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零六回 真人三位

曹操消滅袁氏兄弟後,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隻,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於是決意建銅雀臺於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銅雀臺前臨河洛,背倚漳水,虎視中原,凝聚着一派王霸之氣。建安十五年,曹操取得北征、東進等勝利之後,在此大興土木,建成銅雀、金鳳、玉龍三臺。其中銅雀臺最爲壯觀,臺上樓宇連闕,飛閣重檐,雕樑畫棟,氣勢恢宏。

“推己及人,前賢將此半部經文與銅雀一併埋藏於地下,留待後者發掘研讀,是爲傳承爾。”沮授對着周泰、陳翎兩人徐徐說來,捋須昂首間沮授繼續說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既據此經文習其學,是爲其弟子,如何能夠入其門而不知其師焉?”

“又聞世間有三真人,左慈、于吉、南華。”沮授看着陳翎、周泰兩人孜孜以求的目光,接着說道:“左慈,左元放,廬江人氏,現今亦不過止有四十許,觀當初發掘起的銅雀,年代教爲久遠,定非是其所爲。”

“而於吉,其人年歲不知幾何,不過《太平經》據傳乃是出自他之手,真假且不論,我聞子儀私藏有此經書數卷,能否借我一觀?”沮授說道此處對着陳翎呵呵一笑,伸出枯瘦的手掌來。

《太平經》就是《太平清領書》,陳翎得自徐和之手,自徐和攜帶着陳翎篡改的《太平清領書》去倭國之後,陳翎已經放下此書,沒有再看上一眼。

此刻見沮授向自己討要觀看,自無不可,不過此書現在不在身旁,放置在平原的府中,據此,陳翎也只得向沮授道聲歉意。

沮授聞知《太平清領書》之書不在陳翎身旁,他臉上微微有些遺憾之色,罷手讓陳翎無須介懷,接着開口言道:“最後這一人,就是南華。”

“南華其人來歷成謎,無人知曉他的根本,此一人相傳已經化羽成仙,是與不是子儀身爲其弟子,應該有所瞭解,可否爲我解惑?”沮授至此才說道所不情之請之事來。

陳翎聽得沮授之問,心中一怔,想不到沮授竟然是想問南華一事。

南華與自己的交集有過幾次,最初的的一次是在樂安,自己緣由操勞過度乃至病倒,夢中相見;第二次…

陳翎剛剛念及第二次

之時,便想起南華這人在自己進入這個世間的時候,他便自言有所察覺,乃至於旁窺伺。

記起這事來,陳翎一臉的無奈狀,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看覷南華在諸葛亮府上稍顯露一下身手,於此便可知曉他就算不是仙,亦不遠矣。

這個時代上古神仙有盤古爲開天闢地之始神,又有人或曰混沌早於盤古而生。

天吳、畢方、據比、豎亥、燭陰、女媧等,上古四方天帝與輔神,太陽神炎帝與火神祝融。

少昊與水神共工,顓頊與海神禺強,青帝伏羲與九河神女華胥氏及屬神句芒。

黃帝時代的諸神:陸吾、英招、離珠、金甲神蚩尤、風伯雨師、赤松子、力牧、神皇、風后、應龍、魃、夸父、大力神誇娥氏、大庭氏、五龍氏炎帝,又稱爲神農氏,炎帝的女兒女娃、瑤姬等。

而四大天師:張道陵、許遜、邱弘濟、葛洪。

四方神: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明神君。

其他都不論,這其中的四大天師,張道陵、許遜、邱弘濟、葛洪四人,一人是當代之人,另外其餘三位還未曾出世,何能稱仙?

張道陵生於建武十年,死於黃巾之亂前六年。

可以說他沒死,直接成仙去了,就像是南華一般,被尊爲南華真人。

南華是否就是自己所猜測中的那個莊子,數次見面都未曾問起,何來得知?

正是緣由這些,對於沮授所問,陳翎一時怔住,不知如何作答。

見陳翎沉思半晌,都不曾回自己之問,沮授臉上浮起慍怒之色,言道:“子儀方纔所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爲何到了如今卻這般模樣?”

陳翎暗中哀嘆一聲,若是自己僅僅是當世之人,若是自己不知未來之事,當然能夠可以口稱己師真乃神仙中人,並非是凡人一個,他的來歷是甚,自己哪裡能夠全部知曉。

但現在如此狀況,這讓自己怎麼說呢?

把自己猜測中南華就是莊子的話語向沮授道明?

呵呵…

比起自己從另外一時空過來,南華這樣的,從春秋戰國活到現在秦漢的人,不知沮授聽完自己的話語之後,是否會直接掛印封金,追尋着南華的腳步直接去修仙了?

所謂小人誘之

以利,君子欺之以方,秉承着君子行事坦蕩磊落,陳翎如何能夠再像前者欺瞞周泰、陳震兩人那般胡言瞞語?

這個世間雖然還是那個有着曹操、劉備、孫策、呂布等諸侯的那個世界,但身在其中的陳翎,此時此刻卻知曉,這個世間真的不與其他…,或者說不是自己印象中的那個世界。

諾諾而怯,陳翎擡起頭來,從沮授的臉上看過去,移動周泰的臉上,然後又向周泰的臉上移向沮授那邊去。

唉…

深深太息了一聲,陳翎無奈的開口言道:“幼平、公與,汝倆人還是不要詢問這種事情了,正所謂天機不可泄露,一切皆有法,應作如是觀。”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就像現在陳翎這般如此說道,反而激起了旁觀者周泰的求知之心,在沮授還未曾言道的時候,周泰便已經開口問向陳翎說道:“子儀,何謂天機?何謂不可泄露?”

陳翎正待藉着周泰這話,偏開沮授所問,向周泰詳細解說天機就是善星;等周泰再問起什麼是善星,就可以引出紫微斗數;再由紫微斗數解說到十二宮構成的命盤,這天色就差不多晚了。

到了彼時,難道沮授他還能老着臉留在周泰府中進膳?

陳翎方欲開口解說之際,便聽得沮授哼哼一陣冷笑,仰天長唏嘆道:“南華弟子亦不過如此!?”

沮授他這激將之法,陳翎知曉,若是陳翎是個尊師重道之人,必然雖然明知沮授是激將之法,亦也會中他奸計。可惜現在陳翎對於強收他爲記名弟子的南華沒有一丁點的好感,毫無崇敬之意,自然不會爲南華出頭與沮授起口舌之爭。

陳翎輕輕搖頭,以示沮授不必多言,自己是不會講出來的。

見陳翎無動於衷,沮授冷哼一聲,接着轉向周泰言道:“周泰,你可知主公爲何遣我前來翼州?周泰,你可知你命不久矣?周泰你可知我若不爲你祈襄增壽,只可活過二年三載?”

沮授說話的同時乜視向陳翎,在周泰早被駭得臉無血色之刻,沮授接着說道:“那一夜,我仰望星宿,見你周泰之本命星…”

沮授說道此處,便不再多言,只是重複着之前陳翎所說過的話語,“天機不可泄露…”

然,陳翎、周泰兩人結合此前沮授三次連珠問,怎能還不明白其中之意?

(本章完)

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六百一十一回 于禁密謀正文_第六百四十二回 有賊劫道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六百三十九回 千鈞一髮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五百五十七回 兵行險道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四百回 如疾如徐正文_第一百零一回 籌集糧草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六百五十六回 一箭射來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四百四十二回 憂民之心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回 趙雲衝陣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六百七十九回 江東來信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時任督糧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五百四十二回 趙雲出現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三百零七回 三經一體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三百二十八回 互有後手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回 兵法有云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三十六回 呂布擺宴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將徐晃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三百一十四回 濮陽城下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五百四十四回 論天下勢正文_第五百九十六回 魏延衝陣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陣法之秘正文_第六百二十四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三十六回 呂布擺宴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五百四十四回 論天下勢正文_第三百三十回 無恥之輩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回 瑣碎之事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三十四回 城門斗將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四十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四百九十三回 夜襲攻城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回 袁呂大戰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六百一十二回 甘寧攻城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陣廝殺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封羣臣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回 前後始端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門弟子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一百三十回 諸葛連弩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陣廝殺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駐小沛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六百二十六回 魏延神威正文_第四百九十一回 陌生世界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三百八十三回 可曾後悔正文_第一百八十九回 昌平一戰正文_第四百四十六回 汗血寶馬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終日打雁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正文_第三百八十四回 天意如此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回 戰前集訓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