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

遞過劉宏的遺詔之後,吳旭又拿出一道詔書,說道:“這裡還有新君登基後的天子第一詔,是頒給敖驃騎的,接旨吧。”

敖烈重新跪倒在地,安靜的等待着吳旭宣讀天子詔書。

吳旭打開了劉協的詔書,念道:“大漢天子詔曰,朕初登大寶,內心實爲惶恐,蓋因朕年紀尚幼,不足以主持朝綱。先帝遺詔,加封劉虞入京爲大司馬,朕心稍安,如此內事可無虞矣。至於外事,朕每每思及先帝時,各地戰亂紛起,以致朝綱不振,黎民受苦。朕內心日夜不得安寧。爲使四海清平,特加封驃騎將軍、冠軍侯、領幽州牧敖烈爲驃騎大將軍,其餘一應原職不變,並授予驃騎大將軍征討不臣之權責,可劍履上殿、參拜不名、入朝不趨。欽此!”

劉協這一道詔書,幾乎把敖烈捧到了一個無以復加的地位上,再進一步,就是封王了。爲什麼這麼說呢,這道詔書看似簡單,其實卻包含了好幾層含義。第一,把敖烈從驃騎將軍升遷爲驃騎大將軍,看似只是多了一個“大”字,但是權責卻比過去大了很多。這一個大字,就把敖烈的身份地位直接提高到了金字塔最頂端的位置上,在東漢,被冠以大字的將軍,都是手握實權的重臣,往往只有資格特別老的將軍,纔會被冠以大字。即便是何進,也只是位居大將軍,比敖烈的驃騎大將軍還稍有不如。

第二,原有職位不變,這就意味着敖烈在手握重兵的同時,還能夠繼續行使幽州牧的權責,換句話說,就是讓敖烈軍、政兩手抓,既手握大軍,又管理一州的政事。這在劉協之前的歷任皇帝中,可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任命,完全放權給一個人,是任何一位皇帝都不會去做的事情,可是劉協偏偏就這麼做了!

第三,授予敖烈征討不臣之權責。這一點可是非同小可,所謂征討不臣,說白了就是劉協授給了敖烈極大的權柄,看誰對朝廷不敬,或者是敖烈覺得誰將要對朝廷不敬,就有出兵討伐的權力。如果這道詔書是在敖烈出任南陽太守時,遇到黃祖當街縱馬之前頒佈的話,那麼敖烈當時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黃祖誅殺了!可見這個征討不臣的寓意,代表着劉協賦予了敖烈多麼重大的權力,同時,也可見劉協給予敖烈多麼大的信任了。有了這一條,以後敖烈無論征討誰,都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了。

第四,詔書中言明敖烈可以劍履上殿、參拜不明、入朝不趨。這是天子對極爲寵信的重臣纔會許可的特權。東漢律法,大臣們上殿參見天子的時候,必須摘下佩劍、脫掉鞋子,在殿外等候通報,得到天子的傳喚之後纔可以進如皇宮大殿,還必須小步急行,以表示對天子的尊敬。劉協和敖烈的私交很好,在洛陽的半年相處中,劉協從敖烈這裡學到了不少的東西,深受敖烈後世思維的影響,知道敖烈不喜歡跪來拜去的,所以乾脆解除了敖烈的一切束縛,讓敖烈可以帶着佩劍、穿着鞋,不必等天子的通傳就可以直接進入皇宮大殿,而且還不用趨步前行,直接邁着大步走進去就是了,見到天子之後也不用在行跪拜之禮了。這一殊榮,可謂是曠古爍今了,哪怕是西漢的開國丞相蕭何,也只有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特權。見到天子不用跪拜,敖烈可謂是古往今來的第一人了!

基於以上四點,足以顯示出劉協對敖烈實在是信任有加了。其實這也是敖烈穿越所帶來的蝴蝶效應。在洛陽給劉協授課的時候,敖烈就曾經有意無意的暗示過劉協,不久之後大漢將要面臨一場大亂,起始點,就是劉宏的駕崩。隨後西涼的董卓就會霍亂京師,掀開一輪又一輪的腥風血雨。劉協雖然和敖烈相處僅僅半年,但是他卻被敖烈心繫天下百姓的高尚品性所折服,在授課的過程中,敖烈的一些新鮮論點和看待事情的角度,讓劉協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所以,今天的劉協已經不是歷史上那個窩窩囊囊的漢獻帝了,儘管之有九歲的年紀,但是劉協已經懂得如何把握時機,如何最有利的保護自己了。所以劉協趁着剛剛登基,朝中的一切矛盾都還沒有顯現出來的時候,立刻頒佈了這道天子第一詔,給了敖烈極大的權力,讓敖烈擁兵在外,對朝中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也是一個牽制。

當然,除了對敖烈的極度信任、把敖烈視作親生兄長之外,劉協頒佈這道詔書還有一層含義,他明白單憑自己的力量,是絕對掌控不了整個大漢江山的,於是不惜重賞,拉敖烈來做外援。用以震懾那些野心勃勃的各路諸侯。不過說到底,劉協的這道詔書,還是出於對敖烈的信任,否則也不會給予敖烈如此煊赫的權勢。

宣讀完天子第一詔,整個大廳變得鴉雀無聲。甚至連宣讀詔書的吳旭都愣住了。這道詔書是劉協秘密交給吳旭的,吳旭先前並不知道詔書的內容,當宣讀完詔書之後,吳旭被詔書中包含的幾層意思深深地震撼了!這,和封王有什麼區別?只是名號稍有不同而已。

敖烈本人也有些吃驚,他也沒想到劉協對自己的信任度,會達到這種無以復加的地步。腦海中,不知不覺的閃現出,自己大婚當日,劉協帶着滿臉的天真偷偷跑進顯親殿偷窺自己的樣子。當年那個毛頭小子,如今已經是一朝天子了。敖烈還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最愛用手去摸劉協的小腦袋。

“敖驃騎……那個,敖州牧,呃,君侯,請接旨吧。”吳旭在震驚過後,開口提醒敖烈接旨。只是對於敖烈的稱呼,吳旭顯得有些無所適從,叫驃騎將軍吧,不合適,因爲敖烈已經被冠以驃騎大將軍職位了,應該叫敖大將軍,可是那麼叫又有些拗口;叫州牧吧,也不合適,前任幽州牧還沒有離職,況且劉虞還是敖烈的父親,當着劉虞的面稱敖烈爲州牧,實在有些爲難;最後,吳旭索性改口叫敖烈爲君侯了。冠軍侯這個爵位,在大漢數百年的歷史中,絕對是一份殊榮,迄今爲止,算上敖烈也只有四人得以被賜封爲冠軍侯,這樣稱呼既能顯示出敖烈身份的尊貴,又沒有其他違和的地方。其實這也怪不得吳旭,誰讓劉宏劉協父子先後給了敖烈那麼多的官職呢?

敖烈身軀一震,站立當場朗聲說道:“臣敖烈接旨,謝聖上隆恩。”既然劉協給了敖烈不用行跪拜之禮的特權,正合敖烈的心意,作爲一個後世穿越來的靈魂,敖烈也是在不習慣跪拜。所以,敖烈也就理所當然的站着接旨了。

吳旭微微點了點頭,默默地把手中的詔書遞給了敖烈。

直到敖烈站着接過了天子詔書,一衆幽州文武才醒悟過來,看着敖烈挺立的身軀,目光中都充滿了熱切。這些人能夠在敖烈的慶功宴上出現,自然都是劉虞認爲值得信任的官員,是比較忠誠、正直的官員。所以這些文武官員對敖烈受此殊榮,沒有任何的嫉妒情緒,反而是由衷的感到欣慰。其實在幽州官員中,絕大多數人都早已把敖烈當做了下一任的州牧看待,不少人都稱呼敖烈爲少主而不是將軍。現在劉虞得到了升遷,敖烈順理成章的接替州牧之職,是這些官員們喜聞樂見的事。

當下,文臣以閻柔爲首,武將以史渙帶頭,分作兩班來到劉虞父子身前,祝賀劉虞升遷、敖烈出任州牧之職。一時之間,整個大廳又重新變得喧鬧了起來,衆人紛紛高聲相慶,祝賀州牧一家雙喜臨門。最後,在史渙的提議下,這場原本是爲敖烈慶功的酒宴,變成了歡送會兼接風宴,既爲劉虞送行,也爲敖烈上任接風。幽州數十官員,酒宴過後,盡皆大醉而歸。

三日後,薊城西門。

劉虞和敖烈父子二人並肩站立在在西門的城牆上,遙望着目不可及的神州大地。

“還記得你當是做的那首登幽州臺歌麼?”劉虞先大破了沉默。

敖烈沒有說話,微微點了點頭。

劉虞低沉的背誦着:“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烈兒,如今你的身份地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首詩的前兩句,你已經做到了。今後,切記要善待幽州百姓,不可讓治下子民流離失所、愴然涕下。”

敖烈堅定的回答:“父親放心,孩兒心中志願,絕不僅僅只是讓幽州百姓豐衣足食。我大漢千萬子民,孩兒都會放在心裡的。”

劉虞伸手拍了拍敖烈寬厚的肩膀,欣慰的說道:“吾兒有此志向,也不枉爲父養育你一場。對了,現在朝中形式危機四伏,爲父此次出任大司馬,也不知前途如何。你母親,就留在薊城吧,有你和琰兒照料,爲父也放心。”

敖烈感覺到了劉虞似乎有交代後事的意思,變色道:“父親何故說這些不吉利的話,孩兒和母親盼着您能平安歸來。不過,朝中的形式確實是微妙的很,雖然小協兒,呃,雖然天子已經登基,可畢竟年歲還小,何進和十常侍爭權奪利了半輩子,在這個緊要關頭不可能無動於衷,不過孩兒認爲他們這些人都不足爲懼,唯一讓孩兒感到危險的,是西涼董卓。此人狼子野心,無論朝中發生什麼變故,父親切切不可讓此人進入洛陽。”

劉虞轉過頭看向敖烈,凝神說道:“西涼董卓?爲父相信你的判斷,這件事,爲父記下了。”

敖烈嘆了一口氣,不知道歷史的車輪,會不會因爲自己的到來而發生偏轉,如果還是按照先前的順序發展的話,董卓進京之後,大漢的亂世就真正的要到來了。算了,事在人爲吧,敖烈知道自己左右不了歷史的慣性發展,也就不再糾結這件事情。

擡頭看了看天色,敖烈有些不捨的說道:“父親,天色不早了,您該啓程了。”

劉虞默默地點點頭,在敖烈的注視下,轉身走下了城頭,然後在早已等候在西城門外的數十名親衛陪伴下,離開了薊城,向洛陽的方向而去。

第302章 三線開戰(六)第309章 以假作真第442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第382章 讓勇氣飛(二)第135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第351章 決戰漢中(一)第243章 曹仁的佈局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284章 郭嘉密謀第423章 關羽的請求第71章 巧遇臥龍第18章 拜師第170章 血色歸途(二)第139章 各展神通第80章 蹋頓瘋了麼?第429章 七擒孟獲(三)第61章 二虎相爭第166章 密謀第199章 以人爲鏡第25章 倒履相迎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89章 父子交心第91章 江東孫伯符第166章 密謀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192章 大鬧鄴城(二)第33章 激戰右北平第31章 烏桓進犯第328章 兼而有之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299章 血戰洛陽(四)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73章 拔刀相助第81章 損人不利己(一)第98章 功成萬骨枯(四)第154章 呂布再揚威第260章 是真還是假第94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28章 兼而有之第433章 鷹視狼顧第64章 火燒伏牛山第475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79章 寶馬的盧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374章 劉備稱王第438章 願賭服輸第183章 一鳴驚人第87章 王者歸來(四)第65章 短兵相接第447章 麒麟喚夜(二)第445章 千里之外第39章 單挑第434章 惡戰不休(一)第359章 七進七出(一)第99章 功成萬骨枯(五)第490章 決戰官渡(五)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309章 以假作真第371章 開誠佈公第33章 激戰右北平第184章 親情的溫暖第72章 招賢納士第308章 一時瑜亮第269章 封狼居胥(五)第29章 童淵到來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218章 一直都在、從未離開!第345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37章 全軍覆沒第230章 第十四州第31章 烏桓進犯第99章 功成萬骨枯(五)第312章 夜襲袁營(三)第3章 西域寶馬第24章 換裝第330章 平定涼州第53章 鳳凰樓風波第223章 凱旋而歸第178章 神醫到來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129章 歃血爲盟第208章 曹操的野望第477章 金戈鐵馬(二)第392章 不世奇才第22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197章 俘獲芳心第420章 初戰失利第118章 呂布的抉擇第1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四)第287章 渾水摸魚第432章 關羽歸心第134章 戰神呂布第401章 三線開戰(五)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59章 豪氣干雲第423章 關羽的請求第337章 天降異象第323章 甕中之鱉第199章 以人爲鏡第382章 讓勇氣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