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

陶商低聲對管亥說完話後,便不再看他,而管亥在聽了陶商的話之後,亦是低下了頭不吱聲,不知心中在想些什麼。

過了不大一會,卻見北海郡的一衆官將擁簇着太史慈走了過來。

太史慈一臉興奮的看向陶商,拱手道:“府君,好消息!郡內的分軍派人回覆,已經是將縣城奪回來了,天幸家母平安無事,此番多虧了府君設謀相助,慈才能救得老母脫離危難,此恩此德,太史慈莫敢相忘也!”

陶商微笑着擺了擺手,道:“子義不必如此,區區小事何足道哉,你我是朋友,幫你乃是陶某份內之事,何言恩德二字?”

陶商的話令太史慈很是感動。

君子爲人處世,就是講究啊。

他再一次恭敬的衝着陶商欠身施禮。

突然間,太史慈似是又想起一件事,忙對陶商道:“府君,咱們對付管亥之前,你曾說若是功成,希望慈能夠幫你一件小事,不知乃是何事?”

“哦,子義真是個仗義之人,連這個都還記得。”陶商低聲一咳,笑着道:“那個,其實我本來也不過是隨便說說而已,你也不需如此當真。”

太史慈急忙搖頭,道:“那可不行!慈這一次可是欠了陶府君天大的恩情,別說是一個小事,縱然是千百件也不足矣報答,陶府君一定要說。”

“嗯……那我就說了哈。”陶商轉頭看向被捆綁着,跪在地上的管亥,道:“此人乃是子義所生擒,按照道理,當由你親自解押往青州,面交給孔北海處置……不過陶某適才勸了管亥這漢子幾句,發現他雖然兇暴頑抗,冥頑不靈,又諸多爲禍,但好歹也算是寧死不屈,光憑這勁頭,卻也可稱的上是一條好漢。”

太史慈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陶商繼續言道:“若是沒有差錯,此獠回了北海郡之後,應該是會被孔北海處置,我想在回徐州之前,用此人祭旗誓師,然陶某雖然也厭惡其歹毒行爲,卻也敬佩他寧死不屈的尿性……陶某有一個毛病,對寧折不屈的漢子,多少總是有一點敬佩的,如子義覺得可以,不妨就讓吾弟陶應,在回北海郡的這段時間替我照顧他,就是送送飯撫慰撫慰什麼的,如何?”

陶商提出的這個要求,根本就不算算是要求——怎麼看都有點找罪受的意思。

讓自己的親弟弟不時的去慰問一個待死的階下囚……他得是多瞧不上他這弟弟啊。

太史慈疑惑的看着陶商,道:“府君提的這件事,倒算不上什麼大事……問題,是不是有點委屈陶二公子了?”

陶商沒有說話,只是笑着看他。

“唉,也罷。”太史慈無奈的擺了擺手,道:“既然是府君之意,慈斷然沒有拒絕的理由,陶二公子若是願意代表使君來看管亥,那便讓他隨時來吧。”

……

“爲什麼要我去照顧一個黃巾賊的死囚?”

陶應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表現的很是不爽。

他雖然名義上是跟班,但好歹也是徐州的公子,大哥對自己是不是也太薄待了些!

“因爲有件事,我得讓你暗中去做。”陶商關切的對陶應道;“而且這件事,也只有你去做,纔不會讓人起疑。”

陶應不太明白了:“我?還有什麼事是我能做,而別人不能做的?”

陶商衝着陶應勾了勾手指頭,讓陶應把頭遞過來。

隨後,陶商在陶應的耳朵邊上,開始寥寥數語,講解箇中迷津。

隨着陶商的話越說越多,陶應的眼珠子則瞪的是越來越大。

“大哥,你憑什麼保證劉備就一定會這麼做?”

陶商微一聳肩,道:“我不敢保證,但我覺得劉備會有很大的機率去找管亥。”

陶應疑惑的看向他:“爲何?他閒的?”

陶商慢悠悠的道:“劉備外柔內剛,又善籠絡人心,他這樣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骨子裡的堅持不懈,不忘初心,這種人,一般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而且劉備在這個年紀撞牆撞的還不多,他爲了解除心中的疑惑,他定會試試。”

陶應眨了眨眼道:“大哥你說的倒是挺像那麼回事似的,你這是叫做先天演算嗎?”

陶商輕輕的搖了搖頭,道:“不,這叫性格的顏色辨析。”

陶應雖然不明白陶商說的是什麼,但基於大哥這幾年來所幹出的成績,陶應覺得大哥決定做的事,應該是八九不離十,於是便應了陶商的吩咐。

稍後,卻見陶應突然話鋒一轉,對陶商道:“大哥,那個太史慈真乃是當世的英傑,他不但箭法超羣,武藝也是冠絕羣英,長相還那般的儒雅,弟弟原先還真沒看出來他的大能耐……這天下間,像他那般俊朗且超羣的豪傑,只怕是不會再有第二個了。”

陶商沉吟片刻,方纔搖頭道:“二弟這話說的有點絕對了,其實在我看來,像太史慈這樣才貌雙全的人物,這世間應最少還有一個。”

……

陶商和太史慈等一衆打敗了管亥,救出了太史慈在壽光縣中的老母,徹底的解決了北海郡的禍亂。

與此同時,一支約有數百騎的精銳騎兵,正向着北海郡的方向疾速而來。

率領那支騎兵的將領,白馬銀槍,俊秀挺拔,着實是一位丰神俊秀的人物。

他的主公公孫瓚,前幾天得到了孔融的書信,言之徐州刺史陶謙派使者團前往北海,相邀青州刺史田楷和孔融一同前往徐州相助,對抗曹操。

公孫瓚本不想搭理此事,但時值東州令田豫前往北平述職,聽說了孔融來信的事後,極力請公孫瓚撥一支偏師相助徐州。

一則,袁紹,曹操,徐州陶氏一直處於聯盟狀態,三人的勢力逐漸變大變強,但在田豫看來,這樣的聯盟必然不可久持。

若是三人真有一天徹底鬧掰了、各自爲政,公孫瓚爲了對付當前最大的敵人袁紹,勢必還是得與另外兩家做一些政治外交,引爲臂助。

而這天底下有什麼事,又有什麼事是比在危難時期派兵相助,更有的恩惠呢?

田豫的話頗有幾分道理,公孫瓚沒有理由拒絕他。

於是乎,他派遣出了去年被常山郡推舉,率領義兵加入自己麾下的將領趙雲,領數百精騎前往北海郡,與衆人合兵,一同前往徐州。

趙雲剛剛加入公孫瓚的麾下,雖有本領,但現年不過二十六歲,其地位和聲望都不足以與田楷,孔融等人相比。

臨去之時,趙雲曾問公孫瓚:“此番出兵,當以何人爲尊而聽其號令?”

公孫瓚已經知道了劉備目下正在北海郡,便隨即道:“玄德在彼,汝可聽其令而行。”

趙雲剛剛加入公孫瓚麾下時,與劉備有過數面之緣,聞聽公孫瓚如此吩咐,隨即稱是。

不過趙雖然年輕,但心思卻不毛躁,辦事多少講究點完美主義。

他又問公孫瓚:“若玄德公不去徐州,又該尊何人之令?”

在趙雲的認知裡,劉備屬於公孫瓚的重要附庸,眼下河北戰亂不斷,而且孔融的信中也沒有言明徐州人是否有求救於劉備,他只是知道劉備此番乃是前往北海郡相助孔融對付黃巾的。

公孫瓚聽趙雲有此一問,心下不由有些好笑。

看來趙子龍還是不太瞭解我那劉賢弟樂於幫助他人的性子。

不過公孫瓚也沒有點破趙雲,只是對他玩笑道:“若吾弟玄德果真不去徐州幫忙,那子龍你便該看誰行,便尊何人之令便是了,我給你臨機專斷之權便是。”

公孫瓚雖然是玩笑,但趙雲依然鄭重的領命稱是。

眼看着即將踏入北海的地界,趙雲提着手中銀槍的手不由的緊了一緊。

從本郡地界,跨出北境來到這麼遠的地方,對他來說還是第一次。

天下之大,卻也不是離開了北地之後的天下,這世間究竟是何種模樣,其他州郡的人,又都是些什麼樣的人,自己卻是得好好的看一看,瞧一瞧了。

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金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註定的搭檔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七百一十六章 毒肉毒心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零六章 相約奪長安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四百九十六章 貼身婢女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八百零八章 曹陶酣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設計師魯肅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六百一十一章 兩朝初戰第七百零九章 匈奴新王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八百九十六章 入洛陽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八百四十六章 怒極攻心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八百三十二章 再顯崢嶸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須惡戰(今日三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九百零九章 狼狽相認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雲的歸屬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八百六十七章 零陵失守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逐曹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