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

這個師傅……佔便宜佔的真明顯!

兩個孩子雖然都處於大鼻涕冒泡的年齡階段,但箇中的意思,多少也能聽的出來。

諸葛亮年紀雖小,但性格沉穩,倒是沒有說話。

倒是司馬懿羞答答的問陶商道:“那我們可以問爹爹要錢花嗎?”

這小畜生……

陶商皺了皺眉,思考了半晌道:“零花錢的這個……還是儘量問你們親爹去要吧。”

諸葛亮聞言,神情顯然是變的有些落寞了。

孩子低聲喃喃道:“我父親已經過世了。”

陶商聽了這話,心下不由的有些憐惜起這個孩子來,小小年紀,雖然懂事,但也是很可憐。

他心中一軟,口風便也就軟了。

“算了,零花錢問我要也行。”

諸葛亮和司馬懿頓時喜笑顏開,齊齊的向陶商攤開了手。

陶商見狀一愣……

倆小畜生。

少時,卻見陶商站起身來,對着二人道:“古人云,禮儀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你們先整理好衣冠,然後在行拜師禮。”

兩個少年聞言,都開始整了整自己的服飾,將渾身上下收拾的沒有一個褶子。

看到兩個孩子收拾好了,陶商滿意的點了點頭,讓兩個孩子行拜師禮。

古人講究尊師重教,因此入學要拜祭先師,首先就是要對着孔子的人像行拜師禮,

拜禮很鄭重,倆孩子需要雙膝跪地,對着孔聖人進行九扣首,然後是拜先生,再進行三扣首。

光頭就得磕上十二個。

一想到未來的曹魏和蜀漢兩大能臣對自己“啪啪啪”的磕,陶商感覺好爽的說。

但是做完白日夢之後,陶商卻發現了一個很是嚴重的問題。

他這一段時間太忙,行事倉促,居然沒準備孔老二的像。

這可是有點難辦了。

這道程序是絕對不能省的,能得到諸葛亮和司馬懿同時磕頭,那可不是天天都能碰到,這頭必須要磕!

事急從權,沒有辦法了,陶商只能找了一開白絹,在上面親自書畫孔老二的畫像,聊做代替。

少時,陶商畫完了,一邊將那白絹抖了一抖,一邊用嘴一吹,展開在兩個小的面前,幽幽道:“先拜至聖先師,九叩首,然後再給我磕……別看了,磕吧!”

諸葛亮和司馬懿呆愣楞的看着那白絹上陶商用墨水勾勒出的人像,心下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大眼睛,大臉盤,大鼻子,大嘴,大鬍子……

諸葛亮眨了眨眼,臉皮薄,沒說話。

倒是司馬懿天性開朗好動,此刻實在是憋不住了,他怯生生的看了陶商一眼,低聲垂詢道:“老師……”

“怎麼了?”

“您畫的……這是誰啊?”

陶商眉頭一揚,不滿道:“這都看不出來嗎?是師祖,至聖先師!”

司馬懿吸了吸鼻子,不確定的道:“我們的師祖,是山賊頭子嗎?”

陶商:“……”

這小畜生double!

陶商實在是不明白,到底是這孩子的眼神不好還是自己的筆法真的是那麼爛,好好的聖祖孔老二居然會被他誤認爲是山賊祖師的畫像。

這着實是沒誰了。

“少廢話,讓你拜你就拜!難道你不知道孔聖人還有一個綽號嗎?”

司馬懿眨了眨眼,奇道:“什麼綽號?”

“座山雕。”

“哦。”

不管是聖祖還是賊祖,該走出的程序還是要走,一樣也不能落,拜完聖祖相之後,便是拜先生,三叩首,陶商終於大馬金刀的接受了兩個孩子的拜師禮。

拜完先生之後,根據孔先師留下的規矩,學生要贈給先生‘束脩’。

所謂的‘束脩’,按照自古來理解,指的便是十條臘肉。

多麼潮的送禮標準,拜老師送臘肉。

是寓意要把老師當臘肉一樣的掛起來曬嗎?

在這個時代,臘肉還是非常的貴重的。

想想也是,糧食都不夠吃,還吃臘肉……嘚瑟!

但陶商並沒有難爲兩個孩子,司馬懿且不論,諸葛亮只是一人留在這,目前純屬於自己供養,就是給了陶商臘肉,那也是陶商自己家的,左手倒右手沒什麼區別。

這個時代的肉很雜,又沒有廠家質檢,倆孩子真拿來了肉,陶商也不敢收。

東漢末年的肉乾製作原材料太多了……誰知道是什麼肉做的。

只要他們心中肯認自己當師傅,心意到了就是好的。

這個環節略過,必須的!

然後是學生淨手淨心。

學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將手放到水盆中“淨手”。

“淨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乾,洗手的寓意,在於淨手淨心,去雜存精,希望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最後是“硃砂開智”“擊鼓明智”,就是由陶商手持蘸有硃砂的毛筆,在兩個孩子的眉心處點上一個紅痣,寓意着二小從此開啓智慧,目明心亮,日後求學之道一點就通。

這個環節出了一點差錯,陶商沒理解到位,以爲點幾個點都行。

他在兩個孩子的額頭分別點了九個點。把倆孩子點的跟真命小和尚似的。

“擊鼓明智”則源於《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意在通過擊鼓聲警示,引起學生對讀書的重視。

這一個環節,倒是沒出什麼毛病。

所有的步驟都完事了,陶商便命兩個學生在堂內的兩側坐下聽訓,他剛要開口,卻見廳堂前有兩個怯生生的人影,其中一個高一點的正使勁踮腳向裡面張望。

陶商打量過去,原來是貂蟬和小鶯兒。

無奈的搖頭一笑,陶商衝着她們招招手,道:“你們怎麼來了?”

貂蟬輕腳走進室內,對着陶商輕道:“我來時的路上,聽司馬懿講,他們這次來金陵,會尊你爲師,適才你領他們走,我就估摸着你是要收他們兩個當學生來着……”

說到這,貂蟬蔥細的手腕遞上一個盒子,道:“這裡面是兩套刀筆牘硯,你第一天當老師,也得給孩子佈置新筆硯,求個吉數不是……我猜你就是不會預備的。”

陶商心下一醒,暗道還是貂蟬細心。

伸手一指貂蟬,陶商對兩個孩子道:“還不快來謝謝……謝謝……”

謝謝什麼呢?

小司馬懿很有眼力見,起身行禮道:“謝謝師母!”

貂蟬一下子就被弄的臉紅。

陶商暗暗感慨——這孩子會來事,懂機變,有前途。

諸葛亮相比於司馬懿,則是沉穩內秀了許多,躬身道:“拜謝嬸嬸。”

陶商又轉頭看了看諸葛亮,果然是有歷史上克盡職守,嚴明律己的雛形。

三歲看到老,一個明禮持重,一個善度時勢。

小鶯兒在貂蟬身後,眯着她那一雙看不太清的白眼眸,怯生生的對陶商道:“陶老爺,我也能拜你爲師,跟你學習嗎?”

陶商無奈的笑笑,搖頭道:“女孩子,不行的。”

小鶯兒聞言不由的嘟起了嘴。

贈完刀筆硯臺之後,陶商又從桌案上拿起兩份禮盒,分別交給了司馬懿和諸葛亮,道:“司馬懿週歲十二,諸葛亮週歲十,從今往後,你二人便是師兄弟了,你二人同時入門,司馬懿虛長兩歲,爲大師兄,諸葛亮爲二師弟,從今以後,你二人便是太平公子門下的學生了,今後要遵守我門下的門規,不得持強凌弱,不得同門私鬥,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不可以做出有辱門風的事,知道嗎?”

“謹遵老師教誨。”

陶商繼續道:“你們要奉行爲師平日做人的宗旨,把它當做自身的座右銘,爲師做人的宗旨就四句話:以忠救國,以德服人,以嚴律己,以恕待人。”

“轟隆隆——!”

廳堂外的朗朗晴空中,忽然響起了一聲巨大的響雷聲,只把在廳堂內的幾人嚇的都是渾身一激靈。

諸葛亮疑惑的擡頭看向屋外的萬里晴空,不解的道:“青天白日的,萬里無雲,怎麼會突然打雷呢?”

司馬懿則是笑嘻嘻的道:“聽我哥說呀,若是有人瞎許願或是扯了天大的牛皮,老天爺就會降下神雷劈死他!”

陶商的臉色瞬時變得闕黑。

“啪!”

“啪!”

拿起桌案上的戒尺,當先給了兩個小崽子的腦袋瓜各自一人一板子。

這就是陶商給他們當老師的第一堂課……管住自己的嘴,別成天有事沒事瞎逼/逼。

諸葛亮一邊揉着頭上的包,一邊打開了陶商適才給他的禮盒,卻見裡面放着一柄白淨的鵝毛羽扇。

“咦?”

諸葛亮好奇的從禮盒中拿出了那柄白羽扇,不明所以的看着陶商,道:“老師,你給我一柄白羽扇幹什麼?”

陶商笑呵呵的對着着他說道:“這是你的專屬,也是爲師送給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切記,以後這白羽扇不可離身,要時刻放在手心裡,要不停的扇不停的扇……”

諸葛亮很是糊塗。

自己爲什麼要拿着這麼個東西天天在手裡,還要扇個不停?

“冬天也扇嗎?”諸葛小心翼翼的問道。

陶商肯定道:“不光是冬天要扇!上廁所也要扇!這樣才符合你的作風!有派!”

諸葛亮頓感無語。

就在這個時候,卻聽另外一邊,司馬懿發出了一聲驚天動地的哀鳴。

“這是什麼呀!?”

但見他的禮盒中,赫赫然放着一柄“蒲葵扇”!

陶商似是有些躊躇,對司馬懿道:“這是你的專屬……和諸葛亮一樣,你也要天天拿着它扇,不可離手,不論冬夏。”

好好的司馬懿,活脫讓他打扮成了濟公,也是沒誰了。

司馬懿委屈的噘起了嘴。

“我們家下人做飯燒火都不會用這個!”

陶商眉毛一挑,道:“少廢話!師命大如天,讓你扇你就扇,不扇我削你。”

司馬懿委屈的轉頭看了一眼諸葛亮手中那柄高大上的白羽扇……

“爲什麼二師弟的扇子,比我的好這麼多!”

陶商聞言一窒,猶豫了一會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你們專屬加的技能點不一樣,放的大招也不一樣。”

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八百四十八章 隱瞞的真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追陶商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六百六十章 雄父衰兒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搶劫天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手術取竈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二百一十二章 士族利益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九百零九章 狼狽相認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五百五十八章 潑天之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曹陶與士族(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果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追陶商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二百三十九章 甘寧、周泰出擊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四百九十六章 貼身婢女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一百五十七章 狐假虎威(第八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荊州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