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

麴義令麾下的連弩營用最後一次可以發射的箭,再次向夏侯惇的軍陣進行了一輪箭雨的連射。

當這最後一波的箭雨射完了之後,夏侯惇終於命麾下的將士打開了龜甲陣,向麴義露出了尖銳的獠牙。

麴義看着敵方陣營慢慢打開的龜甲陣,目光逐漸變的深沉,嘴角亦露出了一絲微笑。

彼此都是擅長用兵的高手,麴義明白從自己的最後一輪箭雨放出去之後,便是夏侯惇整理兵勢對己方進行反擊的時候了。

連弩營的箭支射盡,對於對方來說是最好的反擊時機,就算是麴義的連弩營旁邊有盾兵和朴刀兵對他們進行掩護,但在夏侯惇看來也不過是小意思而已,只要能在麴義的連弩營再次上膛完畢前,攻入他們的陣營,破壞他們的陣勢,在近距離跟他們交鋒,屆時,就算是這支連弩營的勢力再強,也掀不起任何波浪。

“將士們,隨我衝啊!”

夏侯惇指揮手下的兵將們,向着連弩營兇猛的衝擊了過去。

麴義的面上卻絲毫不見驚懼,對於夏侯惇的這種戰法,他早有預料。

“結陣!”麴義隨即下令給傳令兵。

“固!”

隨着傳令兵聲音的響起,連弩軍紛紛後退,而兩旁的盾兵和朴刀兵則是分而向前,站在最前方,擺出防守姿勢,勇敢的面對夏侯惇和他身後的騎兵陣營。

但這一切在夏侯惇的眼中,卻不過是個笑話,他對自己麾下的這支騎兵非常有信心,他相信憑藉自己的這支精銳兵馬,一定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潰眼前敵軍的壁壘。

但夏侯惇卻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在這場鏖戰之中,並不是只有他和麴義這兩支兵馬!

而麴義也是算準了這一點之後,纔敢讓連弩營將最後一波弩箭射盡!

轟隆隆的馬蹄聲,由遠及近的傳進了衆人的耳中,轉頭看去,卻是一支包裹嚴密的鐵甲騎兵衝破了轅門,正向着夏侯惇的方向移動而來。

那是由徐晃所率領的鐵浮屠!

而鐵浮屠的旁邊,相比於當年,則又是多了許多的輔助騎兵,那是兩隻中型騎兵,輕裝上陣,在鐵浮屠的兩邊策應着,與渾身包裹嚴密的鐵浮屠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歷史上的鐵浮屠和柺子馬,這兩支重騎和輕騎一直是彼此搭配使用的,鐵浮屠爲正兵,柺子馬爲側翼副兵,彼此配合,才能發揮出較強的威力。

陶商的地盤中心在江南,江南缺馬,確切的說是缺少強有力的戰馬!普通的拉車馬倒是不少,但是能上戰場征戰的,着實不是太多,因此當年陶商在立足金陵城之後,只是先組織了鐵浮屠,沒有柺子馬。

直到官渡之戰的時節,陶商用計謀從李傕和郭汜的手中騙取了數千匹戰馬,戰馬得到了充足的補充,因此他開始組建柺子馬輕騎兵,用以和鐵浮屠相輔相成。

這支兵馬和鐵浮屠一樣,目下是由徐晃來進行統御負責。

徐晃因爲當年征討於耳鼻一事,與麴義結下了交情,如今到了陶商的帳下,兩人關係也逐漸加深。

麴義眼高於頂,前番受了陶商的點撥,雖然有所收斂,但骨子裡的本性確實改不了的,對於他來說,陶商軍中雖猛將如雲,但能夠讓他看重的也不過只有一兩個人而已。

徐晃就是其中的一人。

此番攻擊夏侯惇的營寨,這兩個人就是搭伴共同來的。

麴義之所以敢將連弩射空,就是他知道,自己做好守勢,他身後的援軍就一定能夠出現保護自己。

當然,在一定意義上來講,徐晃也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良機。

而夏侯惇命手下兵將放下龜甲陣,對敵軍發動大舉進攻,這就是一個好時機。

麴義也是膽大,他雖然知道徐晃應該在離自己不遠處的地方觀察自己的戰況,但他事先並沒有和徐晃做過溝通交流,一旦對方的思路跟不上自己,那麴義可就是損失大了。

但很顯然,在麴義的心中,能夠得到自己欣賞的男人,是絕對不會讓自己失望的。

不得不承認,徐晃確實厲害,他沒有讓麴義失望,他看出了戰機,毫不猶豫的派出麾下的精銳去替他阻攔夏侯惇。

夏侯惇的兵馬還沒有與麴義的一衆接上,先和徐晃的騎兵交手了。

對於北方軍隊來說,近些年來陶商麾下的騎兵中,金陵白馬軍的名頭最盛,戰法也最爲多樣,也是天下諸侯最爲關注的所在。

但眼下的柺子馬,鐵浮屠實力之強,卻是超乎了夏侯惇的想象。

鐵浮屠因爲對鎧甲和馬匹的要求非常高,因而裝備的數量不會非常多,但其破壞力無疑是驚人的。

面對夏侯惇麾下的兵馬,鐵浮屠幾乎是碾壓過去的,他們手中的重兵器即使砸不到對方兵卒的要害,但只要是砸在對方的身上,就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陶商目下給鐵浮屠的兵器裝備,衝鋒時是用以狼牙棒配合馬朔,但這樣的殺傷力雖然在初始衝鋒時會有極強的殺傷力,但卻缺乏後勁。

後續的殺傷力,主要是在柺子馬身上。

身爲策應鐵浮屠的輕騎兵,陶商配備柺子馬的數量比鐵浮屠多了許多。

鐵浮屠一波衝鋒擊潰敵方的中陣之後,柺子馬就紛紛繞到他們的兩翼,呈現包圍式的進攻,使用迂迴包圍的方式進行突襲。

這種突襲,是非常有效的。

夏侯惇的兵馬在經過鐵浮屠衝突之後,又經過了柺子馬的包圍式襲擊,立時間開始呈現潰敗之勢。

黑夜中,曹軍的呼喊和慘叫聲不絕於耳。

”這些都是什麼怪物?”

“救我!救命!”

”打不過,根本打不過,快跑啊!”

“我願歸降,歸降啊!”

夏侯惇見狀不由有些氣急敗壞。

他領着幾名親將,在陣中來回奔馳,並呵斥那些兵卒。

”都冷靜!不要慌亂!列陣,列陣!有擅退者,殺無赦!”

可惜的是,他如戲用力的呼喊,在偌大的場地和雜亂是兵卒羣中,根本毫無效果,猶如石子打入洶涌的海浪,連一個浪花都濺不起來。

麴義的連弩營此刻已經再次裝填完畢,他們在麴義的指揮下,配合徐晃的軍隊,開始對曹軍進行散射。

而麴義本人,則是盯上了一直高聲呼喊的夏侯惇。

麴義的眼睛微眯,嘴角掛起了一絲微笑。

他率領親兵殺入陣中,開始逐漸拉進自己和夏侯惇的距離。

待到了足夠的距離之後,麴義從一名隨將的手中拿過一架弓弩,對着夏侯惇仔細瞄準,然後一箭射了出去。

那一箭直中對方的眼窩。

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五百五十八章 作壁上觀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匪合作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九百九十七章 毒物的想法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三百七十二章 昌 豨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鴻一舞獻玉璽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八十章 站 隊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二百三十四章 荊州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六百五十九章 耳鼻的志向第三百七十九章 狼狽結合第七百七十四章 茅房殺弟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諸葛叔侄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曹勢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繡與胡車兒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演給你看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八百四十六章 怒極攻心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