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

卻說姜維回了長安交令,言臨潼糧草皆被燒盡。孔明大喜,記了姜維功勞。又請崔州平及馬鈞入府,孔明細問二人,何物竟能延時起火?鈞曰:“無他,只一小盒也,內置白磷,細沙,盒底有孔,正放則無聲無息,若倒置,細沙自孔中出,一個時辰之後流盡,後白磷粉出,白磷遇氣即燃,點燃糧草也。吾在每車中均放數枚小盒,令姜維撤兵之時倒置之,而後靜待可也。”孔明拜服,有人報諸葛瞻到,孔明急喚進府來,令瞻拜馬鈞爲師,均遂留瞻於身側,早晚教導。

卻說曹真見臨潼糧草盡失,氣得摔下馬來,人事不省。被救回大寨,軍醫施救,半晌方醒,遂氣成疾病,臥牀不起。急招郭淮回軍,將劍印皆交於淮,令其代管三軍。因軍糧盡沒,真遂帶病與淮商議退軍之事。

卻說孔明聚將議事,忽有細作報說曹真臥病不起,現在營中治療。孔明大喜,謂諸將曰:“曹真軍中無糧,若曹真病輕,前日必便回師。今魏兵不退,必爲病重,故留于軍中,以安衆人之心。吾寫下一書,教臨潼關降兵持與曹真,真若見之,必然死矣!我軍趁機劫營,可破魏軍。” 遂修書一封,命魏軍降卒帶與曹真。而後點將排兵,計議劫營之事。魏軍領了書,奔回本寨,將孔明書呈與曹真。真扶病而起,拆封視之。其書曰:“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致書於大司馬曹子丹之前:竊謂夫爲將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不動如山嶽,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預知天文之旱澇,先識地理之平康;察陣勢之期會,揣敵人之短長。嗟爾無學後輩,上逆穹蒼;助篡國之反賊,稱帝號於洛陽;走殘兵於斜谷,遭霖雨於陳倉;攻長安而敗績,守臨潼而失糧;水陸睏乏,人馬猖狂;拋盈郊之戈甲,棄滿地之刀槍;都督心崩而膽裂,將軍鼠竄而狼忙!無面見關中之父老,何顏入相府之廳堂!史官秉筆而記錄,百姓衆口而傳揚:伯濟聞陣而惕惕,子丹望風而遑遑!吾軍兵強而馬壯,大將虎奮以龍驤;掃秦川爲平壤,蕩魏國作丘荒!”曹真看畢,恨氣填胸;大叫三聲,吐血而亡。郭淮大慟,只得用兵車裝載棺槨,差人送赴洛陽安葬。三軍皆悲,兵無戰心。

郭淮與張郃孫禮王雙等連夜商議,今大都督病亡,糧草短缺,唯有撤兵一途,王雙請爲殿後。商議未定,就聞殺聲四起,有人急報漢軍劫營。淮忙出帳視之,只見夜色裡四方兵馬衝來,魏延,姜維,馬岱,王平皆領一軍奮力衝殺。有人報左營已被魏延攻破,延正於營中放火。王雙忙領軍去戰魏延。然魏營大亂,軍士俱無鬥志,四散奔走,遂大潰。郭淮只得上馬,引軍撤退。漢軍四將引軍追趕。魏軍亡命奔逃,盡棄衣甲兵械,王雙,張郃,孫禮領軍戰住漢將。郭淮大軍退走,三將方緩緩而退。衆將見魏軍進退有度,亦不追趕,盡獲遺下之物。

卻說孔明正在長安府中等待衆將回報,馬謖忽上前曰:“啓稟丞相,如曹真死,今夜我軍劫營必勝,然郭淮必揮軍東撤。潼關艱險,若讓魏軍佔住潼關,則我軍不易得也。”孔明問曰:“汝有何計能取潼關?”謖曰:“請丞相派一對人馬裝成魏卒,混進魏軍,撤至潼關,便即留守,想魏軍新敗,衆軍混亂,必無防備。丞相派大軍隨後攻打。”孔明曰:“魏軍若留守潼關,必有防備,恐詐城之計難以奏效。”馬謖思忖片刻曰:“吾願自引無當飛軍,由潼關南面山壁翻上,多帶火器,自上而下放火,魏軍救火必無備,我軍內應即可開城。”孔明大喜,問誰敢去扮魏軍?衆將皆和魏軍對戰久矣,恐被認出誤事。陳式出班曰:“末將方自蜀中來長安,並未和魏軍見過,願去臥底。”孔明大喜,令陳式帶五百兵,穿了魏軍服飾,隨在王平軍後,待魏軍退卻,即混入敗軍中。馬鈞出班曰:“因隴西多山,吾舊日曾造登山利爪,抓石如入木。人若穿上,登山越嶺,矯似猿猴。只是未有準備,身邊只有一套。可令工匠仿造。”孔明大喜,命工匠盡數前來,連夜用精鐵仿造登山爪百套。馬鈞又曰:“幼常于山上行動多有不便,吾有一物可助放火。將草灰,木炭,硫磺混合,裝於紙球之內,以火捻貫穿。用時點燃火捻,扔下即可,似爆竹煙花一般,遇物即燃,吾再放藥粉進內,燃時起煙,人不可近。”孔明,馬謖皆喜,令工匠火速趕工做一千枚火球。

話說郭淮領軍,迤邐到了潼關,關上守將急忙放進。淮指揮大軍過了潼關,直向東行。臨行囑張郃曰:“潼關乃咽喉要道,最是重要不過,諸葛亮若要東進,必攻潼關。儁乂在此需萬分小心,待吾回洛陽,整頓兵馬,再來和諸葛亮決戰。”張郃拜送郭淮,整頓敗兵,仔細防守潼關。陳式暗領衆軍扮做魏卒在關門附近巡視。

話說孔明在府中,魏延,姜維,馬岱,王平皆來交令,孔明令衆軍莫要休憩,即刻整裝,攻打潼關。次日,漢軍兵馬陳兵關下,潼關位於半山,地勢艱險,關前只排得下三千兵馬,餘皆列于山道與山下。魏延以刀指關上,罵聲不絕,單索張郃出戰。郃在關上充耳不聞,只是教兵士仔細防守。潼關既高又險,攻城器械難以推上,魏延令軍士攻關,漢軍只得以竹梯攀爬,關上滾木礌石齊下,漢軍死傷累累,魏延無奈,只得約軍後退,扎住營寨,連日討敵罵陣,張郃只是不出。

到得第三日上,馬謖到了潼關,報於魏延,延令漢軍攻關,以掩馬謖登山。謖領一百無當飛軍衣着青衣,衣近山色,遠望不甚分明。手足套了登山爪,攀山而上,捷若猿猴,兩個時辰已到了潼關南側山上。謖往下望,只見潼關內外軍兵,微似螻蟻,不由一陣眩暈。謖令放火,無當軍士,皆點燃火球擲下,正中關內,千百火球紛紛爆裂,烈焰飛騰,兼有毒煙,關內魏兵大亂,紛紛走避。魏兵望見山上有人,欲射之,然馬謖軍位於高山之上,箭不及半便墜,魏兵皆無可奈何。魏延趁勢攻關,張郃急帶人上關牆防守,箭如雨下,漢軍難以攻上。關內陳式見了,趁魏兵混亂,帶兵掩至關門前,發一聲喊,突然搶奪關門。城上張郃大驚,忙帶一隊人馬殺至關門,陳式所領漢軍已奪下關門,正欲開門,郃殺至,挺槍便刺,式提刀迎上,二人於關門前死戰,魏兵一涌而上,搶奪關門,漢軍後隊結成人牆擋住,前隊已將關門閂推下。馬謖在山上見了,令將火球盡數丟下,一時間煙火漫天,關內幾乎無法視物。張郃大急,手下加勁,槍若蛟龍。陳式遮攔不住,被郃一槍刺中肚腹,式大叫一聲,撒手扔刀,雙手抓住鋼槍,郃急震數下,難以甩開。城外魏延見機,忙令軍士搶門,漢軍涌上,將城門推開,城內漢軍已死傷將盡,陳式尚握槍與郃僵持。延大喝一聲,催馬上前,欲斬張郃,郃大驚,撒手扔槍,抱頭鼠竄而逃,關內濃煙四起,延四處找尋張郃不見,只得先來救陳式,式大叫一聲,將槍拔出,肚破腸流而死。延甚傷感,令軍士擡式屍去長安。

話說張郃見關門已失,忙聚集敗兵,開東門走了,往洛陽敗去。魏延也不追趕,掃清關內煙火,着軍兵搜查關內各處,但有魏軍皆擒殺。半日後,有軍兵來報,關內已無魏軍。時馬謖自山上攀下,與延共巡視潼關,只見關內糧草充足,守城器械林立,若非出此奇謀,實難以取關也。遂緊守關卡,以防魏軍來奪。

話說孔明在長安與崔州平,馬鈞談論國事,等待戰報,有探馬來報,已取下潼關。孔明大喜,又聞陳式陣亡,不勝傷感,令送回蜀中成都安葬。又傳書一封,勸劉禪移駕長安,以安天下之心。後主接了書信,雖不喜移駕,然並無藉口,只得帶領文武百官先行,向寵帶兵護衛,費禕隨駕而行,董允留成都收拾宮中府中器物,待完備後再去長安。一行到了長安,孔明率文臣武將出城十里來迎,重賞孔明及有功將士。長安百姓,聞漢室皇帝再臨長安,皆迎拜於道路兩旁,山呼萬歲,涕淚齊流。後主亦深感之,好言撫慰百姓。後主及後宮衆人於未央宮中居住,隨行衆文武皆在長安各有住所。

正是:漢家已回龍興處,又延國運數百年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