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

呂縣一役,大將文丑戰死,逢紀爲孫權所殺,三萬大軍無一倖免,皆沒於此役中。

接到此報之後,大軍皆哀,陳翎呆愣住了。

三日前自己兵出小沛攻向相城,沒有去彭城國,那就是因爲有文丑、逢紀兩人即將帥大軍到彼,自己帥大軍前去似有搶功之嫌,這才以攻略整個沛國郡爲主。

攻陷相城之時,自己就有一絲不安之意,孫策麾下諸將皆不見蹤影,如今卻曉得是一去伏擊文丑、逢紀兩人的軍勢,一則卻是去徐州下邳了。

陳翎痛苦的捂住了臉面,在張郃、高覽等將面面相覷之時,沉聲言道:“這一切皆我之過!”

審配見陳翎自責不已,乃上前勸慰道:“非是大人之過,實乃是孫策善謀,元圖、文丑戰隕實在令人太息。”

聽得陳翎、審配一自責一勸慰,衆人紛紛扼腕辱罵起孫策來。

文丑臨死之時的遺言也被一同傳了過來,“大丈夫在世,當懷坦蕩之心,謀取功名,不能屈身事賊!”如今正激勵着衆將衆軍,衆情洶洶之下,已經有來自軍伍之中的尉校自發向陳翎請願,出兵共擊下邳,將孫策一干文武全部剿滅在此城中。

除掉文丑、逢紀這一路大軍之後,孫策一路可尾隨陳翎之後,令得他不能急攻壽春,另外一路則是據守下邳城池,擋住呂布的攻勢,使得河北攻取徐州、豫州的整盤戰略落空。

如此兵勢急驟而下之時,在陳翎的心目中,此際急攻壽春纔是上策。

只要攻下了此城,截斷孫策大軍的退路不說,對於將來攻入廬江、南渡長江,兵進建業亦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但衆將衆軍之心,陳翎亦不能不顧,於此把眼來看審配、賈逵、郝昭、張郃等人,希祈他們這些明理之人能夠附言自己,而不要回軍去攻彭城國。

陳翎開口言道:“既然孫策帳下大將太史慈出現在呂縣左近,又探得孫策已經轉向下邳去了,如今在壽春定然

無大軍在彼,我意先取此地之後,再揮軍北上攻下邳,汝等意下如何?”

聽得陳翎之言後,衆將再一次面面相覷了。

有敵尾隨自己之後,更陳翎大軍在相城,小沛剩下的兵力已經不足抵擋孫權軍勢,若是孫權見陳翎大軍遠去,放棄援向壽春的想法,轉而攻向小沛,這又會如何?

自己的家陳翎豈會不顧,但若是比之搶佔先機,攻陷壽春,區區一小沛實在屬於在可棄之列。

何況在彼,陳震在小沛主掌所有一切大事,若事不諧,在陳翎的心底想到,孝起應該能夠明白自己的心意,會向兗州退去的。

攻取領土,與喪失轄地,兩者相較,兩害取其輕。

就在衆人還在斟酌遲疑間,陳翎怒吼着道:“孫策既要防備顏良爲大將的前軍,又要派遣精兵攻滅文丑一軍,他現在下邳、壽春還有多少兵馬?”

衆人爲陳翎的大聲喝道所震懾,寒如蟬噤,不敢有任何一絲大氣喘出。

陳翎努力壓制自己的怒氣,深深吸了一口氣之後,顧視左右一眼,才接着說道:“攻壽春,取得此城之後,孫策再無退路,他留在豫州、徐州境內的這一部分軍勢只有被我軍逐一殲滅的可能。”

“討滅了這一部分兵勢,孫策就算從下邳城中逃遁回江東,再想東山再起,那也得時隔數年之後。”陳翎從張郃、高覽等將的臉上一一看過去,感同身受一般的言道:“我與文丑的交集不多,但元圖此人,我熟知也。”

“元圖,他和你正南一般,是盡忠之臣,用之必能有所得。”陳翎看向審配,說着此話道。

審配面顯慚愧之色,這是他想起自己本是袁紹之臣子,後投向呂布,已經算不得精忠之臣了。

從審配的臉上移開,陳翎接着對中殿中的所有諸人說道:“相城本是我昔日所居之久城,於此留下一軍必能阻擋孫權尾隨之勢。”

“與此同時,我大軍主力急襲虹縣、向

縣,兵臨壽春城下,在十數日間將此城攻下。此城一下,必能令孫策、孫權兵勢軍心震動,不敢在於外與我交戰,只得轉回下邳一途可走。之後,孫策會在籠城之時,等待江東的人馬過江來援。”陳翎將自己的籌劃向殿中所有托盤相告,沒有一絲遺漏之處。

聽完陳翎這一謀劃之後,審配身爲輔佐陳翎從官之首,斟酌了一下,向着陳翎拱手言道:“大人,此策雖好,但其間數處有待商榷。”

陳翎頷首,示意審配一一講來。

自己亦非是天縱奇才,總會有疏漏之處,審配能夠拾遺補缺,使得自己的籌劃完整起來纔是最好的。

“咳…”

咳嗽了一聲,審配向着殿中的諸將開口言道:“其一,不必去管下邳,那裡有青州兵勢,更兼有主公在彼,毋庸我等擔憂;其二就是剛剛擊敗文丑一軍的孫權兵勢,這一路大軍數目不詳,去向亦不明,是回下邳,或是去奪我等棲身之所,都不曾知曉。”

“如此,若大人真想兵向壽春的話,就必須引誘其尾隨來攻。”審配捋了一下鬍鬚,接着說道:“然我等這一路軍勢,相比文丑、逢紀一軍,不止是數倍於其,更有精兵之稱,孫權區區一黃口小兒,豈敢來追?”

“這般,示敵以弱,便是我等當前必須要行的策略。”審配看向陳翎,懷着不成仁便成義的心態鄭重言道:“大人,燒糧罷。”

審配所謂的燒糧就是借衆將衆軍衆情洶洶之時,捏造一個“兵諫”,假使與文丑相熟的張郃、高覽等數原袁紹之將臣要挾陳翎,提兵北上阻截孫權一軍。

孫權得報的消息是這樣稟道的,審配是其中的主使者,在他的指使之下,囤積在相城的糧草被燒去了不止半數。

陳翎出於憤怒,不顧諸人相勸諫,竭力意圖攻壽春,帥着半數的兵卒劍指揚州,而審配等人則被留了下來,據守相城。

或者自己提兵去擋、去攻孫權去罷,陳翎語。

(本章完)

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回 魏延出兵正文_第十三回 陳震難脫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六百零八回 兵圍廬江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四百九十一回 陌生世界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四百三十六回 家有三小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九十九回 爲將之道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三十四回 城門斗將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計受伏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回 大戰之前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三百三十六回 一人之威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三百五十八回 非人存在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四百七十五回 隱藏之寶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二百九十一回 割須棄袍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四百九十三回 夜襲攻城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二百八十回 招降納俘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回 埋伏之處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觀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六百一十一回 于禁密謀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來投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闖營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回 強行被迫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六百一十回 廬江苦戰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計受伏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六百五十一回 軍前計議正文_第三百零九回 道法自然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觀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四百八十回 鄴城難事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五百三十回 兩將爭雄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回 漢中之地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六百三十回 攻城難下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六百九十一回 猛將衝營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闖營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四百四十二回 憂民之心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五百五十八回 攻向綿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