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

沂縣,縣府。

袁尚和逄紀看着前線傳回來的軍報,上面記載着袁譚的大敗情況。

袁尚的臉上幾乎都要樂開了花。

“逄公,袁譚此次可是栽了,他連陶商的面都沒有見到,就被徐州軍的偏師殺的丟盔棄甲,落荒而逃,據說對方只是派出了幾名戰將,兩支偏師而已……就連袁譚本人都被敵將一箭射翻,險些丟了性命。”

逄紀看着袁尚自得的表情,心中頗感無語。

自家兄弟,被打的大敗,被殺的丟盔棄甲……你高興個什麼勁啊?有毛病!

這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腦袋是不是先着的地?

“三公子……徐州軍如此悍勇,袁尚連面都沒露,只是隨意派遣幾名將領,就把長公子打的大敗,其戰力着實是超乎了我等的想象,屬下深憂之。”

袁尚頗爲不屑的一擺手,道:“任憑他徐州軍再悍勇又能如何?如今我河北越發壯大,待徹底平定公孫瓚之後,能征慣戰之兵將數十萬計,陶賊不過是區區東南偏安之輩,拿什麼與我袁家抗衡?待父親南下之時,將他陶商和曹操一同滅了,也未必是什麼難事。”

逄紀雖然很想告訴袁尚,取決戰爭勝敗的原因不僅僅是兵力的多寡,很多因素都能決定勝負。

但看袁尚眼下志得意滿的樣子,逄紀知道勸也是白勸。

三公子畢竟還年紀尚小,日後有的是長本事的時候。

“袁譚本部兵將既然都抵不過陶商的偏師,那下一步,三公子又打算如何?”

袁尚自信的挺起胸脯,傲然道:“袁譚戰不過陶商,卻非是我戰他不過。”

逄紀氣的差點沒跳起來罵娘。

這小子孃的和他大兄有什麼區別?這不是一個德行嗎?

逄紀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耐着性子道:“長公子被你激將,來此與陶商對陣,已經是犯了大將軍的忌,而且此番交戰,青州的兵馬亦是損失了不少,三公子切切不可再任性妄爲……與陶商周旋,無異於虎口弄險,萬萬不可再出差池了!”

逄紀是長輩,且一直對袁尚不錯,袁尚雖然心中不服氣他說的話,但也不好意思使勁的反駁他,只是哼了哼沒有吭聲。

袁尚收到前線敗報的五日後的早晨,袁譚的敗兵便陸續抵達了沂水縣城。

一行兵馬灰頭土臉的,損兵折將不說,連主將袁譚都被太史慈一箭射翻,險些丟卻性命。

袁譚被擡回來的時候,正躺在擔架上直哼唧。

袁尚見了袁譚,很是感慨的道:“兄長受驚了,小弟未能及時替兄長分憂,實乃小弟之罪也。”

袁譚對於袁尚的貓哭耗子,只是隨意的哼唧了一下,並沒有回答。

自己被打成這幅死德行,眼下心中最樂呵的人,估計就是這個三弟袁尚了!

就在袁譚羞憤交加,無地自容的時候,他的從事辛毗邁步走進了廳堂之內。

辛毗自打上一次在範縣爲袁紹爭官,被陶商算計了,回去跟袁紹撒謊被識破之後,便被袁紹深責,並貶斥到了袁譚的軍中。雖然辛毗領了罪責,但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他的心中其實是極爲不服氣的,暗地裡對袁紹也是頗有微詞。

袁譚見從事辛毗進了廳堂,不由一愣,奇道:“佐治,你來作甚?”

辛毗聞言一愣,奇道:“不是青州您叫我來的嗎?”

袁譚一頭霧水:“我何時叫你來了?”

袁尚呵呵一笑:“大哥恕罪,是小弟叫他們來的……哦!兄長稍候,還有人沒到呢。”

袁譚聽的一頭霧水。

不多時,便見袁譚麾下的軍侯,校尉,都尉,偏將……以汪直,巣厝,司馬戚等人爲首的一衆將官,相繼而入。

而負責保護袁紹的大將張郃亦至。

見衆人都到了,袁尚隨即咳嗽了一聲,並從懷中拿出了一卷錦帛,當先交給了辛毗。

辛毗疑惑的展開來看,瞬息之間便眼直了。

他沉默了半晌,不發一言,隨後將錦帛交給了身後的軍侯汪直等。

汪直看完後,隨即又往後傳,衆人一個個都看過後,都是低頭沉默不語,廳堂中的氣氛一時間很不對勁。

袁譚雖然是坐在主位上,但身上的傷勢讓他渾身如同散了架子一般。

他喘息的對袁尚道:“顯甫,爾欲何爲?”

袁紹面露無奈的將那封簡牘遞送到了袁譚面前的桌案上。

“兄長,弟弟實在是爲難,這封密令,乃是弟弟臨行前,父親親手交付於我的,上面乃是父親親筆所書,並蓋有冀州牧的印綬,內容麼……呵呵,也是簡單,就是允許我又節制青州兵馬和臨機專斷之權,這個意思,兄長多少能明白一些吧?”

袁譚聞言氣的臉色發白,他轉頭掃視了一圈部下,發現衆人都是低着頭,無論是軍侯,司馬,校尉,一個個都是膽顫心驚不敢言語。

張郃站在袁尚的身後,很明顯也是有立意扶持之情。

袁譚的心中莫名升起了一絲悲哀,對袁紹這個親生父親也是多了一份深深的怨念。

自己在外面領兵多年,不說戰功赫赫,但也算是兢兢業業,他作爲父親的臂助,這些年南征北戰,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勞。

可袁尚這小子幹過些什麼?父親爲何會給他這麼大的權限?當個監軍也就算了,還能隨時節制我的權力?

連猛將張郃都被袁紹派出來給他撐腰,袁紹未免太偏心了!

“你想怎麼樣?”袁譚冷然對袁尚道。

袁尚呵呵笑道:“好說,本來父親的這份密函,我也不想拿出來的,只是如今大哥一意孤行打了敗仗,損兵折將不說,自己還受了重傷,眼下三軍無主,小弟若是不站出來主持大局,只怕我軍空有傾頹之勢,不得已,暫且接手大哥的兵權,待功成之後,父親下令之時,青州兵權,自當奉還。”

袁譚轉頭看了袁尚背後的張郃一眼,再看看桌案上那封蓋有袁紹印綬的密函,強壓下胸中的怒火。

他轉頭吩咐身後的侍從,道:“將我的印綬拿過來。”

侍從隨即按照袁譚的吩咐,將印綬拿了過來。

袁譚接過印綬的時候,頗是痛苦的看了一眼,然後向着桌案上一扔。

袁尚哈哈一笑,伸手接過了那個印綬。

……

袁尚接過了青州的兵權,屯兵沂水縣,大權在握,很是得意。

逄紀連續幾日勸解袁尚趕緊撤兵,但袁尚既不答應也不拒絕,就是暗病不動,並暗中派人去打探陶商的消息。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這小子多少是想跟陶商再掰腕子,只不過是袁譚剛剛失敗,袁尚再說出兵,一則士氣不高,二則確實難戰,因而在繼續等待。

但袁尚前後躊躇,陶商卻沒有耽擱。

他已經暗中派遣兵馬來到沂水,並準備對袁譚和袁尚所在沂水縣發動進攻。

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三百六十七章 時 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五百七十三章 焚營之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八百六十章 醉酒雙雄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六百四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陣呂布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二百五十九章 典韋的遺言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董卓的無奈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五百三十八章 兩雄合兵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四百七十六章 備戰春後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圓滿(終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七百四十章 虎父虎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手有三家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陣呂布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成矣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擁刺史以令揚州第九百九十八章 曹操的機會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說曹操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