥的爲人?”

劉辯點點頭道:“這到也是。我的計策幾近完美,不會有什麼差錯。”他的語氣中有一種過於自信的味道。

貂禪嬌聲笑道:“看來陛下已經將一切都掌握在心理了。”

劉辯不可否認的笑了一笑,確實眼下的局勢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何進的一舉一動以及趙忠的一舉一動幾乎都在他的掌控之內。

其中也只是出現了一點小小的失誤而已。但劉辯不知,這小小的失誤,讓他功虧一簣。

經過了十六天的準備。

趙忠終於八月二十日這天,準備施行自己籌劃以久的計劃。他先趕到何太后的寢宮,向何太后訴苦:“太后救命,如今大將軍假借皇帝詔令,引洛陽周邊的軍隊進入洛陽,明擺着是要來攻打內宮殺我們的,希望太后念在趙忠長久侍奉太后之辛勞,垂憐相救。”

何進的所作所爲何太后也知道一些,但是此刻何進勢力雄厚,她自己也無法干涉,嘆道:“大將軍與你們之間,多有隔閡,雖然不能說仇深似海,但也是勢如水火,不能相容。”

趙忠哀求道:“太后,忠和大將軍並無很大恩怨,當年我們也曾一起合力對付過蹇碩。至於現在勢如水火完全是因爲大將軍麾下的袁紹、曹操等居心叵測之徒,惡意中傷而已。”

何太后聽趙忠如此說來,立刻想到了當年趙忠、封胥在宮內保護他們的事情,不由心生一絲感激之情,也就出注意道:“既然你們有和好之意,不如你們親自到大將軍府請罪,並說明你們的心意更好。”

趙忠道:“臣下確實有這個想法,但袁紹、曹操等人正急着捕殺我們。我們出去,不等於自投羅網嗎?希望太后可以請將軍入宮商談。若大將軍同意,則相安無事,若大將軍不同意,臣下只有自刎於殿前,以免互動干戈,危及宮內安寧。”

這一番“忠臣”的“赤誠之語”不能不令何太后感動,當下也就同意了趙忠的要求。

何進接到聖旨後,立刻準備啓程入皇宮。

麾下衆人皆覺得可疑。

陳琳說:“太后此詔可疑,去必有禍端。”

袁紹也擔心道:“宮內形勢不明還是等援軍到來爲好。”

曹操也道:“宛城於洛陽相隔不遠,依照時間計算孫太守理應在前日就可抵達,如今未到一定是有什麼事情耽擱了。不如等他到來,他身旁有一猛將爲張飛,可在萬軍從中取敵首級,有他相護大將軍定可無恙。”

一聽到孫燦,何進的臉色立刻就不好了,怒道:“孫燦小兒算什麼?本將軍壓根就沒有讓他來。如今我們已掌握絕對優勢,宦官求饒還來不及呢,哪敢對我怎樣?”

說着,就不理會衆人,堅持前往皇宮。

曹操暗歎:“亂天下者,必是何進也。”

卻說何進帶上五、六個隨從進入皇宮,在會議廳等待太后。可是,太后沒有等來,等來的確是趙忠和段圭。只見他倆帶領大羣殺氣藤藤的禁衛涌上大廳。何進正要喝問,禁衛嚷嚷着已將他團團圍困。

何進知道中計,立刻和幾位貼身護衛反抗突圍。可是趙忠和段圭帶來了三百禁衛,何進只是個屠夫,讓他殺殺豬還行,但是讓他殺人,那就不行了。

只是憑藉着一點蠻力殺了七人後,就被一個禁衛砍下了腦袋。

趙忠、段圭殺了何進後,立刻假傳聖旨,宣佈讓親信接管洛陽城中的一切兵權和要職,並將何進的人頭丟出殿外,大聲說道:“何進意圖謀反,現已伏誅,其餘人馬凡屬被脅從者,盡皆赦免!”

一句話激起千層浪,袁紹、曹操等人在草草商議後,就殺入了皇宮。

宮裡的禁衛軍依仗皇宮門牆的堅固,即便袁紹、曹操有人數的優勢,但在一時也佔不到便宜。

雙方僵持在皇宮門外,直到黃昏時刻,仍就毫無進展。

趙忠等人打算實行第二步計劃,脅持皇上。卻悲哀的發現少帝劉辯並不在宮內,陳留王劉協也失去了蹤跡,只是捉到了何太后。

正當他們焦慮不及的時候,傳來了宮門被破的消息。原來,在這關鍵的時候,幷州刺史丁原趕到了。丁原有一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五原人,天生神勇,鬼神難當。丁原麾下又有一將姓張名遼,字文遠,幷州雁門馬邑人,原姓聶,爲了躲避仇人鄉改姓張,其文武雙全,智勇兼備,是世上少有的大將之才。

其二人一個衝在陣前,一個在陣後指揮,不到片刻就攻破了皇宮的防線,殺入了內宮。幾乎在同一時間,董卓也殺入了洛陽。

原來,董卓有一女婿叫李儒爲人陰毒,卻智慧過人,自從何進發給他秘函後,就看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時機,並讓董卓將大軍開往洛陽。

董卓聽了李儒的話,一日行數裡,以蝸牛般的速度向洛陽逼近。不久,當他得到何進的來信後,就立刻領着西涼鐵騎,長驅而入,直奔洛陽而來,他的速度竟然只比丁原慢上一分。

丁原、董卓的到來,讓趙忠、段圭等人心若死灰。

一個時辰後,丁原、董卓、袁紹、曹操就完全控制了整個皇宮。宮內的宦官幾乎屠殺待盡,餘下的十常侍的所有官員全部都誅殺。

何太后也被曹操所救。

此刻,在潛心殿裡的一處深井下。

四個人正呆呆看着井口。他們分別是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帝妃唐姬、以及侍女貂禪。

劉協耳中聽着宮外的慘叫,有些害怕的說道:“皇兄,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出去啊。”

劉辯輕輕一笑,道:“不急,只要他們分出勝負以後,自然會來尋我們。”

“可是這裡好黑,我有些害怕。”劉協根本就看不見劉辯的面貌,只能憑着聲音,看見劉辯的影子。

劉辯正色道:“協兒,記着整個大漢的血脈只有你我二人,雖然你還小,但是必須承擔起光復漢室的重任。只有這樣纔對得起父皇的在天之靈,對得起劉氏一脈的列祖列宗。如今朝野混亂,忠奸難以分辨。身爲劉氏子孫,你也有義務幫助我重振朝綱。也許,你現在還不明白,但是等你長大後,你就會清楚自己的身上的重擔有多麼的沉重。黑何懼?死又何懼?只要大漢能興,一死又有何妨。”

劉協雖不明白,但是也覺得身上熱血沸騰,嚴肅的點了點頭。

一旁的唐姬這時說道:“不知母后怎麼樣了?”

劉辯雙眼一紅,內疚的低下了頭。何太后是何進、趙忠交戰的起點,因此她絕對不能消失。劉辯讀過大漢列代名君流下的帝王之術。其中帝王之道中的第一條,就是要權衡利弊,在關鍵的時候,可以犧牲任何人或者物件。

雖然,他心中不忍將母親棄之不顧,但他還是這麼做了。現在唐姬一問起來,頓時就讓他心生愧疚。

貂禪勸道:“皇妃勿憂,無論是趙忠還是其他人都不會傷害到太后,太后定能無恙。”

唐姬滿不情願的“噢”了一句,也就不說話了。她雖然不知道什麼是吃醋,什麼是嫉妒,但是貂禪的出現讓她有一種很深的敵意。

這時,貂禪也輕輕的嘆了口氣,低語道:“不知道他來了沒有,外面怎麼亂,別受傷了纔好。”

劉辯道:“大哥他一定會來的,也一定會找到這裡。這裡本來無井,這井是我特意讓侍衛挖的,爲得就是在躲貓貓時,贏過大哥,卻沒想到今日會成避難之所。”

劉辯話音一落,忽聽井外傳來了呼喊之聲“陛下、陛下……”

劉辯認得這是皇甫嵩的聲音,心中大喜,知道皇甫嵩是個真正的忠臣,立刻攀着鑿出的巖洞,鑽了出去。

皇甫嵩見了劉辯立刻叩拜。

劉辯手一揮,道:“如今情況如何?”

皇甫嵩將誅滅十常侍的戰績和丁原、董卓的來援說了一遍。

劉辯臉一變,驚道:“宛城太守孫燦沒來嗎?”他的眼中充滿了不信,還有陣陣的怒火,自己最信任的人竟然沒來?

後方的曹操見有些不對,搶先道:“何進不但沒有去宛城請太守孫燦,還刻意將洛陽至宛城的道路封鎖了。別說趕來支援,就連我們這的消息也收不到。”

劉辯臉色慘白,悲道:“何進誤我也。”

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四章 戰鬥前夕第十三章 助曹刺董第二十一章 事了抽身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一章 莫名遭算計第四十五章 破浪飛軍第十九章 攜美而行第十九章 致命之傷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二十四章 伏兵盡出第十九章 子靜往事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十章 施以宮刑第十六章 神秘的救星第二十一章 杏花吹滿頭第八章 出計破敵第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三十七章 軟硬兼施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七十就章 大戰之初第十七章 貂禪冒死闖軍營第十三章 助曹刺董第八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十七章 零陵劉巴第三十一章 愛才如命第三十八章 遭遇血戰第二十章 春日遊第二十二章 武陵夷族第十七章 經典戰役——灈水之戰第四十八章 擒賊擒王(一)第一百零二章 ‘正’、‘奇’之道第三十五章 北地求存第三十四章 黃巾張雲第二十三章 營外示威第六十七章 中箭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五章 端倪出現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序章 第三章 奇遇第二十一章 事了抽身第三十七章 阻截(二)第四章 知己離別第二十四章 拜得名師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下)第二十七章 合縱之謀第七十就章 大戰之初第二十五章第十五章 絕色佳人第一章 箭法無雙第三十一章 愛才如命第十二章 在見貂禪 少帝遺書第二十三章 張讓,看你死不死第五章 同謀徐州第十八章 偶遇奇人第二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六十四章 另類人才第四章 謀定而後動第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六章 再見孔明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十三章 再見陳雲第四章 百計破敵第十五章 治世之才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六十七章 中箭第二十八章 張飛之謀第十二章 絕世寶劍第二十章 戰前的陰謀第二十一章 走,抄張讓家去第二十九章 吳郡陸遜第十三章 再聞芳蹤第九十二章 底牌初露第三十九章 壯哉!周幼平第三十六章 初戰破敵第四十章 釁發蕭牆(二)第二十四章 伏兵盡出第十五章 戰前決議第十九章 探得機密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二十五章 真英雄第六章 神匠鄭渾第二十章 意外偶遇第十七章 計策敗露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二十一章 暗藏妙語第二十六章 張飛神威第十五章 明攻牛渚,暗渡廢石第二十二章 陌上誰家年少?第十一章 少女懷春第五章 同謀徐州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六章 棄城而去第二十二章 扶風法正第七十章 棋逢對手第二十二章 白河之畔得賢才第二十九章 吳郡陸遜第二章 孫子羽一打宛城作品相關 新書《秦末魏武帝》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