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

周瑜乃是孫策的左膀右臂,更兼其乃是廬江周氏中人,身份和智謀放眼當世,都不是等閒之輩,一般人對其只能高瞻仰止。

若是孫策親自來了南方,陶商都會覺得他可能是來旅遊的,不會對自己產生什麼影響。

但如今卻是周瑜來了,陶商就覺得這當中的事就需要仔細揣摩了。

周瑜可不是什麼平庸之輩,他若是到了這邊,一定是有所圖的。

不過這邊南之地,在如今的這時代開發的尚不充分,漢族人口在南境的數量佔比與百越可謂是兩兩相當,周瑜來這裡能圖一什麼?

估計圖的還是百越的那些人丁。

仔細琢磨琢磨,他能圖的東西就非常的有限了,基本上應該還是想收攏這些邊南諸族,然後借用他們的力量,用以擴充勢力。

進了花當的石頭城大寨,花當隨即置酒,宴請陶商以及他帶來的各位將領。

而陶商的兩個小丫鬟橋意和橋筠,懂事的在旁邊侍奉着。

兩個漂亮的小婢女長的分外惹眼,倒是頗令花當側目。

喝了幾盞酒之後,便聽花當笑問道:“陶太傅,你身後的這兩個丫頭,如此美麗,莫不是你的家眷妾氏?”

陶商搖了搖頭,道:“花王不要誤會,這兩個不過是陶某的貼身侍婢而已,負責照顧陶某外出巡遊時的生活而已,絕非其她。”

花當羨慕的砸了砸嘴,暗道我也沒說是什麼別的啊。

他砸吧砸吧嘴,道:“哦哇哈哈哈!太傅真是好福氣啊,居然能得到這麼兩個漂亮的侍女服侍,當真是豔福不淺,老夫真是羨慕的緊。”

許大的年紀,尚自還不服輸……還羨慕?

陶商謙虛道:“不過是兩個普通的婢女而已,花王謬讚了……對了,不知道那周瑜此番前往江都越見江都首領,麾下帶了多少隨行兵馬?”

花當捋着白花花的鬍鬚,道:“其身邊隨行的兵馬倒是不少,目下皆屯紮在江都越所居的邊境,據說有萬餘精銳。”

陶商暗歎口氣——果然。

他適才靈光一閃,想乘着此機會去將周瑜抓回南昌城,不過照這個情況看來,孫策對周瑜的安危很是重視,因此他想要幹些不地道的事看來是不行。

不過即使對方沒有防備,眼下這個節骨眼也不能輕易出手,畢竟孫策目下在名義上屬於自己的同盟,幫着他鉗制劉表的勢力。

而北方的袁紹和荊州僞朝的三劉勢力,目下都是自己的敵人,此時此刻,若是因爲一個周瑜再得罪孫策,絕非良策。

況且明年天子劉曦就要登基,這時候若是做這些不本分的事,對新皇在天下間的名譽受損,屆時很容易被荊州的政治對手們作爲理由打擊,頗有些得不償失的感覺。

既然不能對周瑜本人下手,那就想辦法阻止他對百越諸族支持的謀劃,至少不能讓他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將百越諸族爭取了過去。

想到這,陶商仰起頭,將那盞酒一仰而盡:“既然眼下邗越的另外兩位首領皆與周瑜在一起,那陶某不妨就湊個熱鬧,不知花王是否願意領路,爲陶某做這個引薦人。”

花王倒是沒什麼反對,反倒是陶應一聽這話有點慌張。

“大哥,那周瑜現在跟那兩個邗越首領打的火熱,咱們就這麼過去……好嗎?”

陶商聞言微微一笑,道:“有什麼不好,別忘了,咱們和孫策乃是同盟,既有同盟之誼,大家盡皆到此,怎能不會上一面?”

……

第二日,陶商等一衆爲首的人,便在花當的帶領下,前往江都越部落之所在。

而陶商乃是東南領袖,威名赫赫,他親自到訪,江都越王和亦是同來拜訪的縛婁越王自然不能不重視。

他們隨即一同到百里之地外,一同迎接陶商。

江都越王名叫勾乙,縛婁越王則叫百里尚,二人見到陶商之後,都非常的客氣,紛紛見禮,並表示願意臣服於陶商輔佐的幼主即將建立的新朝。

而陶商在對兩位百越首領表示一番慰問,並表示噓寒問暖之後,他的目光隨即轉向了兩人身旁的另一個人身上。

就在兩位越王身邊的不遠處,站着一位英俊瀟灑,俊朗的猶如太陽一樣,俊俏的幾乎讓人睜不開眼睛。

陶商雖然與周瑜不曾直接謀面,但還是一眼就把他認了出來。

如此帥氣,帥的讓陶商本人都感覺自慚形穢的男子,放眼天下,也着實是不多了。

“末將周瑜,拜見太傅。”周瑜笑盈盈的對着陶商施了一禮。

他心中極爲自信,畢竟他的主子孫策現在是陶商的盟友,而陶商眼下即將立帝,即使對自己代表孫策南下會見百越諸族的事情不高興。

就算是陶商再厲害,他因懼形勢,也不敢拿他怎麼樣。

不得不說,周瑜的這一賭算是賭對了一半。

陶商在明面上確實是不敢拿他怎麼樣。

“久聞公瑾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人中豪傑,特別是這幅樣貌,果然是與傳言中的一樣,非等閒可比……太特麼俊了。”

周瑜連道:“不敢,不敢。太傅謬讚了。”

陶商繼續問他道:“公瑾不隨你家孫郎在廬江治軍,跑到這南境之地做什麼來了?來採風?”

周瑜不卑不亢,道:“奉伯符兄之命,特來南境巡查,別無他意。”

陶商暗道當年我雖然把豫章郡的一些城池借給了你們,但不過是讓你們用來鞏固自身的,當年呂布和孫策問我借城池的時候,也說是爲了能夠將兵馬通過贛州滲入到南海郡與蒼梧郡之地!

但我卻不曾讓他們來聯合百越。

周瑜如此行徑,卻是僭越了,自己這一次少不得要給他使用一些手段。

讓咱們的周大都督長點記性。

“原來如此,也好,也好!用心良苦,還真是難爲伯符和公瑾了……陶某今日一見公瑾,果然是應了當世英傑幾個字,真該浮一大白,咱們今日不妨便借勾王的王寨,好好的喝他一場,如何?”

邗越的三位越王紛紛說好。

於是乎,一衆人等隨即進了江都越部,並在勾乙的招待下,在帳篷內大擺宴席,彼此呼喝。

宴席之上,陶商倒是沒有自持架子,而是屢屢頻繁敬酒,並對周瑜大佳褒讚。

對於陶商這樣的表現,周瑜心中倒是頗感驚訝。

自己大刺刺的跑過來挖他牆角,他居然不生氣?

如果陶商這小子不是裝的,那他的心胸倒是很寬廣啊,與旁人不同。

正暗自琢磨間,突然見陶商遙遙的衝着周瑜敬酒,周瑜不敢怠慢,急忙舉爵回敬。

“公瑾乃是當世大才,陶某甚敬仰之,眼下陶某扶保天子,朝廷在南昌新立,正是缺乏公瑾這樣的優秀人才!不知公瑾可願意應朝廷徵召,入朝輔佐天子,陶某願拜以車騎將軍之位,以師待之,聆聽教誨。”

包括陶應在內的衆人聽了這話,都不由的大驚,想不到陶商對待周瑜竟然如此殷切,看來這周瑜當真是個人才。

第二百五十九章 典韋的遺言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鴻一舞獻玉璽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山之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九百零六章 相約奪長安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五百五十八章 潑天之功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八百一十一章 栽贓?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二百四十二章 擁刺史以令揚州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強會盟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七十章 分贓朝臣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六百八十九章 黑山軍再請援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四百七十章 初戰河北軍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識時務的高覽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八百九十六章 入洛陽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八百七十七章 遁 逃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八百七十三章 突 襲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二百三十九章 甘寧、周泰出擊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二百四十一章 揚州的權利真空第二百一十二章 士族利益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五百二十九章 劫天子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七十四章 洛 陽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