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廢帝內幕

“將軍可知,兩年前廢立少帝之事?”李儒開言,居然一竿子回到了兩年前。

而馬超有些迷糊不解,董卓入京廢立少帝之事,別說是馬超知道,就算是後兩千年,都有人知道:李儒平白無故說起這個幹啥?難道,那個時候,董卓與士人,就已經開始一段美好時期?

想到這裡,馬超突然苦笑了一下:這根本不可能,歷史上早有記載,董卓廢立少帝之舉,惹得百官忿怒。甚至還引出了執金吾丁原起兵反對董卓、呂布殺爹的第一彈......

可是,李儒這個時候竟然默默地點了點頭!

這個無聲的舉動,不由得使得馬超嚴肅起來:看得出來,李儒並不是在信口開河!

緩緩喝了一口茶,延緩一下心中的震驚之後,馬超纔開口問道:“世人所言,當年董卓獨斷專行,早有篡逆之心,由此才行廢立之舉。不過,超在扶風也分析過董卓廢立少帝之事,但覺應該是董卓初入洛陽,警覺性較高。後來發覺那權力根本不是他能玩得轉的,才效仿伊尹古制、有樣學樣......難道,這其中,也有士人的身影?”歷史上,對董卓此舉,早就有了明確解釋。馬超實在想不到,那些忠貞的士人,怎麼可能參與其中?

李儒聽完馬超的話,似乎有些詫異,不禁向馬超問道:“敢問主公緣何說董卓廢立少帝乃是那個......效仿古制、有樣學樣?”

既然談到這裡,馬超也覺得自己確實該跟這老毒蛇好好聊聊。將後世那些分析捋了捋,整理了一番思路之後,開口說道:“假若當時董卓不廢少帝,那按照漢朝慣例,皇帝年幼則由太后攝政,發佈詔命的權力就在何太后手中,董卓自不好干涉。雖然何進、何苗兄弟死了,但他們的黨羽還在,因此當時何氏的勢力還很大,這些將成爲董卓專權的一大障礙。而廢掉少帝和太后,就可以輕易的瓦解並斬除何氏勢力,此其一也。”

李儒默然點頭,看來這後世的分析,確實吻合當時的形勢。

“其二,董卓要爲自己這武人...專權尋找被人接受的依據。漢家故事,要麼是皇帝親政,要麼是顧命大臣輔政,要麼是外戚專政,這三者董卓都不是。博士所言不錯,從根本上來說,他與小子一般,只是一個地方武人而已。現在想專斷朝政,天下人不服,怎麼辦?”

這一問,馬超突然感覺有些好笑,抿了抿嘴,繼續說道:“董卓的做法,是從董太后那裡入手,獻帝的母親被何太后弄死之後,獻帝就被靈帝的老孃董太后撫養。董卓與董太后有同族之誼,若是獻帝爲帝,則董卓便是外戚,這便有了理論依據。”

這番話,其實已經很有對皇室大不敬的意思了。但李儒卻是連眉頭也不皺,由此看來,李儒跟馬超是一路人,都是視大漢於無物的人,更甚至可以推斷,他們是在根本上蔑視皇權的人。

當然,馬超的蔑視,是因爲他知曉更先進的制度。而李儒的蔑視,則可能由歷史的侷限性,性格導致思想決定他們的驕傲。

“董卓爲外戚,由他掌權便名正言順了。而更有利的是,靈帝死後,何氏與董氏爭權,何進在宦官的幫助下消滅了董氏勢力,弄死了董太后。這樣一來,董卓掌權就沒有董太后的約束。這等好事兒,簡直和上天故意安排好的一樣,董卓又豈會錯過?”

言盡至此,李儒對馬超深鞠一躬:“主公高見,於表象看透實質,果真令儒大開眼界。”

“過獎過獎,超只不過事後諸葛......只不過事後推斷,覺得應是如此而已。不知博士以爲如何?”得到李儒的誇獎,馬超不禁有些飄飄然,差點將‘事後諸葛亮’這話也說了出來。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後人對董卓廢立少帝的猜測,至少是很正確的。

“可將軍有所不知,當初儒諫董卓如此所爲,卻沒有想過這麼多,而僅僅是爲了自保而已......”

馬超一愣,心中覺得自己忽略了一些東西:可不,勸董卓如此做的,就是眼前這個李儒!難道說,董卓廢立少帝,根本不是爲了獨斷專權?

“主公有所不知,當時董卓兵微將寡,難以立威。更有士人百官、諸侯虎視眈眈,某等若不出此毒策,則身死多時矣......”李儒悠悠說出這番話,使得馬超有些不敢置信。

在馬超的印象當中,董卓一直把控着漢庭的權柄,最後惹得天怒人怨,才被長安士人使用了最下作的刺殺,將董卓殺死。甚至,後世還有人通過此事,說董卓其實是個很狡猾的胖子,通過這一招先發制人,董卓還可看出朝中衆臣到底是何種意思。如飛石擊水,誰服自己,誰不服自己,一試就試出來了。隨後繼續有針對性的展開下一輪*......

難道?歷史的迷霧真的太過濃厚,世那些權謀推論,根本站不住一絲腳?董卓廢立少帝,真的只是迫不得已,爲了保命求存?

“不可能!董卓廢立少帝之事,當初也是一件轟動社稷的大事。世人皆知,此事惹得朝中士人極力反彈,甚至以血明志者大有人在!”馬超故意此番說道,因爲他知道,能說出最準確答案的,只有眼前的李儒。

畢竟,廢立帝皇之事,乃歷朝歷代慎之又慎之事。董卓在當時只是一個邊區刺史的身份,對於現在來說,大概就是一個省長或省委書記,若只論官階身份,當時洛陽城裡比董卓高級的大有人在。董卓名位不正,行起事來雖然能仗着自己的兵勢耍耍賴皮,可卻一下石破天驚、敢行廢立大事,怎能不惹得滿朝文武敵對?

“主公太過天真爾!”李儒居然笑了,笑容當中,居然有一絲悲憫閃過:“而這便是儒要講與主公所聽的!那些士人可不是隻會讀讀聖賢書、修德養性,他們玩弄權術起來,要比宦官更陰狠,比我們這些武人更冷酷!

“董卓廢少帝之時,滿朝士大夫只有那深受忠君思想毒害的尚書盧植一人反對,其他人都沒有吭聲。更有甚者,董卓把廢少帝的決議通報給當時輔政大臣太傅袁隗後,袁隗竟然回報‘同意’!”

“怎......怎麼可能?”這個消息有些石破天驚,即便馬超有心理準備,也有些接受不了:“不,不是還有丁原起兵反董卓一事......”

“不錯,當時的確還有丁原反對。只不過丁原匹夫爾,焉能算得上士族?”李儒鄙夷一聲,對於丁原那匹夫的所爲,甚是不屑。

而馬超此時真的有些糊塗了,因爲他所瞭解的歷史印象當中。丁原是性格剛烈的忠臣,他痛恨董卓這個亂臣賊子,所以針對董卓發兵圍了洛陽......可從李儒的口氣當中聽出,似乎根本不是那回事兒!

“博士此言倒也有理,然那丁原即便只是武人,但由此則可更見滿朝文武對太師廢立之事甚是不滿......”

“主公誤會了,儒之意思,乃是說當時只有士人盧植反對,至於那皇甫嵩、朱儁等深受忠君思想的武人,倒也反對。然這些人,卻不是掌握漢代核心政治的士人。如此說來,主公可曾明白?”李儒解釋了這些之後,仍不甘心說了一句:“至於那跳樑小醜丁原,不過是逆賊逞兇,想渾水摸魚、撈些名望罷了。”

這?

這......

這個事實,立時讓馬超如遭雷亟。霎時間顛覆了他固有的認識:那些撐起大漢權力體系的士大夫,居然只有一個秉持中正的盧植反對,其他所有百官,居然都保持沉默?如此說來,那豈不是可以推斷,士人集團也根本不認同東漢皇權?

劉家江山,坐到這個份上,完蛋也真算早晚之事了......

而丁原?

馬超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可能:當時董卓提到廢帝的事情,丁原又表現的那般大義凜然,所以丁原起兵圍洛陽,自然就讓後人覺得丁原是要正君除奸。然而實際上,這應該是一種很巧妙的先入爲主的錯覺!

董卓廢帝的事情當時只是口頭說說,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件事。甚至可以說,是董卓正跟那些士人們秘密展露着一種不能言語的默契,根本還沒有付諸行動。而丁原這時候便引了兵馬將京師洛陽圍住......那在當時,例如在李儒這些古人看來,無論怎麼說,都絕對都是丁原明目張膽的造反!而董卓領兵和丁原相戰,反而是代表了忠義的一方了。

那由此進一步推論,當初呂布叛入董卓,似乎根本不是後人所說,是殺父求榮,反而真的是奉詔行事、一心忠漢了?!

馬超眉頭緊皺,入長安後,他第一次才覺得:這歷史,實在有太多黑幕。所有留給後人的,似乎根本不是當時本來的面貌......

第一千二百五六章 魅惑的威力第六百八十八章 兵家無小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可憐的河北第四百三十章 婦人干政(爆更三)第三百零九章 董宜要自盡?第九百四十六章 火燒晉山第三百零七章 殺你,實在太容易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聲望日隆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來羣毆來單挑?第五百一十五章 風雲涌動(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司徒宴第三百二十六章 援軍終至!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肅是個打醬油的?第一千三百七一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五十九章 赴宴第六百二十九章 浩劫第七十七章 打造重騎兵的設想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刺殺曹操第八百八十一章 連珠五箭!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良紙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西城門第五百三十一章 牛輔身死!第七百七十九章 鮮卑援軍?第九百三十六章 呂布歸來的背後第七百零八章 程昱傲慢死諫第九百一十四章 吐血第一千零五章 醜哥和司馬懿的爭鬥第三百二十九章 羅馬戰團和鐵蒺藜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火魅力第一千零一十章 騎兵對精銳!第七百六十一章 弟妹都不是好鳥兒第一千二百三一章 可憐的呼衍奴和靳卜矢第八百八十七章 獨闖中軍陣第一千二百*章 大事!第八十章 我沒病!第五百六十章 傻眼了.......(加更一)第一千三百二九章 尚書檯議天下(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高質量漢族女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勝敗轉換第三百零四章 徹底決裂第八百五十三章 被人擠兌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有心無力最變態第一百八十一章 到底懂不懂?第六百九十四章 古箏之聲第一千三百六九章 千年之後?第一千二百五九章 劉表的病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大喜大悲來的太快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又一次截殺第九百三十五章 隱士呂布第三百八十五章 哥這麼有名?第二百五十一章 朝堂太危險......第二十九章 欲爲當世嫖姚第一千二百六五章 兩位異姓王第六百九十九章 彭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又一次截殺第六百四十四章 可憐的雷薄第四百七十八章 兩位憤青?第四百二十五章 水轉筒車第七百三十六章 王異的請求第七百四十八章 涼州永訣狼煙!(肥羊金仙加更)番外:影帝頒獎(落心之扉作)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亂戰!第三百零四章 徹底決裂第一千二百八五章 陣前搦戰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花錢的學問第二百八十一章 皇家之命運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爲何選劉備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曹軍營嘯!《出師表》酬謝端木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一世英名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進軍東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渾及羅馬軍團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甲騎再現崢嶸第三百三十五章 計後計第七百七十九章 鮮卑援軍?第七百七十八章 玩兒過頭的李梓豪第一千二百五四章 大喬的表白第五十七章 華神醫第六百七十章 砍下馬超頭顱?第一百八十六章 情報與妓院的關係第八十五章 西涼良臣楊阜第三十一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百一十章 馬家商鋪的未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佈陣第一百三十九章 士人集團第五百五十一章 永遠的噩夢(加更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廢帝內幕第二百三十九章 食鹽提純之術第三百二十七章 法正已長成第五百三十九章 一方憂慮,一方定計(加更三)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奇異的火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敗而退?第六百零七章 算計劉表第一千二百二二章 複雜的關係第七百九十章 誰腦袋被驢踢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關羽之威第一百零三章 暗影第八百五十五章 屏風之後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收尾前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