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七十回 徐盛入仕

徐盛自接陳翎書信之後,便不以此掛念,一心研書習武。之後曹操起大軍征伐徐州,徐盛聞之,每每嘆息,陶謙不能擋,欲往下邳投軍去,然家中有老母在,不能成行。

時至陳翎率軍攻戰莒縣,縣尊以令招之,徐盛不應。

呂布軍勢攻伐彭城,看似是與陶謙爭奪徐州,實則在曹操大軍面前,兩者本應以百姓爲重,攜手共對曹操纔是。之後世事多變,果然如自己所想那樣,臧霸代陶謙領徐州,呂布爲前驅,併力向曹。由此徐盛對呂布之軍逐漸改觀,不管呂布爲人如何,此時爲形勢所迫,所作所爲皆爲抵禦曹操屠戮黎民,如此行事,當敬之。

這一日徐盛在家,閒着無事,便欲往屋後竹林練武一番,當下服侍好染病母親好生休息之後,便提起大刀向竹林而來。

進得林中,行未久,便聽得有一女子嬌叱之聲傳來,徐盛好奇,小心翼翼潛行過去,便見一女將正在舞戟。那女子鳳眉絳目,身材嬌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徐盛心慕之,故作咳嗽,引她注意。

呂玲綺自是不知這些,只覺着徐盛不像好人,遂叱眉道:“徐盛?”

呂玲綺暗思,此人武藝不凡,緣何先生不曾提及?

可憐陳翎怎會知道呂玲綺會私下出府至徐盛屋後竹林練習武藝?

當初陳翎一口氣書寫了數封信予使投送各人府上,得了呂岱一人,便已覺得心滿意足,那會在教導呂玲綺時提起。就算提也是說下現在諸侯麾下名將、軍師,譬如馬超年紀雖小,卻武藝超羣;趙雲文武雙全,當世無雙;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等。

陳翎評論當世豪傑英雄,如數家珍,一一道來,呂玲綺、孫翊、宜霜三人只當聽故事,精彩紛呈,令人拍案叫絕。

至於像徐盛這一些居於一流、二流的人物,陳翎只揀了其中已經成名的人物來講,徐盛年僅一十六歲,如何開得了這個口?

而這其中幾人中,徐榮尤勝,徐榮暗箭射曹操一事,陳翎說的如同親見,呂玲綺雖然是見過這位徐叔叔,可似乎與陳翎說的相去甚遠,暗自撇嘴,只當陳翎哄孫翊、宜霜兩小孩。

徐盛不知呂玲綺已把他歸爲輕佻無端之人行列,笑顏道:“不錯,正是區區在下。”

呂玲綺擋在孫翊、宜霜兩小面前,

揮了下畫戟道:“緣何至此?”呂玲綺有些惱怒了,這是自己第二次問這話了,若是徐盛不答,說不得要…心下躊躇,到底是戰還是退?

徐盛再笑道:“此竹林爲我家所有,呂小姐…”

徐盛不想讓呂玲綺難堪,可惜呂玲綺粉面已經緋紅起來,原來是自己誤入私地,不作他想,拉扯着兩個呆頭呆腦小傢伙就走。

徐盛不明所以,怔怔的望着呂玲綺的倩影,只聞得一聲傳來道:“徐盛你若有意,可來軍前效力!”

徐盛大喜過望,趕緊抱拳答道:“一言爲定,某定不負小姐所望,就算爲一軍士,也心甘情願!”

呂玲綺一個踉蹌,狼狽而走。呂玲綺思量徐盛武藝不錯,可在軍中效命,這也算是自己第一次舉薦人才,量主薄先生不敢委屈對待。可不想徐盛之言,如此妄測己意,實在太過氣人,呂玲綺暗咬脣恨思道,待到你徐盛前來投軍之時,便要你好看!

徐盛不知自己已被呂玲綺暗恨上了,匆匆提刀回家,向母親稟明瞭這一切,其母見徐盛意切,那會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乃言道:“我兒,你可曾想好?”

徐盛答道:“阿母,兒本應承歡膝下,以養天年,可世道不寧,曹操屠殺徐州百姓,吾身在其中,怎堪忍受這等殘暴之舉,應招入募,忝爲一軍士,也能盡上自己一份心力,望阿母成全。”

其母嘆道:“既你心意如此,那去罷。”

徐盛聞阿母答應,不喜反憂道:“兒今當遠離…”

徐盛話未曾說完,其母笑罵道:“就在街道盡頭,早晚得歸,何言遠離?”

徐盛暢笑而走,阿母微恙,有下人服侍,現在自是無須掛念,可將來戰事一起,何去何從,怎能由得自己心意?

而且自己從呂布一軍,原因也並非只爲呂布之女,陳翎至莒縣已有一段時間了,內治外討,眼見整個琅琊郡將會依附呂布麾下。不管是爲自己的抱負,還是爲了阿母,想避禍遠離,現在不可得,手握一軍之權,在這亂世當中,纔不會湮滅在其中。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自己厚顏託庇於呂氏小姐名下,實乃自己年僅一十六歲,不免爲人小覷,若能仗此得以晉身,今後當報此恩。

徐盛至府衙,報稟與侍衛聞知,自己得溫侯之女、呂氏小姐招攬才至,

靜候接見之。

侍衛驚異,向裡報去。

陳震聞之,心中想道,徐盛此人不就是陳翎以前曾經投書信過去,招攬不至的人才嗎?現在,怎麼自己過來,兼事與呂玲綺有關,遂報與陳翎得知。

陳翎蹙眉,徐盛怎麼和呂玲綺扯上關係了?懷着這般心思說道:“徐盛此人,忠而勤強,有膽略器用,軍中能與相較者,惟有文遠矣。不能輕慢,我自當出而迎之。”

陳震不以爲然道:“子儀,此言差矣,就算此人確如你所言有才,可年僅及冠,爲一都尉即可,何必大費周折,興師動衆?”在陳震看來,徐盛領都伯之職都算勉強了,不過就像徐盛自己所言的那樣,經呂玲綺舉薦的人才,說不得水漲船高,再往上遷一下。

陳震所言甚有道理,這纔是該有應對方案,不像自己心中早存着印象,明曉各將能力,故而徐盛之名傳入耳中,便起親迎的想法。

看來這樣不行,以後行事會受此影響,異於常人,陳翎遲疑片刻,說道:“孝起,如你所言確是如此,此事便交付予你辦理如何?”

陳震點頭道:“善!”言罷,陳震就出了府內。

陳翎端坐,沉思着想到,既然徐盛來投軍,琅琊郡中另一人是否能夠徵辟而來?

然則想到這一家人,各個都是足智多謀之輩,自己上門,說不定反被稚童羞辱一番,遂不作此念,陳翎愣了一會,繼續手中的事項。

琅琊郡確如徐盛所想的那樣,在周泰、呂岱、廖化三人率軍征討之下,紛紛向呂布軍勢投降,現在三將分駐臨沂、諸縣、海曲三縣城。

琅琊國人口五十七萬,郡治所本在開陽,不過開陽是臧霸舊駐地,陳翎不想搶人城池,將郡治所轉至莒縣,由於主公不在,陳翎自領琅琊相,治理轄地。

徐盛來投,恰到好處,本來帳下無人可用,李封、薛蘭兩將,若是用之操練兵馬還可,派兵出征什麼的,豈不要陷軍於死地?

陳翎自嘲了一下,又一次憑印象評判人。

就算如此,陳翎也不會相信李封、薛蘭兩人能領軍征戰,自然只會將兩人派作後方建設什麼的,或者等到將來實力足夠,地盤寬廣之後,可嘗試的使其爲一縣、一州之尊?

畢竟是舊將老臣,再無能也得給予高官厚祿的。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六十七回 周泰陷陣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回 究其原因正文_第六百一十二回 甘寧攻城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馬仲達正文_第一百零一回 籌集糧草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回 家鄉來人正文_第六百九十四回 雪地伏殺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二百二十五回 半壁翼州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三百九十九回 攻城大戰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回 家鄉來人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陣法之秘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一百六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六百七十八回 龍駕上座正文_第四百六十六回 離別在即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五百一十四回 生死之間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一百七十九回 張郃心境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回 前後始端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三百五十八回 非人存在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三百二十三回 混戰將起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一百二十九回 謀逆造反正文_第一百六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五百四十四回 論天下勢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回 變亂之始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五百四十三回 張飛敗退正文_第六百八十回 孫翊問策正文_第五百六十九回 萬箭齊發正文_第五百九十二回 王基顯威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五百六十九回 萬箭齊發正文_第六百五十一回 軍前計議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難佔正文_第八十三回 英雄豪傑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六百三十三回 後有追兵正文_第一百三十六回 顏良攻城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黃權用計正文_第二百九十一回 割須棄袍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門弟子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六百三十回 攻城難下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回 趙雲衝陣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駐琅邪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回 株連之罪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時任督糧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回 天下大變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