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常勝不爭

1930 常勝不爭

自從諸葛亮離開成都之後,譙周便一直跟聖上劉禪走得很近,常常得到劉禪的單獨接見,有時還秉燭夜談。

諸葛亮知曉譙周的人品,聞聽此事也沒有多加干涉,自己不在朝中之時,多些人勸導聖上是件好事。今日譙周送來的這封信,雖然不是聖旨,某種程度上也反應了劉禪的心思。

“丞相爲國徵寇,多付辛勞,羣臣敬仰,萬載流芳。週近夜觀天象,白羊煞氣當位,北方星耀閃亮,不宜行軍,還請斟酌,盼歸蜀中休養,擇日再戰。”

諸葛亮一眼就看明白了,這是劉禪希望自己回去,對於劉禪這種胸無大志之人,也許從沒有將光復漢室放在心上,只想着能夠太平安樂的當一個快活的皇帝。

其實劉禪就是這麼想的,不過怕相父責怪他沒有膽魄,所以拐彎抹角的讓譙周寫信通知。這些伎倆都瞞不住諸葛亮,微微嘆氣將書信放在一邊,並沒放在心上,繼續宣佈道:“文長將軍聽令,”

“末將在,”魏延興奮的出列,雙眼冒光。

“命你率領兩萬人馬,前往散關,虎視陳倉,不必交戰,震懾陳倉兵馬即可。”諸葛亮道。

魏延一怔,稍感失望,本以爲自己首先被點名能爲先鋒,沒想到只是防禦的工作。心頭雖有不服,但想想上次沒能打下陳倉城,還損失了不少兵馬,失信於人前,也只能無奈領命。

“伯約將軍,”

“末將在,”

“將軍爲此徵先鋒,率領五萬人馬,先取陰平,再奪武都。”諸葛亮道,此言頗出乎衆人的意料,魏延心頭更不是滋味,暗道丞相有所偏袒。

“末將定不辱使命,”姜維面不改色,高聲應答,這也是他歸順蜀漢後,第一次華麗登場。

“張苞、關興、陳戒三位將軍,”

“末將在,”三人齊齊出列。

“你等隨伯約將軍前往,一切皆尊將令。”諸葛亮道。

陳戒沒什麼說的,欣然領命。但張苞和關興卻都有些不滿意,姜維文武全才,他們當然清楚,但是姜維歸順之後,寸功未立,一直是丞相的跟班,如今卻要由此人調遣,難免心生不甘。

諸葛亮臉色一沉,問道:“兩位將軍,可是未曾聽清,”

張苞、關興兩人互視一眼,張苞壯了壯膽子想要提些反面意見,關興暗中拉扯了他一把,只得無奈的點頭,“末將遵命,”

諸葛亮的眼光不斷掃視過一個人,正是趙雲趙子龍,只見他面帶淺笑,對這一切充耳不聞,從未有請戰的舉動。

因爲年齡的增長,趙雲對於征戰的渴望十足,每次都爭先恐後,最近這是怎麼了,諸葛亮心中畫了一個問號,猶豫半晌,還是高聲道:“子龍將軍,”

“請丞相吩咐,”趙雲出列拱手。

“將軍率領三萬人馬,兵出斜谷,以防範長安大軍。”諸葛亮道。

魏延聞言樂了,原來不光自己充當防禦的角色,堂堂的常勝將軍趙雲也是這樣嘛,諸葛亮還擔心趙雲多想,正想要解釋兩句,他卻沒有提出任何異議,拱手道:“子龍定不放魏國一兵一卒進入。”

諸葛亮滿意的點點頭,好似看着很正常。但是等趙雲說完這話,退了回去,臉上又浮現出笑意,眼神柔和,似在與人交流,在諸葛亮看來,頗有幾分的詭異。

諸葛亮心下更添疑惑,回頭想想近期趙雲的表現,確實有些不太正常,此時鄧芝出列,道:“丞相,我願隨子龍將軍一同前往,”

諸葛亮皺眉點頭,趙雲情況不對,是該有個冷靜的人跟他一同前去,於是道:“如此也好,魏兵若有異動,隨時向我稟報。”

衆將各自領命,下去排演兵馬,時刻準備出征,諸葛亮密切關注趙雲,除了神情有些異樣之外,其餘也說不出有何不妥,稍感放心。

“那姜維確爲人才,但上來就是先鋒之職,非是我嫉恨,只怕是難以服衆。”張苞皺眉嘮叨。

“丞相豈是任人唯親之輩,你我只管信他便是。”關興對此想的很開,大多數人也都是這麼想的,諸葛丞相大公無私,這麼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

“說來也是。”張苞點頭。

諸葛亮本人則與姜維一路同行,他還有其他的安排。

陰平、武都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是魏國覬覦漢中的前沿陣地,駐紮的兵馬雖然不多,卻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兵家必爭之地。

七日之後,三路兵馬一齊出發,分別朝着三個不同的方向而去,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序幕正式拉開。

諸葛亮再度出兵的消息,迅速傳到了魏國朝廷,曹叡連忙召集羣臣商議對策。前兩次諸葛亮都以失敗而告狀,衆人都有些麻木了,幾乎一致認爲無須擔憂,諸葛亮自討苦吃,蜀軍不會獲勝。

當然,大家也不是盲目自信,經過諸葛亮的兩次北伐,魏國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其主力已經轉移到了西側,司馬懿、曹真、張郃以及郭淮等人,都在這裡,兵力總數也超過了二十萬,實力更強。

曹叡聽到大家的討論,心中稍安,立刻下達了一封聖旨,再次確認曹真爲三軍大都督,總領全軍,堅決抵抗蜀軍的進攻。

送信的戰馬幾乎跑斷了腿,曹真收到聖旨之後,哈哈大笑,覺得大展才能的機會終於來了。

此時的司馬懿也在長安城中,深居簡出,小心謹慎,唯恐被曹真在聖上面前告了黑狀,畢竟兵敗竟陵的陰影尚未完全消退。

曹真幾次請司馬懿吃飯,都被他託病推辭,久而久之,曹真幾乎都忽略了司馬懿的存在。

戰事來臨,曹真身爲大都督,自然又想起了司馬懿這支力量,於是,他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命司馬懿前來議事。

“仲達,你我同朝爲官,不分上下。”曹真佯裝客氣,事實上也是如此,司馬懿目前的行政官職,並不比曹真低。

“大都督言重了,領兵在外,不論官制,只遵將令,還請吩咐。”司馬懿滿臉賠笑的拱手道。

804 更勝一籌1698 防線瓦解1287 司空見慣285 雙雄撞衫951 名將隕落235 隱居臥龍637 猛將虎癡1015 虎侯血淚1039 共舞一曲891 世子曹丕593 清君側938 仇人相見372 自立山頭860 不能放行1394 錯用名號609 陰謀破產2302 大放厥詞843 河邊部落2381 兩世恩怨1787 琪妃用計753 高空俯瞰959 迴歸來處177 補償方案1006 投奔明主2198 戰鬥激烈706 自投羅網562 母在子亡1646 主動迎接1144 幸災樂禍2422 彝陵城空2268 事與願違1709 期盼歸來819 星落大營183 八龍鎮宅952 要求苛刻2262 不作不死1512 氣氛熱烈2053 純屬誤判2076 力戰八將1358 天玄門1392 三雄爭親896 父子相認372 自立山頭1317 神外有神2010 土夷土城1295 水性不凡1038 江山多嬌1952 大雨滂沱951 名將隕落908 留條後路2346 孤獨求敗2190 與民同憂889 夜半驚魂379 物歸原主2347 把酒言歡1397 胯下之辱022 躍馬過檀溪495 用心良苦518 冤家路窄1271 不同凡響1413 並非有情2036 坐鎮以待1287 司空見慣2184 小店撫琴1910 迴歸正題238 親情冷漠340 火燒赤壁1769 捐軀求道2145 饕餮盛宴1369 接班人選2192 殺人奪寶2171 風波未定1725 迎頭相遇1271 不同凡響052 骨頭斷了782 清官崔琰1571 爲民除害2020 冒險割糧1033 漢室終結562 母在子亡1374 一剛一柔2399 混亂先兆2245 臭氣熏天1245 來世爲友1084 顧此失彼095 榮登仙界1435 羣戰溪泥1249 雨夜襲營749 霧籠大營1026 兵臨上庸122 醉臥香閨1760 黃沙狂魔1126 鳥獸不驚210 寧死不降1774 衆將當戒711 榮升巴公093 徐庶投曹2038 不堪其擾250 一念之慈105 乘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