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章 奪城前奏

二百二十章 奪城前奏

一輪朝陽從東方升起,溫和的陽光照耀在不遠的渭水河面上,竟也折射出些亮麗的光點。

城頭的曹兵早已經用過飯食,精神抖索的立在各自的位子——沒仗打的日子就是好啊!

自昨個聽到劉憲撤軍的消息,陳倉城上至都督路招、夏侯尚,下到普通士卒百姓,是無不大鬆了一口氣。緊張萬分的神經驟然一鬆,那渾身懶綿的滋味真是讓人舒服!

城下炊煙渺渺,卻是數千百姓在生火做飯。

自從西涼開戰以來,逃入雍州的涼州百姓就越來越多,富家大戶自然還好,可多數的窮苦百姓日子卻是溢家的艱辛。

轉眼幾個月過去,張既縱然本是再大也不可能把陸陸續續到來的難民完全安置,那些無法顧及到的就只能靠近曹軍屯兵、屯糧之地,得口吃食。

逃難的百姓已經是一無所有,你不管他轉眼就可變成流民,那個時候損失更大。

待到劉憲兵出斜谷,雍州是一夜數驚(打個比方),被中心開了紅花。郿縣一帶的百姓紛紛逃離故鄉,大多數是朝長安方向去的,可也有一部分轉向了陳倉,畢竟那裡是右扶風出了名的屯糧之所在。

路招自散關轉到陳倉後,嚴加宿備的同時,卻使出了更多的糧食來給城外災民。雖然不敢放進城內,可陳倉外面圍着這麼一圈難民,那就像是一個預警圈,劉憲軍想要攻城就必須先趕走這些難民才行。如此,聲勢大作,城中自也就好有所準備了。

糧米是城內曹軍給的,大鍋也是城內曹軍送的,這些百姓自然會心向曹軍。

渺渺炊煙升起,讓城下一片死寂沉沉的災民稍顯得有些活味。

“果然如此。”一身平民打扮的王平,衣衫襤褸卻又很是清潔,看着陳倉城外的數千百姓,心中暗自叫道。

那無當飛軍昨夜潛入山林間,淨挑無人偏僻的地方行走,一路之上還撞到了近百人的逃難百姓,當時王平就在想,這要是平地該會有多少?

想也是春綠剛發,生機還不勃盛,否則躲進山林討食的百姓怕會更多。

“走,跟我離近了瞅瞅去。”王平身後跟着的有七個和他一樣打扮的人,全是平民裝扮,但表面上卻要比王平狼狽的多,其中四個人背上還搭着幾支獵物,以及一些皮貨。全是他的親兵,都是關中人,逃難入的漢中,說話口音和關中百姓那是一模一樣。

陳倉北城高有三丈,基十尺牆頭六尺寬,四周環有護城河,寬有五丈。

些許微風吹過,城頭上幾面標有“路”、“夏侯”字樣的旗幟不陰不陽地抖動了一下,旋即又歸於死寂。

王平細心的打量着,見城門樓處屯有曹兵近百十個,兩側城牆每相隔一個城垛就立有一個,側邊人馬總共有四百人上下。想來後面還有一部兵馬,但總人數該不會超過一千。

在一羣面黃枯瘦的難民中,王平一行八人雖然不多卻很是打眼,幾乎是更進入了二里範圍內,就引起了在難民中維持持續的一些曹兵注意。

彷彿鯊魚嗅到了血腥,一個老兵油子瞄了瞄王平以及他身後七人,咧嘴嘿嘿一笑,興奮地喊道:“弟兄們,有樂子了。”說罷第一個衝了過去。

這老兵是一伍長,他這麼一衝,身後的四名小卒當然也跟着衝了過去,看着架勢不俗的王平,以及八人刀弓齊全的配置,都是咧嘴笑了。

“呔!爾等何人,如何敢攜利器擅長城關?”那帶頭的老兵張口一喝,就給王平扣上了一頂要命的帽子。

老兵有眼色,手下的四個小卒也機靈,“還不快快棄了兵刃,束手就擒!”四人一起吆喝道。

“呼呼……”那三個空身的親衛已然列到王平面前,手按刀柄,兩眼中殺氣逼人。

“與我退下。”王平見對面那五個曹兵眼神一縮,身子就往後退。唯恐把他們真給驚住了,叫嚷起來卻也不好。

“這位軍爺,在下何平,與城中的何家乃是親戚。”說着王平湊上了前來,手一低一小串五銖錢就已經落到了那老兵的手中,“現今路上遭了難,特來投奔,還請軍爺行個方便,引個路來。”

陳倉何家,勉強算是一個大戶,至少在陳倉這地方算是。那老兵駐守陳倉也幾個月了,城內的情況當然也知道一些,何家當然也有耳聞。

他本就見王平器宇不凡,知道是有些來歷的,但王平體格健壯、舉止粗獷,也不像是真正的世家大族出身。這時聽到是何家,前後一通頓時釋然,心中已經是沒一點懷疑。

劉憲引軍後撤,陳倉的戒備自然沒有前兩日那麼緊張,城門開啓倒也有些進出。只是往來搜查的都是很嚴的,刀弓武器之類的更是一律嚴禁。

那老兵帶着王平一行到了城門口,被把門的一個司馬攔下。老兵照實的回話了司馬,接着王平就被召了過去。

那司馬手下本就有一什陳倉原先的守門軍士,那些軍士裡竟還有兩個認得王平。卻是因爲王平從軍之前長隨他外祖舅家往來關中、漢中,是以才能對這一代的地形地勢瞭如指掌。而這陳倉何家與他外祖父本是一族人,未出五服關係還很親近,就自然成了王平舅父往來關中的一站落腳之地。王平長隨他舅父行走,長往來陳倉,連原本守門的軍士都有認識他的。

(解釋一下:王平父親早亡,從小生活在外祖家,這就證明他父族不咋滴。且他是巴族人,巴族即巴蜀遺族,爲當代土家族的族源。

他的母族,是不是漢族不曉得。但從何家與巴人聯姻,也可以看出一二來,絕不是士家大族。

王平熟悉地理。可住在漢中的人多了,也沒見曹劉相爭時蹦出幾個通曉地理的人物來。那就只有一個解釋,那些道路王平都走過或是聽人說起過,且不是一回兩回。王平不識字,認不全十個,所以不可能是看地理類書籍知道的。

王平經常往來其間,似乎也只有做生意了。也不可能是王平自己的生意,那就是——何家經商。

建安二十年,曹操伐漢中。二十一年,王平隨杜濩、樸胡到洛陽,成爲一名假校尉。這說明曹操奪取漢中之前,王平該是在張魯帳下,職位最低也該是一名校尉。

漢中多年無大戰,又因張魯自身的職位原因使得部下官職一般都不大。王平能爬到校尉一職,肯定要有外力相助的。這外力自然也就是何家了。所以,何家——有錢無地位,商人家族。)

王平之所以能說服關平,自己也敢冒着風險領這個差事,憑靠的就是陳倉城內的何家。

這就是一張王牌,只要打出去,進城那就有了把握。而進去了之後麼……

那曹軍司馬是知道何家的,陳倉城內的大商戶,從下屬那裡曉得王平的情況後,再看那他身後那七名操關中口音的親隨,已經是放下了戒心。但想到王平家在漢中住,近年來從沒走過陳倉,今日這一遭確實有些突然了,也有些過於巧合了,便板起臉來問道:“你爲漢中屬民,近年來都未到過陳倉,怎的偏在這個時候來了?”

王平爲人雖有些木訥,可眼睛卻尖着呢,見那曹軍司馬僅是隨口發問,而非真起了疑心,口中便避重就輕的說到了小段,混胡了過去。

這個時候你要是長篇大論的來一通,反倒會讓對方驚疑。

一刻鐘之後,陳倉何府。

看着隨下人走進廳堂的王平,何全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子均,你……你怎在這裡?”

立刻揮去下人,何全拉着王平就進了內房。他可是清楚王平如今身份的,是禁忌一般的存在。今天從天而降一般的來到府上那必是有大事,不管是去拜見老爺子還是詳談,內室都是一個安全所在。

何全是王平母親的族兄,也算是他的舅舅,是陳倉何府現今的當家人。但陳倉何家還有個老爺子何源在,何全平輩的也有五人,其中兩個是親弟弟——何明、何言,另外三個是堂弟——何騰、何達、何建。

“見過舅祖。”一幢廳堂似的建築,何全先進去,稍後就見一羣奴僕退了出來,緊接着王平就聽到了召喚自己的聲音。

進去之後,王平對着正中央安坐的老人,就是一跪拜。

“子均,快快起來。”老人擡手就是一扶,虛的。

“有什麼話你就盡數道出來。”這老人家心裡是清白的很,沒對王平做任何的承諾。何家三門五房上下百十條性命,可是一點大的風險都經不起。

王平知道自己舅祖是什麼性子,沒有絲毫的介意同樣也沒丁點的隱瞞,一應大局係數道出。完了就閉上嘴巴,一言不發在那靜靜地等候回覆。

“子均,據老夫所知,番須口的夏侯德將軍今日就該回撤陳倉了。”何源沒有給答覆,而是問了這一句。

“由番須口回師陳倉需時一日半。”這個消息王平倒是不知道,舅祖是怎麼知曉的,壓住心中的疑問,王平繼續說道:“馬將軍所部一直在與曹軍對峙,夏侯德後撤,西涼鐵騎也必然會尾隨跟來。只要丟了番須口要地,那關中就是一馬平川,夏侯德那一萬曹軍想要撤回陳倉,非要兩三日不可,且必有折損。”

“你能確定?”

“自然能夠保證。”王平並沒有爲何源的一絲鬆動而高興,依舊謹言。

“陳倉的車馬從前天起就被陸續徵調到了汧縣,那裡有一大批從番須口撤回的兵甲輜重。”王平的話似乎讓何源下定了一個決心,“第一批折回的車隊該在今日申時可回。”

申時,王平不是傻子,腦子一轉就什麼都明白了。何源這是答應了!所以纔會告訴自己這個能靠近城門而又不被曹軍事先察覺的方法。當然,就算他不開口,到了時候散出去的斥候也會轉回通稟,只是沒了事前的佈置,想要一網打盡卻是艱難。“謝舅祖。申時,我軍(奪門)前鋒會準時抵到。”

望着王平轉去的身形,一直沒開口的何全眼中透出了一股憂慮。

“全兒啊,勿要擔憂,陳倉是非之地,我何家早搬離一日就得一日的安生。”何源淡然的雙眼似乎看透了何全的內心,笑道:“四十年的根基,一朝棄之固然心痛。可能在此時得有這等賣好劉皇叔的機會,真實天助我何家。此乃上蒼賜福,不取天必咎之。”

“四十年的根基啊,真是痛煞孩兒了。”何全黯然的搖了搖頭,心中卻也承認——眼看就準備着搬家,卻能得到這樣賣好劉備軍的機會,實在是難得。

見識、眼界到了他們這一步,誰都看得出雍州日後是無有寧日。曹操稍後的二十萬大軍西進,固然來勢洶洶,但是絕不了西涼軍的根。

馬韓西涼軍依舊存在,加上川蜀虎視眈眈的劉備軍,等到曹軍西進的大隊人馬退去,兩三年後雍州戰火必起。

而陳倉,地理位置重要,乃是兵家必爭必守之地。

何家新老兩代家主是準確的看到了這一點,爲了躲避日後的戰亂之苦,只能是忍痛告別陳倉。

“唉……”何全苦嘆一聲氣,真是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此刻自己的心情——捨棄根基的痛苦中還夾雜着一絲有了依靠的欣慰、喜悅之情!

自家此次有舉城之功,賣了陳倉這座要地,回到了川中身份必然不同一般商戶。

王平,年紀小小就但上了校尉,此次又立大功,日後前途必然無量。有他的照全,何家又多了一份保障。“唉……”何全再嘆了一聲,自己幼兒時出川到這陳倉,不想年近半百又拐了回去。

“好了,別在這唉聲嘆氣的找晦氣,把你兄弟們都招來,這事要好好策劃策劃。”何源,六旬之歲,人老成精。

何家上下百十口性命,全在這一招之間。縱然絕高的勝出率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與王平、與劉備軍合作,但什麼事情都要防個萬一。

舉事前,他要爲陳倉何家三門五房都留下一條血脈!

九十九章 鏖戰虎豹上四百三十六章 張繡反正一百二十八章 油江口二十二章 整軍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制度二百一十四章 就食雍州二百三十二章三百七十二章 長安攻略一七十二章 練兵八十七章 魏延霍峻三百零七章 糜竺之憂五十七章 曹氏孟德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不氣二百五十一章 兵進下辨七十七章 伏擊賀齊三百二十八章 東南烽煙起九十七章 入當陽一百九十章 南中半定一百七十九章 益州豪強第2章 說貂蟬一百二十章 江東之行二百五十二章 迎戰武都氐三百四十九章 劍一百七十九章 益州豪強二百零七章 出師北伐二百九十六章 戰爭一一百章 鏖戰虎豹下二百五十三章 刑楊鬥將二百五十四章抄襲曹二百七十九章 郝昭之死一百八十七章三百二十章一百二十四章 劉營首將一百六十一章 道榮大斧一百六十四章 大斧威揚三百三十七章 渡河北上二百八十二章 一層華麗的外衣二百章 雲霞似錦二百八十一章 馬韓的一線生機三百四十一章 兵撤赤木口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四百二十二章 如何收拾一百二十章 江東之行三百二十四章 無題二百四十五章 死戰二百零九章 羊峒一百八十三章 過度章節三百四十一章 兵撤赤木口第5章 擒曹家子二百一十五章 斜谷進兵二百零二章 生機一線四百零二章 連勝二百零二章 生機一線四百二十一章 還能戰否三百八十章 長安攻略九兵出子午谷三百四十八章 理敗兵樹信心一百六十九章一百零六章 曹操劉憲三百六十三章 無題一百六十三章 學諸葛計二百二十二章 運糧馬家二百四十章 戰長離二百零六章 西涼欲起七十二章 練兵一百一十三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二百五十九章 陳震返川一百二十七章 曹劉默契二百三十五章 徐公明六十九章 一城鎖江淮下六十八章 一城鎖江淮上三百二十一章三百零六章 妻兒和姜維出現九十三章 義陽魏延一百二十二章 周瑜二百一十五章 斜谷進兵一百二十三章 江東驚懼四百三十一章 無題第8章 面曹一百八十九章 鄂煥四百二十八章 火燒十四章 彭澤縣令三百五十九章 獻帝一百一十四章 唯有常山趙子龍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制度三百一十五章 血戰鮮卑一一百九十六章 瀘水南畔二百九十一章 戰爭在持續二百九十二章 無題了一百二十五章 赤壁進行時五十七章 曹氏孟德一百九十五章 夾山峪二百七十三章 歷程會戰二第8章 面曹一百零四章 死戰不得脫身三百零三章 安定韓德四百二十二章 如何收拾一百三十六章 公安四百零六章 無題一百六十二章 兵悍將勇三百零一章 輕鬆與希望四十章 巧設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