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

對於孫策的勸降,張遼的回答是號令衆軍亂箭射之。

早有提防的孫策在城樓上弓弩手作勢欲射之際,就拍馬而回。

回至軍中,有些狼狽的孫策怒氣未消,令起鼓,大軍衝擊城下,奪回廬江。

衆將一一接令而去,見甘寧亦抱拳要下去準備攻城,孫策忽開口說道:“興霸,且慢!”

甘寧有些不明所以,回首過來看着孫策,遲疑問道:“主公?”

稍一沉思,孫策言道:“有張遼在彼,我料一鼓不能攻下此城,是故,我意在公覆帥軍抵達之後,由你協同他一起攻城。”

駐紮在合肥的黃蓋大軍已經在過來的路上,此前接到的消息表明,黃蓋將會在夜中到達,聽着孫策的話語,甘寧想了一下回道:“但尊敕令!”

爲攻入中原,孫策做出了太多的努力,在透支江東潛力之時,孫策不敢有任何輕心大意,眼前只有一支軍勢能夠抵擋住自己的攻擊,若是能夠在此大敗張遼,展望未來,孫策自信可與溫侯呂布一較長短,爭奪天下。

而在此之前,自己還需小心、自勉,然後再小心,再自勉。

面對孫策如同潮水一般的攻擊勢頭,魏延見之亦駭然。

大刀砍瓜切菜一般的砍落,削了好幾人的頭顱,可還是有無窮無盡的兵卒在攀爬上來。

旁邊傳來紀靈、雷銅兩人的怒吼聲,魏延瞥視了一眼,見兩人各站一地,據守住城頭,奮力抵禦着敵軍的侵入。

紀靈的三尖二刃刀砍殺間,發出“嗚嗚”的嘯聲,仿似那厲鬼在嘶鳴;而雷銅亦非是弱手,他的兵刃猛砍猛刺,無數的敵卒撞上之後,不是倒地死亡便是摔下城樓去。

夕日已經墜落下去,星辰無數,今夜沒有明月,只有那一條皎潔的銀河懸掛在頭頂之上。

燃燒的火炬發出“嗶剝”的聲響,在這樣混亂的戰場上,隱約可聞。

一蓬鮮血噴灑在自己身上,魏延笑了一聲,繼續揮砍着大刀,殺退這一片的敵

軍之後,便轉向巡向其他各門。

張遼本來想讓王基作爲此次大戰的副將,可源於程秉一事,現在王基的情緒起伏不定,張遼生怕因此影響了戰局,故而遣魏延來城上巡視。

魏延心中暗自得意,非爲其他,張遼用親近之人自己並不見怪,若是自己身在這種狀態,亦會如此。

可世事難料,總會有一些事情不再掌控之中,王基之事便是如此。

就算王基年少又如何,他一樣能夠站在自己之上;就算張遼想提攜王基又如何,他現在還不是被嚴令不得出戰。

孫策來的兵越多越好,自己能取得的戰功也會越多。

魏延並非是嗜殺之人,可如今這個世道,若無戰功何時怎麼出頭,是個大問題。

來到東門,這裡的戰事最爲艱苦,張遼自己本人就站在此掠陣,若是孫策攻勢太猛,他會上前協助着戰鬥上一會,但更多的時候,他只是鎮定的觀看着。

見魏延過來,張遼微微一頷首,持戈在手問道:“北門如何?”

恭敬一抱拳,魏延佇刀在地,回道:“孫策攻勢很猛,但還能夠維持住。”

微微一點頭,張遼懷愁言道:“不見甘寧蹤影,本將心中總會一股惴惴不安的感覺,文長你以爲是何事?”

魏延輒思片刻,擡起頭來向着張遼稟道:“如今在豫州壽春、合肥、廬江一線,聚集了孫策絕大部分的兵力,”停頓了一下,魏延斬釘截鐵的說道:“末將以爲孫策是在等黃蓋一軍,等匯合了黃蓋一部,孫策的攻勢會更加猛烈。”

頷首點頭,張遼並不驚訝魏延有此見識,黃蓋會援孫策是個大將都會料到的事情,只不過黃蓋一軍何時抵達是一個問題,亦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因素。

順手劈翻了一個漏過來的小卒,張遼突兀開口說道:“我聞你在成德隔湖郡縣中藏有糧草,此事是否爲真?”

魏延一怔,此事說來話長,不知怎麼讓張遼給知曉了去。

當初自己從壽春出

兵,帶走了城中大部分的糧草,安置在壽春通往廬江的西側郡縣中,這是爲了自己能夠與孫策迂迴作戰提前安排下的對策,事到如今,再與孫策在外邀戰已是不可想象的妄想,不知張遼此時提起此事所爲何?

微微一點頭,張遼見之心喜,說道:“據守此地非是長久之計,我意趁着孫策大軍在此的局面,派遣一員大將前往壽春,偷下此城,文長你以爲如何?”

魏延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來,此一舉與自己過來之前的計算暗合,又兼壽春從自己手中丟失之後,再覆在自己手中奪回過來,世人就不會以爲自己是個平庸無能之將了。

完全沒有去細想其中的危險,魏延慷慨激昂的抱拳請令道:“大將軍,此事就交付給我罷,不然丟失壽春這一事,不止大人會以此見責,更會令大人臉面受損。”

魏延所指大人自然就是陳翎,就是源於魏延本來是陳翎所派遣過來駐守壽春的大將,張遼纔會有此一說,也就是魏延是陳翎帳下的大將,張遼纔會這般,不然何以在之前初見魏延之時,僅僅是一頓拳腳而已?

按照魏延這般不重壽春,輕敵引軍迎戰孫策敗師的行爲,張遼就能治魏延一個大罪,當場斬首示衆或許不可能,但奪爵削權勢在必行,這也就是魏延在張遼以王基在自己之上時,不敢有任何怨言的緣故。

實在是形勢逼人,魏延不得不委屈求全,若是早前在太史慈一戰中能夠一鼓殲之,憑着這樣的戰績,魏延可能早就目無餘子,完全會把張遼不放在眼中。

畢竟張遼是隸屬朝廷的大軍,而陳翎是自成一系的兵勢,而魏延是他的部下大將。

對你禮敬三分已經是足夠了,若還不開眼,說不得會因此動了干戈,於是乎,魏延與太史慈一戰,如今看來,這樣的結局最爲恰當。

不知這裡的張遼還念着陳翎的舊情,在聽得魏延的請戰話語之後,微微一點頭,說道:“且等擊退這一撥攻勢再說。”

魏延然之,繼續殺敵守城。

(本章完)

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四十六回 張遼突戰正文_第二百三十二回 重甲步軍正文_第六百一十回 廬江苦戰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四百九十五回 證錯了道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觀正文_第一百七十九回 張郃心境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三百九十八回 逆天之舉正文_第三百七十三回 避席而走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三百九十九回 攻城大戰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五百二十四回 浴血奮戰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三十五回 何去何從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回 探明底細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橫生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駐小沛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觀正文_第十三回 陳震難脫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一百三十五回 文丑攻城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將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擇其一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六百一十一回 于禁密謀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擇其一正文_第二百四十三回 諸葛孔明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五百四十三回 張飛敗退正文_第七十回 徐盛入仕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五百六十四回 大將張飛正文_第九十九回 爲將之道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六百五十八回 營中亂戰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六百七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四百八十回 鄴城難事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回 前後始端正文_第四百六十九回 有人來訪正文_第五百二十四回 浴血奮戰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回 探明底細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六百六十回 斬將殺敵正文_第六百六十五回 生死搏鬥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回 無理取鬧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一百二十六回 時局變化正文_第四十四回 混戰城外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