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

昌平一戰,對整個中原是無足輕重的,但對溫侯呂布,對陳翎來說,則是非常重大的勝利。

在鮮于銀率殘部逃回漁陽途中,遇上鮮于輔、田豫、閻柔三人,見父親親率大軍前來援助,鮮于銀滾落下馬,泣拜於地,大聲喊道:“父親!兒臣喪師…”

鮮于銀話未及說完,鮮于輔來至跪倒在地的鮮于銀面前,一腳踹去,將鮮于銀踩在腳下,急喝道:“戰事如何?”看着鮮于銀臉上血跡斑斑的樣子,再看看其身後僅有數百騎卒相隨,鮮于輔心中其實已有明悟,可心中卻怎麼也不敢相信,僅僅這纔過去了半日時辰,難道將近二萬的大軍已經全部爲陳翎所滅了嗎?

鮮于銀嗚咽着,抽泣着說道:“初戰雖佔小利,但次戰陳翎仗着兵堅甲利,尤其是連弩、鐵騎,兒臣不能敵…”

鮮于輔怒吼一聲,罵道:“你這敗家孽子!氣煞我也!…”鮮于輔心中大慟,舉事起兵,自己準備了多少時日,這才趁着中原、河北征戰之間隙,攻取了漁陽以爲根基。可就是因爲這自己的兒子,一時糊塗,就把自己的身家全部賠了進去,這…

念及此,鮮于輔眼前發黑,撲通一聲摔倒在地。

身後的田豫、閻柔兩人見之,趕忙上來扶住鮮于輔,急問道:“大人,大人,…”

鮮于銀見氣壞了父親,一時間收斂了淚水,膝行上前,急問道:“父親,父親,你這是怎麼了…”

鮮于輔在三人的搖晃中,幽幽醒轉過來,看覷着田豫、閻柔兩人開口言道:“國讓、閻柔,吾愧對你倆啊!”鮮于輔說着,一把將自己兒子鮮于銀推了出去,喝罵道:“我沒有你這種兒子!”

田豫、閻柔兩人看着鮮于銀委屈的面容,各自暗歎一聲,勸慰着對鮮于輔說道:“大人,事已至此,何去何從,應及早安排。”

鮮于輔踉踉蹌蹌站起身來,滿面淚水,執着田豫、閻柔兩人的手言道:“老夫現在心中惶惶,不知如何是好,兩位皆是一世俊傑,可有良策教我?”

田豫、閻柔兩人相互看了一眼,田豫暗忖着現在鮮于輔麾下僅有不足五千的軍勢,對上聲威逾著的陳翎,怕是不能敵。何況,漁陽本處邊塞疆域,不時有胡人侵入,現在鮮于輔已經至勢窮之境,如此情況之下,更不能出兵征討幽州各郡縣。黯然之下,田豫不想多言什麼。

閻柔斟酌了半晌,對着還在狠狠盯視其子的鮮于輔說道:“大人,以我之見,莫如就此投靠溫侯呂布如何?”閻柔這一句話是有着很切合實際的用意的,現在曹操在圍困鄴城,呂布在攻戰南皮,不論從何種角度來看,將來佔有幽州之地的必然是其中一家,不是曹操,就是溫侯呂布。

就算鮮于輔其子鮮于銀沒有經此一敗戰,待到將來,鮮于輔還得從兩家中選擇一方來投順,既然如此,爲何不趁着兵敗之時,順勢而降呢?

聽聞閻柔之言後,依舊跪倒在地的鮮于銀首先出口反對,聽他怒道:“

呂布那匹夫不過是一邊塞土人出身,仗着武勇竊據青州一地,哪有曹操來的勢大?就算要降也因歸順曹操…”

鮮于銀乃是一時意氣之言,不能當真,閻柔撫須看視鮮于輔、田豫兩人。

田豫聽罷閻柔之言後,心中躊躇,鮮于銀話雖粗糙,但的確在理,若是投了溫侯,待到將來曹操擊敗呂布之後,自己等人莫非又要投降一次?

鮮于輔心中其實是想自立爲主的,可現在自己兒子敗師辱國,將自己的根本喪盡,幾無可能再行之前籌謀。聽得閻柔之言後,心中感慨萬千,暗暗念着,這個世道果然還是武力爲尊啊。

本來河北袁紹最強,可在曹操、呂布兩勢的夾攻之下,現在已經處於敗亡的邊緣。曹操、呂布兩家,都不是自己能夠可以比擬的,之前的野心,在這一場敗戰中,消耗一盡,鮮于輔萬念俱灰之下,嘆了一聲,說道:“汝等倆人,誰願前往呂布軍中一行,代吾致意願意歸順?”

投誠之舉,實非榮耀之事,出使之人,或能得對方重用,可在舊主看來,莫非此人之前就有此意?

實在有些令人不齒呀!

閻柔、田豫倆人面面相覷,誰也不想接下此任。

最終還是鮮于輔抱拳向着閻柔言道:“閻公代吾走上一遭罷。”鮮于輔說着,轉身指向自己的兒子鮮于銀,接着對閻柔說道:“閻公此去,可一併帶上吾這孽子,望能寬恕冒犯之罪。”

閻柔頷首,向鮮于輔一躬禮道:“大人,就在此靜候佳音吧。”閻柔說完,令左右將鮮于銀綁縛起來,駝在馬背上,投陳翎大軍所處之地而去。

行不至遠,陳翎的大軍已經歷歷在目,閻柔見其行進之中,還保持着陣列,不由微微點頭,對鮮于銀言道:“少將軍你看,你所對陣之敵非是無名之輩,實乃有名將之姿,你敗在他手下,不算冤枉。”

鮮于銀冷哼一聲,扭着身體,把頭轉到另外一邊,不再觀看張郃前軍。

閻柔微微一笑,暗忖着道,鮮于銀,現在你不屑一顧,將來可能會爲此受些屈辱。

鮮于輔將他的兒子令自己帶上,這其中既表明真心歸順之舉,又有爲自己兒子化解恩怨的意思在裡面,可惜鮮于銀不懂,呵呵…,閻柔也不再提醒他,年紀時候吃些苦總是合算的,免得將來再如此敗喪大軍。

兩人兩騎行至軍中,閻柔將來意告知縱馬過來詢問的騎尉。

聽得閻柔是歸順而來,驚喜莫名的騎尉令數名護卒伴隨而行,向着陳翎中軍而去。

待閻柔、鮮于銀兩人來至中軍,陳翎已得報知曉使者來意。

就地紮下大帳,陳翎跪坐上首,逢紀、張郃兩人陪侍左右。

閻柔進得大帳,擡眼一觀,只見一相貌風流之人正含笑看視過來,閻柔整束着裝,移步上前,向着此人拱手半鞠一禮言道:“漁陽烏丸校尉鮮于輔帳下閻柔拜見青州治中陳大人!”

此時的烏丸校尉不

必尋常校尉,實則是可以號令烏丸、鮮卑胡人首領的漢朝將官,至於那些異族首領、單于是否會聽命行事,那麼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烏丸校尉之上還有度遼將軍一職,皆是定製將校。

一般都屯紮在五原曼柏縣,與烏桓校尉合稱二營。

一般流放的罪人都會發配到度遼將軍轄地。

度遼將軍,對於維護東漢北部邊疆的安定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維護東漢北部邊防和處理北方民族政務的重要結構。

陳翎站起身來,虛扶閻柔一下,請其坐下之後,拱手言道:“閻公來意我已知之,鮮于校尉深明大義,決心投誠歸順我軍,實乃皆大歡喜之舉。他日待我家主公執掌河北之時,閻公可向度遼將軍鮮于輔稟明我等感激之情。”

閻柔聽罷陳翎所言,心中感嘆,此人當是英傑也!

話不必多說,其中意味雙方皆明白,陳翎無心以他人取代鮮于輔,仍令其爲漁陽郡烏丸校尉,至於右北平郡,閻柔本來還想爭上一番,可現在陳翎話已經說至此,那麼就不必再說出口了。

匆匆向陳翎告辭之後,閻柔留下鮮于銀,馳馬向鮮于輔報稟去。

看着閻柔的背影,陳翎大笑起來。

逢紀、張郃兩人不明主將此時爲何發笑,乃問道:“大人何故而展顏?”

陳翎斂袖坐回原處,左右一顧,含笑言道:“元圖、儁乂,起初來幽州之前,我還擔憂塞外胡人侵擾內地,使得黎民百姓不得安寧,現在有鮮于輔、田豫、閻柔這三人在此,我不復慮也!”

陳翎心底暗暗道着,逢紀、張郃兩人怎知田豫、閻柔兩將的本事?

曹魏建立後,鮮于輔被拜爲虎牙將軍,封昌鄉縣侯,曾作爲使節到蜀漢勸降,後來遷爲輔國將軍。若是沒有陳翎的攪合,鮮于輔的經歷大抵就是如此。

鮮于輔是這樣,田豫、閻柔兩人又如何?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中,閻柔遣使曹操,獲封護烏丸校尉。

曹操在擊敗袁紹後又攻破南皮,閻柔領導烏丸、鮮卑等歸附,又獻出名馬,跟隨出征三郡烏丸,閻柔因功被封關內侯。在官渡一戰後臣服於曹操,對曹操討伐烏丸很有貢獻。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將其視若兄弟,鎮守北方,統帥幽州兵馬。

曹丕即位後,拜閻柔爲度遼將軍。

田豫事蹟較多,大概經歷是這樣的:

初從劉備,因母親年老回鄉,後跟隨公孫瓚,公孫瓚敗亡,勸說鮮于輔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時,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歷任穎陰、郎陵令、弋陽太守等。

後來田豫常年鎮守曹魏北疆,從徵代郡烏桓、斬骨進、破軻比能,多有功勳;也曾參與對孫吳的作戰,在成山斬殺周賀,於新城擊敗孫權。官至太中大夫,封長樂亭侯。

如此三人歸降了自家主公,陳翎豈能不喜,豈能不樂,豈能不大笑之,以顯自己的快意?

(本章完)

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五十五回 呂玲綺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一百回 糧草不濟正文_第三十三回 天下大勢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五百六十四回 大將張飛正文_第一百零八回 封官行賞正文_第一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回 神秘莫測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回 天下大變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來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觀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三回 謁見呂布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來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回 戰前集訓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六百七十二回 進取漢中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四百八十一回 陳平理事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四回 紙上談兵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六百九十二回 爲臣之道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八回 以假論真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六百八十三回 強弓怒射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二百九十七回 兵圍鄴城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五百一十一回 大戰之間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四十九回 曹豹退兵正文_第五百三十八回 思緒萬千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三百七十三回 避席而走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五十九回 玄德劉備正文_第五十五回 呂玲綺正文_第五十四回 呂布出征正文_第四百八十二回 天池之內正文_第一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六百八十四回 天下至強正文_第三百二十一回 文遠顯威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擇其一正文_第五百二十回 趙雲襲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