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六百一十六回 戰事轉變

經戈陽,進安豐,快進入博陽境內之時,前方的消息傳來,令陳翎全軍上下震驚萬分。

張遼與甘寧相爭身負重傷,魏延被孫策一刀鍘到要害,差點死在陣前,幸得左右將他搶了回去,才倖免於難。

黃蓋登城,王基死戰不退,之後紀靈、雷銅齊齊來援,纔打退了黃蓋這一次攻城。

後太史慈出,王基協同城中將卒死守城池,前三日死傷大半,後三日王基棄外城,守內城,再一日,王基眼見守城無望,下定決心出城決死一戰,不料孫策退兵了。

于禁、臧霸、孫觀三人率殘餘不到二千的兵勢,趁亂斬殺了陳端,復奪壽春,便是此次孫策的退兵的緣由。

壽春這一易手,前往招討徐州的程普當即回師,欲復奪此城,顏良留下一萬軍勢駐守下邳以擋魯肅、孫輔的軍勢,隨後跟進追擊,程普遁走,經汶縣、虹縣,至合肥與孫策會師。

這些便是這十數日的轉變,目不暇接,使人心魂震盪。

接到這一消息的陳翎快馬加鞭,引十數從先行,不入博陽,直接進到廬江。

或許是心生愧疚,或許是戰事真的太殘酷,陳翎在廬江城池顯露在自己面前之時,放緩了速度,對着陪伴一同行進的趙雲說道:“若非鄱陽湖一戰,…不會如此。”

陳翎心底實際想說的是,自己當初應該來壽春,而非是去那鄱陽湖,魏延驍勇,然兵行詭道以求勝,實非是託付重任之上選。

彼時若用趙雲,此刻的戰事也不復這般,至少壽春不會反覆易手,有此一大城在,孫策只會挾重兵至彼攻伐,而不會使得張遼一軍喪敗如此。

前事不可追,陳翎嘆了一聲,在趙雲不明所以的目光中,繼續前驅向着廬江城池行進。

臨近十二月份,天候昏沉,就算是日中時分,那遙遙在望的城池也顯得壓抑無比。

蹄聲鈴鈴中,王基那年輕卻富有朝氣的臉容慢慢變得清晰起來,陳翎帶着笑容,帶着感慨,在他還未躬身施禮之前便翻身下了坐騎,健步上前雙手扶住他的臂膀,語重心長的致謝言道:“有勞將軍了!”

趙雲隨後從坐騎上下馬,他一邊向前緩緩走着,一邊帶着驚奇的目光看向這員小將。

王基只有十七歲,這是陳翎明確告知他的,在王基年幼於鄭玄門下求學之時,陳翎曾經見過他,兩人之間的關係並不尋常。

而同樣知曉王基這員戰將的過往,以及將來的趙雲,心中莫名有些觸動,有些人真的不是僅僅只是他自己,換了另外一個成長的環境,就會有所不同。

陳翎沒有告訴他的,趙雲暗中也能猜測出一、二來,想當年,溫侯呂布身旁只有那些將校,除去高順、張遼等人之外,就是宋憲、侯成等驍將,廖化、徐盛加入雖然沒有經過陳翎的引薦,但據此就不能說與他陳翎沒有干係。

暗暗瞥了一眼陳翎,趙雲站在他身後,聽着王基哽咽的話語,“大將軍待我如己

出,可我辜負了他…”

或許是緣於幼年那段過往,王基在陳翎到來之後,卸下了他身上的重擔,徹底釋放他的情緒,他臉上帶着淚花,他的手腳全都在顫抖,看不到片刻之前那一英俊少年大將的半點氣勢。

他的心中全是委屈之情,這樣的大任實在非是現在的他所應該承受的,可他就是在張遼、魏延兩人都傷重不能指揮作戰之時,撐起了全軍,直面孫策大軍的攻伐。

趙雲心中有欽佩之情,在他眼中的這個少年將軍已經不是之前來的路上那個臆想中不孚衆望的少年將軍,而是真正一名值得自己尊敬的大將。

待王基的情緒穩定下來,他擦拭了一把喜悅的淚水之後,趙雲上前一步向着他深深一禮,然後不言不語後退一步,繼續站在陳翎的身後。

“這位是子龍,趙雲趙子龍將軍。”向王基紹介着趙雲,陳翎沒有顧忌現在的王基位在趙雲之上,應該先向趙雲介紹王基,而非是反着來。

陳翎滿心欣慰,看着這個曾經寄以厚望的少年郎,如今他不負自己期望,真的做到了一員大將應該做的一切。

“見過趙將軍。”沒有半點遲疑,王基向着趙雲一禮。

趙雲連忙還禮,方纔上前行禮是爲了致敬,現在正式相見,禮儀尊卑,自己實在擔當不起這樣的大禮。

兩人見過禮之後,王基爲陳翎開始介紹身後的紀靈、楊弘兩人,至於雷銅早早站到了陳翎的身後,不表也罷。

一路緩行,陳翎的面前有不少的兵卒在收拾着殘局,很是悽慘,戰事剛剛過去不久,硝煙還沒有全部消散,在一陣風吹過之後,嫋嫋左右搖曳着。

堆積在一起的死屍,還有擺放在一起的殘敗兵器,無一不在敘述着這一場戰事究竟慘烈到何種地步。

行走在泥濘的道路上,微微帶着血腥味的氣息,讓陳翎感覺到自己是踩着一條血路在前行。

近三日沒有下雨,之前的官道乾枯的很,根本就不似這裡。

“文遠、魏延兩人如今怎樣?”不想提起這個話題,陳翎邊走邊問起張遼、魏延兩人的傷情。

“大將軍接了甘寧一戟,傷在胸膛,當時血流不止,不過醫者言,沒有傷及心肺,並無大礙,只是需要靜養。”王基說了張遼的情況,遲疑了一下,接着說起魏延道:“魏將軍力戰孫策不退,已盡全力,大人…”

王基這是要爲魏延求情,不是當事人不知當時若無魏延拖住孫策,這廬江怕是早已被江東攻陷。

而魏延之前棄守壽春,輕出戰孫策,明理之人都知曉此乃是不智之舉,像陳翎這般的人物,如何會視而不見?

雖然他的確對自己的部將頗爲厚待,但於此一事上,說到底魏延還是行差踏錯一步,按着陳翎的性情,恐怕魏延再想被他重用,還須經一陣反思。

而如今孫策主力並未耗損太多,相比之下張遼一軍,魏延一軍,幾乎面臨番號被取消的危險。

此消彼長之時,已經萬萬不能因小錯棄大將不用。

魏延有武略,又有敢戰之心,此等大將無論去往那一方勢力麾下,都可算一員良將。

陳翎既然遣魏延來壽春,從側面也透露出如今在他帳下,能征慣戰的大將已然不多,曹性、夏侯恩等這些原來他的心腹部將,死的死,傷的傷,威震天下的連弩、鐵騎,經由征討益州之後,所餘下的已經不多。

在此情況之下,若是再把魏延給冷藏起來,王基不敢想象再對上孫策的大軍,自己一方該如何爲戰。

不想爲王基的想法阻礙了自己的心思,陳翎一罷手,打斷了王基的話語,顧左右言他說道:“有功有過,此事且不提。”

此時陳翎所想的不是如何處置魏延,深知此人秉性的他,現在只是怨恨自己,明明知曉魏延是這樣的人,爲何還遣他過來爲壽春太守,這事純屬自找,與他人無關,並無遷怒他人的念想。

王基不知這裡,繼續爲魏延說着話道:“以末將看來,那時若是我在壽春,說不定也會出戰邀戰孫策。”

陳翎笑笑,在距離城門僅數尺的地方停下了腳步,側顧趙雲問道:“子龍,換身處地,若是那時你在壽春你會如何?”

沒有任何顧忌,趙雲一抱拳,向着王基、陳翎一禮,慷慨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

王基一怔,從趙雲一下馬,他就注意上了這員戰將,一席白袍,一柄銀槍,一匹白馬,這樣的戰將在殘酷的沙場上能夠依然這般打扮的話,不是猛將就是智勇雙全的大將。

他實在他顯眼了,只要他一出現,沒人能夠忽視他。

王基已經可以想象的到,趙雲引一軍出馬,殺向敵軍之時,敵軍中的所有弓弩手對他的“照顧”應該會多於他人;等他殺入大軍之中,周遭的敵將敵卒恐怕也先會向他出手,而非是去尋找另外其他的將領。

同是差不多打扮的自己,所受的苦一言難盡,若非是覺得這樣才能鼓舞起士氣,自己早就換裝其他了,哪能這般不知死活的繼續裝。

趙雲沒有說出他具體的打算,但王基看着他的一身勁裝,毫不懷疑,趙雲趙子龍此人當孫策帥大軍去攻壽春之時,恐怕會比魏延更爲出格。

是下城邀戰孫策,還是一馬絕塵殺入敵方大軍中去?

王基存着這般疑惑,沒有問出口,是覺得兩人還不熟稔,不好再問。

可陳翎不一樣,他待趙雲以誠,許褚一事對他的震動非小,引以爲戒,除了一些事關自身緊要的事情外,全部不瞞趙雲。

可他不知趙雲竟然也有事隱瞞他,比起他的那些事來,趙雲的過往或許更加離奇。

當下展望城外景色中的陳翎躊躇了一下,再次開口問道:“子龍,你會如何?”

一句再問,趙雲心下笑了笑,臉上沒有透露出半絲猶豫之色,回道:“孫策要戰便戰,江東之虎?吾視之如土雞瓦犬耳!”

(本章完)

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三百零二回 誰成誰敗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東平陵郡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二百四十七回 鬼神之論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三百一十六回 損兵折將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門弟子正文_第六百八十二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蘭用計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回 大戰之前正文_第六百一十六回 戰事轉變正文_第三百七十五回 相拒城堅正文_第四回 紙上談兵正文_第一百八十五回 攻戰城下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四百七十五回 隱藏之寶正文_第一百五十九回 決戰城下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二百六十五回 赤兔奮蹄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回 魏延出兵正文_第一百七十七回 袁軍降俘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五百六十六回 張鬆用計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五百五十八回 攻向綿竹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回 強行被迫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強馬壯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一百零八回 封官行賞正文_第六百八十四回 天下至強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回 君臣相聚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回 先登之士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飛燕不再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二百零二回 鏖戰柳城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陣廝殺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六百七十二回 進取漢中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正文_第六百七十六回 進逼長安正文_第五百五十八回 攻向綿竹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回 時也命也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