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孫伯符大破祖郎(二)

距離涇縣約五十里的一處平原上,韓當正率領500騎兵在周圍警戒着,黃蓋指揮士兵們安營紮寨,程普命令衆人埋鍋造飯,整個營地裡一片忙碌。

經過數日行軍,數千新兵已經開始變得井然有序,有了一副強兵的模樣,雖然還沒有正兒八經上戰場,卻能夠感受到諸人旺盛的士氣。

一處大帳內,孫策的面前擺着一副丹陽郡的地圖,這副地圖要比同時代的地圖清晰許多,乃是孫策安排親衛軍密碟司的探子經過兩年時間實地考察,對比當年孫策從洛陽皇宮中帶回的書籍典冊相互臨摹印證而成。

涇縣屬於丹陽郡,乃是丹陽治下有數的大縣。

丹陽郡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起着拱衛吳郡和會稽郡的作用。且丹陽郡內山越人頗多,《三國志》中記載“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

據孫策估計,所謂的丹陽精兵應該就是山越人了。山越人頗爲英勇善戰,孫策既然來到丹陽,不帶走數千丹陽精兵,那也不是他的風格。

大帳內,恆階,陳端等文臣,程普,孫輔,徐琨,徐盛,孫河等武將都在。

孫策放下手中的地圖,輕聲說道:“密碟司探子剛剛傳回情報,百里之外的涇縣正在被祖郎圍攻,吾舅丹陽太守吳景已經派人來信,約定兩軍明日共同圍攻!諸位以爲如何?”

卻見資格最老的程普笑着說道:“吳太守既已來信,主公便不必擔憂,待明日兩軍夾擊,祖郎必敗!”

孫策點了點頭,緩緩說道:“祖郎不過一盜賊耳,其下多爲山越豪帥,黃巾潰兵,還有江東流民,山越人雖勇,卻難以令行禁止、上下如一,非精兵也,我與舅父合力擊之,祖郎必敗!只是,丹陽多山越,不論漢越皆都好武習戰,我欲在山越徵兵五千,該當如何?”

陳端輕輕一笑說道:“此事易耳,主公不必擔憂!”

孫策嘴角一翹,說道:“子正請講!”

“密碟司探子曾言祖郎麾下有兵將萬餘,黃巾潰兵,山越各寨皆勇悍好武,稍加訓練便是百戰雄兵。待我等戰敗祖郎,降兵俘虜必然衆多,主公到時裁汰老弱,五千青壯訓練月餘便是精兵。丹陽吳太守爲主公母舅,想必定不會與主公計較!”陳端摸了摸下頜的短鬚悠然說道。

孫策大喜,笑着對陳端說道:“子正知我心也!”

第二日,衆軍拔寨進發。

約離涇縣30裡時,韓當派人來報有五十騎向大軍奔來。

孫策帶領衆將打馬向前,卻見來人一襲黑甲,神采飛揚,正是吳景之子吳奮。

來人遠遠看見孫策,大笑一聲,一夾馬腹,飛奔而來。

只見吳奮從馬背上一躍而下,拱手朝孫策道:“見過大兄!”

孫策一笑,也跳下馬背,一把抱住吳奮。

孫策在吳奮胸前狠狠捶了幾下,笑着說道:“阿奮,舅父讓你前來可是約定進攻的時辰?”

吳奮一笑,說道:“正是如此!”之間吳奮摘下頭盔,擦了擦頭上的汗水,繼續說道:“阿夫跟大兄約定午時進攻,大兄意下如何?”

孫策點了點頭,說道:“待我與軍中衆將商議一番!”

“正該如此!”吳奮點點頭,跟着孫策朝中軍走去。

中軍陣中,恆階已經將丹陽地圖掛起。

陳端手中拿着一根小樹枝,指着涇縣說道:“諸位,涇縣乃是丹陽大縣,有四門,我軍目前正在自西朝丹陽進發,吳太守則從丹陽縣進軍自東而來。據丹陽方面的探子回報,祖郎正率軍猛攻涇縣北門!”

吳奮在一旁說道:“家父與大兄約定午時進攻,你我兩軍各自率所部騎兵兩面夾擊,一東一西,衝散敵軍,步兵趁勢掩殺,將祖郎趕回山中,然後圍攻祖郎山寨,一舉殲之!”

孫策點了點頭,說道:“我意已決,埋鍋造飯,午時進攻,不得有誤!”

衆將拱手稱諾,紛紛退下。

卻說吳景這邊,五千大軍正在休整。

中軍大帳,吳景,孫賁諸人聚坐其中。

孫賁此時爲丹陽都尉,一身盔甲正坐席間。

“阿賁,此次伯符率軍前來,與你我共討祖郎,我打算將軍中多餘的3000套皮甲和長矛送給伯符,你意下如何?”吳景看着孫賁問道。

“太守所言大善,馬太傅持節撫慰關東,已經表奏伯符爲討逆將軍,承襲烏程侯爵位。自二叔死後,我孫氏沉寂經年,此後必因伯符而興,我等自當鼎力支持!”

吳景點點頭:“阿賁所言甚是,丹陽自古出精兵,剿滅祖郎之後,可將降兵一道送予伯符,他日伯符領兵南下江東,我等順勢而起,一統江東,則大業可期!”

孫策卻不知道,自己謀劃之事,吳景和孫賁早已爲他考慮好。

當初孫堅於江東起兵,名聲赫赫,整個江東民心多附。正是因爲孫氏於江東多有威名,纔有歷史上孫策經年間一統江東的威勢。況且孫氏,吳氏,徐氏三家結爲姻親,猶如一體,吳景作爲孫策的舅父,孫賁作爲孫策的堂哥,自然要爲孫策考慮。

時間將近午時,涇縣城外,祖郎看着搖搖欲墜的縣城,卻始終難以攻破,心中大怒。

祖郎此人祖上爲漢人豪強,後因獲罪,舉族遷入丹陽山中,經過數代擴張,祖郎已經成爲丹陽山越各部中勢力最大的豪帥,有直屬部民十萬餘,大軍萬餘,依附祖郎的丹陽山越豪帥便有十數人,可謂是整個丹陽郡內唯一能夠和太守吳景相抗衡的勢力,要不然吳景也不會數年都未能將其剿滅。

祖郎爲人豪爽,以自己宗族之人爲將校統御大軍,對宗族之人信任有加,卻對山越部衆和黃巾潰兵多有防備。只因祖郎勢大,山越和黃巾爲其勢所壓,不得不俯首聽命。整個軍中也因此多有派系,不能上下一心。

此時攻城的正是祖郎不信任的山越土著和黃巾潰兵,這兩支隊伍自然不甘心做祖郎的炮灰,攻城也是三心二意。

涇縣早已搖搖欲墜,再努力一把,便是城破之時,山越土著和黃巾潰兵卻不願再多有死傷。祖郎大怒之下,親自擂鼓助戰,派上了自己直屬的以自己宗族爲核心的親兵。祖郎有五千宗族兵,此時1000裝備精良的宗族兵站在陣前,軍中士氣頓時大振!

(今日第二更,求支持!!!)

19、美豔不可方物(二)107、回秣陵100、吳郡漁鹽51、血戰柴桑(九)53、視察會稽郡(三)57、豫章夜話40、出城2、龐季王粲扶柩來82、享用戰利品98、定淮堡104、彭祖之死124、馮方女166、黨同伐異18、孫伯符大破祖郎(一)20、孫伯符大破祖郎(三)97、視察秣陵縣(二)70、秣陵書院50、孫策有女124、馮方女108、建安二年的消息58、山越戰事(五)91、許都來使76、迎親158、末路2、錦帆甘興霸89、孫伯符升官加爵9、下無錫32、大發神威太史慈153、下邳城外64、無奈的關二爺66、平山越(八)39、陳橫之死7、花貓80、多愁善感4、引兵北上戰廣陵(二)3、石炭油66、天生郭奉孝28、淮北混亂戰不休(二)45、血戰柴桑(三)63、說客徐晃32、熾焰焚城91、許都來使10、引兵北上戰廣陵(八)87、巡視秣陵郡56、去陽羨看看93、通風報信56、山越戰事(三)26、孫伯符大破祖郎(九)101、羣聚觀江閣(二)152、我要去徐州96、陸康之死116、淮南戰事(三)16、引兵北上戰廣陵(十四)26、羣賢畢至27、淮北混亂戰不休(一)20、沔口水戰(二)87、巡視秣陵郡35、公瑾子敬同來助2、龐季王粲扶柩來67、顧氏有女初長成91、濡須口鎮132、周家大院20、孫伯符大破祖郎(三)8、水戰對決104、銅礦和鑄錢112、封賞羣臣88、丹陽趙氏45、血戰柴桑(三)100、羣聚觀江閣(一)143、書院考試(一)51、血戰柴桑(九)4、十六少年去江都58、江東的小團體87、文聘122、送你去青州3、順水直下向富春69、返回吳縣69、白馬7、引兵北上戰廣陵(五)85、彷徨的文聘5、大業當興在江都32、 事了拂衣抽身去139、山越亂再起7、蘄春城降16、劉表受驚了130、秘密100、吳郡漁鹽74、此子名爲孫定79、富春山上76、顧曲周郎145、書院考試(三)47、血戰柴桑(五)98、定淮堡53、粗中有細16、討逆將軍烏程侯孫30、淮北混亂戰不休(四)136、一曲梁祝動芳心105、鄱陽水軍36、倒黴的蔡瑁91、許都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