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九十回 智者多慮

當然此時曹操還沒有做到丞相,也就不存在楊修爲丞相府倉曹屬主簿一事了。

虎牢關,又稱汜水關、成皋關、古崤關。

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搞混了汜水關與虎牢關原本爲一關的事實,爲楊修恥笑了一場之後,陳翎持禮有加,再也不敢胡亂猜測揣摩了。

看看,這就是爲此等學識淵博之人抓住錯漏之後,造成的嚴重後果。

陳翎面紅耳赤之際,沒有因此而見惱羞之怒狀,甚得楊修之心,故而兩人拋開所有隔閡,暢所欲言,不再話下。

兩人重新坐下敘話,楊修開口言道:“在許昌之時,便久聞子儀大名,如今一見果然聞名不如見面矣!”

陳翎心中暗暗念道着,楊修這話莫非是在取笑自己?

臉帶微笑之意,陳翎趕忙回答道:“豈敢,豈敢,德祖大才,如雷貫耳,在下不能比之。”

楊修頷首,臉顯得意之色,說道:“子儀若要想攻克虎牢關,除了強攻此關隘之外,尚能於側旁偷過。”

陳翎點頭,說道:“願聞其詳。”

楊修以手代筆,就在席間指指畫畫,瞬息間一副山川地理圖出現在陳翎、楊修兩人面前。

楊修指着陳翎以爲中的虎牢關那處,言道:“溫侯起家於青州,青州又有琅邪聞名天下,想必水戰定能所向披靡。”

陳翎聽得楊修之言,正待搖頭以示,海船不能進入黃河中來。

楊修擡頭起來,正見陳翎臉色,心中一轉,便已經知曉陳翎之意,乃說道:“子儀,我之意並非是用船攻佔,而是藉此佯攻成皋,實則就是大軍趁機偷過。”

見陳翎露出疑惑之情,楊修嘆息說道:“自黃巾之亂來,虎牢關多歷戰火,前有十八路諸侯討董之事,後有張楊部將楊醜於此左近爲曹操所剿滅,城牆被毀殆一盡。”

“後夏侯惇、曹仁等曹系大將爲曹操所遣,駐防於此,雖然修葺了一

段,但未曾全部竣工。”楊修如此爲陳翎解說着道。

“原來如此!”陳翎始悟,如此說着道。

楊修頷首,接着又道:“若是沒有了虎牢關這道天然屏障,洛陽便展現在子儀大軍面前,予取予奪,就看子儀如何安排攻城事項。”

楊修說完,向着陳翎一禮。

陳翎悅之,乃命人引楊修下去歇息,而自己還得爲此準備其他諸般事宜。

翌日一早,陳翎起,用過早膳之後,來至廳堂,便聽的龐統在用他那古怪的話語與楊修說着趣事。

緩步度行間,陳翎聽得龐統言道:“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旁,爲立碑,考曹娥碑碑文有‘上虞縣令度尚字博平弟子邯鄲淳字子禮撰’的字樣,由此可見,曹娥碑隸會稽。”

“碑上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德祖,解否?”龐統問道。

楊修才思敏捷,龐統方纔一說出口,便答了聲道:“解。”

龐統不信,乃問道:“何解?”

楊修道:“黃絹,色絲也,於字爲‘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爲‘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爲‘好’。臼,受辛也,於字爲‘辤’,所謂‘絕妙好辤’也。”

龐統聽得楊修之言,驚爲天人,嘆道:“我纔不如君遠矣,乃覺三十里。”

楊修笑笑,言道:“此乃小道,何足掛齒?”

輒思一下,忽想起一事來,楊修乃說道:“來而不往非禮也。爲曹孟德帳下吏之時,作相國門,始構榱桷,曹孟德自出看,使人題門作“活”字。便去。士元,解否?”

龐統之名亦非浪得虛名,稍一作思,便答道:“解。”

楊修似信非信,言道:“解爲何者?”

“門中‘活’,‘闊’字。孟德嫌門大也。”龐統說完,與楊修兩人皆拊掌大笑起來。

陳翎進,心中有些幽怨,楊修、龐統兩人在一起之時,其樂融融,待見自己至,便收了笑聲。

拋掉此番不着論調的意想,陳翎於上首跪

坐下來。

看了楊修、龐統兩人各自一眼之後,含笑說道:“你們說得這麼有趣,不如也我給出一題考考?”

“子儀大才,…!”

“豈敢,豈敢…”

龐統、楊修兩人各自說着話,聽到陳翎耳中感覺這麼亂,遂罷手苦笑言道:“大軍開拔之際,士元你便得能回益州,而德祖,你則會隨我一同出征司隸,我三人在一起的時日不多,不如趁此時機,出外遊玩一番?”

陳翎的提議不錯,龐統久在府邸生活,早就膩了,如今能夠攜手同行,心中大快,乃道:“如此甚好。”

而楊修則是爲了配合陳翎攻司隸一戰,特爲諸葛亮遣來,若能在大戰之前,放鬆一下身心,亦沒有反對之意,故而隨龐統言道:“但憑子儀兄之意行事。”

上黨是由羣山包圍起來的一塊高地。

其東部是太行山脈;西面是太嶽山脈與臨汾交界;北面爲五雲山、八賦嶺等山地與晉中接壤。南面是丹朱嶺和金泉山與晉城毗鄰。

上黨號稱天下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東、幷州,則謂晉國咽喉也”,形勢十分險要,所以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

上黨是山水雄奇之地。

上黨的山,不僅有着綺麗雄渾的外表,而且蘊藉着無盡內涵;上黨的水,不僅有着大江大河的神韻風采,而且燦爛輝煌。上黨山水,南北兼容,剛柔相濟,真可謂坐山水秀麗之勝,擁文化昌盛之富,爲仁智者嚮往。

此次出遊,陳翎存心已久。

不僅僅是爲了給即將離別的龐統留下較好的印象,同時亦也是爲磨合如今自己麾下的諸位大將、謀臣。

人心不可測,人心亦不可防。

爲自家的安全考慮,亦爲了甄別其中是否存在着依然心向呂布的官吏,陳翎纔會這般做。

想比之前,整天無所憂慮,止爲呂布帳下將帥之時的處境,現在的陳翎可謂費心費力,不能有任何一絲差錯。

誰叫自己做了那麼一件,近似於愚蠢的事情來呢。

(本章完)

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封羣臣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橫生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陣廝殺正文_第二百五十四回 贏縣夜戰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五百八十二回 周瑜襲營正文_第四百三十六回 家有三小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四百四十二回 憂民之心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將混戰正文_第六十四回 陳宮說曹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回 無理取鬧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回 陣法之道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三百五十八回 非人存在正文_第六百七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二百一十四回 天下奇兵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三百八十四回 天意如此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四百零九回 免戰高懸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八十九回 雛鳳初鳴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時任督糧正文_第六百二十八回 郝昭獻計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四百七十五回 隱藏之寶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五百五十八回 攻向綿竹正文_第三十四回 城門斗將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三百三十回 無恥之輩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三百八十四回 天意如此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回 城中軼事正文_第六百五十一回 軍前計議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回 先登之士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二百六十四回 援軍到來正文_第五百五十四回 舉事謀反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四百八十六回 銅錢交易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回 兵圍襄陽正文_第六百六十九回 死戰不退正文_第六百九十二回 爲臣之道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六百回 一挫再挫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三百七十五回 相拒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