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公孫家意

次日一早,祖昭來到馬場與祖成、祖季會了一面。

今日他並不打算前往令支縣,畢竟眼前既然已經獲得了一些線索,若還人多勢衆的頻頻來往兩地,或多或少都會有打草驚蛇之嫌。祖成與另外幾個子弟是認識一些令支縣的當地人,此次便由他們幾人前去與這些令支縣的熟人接洽。

臨行前,祖昭與祖成又詳細斟酌了一些細節,比如即便是認識的令支縣當地人,也不能完全盡信,多少得留一些提防之心;又比如說在偵悉到鄧茂或其他太平道衆下落後,祖家該如何儘快採取行動,以及到底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祖成雖然明白大公子未雨綢繆,但這會兒也說不上具體的安排,包括聯絡那些令支縣當地熟絡的人,嚴格的說都算不上熟絡,無非是以往兩地商旅互有往來,偶爾見面吃酒罷了。至於採取行動那就更不好說了,按照他的理解,再抓獲鄧茂後必然要先進行一番審訊,得到賊人具體消息後方才做出相應對策。

“大公子,聯絡令支縣王家的事情,我想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不過,採取行動的話,此事想必是應該先與太老爺和縣君商議,又或者跟阿繁說一說。”

“我不是在計劃什麼,你們人少,如若掌握賊人線索又不知具體情況,就怕會出意外。”祖昭不疾不徐的說道。

“原來如此。那,大公子放心,我等必然會量力而爲。”祖成想了想後答應道。

“量力而爲是應該的。今日我會親往縣君府上走上一遭,希望能央到縣君的筆墨,到時候即便需要請動令支縣本地的官衙出面,也更方面一些。”祖昭說道。

“這樣自然最好不過。隔縣本來就很麻煩,隔郡更是互有不通之處。”祖成點頭嘆道。

之後,祖昭又讓祖季通知本莊所有閒散的青壯子弟,今日白天裡不要隨意外出,一旦令支縣那邊有什麼消息,又或者有任何需要人手的時候,可以隨時組織起來一支人馬。他心裡是惦記着黃巾黨人的危害,這也是爲什麼自己要專門跟祖成談及“行動”方面的原因之一,怕的就是突遭聚衆的黃巾黨徒,一時失了照應,會讓祖成等人陷入危險。

祖家莊以及整個北郭亭上下,自是有能力組織起一撥武裝力量,再加上祖家特殊的軍人世家地位,以及東漢末年不嚴謹的管制,哪怕公然配發兵甲器械,都不會引人嫌疑。如果能知曉太平道徒衆的動向,甚至已然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討伐,只可惜敵在暗我在明,很多時候只能被動行事。

交代差不多,祖昭送祖成等人出了馬場。

到晌午時,他又專程去向祖父請安,昨日爲了古麗娜爾的事情悍然與祖父辯駁當庭,無論對錯與否都不能不顧綱常和親情。既然如今暫時算是解決了古麗娜爾的難題,退一步主動向祖父認個錯,也並無大礙。

來到祖舉的居院見面後,祖昭發現祖父的情緒要比昨日好了許多,他猜測或許收留胡女之事其實並不算什麼大事,昨日祖父只是不希望在公孫家衆人面前有損門風罷了。祖父倚老賣老,還是出言教訓了幾句,再三叮囑其一定要處理好胡女安置一事,切莫有任何差池,以免真正有辱祖家門風。

爺孫倆兒又討論了一些正經事,祖舉眼下擔心的猶是劫馬賊,除此之外也不甚放心公孫家賓客這幾日的招待情況。着實未曾料到,偏偏在接待賓客的時候發生這麼大的事情。這兩日不僅要忙着張羅縣府、郡府關係,讓官府加大緝拿賊人的力度,又要爲遇害的族人操辦黑白之事,還要分心去應酬公孫家的賓客。

祖昭的意思很簡單,公孫家的賓客儼然是其次,對方理應知曉眼下事態的輕重緩急,斷然不會沒事找事、故作矯情。他把自己心中的想法闡述出來,並且也贊同祖父儘快送走公孫家的賓客,至於聯姻之事,反正現在只是初次接觸,到時候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想來最早也得等到明年開春方纔有所定論。

祖舉自是覺得孫兒的話是有道理,不過卻沒有立刻表態。

祖昭隨即又暗示性的提及關於太平道潛在隱患一事。祖舉昨日自是已經瞭解了有關鄧茂的線索,雖說他同樣有所疑慮,但卻遠沒有孫子祖昭所顧慮的那麼多。聽完祖昭的話之後,祖舉深思一陣,許久沒有說話。

“阿公,今日天下已非昔日可比,暗流涌動,人心不古。令支縣太平道徒衆都敢聚衆鬧事,亦然可證此等人絕非善類。”祖昭鄭重其事的說道。

“你的話不無道理,可若當真如你所言,太平道襲傳各州,一動則全動,後果着實不堪設想。”祖舉深沉的說道。

“正因爲如此,纔不得不防。”祖昭強調的說道。在說服祖父的立場上,他早先就過明確的目的性,只有得到祖父的支持,自己才能完全掌握整個祖氏一族的資源。

“此事務必要從長計議。昭兒,你有此遠見是好事,只是單憑臆斷,此事可大可小,實在不足以盡信。當然,你阿公我絕非迂腐之人,你這段時間與安陽亭張氏兄弟往來,所爲之事無不是居安思危。你大可按照之前的意思繼續行事,在這方面阿公我必會鼎力相助。”祖舉語重心長的說道。

“多謝阿公,有阿公這番話,孫兒已然知足。”祖昭慨然說道。

他很清楚,自己的心思不可能讓祖父完全接納,但好歹祖父軍人出身,居安思危的意識或多或少是有的。儘管對於他而言,這會兒還有幾分掣肘,然而聊勝於完全沒有準備。

“稍後你去一趟西院,跟公孫家的客人們好好親近親近。昨日阿公我已跟公孫治老先生談過,公孫治老先生多少是明白的。想必公孫家一行人不日就會告辭,你趁着還有一些時日,多跟他們再來往一下,多少讓公孫家能更瞭解你一些。”祖舉又說道。

“孫兒明白。”祖昭有些微的遲疑的回答,在這個時候他當然沒有心思來考慮增進公孫家的關係,不過想到公孫家還是有個別幾個急公好義者,這份情義總得領。

從祖父居院出來,祖昭倒是有幾分猶豫,不過最終還是選擇去一趟西院。

這幾日公孫家一衆賓客盡皆只是在西院活動,早幾日的外出遊玩、大擺筵席等等,無一不是告一段落。以至於公孫家衆人除了每日關心劫馬案進展之外,大多時候百無聊賴,不少人業已開始盼望着早起打道回府。

來到西院,循禮向公孫家幾位長輩問候。

公孫治倒是仍有閒情逸致,正在大廳上煮茶小憩。見到祖昭到來後,十分熱情的邀請其同坐飲茶,剛落座又關切的開始詢問調查劫馬案的進展。祖昭簡要的說了一些今日莊上行動安排,不過並沒有說得過於詳細。

“唉,當真是不曾料到,竟會出這等事故,豈不叫人扼腕?”公孫治嘆息的說道。

“先生所言極是,要不然這幾日又豈能怠慢先生。此次是阿公專門叫小子前來,一則向老先生和其他遠道而來的朋友賠禮道歉,二則也是竭誠希望老先生萬不要因此事而掃了雅興,大可寬心多住幾日,即便是要外出,只消提前說上一聲,必然一應安排妥當。”祖昭與公孫治相對而坐,說話時欠身以示謙遜。

“呵呵,大公子太客氣了。此次前來叨擾已有數日,即便因爲近日事故,但也絕對不曾有任何怠慢之言,相反已然讓我等一行着實領教到貴莊上下的至真至誠。只恨我等在今日事故上幫不上忙,倘若真有任何需要,淳于大人和我公孫家幾位子弟必無分毫推辭。”公孫治緩緩的說道,語氣聽上去很是真誠。

“多謝先生,小子自知先生不是外人,若真需要淳于大人相助之時,小子一定前來拜求。”祖昭並不託大的說道。

“說來,世道日漸不寧,就怕這天下的太平日子不多了。”公孫治忽地話語一轉,顯出一副憂心忡忡的說道。

祖昭對公孫治突如其來的這番話有些許疑惑,雖說早先他同樣是聽到公孫治說過類似的話,然而彼時非同此時,此時的話總有一種弦外之音。

“先生的話不錯。若真查實與太平道衆有關聯,怕就怕以太平道衆今時今日之勢,恐會掀起大風大浪。”他順着公孫治的話說道。

“大公子果然是有見識的人。居安思危,早作準備,相信總不會有錯。到時候我公孫家若能與祖家結爲友好,彼此能有所照應,相信是再好不過的。”雖說祖昭知書達理、少年老成,但在公孫治面前始終是小孩,因而他在說這番話時故意顯得更爲直接一些。

“先生之言甚是,正所謂強強聯手、化零爲整,面對任何變故都能更爲從容不迫。”祖昭自然不至於蠢到連這番話都不明白,他這次算是看出公孫治這個老人表面上慈和龍種,然而卻也是一個暗藏城府的人,要不然斷不會輕易說出天下將會大亂的預言。

正聊到這裡,廳堂外的走廊上傳來一陣歡快的腳步聲。不一會兒,一個身穿華貴白衣的小人出現在正門外。這小人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叫人感到很奇怪的小公子。祖昭還記得對方的名字,應該就叫作“小半”。

小公子看到廳堂內的公孫治和祖昭,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連忙閃身躲在一側,只露出半張臉龐害羞不已向內偷看。

公孫治自是看到了“小半”,他臉色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變化,但是這份變化很快又被掩飾到一抹慈和的笑容後面。他笑呵呵的對祖昭說道:“大公子,這孩子名叫公孫小半,是老朽的小侄兒。”

祖昭微笑着點了點頭,哪裡知道那小公子仍是一副害羞樣子,並且反而還藏躲的更多了。

【沒想到回到南方老家卻比北京冷啊!老家沒暖氣,冷啊冷啊!】

第26章 ,裡應外合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79章 ,昌城叛亂第49章 ,短兵相接第33章 ,四月之初第73章 ,蓄養商資第36章 ,助公孫瓚第80章第4章 ,以少擊多第128章 ,官渡之戰第115章 ,病魔襲軍第116章 ,先鋒之陷第20章 ,公孫小半第48章 ,漁陽一屠第42章 ,事急而行第100章 ,血濺宮牆第62章 ,糧草問題第2章 ,歸途遭遇第67章 ,銷蝕硫磺第14章 ,公孫客人第62章 ,對太守話第119章 ,三路奔襲第72章 ,辛氏秋白第101章 ,尋找少帝第29章 ,城外接敵第69章 ,爭執上下第95章 ,英雄不善第37章 ,遠在薊縣第57章 ,情話第19章 ,下自成蹊第46章 ,田豫田憲第92章 ,破竹之勢第66章 ,夢兆再靈第13章 ,海蠣產品第125章 ,勁敵第2章 ,從容而去第122章 ,劉虞聽計第22章 ,不喜不怒第41章 ,斷水決口第66章 ,夢兆再靈第39章 ,韓當夜訪第57章 ,火計之計第68章 ,別有爭執第58章 ,新式軍服第63章 ,進退維度第24章 ,將軍之見第81章 ,研究水車第74章 ,冀州之急第24章 ,局勢扭轉第89章 ,細細之鹽第122章 ,劉虞聽計第74章 ,急轉而變第112章 ,雙雄爭鋒第42章 ,勇救趙雲第12章 ,動員勞力第83章 ,故人來見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4章 ,冀州之急第78章 ,暗夜追擊第34章 ,搭救胡姬第27章第118章 ,說服袁紹第40章 ,擒賊擒王第36章 ,郡地有議第72章 ,智取要計第6章 ,龍城飛將第64章 ,雲心鶴性第64章 ,首戰必敗第22章 ,靈帝駕崩第6章 ,龍城飛將第7章 ,夜入驛站第8章 ,夜幕殺人第5章 ,想即刻做第57章 ,縣府一會第81章 ,神醫華佗第100章 ,以正威名第83章 ,甦醒過來第53章 ,指點兵馬第68章 ,一箭之記第43章 ,計策誘敵第73章 ,太守遭遇第88章 ,四散斥候第47章 ,正面交鋒第3章 ,徹夜難眠第58章 ,公孫伯圭第48章 ,衝鋒陷陣第51章 ,一酒一言第63章 ,田楷李信第73章 ,太守遭遇第9章 ,決死一搏第63章 ,進退維度第70章 ,野獸戰術第69章 ,火軍埋伏第65章 ,趁火殺人第85章 ,吾亦前往第48章 ,漁陽一屠第2章 ,歸途遭遇第94章 ,令支之亂第39章 ,韓當夜訪第24章 ,將軍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