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對於土地的渴求

像這種刷形象的機會,秦公嬴斐絕對不會錯過,因爲這是一次千載難逢,樹立正面形象的機會。

百萬民夫來自涼、並、益、漢四州的各郡縣,一旦直道修繕完畢,這些民夫各自迴歸故里。

到時候,秦公嬴斐的形象隨着這些人的口口相傳,必將更爲立體化。

一個國家的君上深入人心,這就意味着這個國家的凝聚力增強,有了一定的國家榮譽感。

……

丞相蔣琬心裡清楚,秦公嬴斐是一個善於把握機會的人,他絕對不會放過這樣免費宣傳的機會。

對於丞相蔣琬的想法,秦公嬴斐心裡並不清楚,就算知道了他也只會點頭承認,而不會反駁。

因爲從始至終他就是這麼想的,作爲後世來客,秦公嬴斐對於三國演義熟讀於心,自然清楚仁義佈於四海的劉玄德就是靠名聲獲得了那麼多的文臣武將。

趙雲,關羽,張飛那一個不是無雙武將,諸葛亮,龐統,劉巴,法正那一個不是蓋世謀士。

也正是名聲在外,劉備就算是戰敗逃亡也不至於無處可去。

天下的老百姓對於劉玄德感恩戴德,只要劉備到來,必將會備上酒肉,同時向搜查的軍隊隱匿。

可以說正因爲劉備在天下百姓眼中的名聲,導致好多次劉備必死而不死。

……

秦公嬴斐對於劉備別的地方看不上,但是對於劉備精心維護的名聲,可謂是推崇備至。

有了仁義無雙的名聲,這讓劉玄德具備了極大的人格魅力與致命的吸引力。

如今秦公嬴斐雖然實力強於天下各大諸侯,但是維持一個好名聲,對於接下來的戰爭,以及鞏固秦國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心中念頭閃爍,秦公嬴斐沉默了良久,方纔朝着丞相蔣琬開口,道。

“丞相,如今大匠彙集咸陽,你認爲孤應該如何才能從數千人中跳出最適合擔任修繕直道的那個人?”

對於這一點,秦公嬴斐心裡也是糾結無比,對於其他的事情他或多或少的涉獵過一點,就算再不濟也聽說過。

以至於當事情發生後,他都能夠從容應對,不至於顧此失彼。

但是修繕直道這件事除外,前世今生,秦公嬴斐對於建築這一方面就是十竅通了九竅,可謂是一竅不通。

如今事情到了當口,他無奈之下,只好將難題推給了丞相蔣琬。

……

聞言,丞相蔣琬目光閃爍了一下,他就清楚了秦公嬴斐的打算,只是他對這一方面也所知不多,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就這樣兩個人彼此沉默着,一直過了許久,丞相蔣琬方纔無奈擡起頭,道。

“君上,如今天下工匠皆聚集咸陽,不如就此舉行一次考覈,只有符合者,才能擔任修繕直道的督辦。”

“嗯。”

點了點頭,秦公嬴斐對於丞相蔣琬想到的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表示認可。

因爲此刻他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與其在這裡大眼瞪小眼,還不如看一看這數千人的能力。

有道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如今數千人彙集一堂,就算再廢材,他們也能夠拿出一個合適的方案。

“丞相所言極是,就以丞相所言,明日展開考覈,題目由孤親自出。”

“諾。”

……

點頭應諾一聲,丞相蔣琬轉身離去,親自安排數千工匠考覈一事了。

他心裡清楚,秦公嬴斐這一次召集天下工匠前來咸陽,不惜開出賜爵的代價,不僅僅是爲了修繕直道。

蔣琬對於秦公嬴斐的心思一清二楚,他明白秦公嬴斐不過是藉助這個機會,選拔出人手要對咸陽大宛道進行實地考察。

正因爲關係到咸陽大宛的開鑿,秦公嬴斐絕對不可能將考題傳出去,因爲秦公嬴斐要的是真正的大才。

咸陽大宛道的開鑿關係重大,甚至於關係到未來秦國國策的制定,所以,秦公嬴斐不敢大意。

他不想費時費力,花費大價錢開鑿的咸陽大宛道是一條廢道,要是這樣,恐怕秦公嬴斐將會淪爲天下人茶餘飯後的笑柄。

只有秦公嬴斐親自出題,才能避免考題泄露,也唯有如此秦公嬴斐才能隨心所欲的選拔合適的人才。

在這一點上,丞相蔣琬看的極透,他心裡清楚秦公嬴斐對於咸陽大宛道看的極重,在這一點上,絕對不容許其他人插手。

作爲秦國三公之首,丞相蔣琬已經權力滔天,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這個時候,他不會冒然去觸怒秦公嬴斐。

這便是爲臣者的臣之道,同時也是丞相蔣琬與秦公嬴斐相處這麼久,依舊融洽的前提。

……

“咸陽大宛道能否開鑿,就看明日了!”

就在蔣琬離去不久,秦公嬴斐收回目光,望着桌面上的地圖,他的神色變得有些凝重。

在咸陽到大宛之間,他畫出了一條線,而這一條線就是秦公嬴斐設想的咸陽大宛道。

從咸陽出發經過武都郡,白馬羌,賜支河首等地一路向着漢州而過,只是秦公嬴斐心裡清楚,這不過是他的猜想而已。

這一條線路是否成立,還要看接下來的實地考察。不過秦公嬴斐心裡也明白,自己話的這一條線,好處與壞處同樣明顯。

這一條線經過了武都郡,白馬羌,賜支河首等地,一直到達漢州,一旦這一條咸陽大宛道開鑿成功。

到時候不僅漢州掌控在中原朝廷手中,就連白馬羌,賜支河首(青藏高原)等地也將長久的落入中原朝廷掌控。

一旦這個想法成功,在百年時間的影響下,漢州與賜支河首等地將會成爲中原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望着地圖,秦公嬴斐虎目熠熠生輝,他對於土地有一種近乎病態的渴求,對於賜支河首等地,他絕不會放過。

心中念頭閃爍,秦公嬴斐目光在地圖上來回,思考着這一條路線的可行性。

半響之後,秦公嬴斐望着地圖,目光一轉,喃喃自語,道。

“如果通過賜支河首,這意味咸陽大宛道,將會有大部分處於高原地帶,這樣一來工程量將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二使入秦第四百零五章 舉手之勞只爲心安第九百七十九章 只能二選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陣前第二百八十四章 舞劍助興第三百九十五章 呂布的義子之路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負世子之名第九百七十二章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盟主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孤欲一統四海八荒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鞠義的瘋狂第四百零一章 不足以做王霸之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吞併荊州第八百三十二章 法家這柄利劍出鞘第六百二十六章 秋收後南下荊州第二十七章 鬧劇結束第七百五十二章 事不宜遲當早做決斷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三十一章 天使到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關二爺最後的絕響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魏良奇襲會水第二百五十八章 尉氏來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必殺之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襲營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根由第一百六十九章 治國安邦之能第五百二十三章 拓拔天都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函谷關下的沉默第五十一章 流言四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這輛戰車必須停下來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荀姬的告誡第二百三十六章 陣前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有一點興奮,有一絲快 | 感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各執一詞,各有千秋.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石多鳥第九百章 湘水倒灌臨湘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黃巾終結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秦王在大秦威尊無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生財之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點醒郭嘉第七百三十八章 袁紹南下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既然想負隅頑抗,那麼孤做這個千古罪人又如何!第一百八十六章 求援第五百九十八章 嬴斐大怒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於毒劍指張南第六百九十章 風骨與氣節第五百六十五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 上第一四十七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尼諾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攻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一切皆成定局!第一百五十章 劉宏的狂喜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不知大單于有沒有興趣南下獵秦?第十七章 詩動京華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義之名要之何用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派遣使者入城,約見紀靈.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以成九五之勢第五百三十四章 選擇呂布爲突破口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來自治粟內史的報告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大朝議第四百八十二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在這場棋局上,誰才能勝天半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何不借此機會逐鹿中原?第六百九十七章 何人替本侯取德陽?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召諸將回咸陽述職第五百二十九章 信使到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秋收後南下荊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誅絕第五百六十八章 奏樂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越國向秦第五百五十八章 消息傳來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王呂布的救場第五百八十二章 倉皇而逃第七百七十一章 爲我侍寢亦要滅你國民第四百一十章 慕子之才而欲拜子爲長史第五百四十六章 長安鬧劇結束第五百七十八章 十萬大軍殺機起第六百零七章 三年不過函谷關第八百八十章 取荊州的必要性第一百二十八章 仰慕中原文化的樓蘭王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袁術的恐懼!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以太子監國,二相輔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足五成!第三百一十九章 鳴冤鼓響之萬民審判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秦軍退,呂蒙陸遜懵逼. 2第六百二十八章 上中下三策以伐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丁昌入吳縣!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嬴斐心中的擔憂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我欲稱帝於中原,先生以爲如何?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呂布的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八章 這個時代的戰爭之神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宮中的父子第五十二章 古之惡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八勝八敗論第三十三章 心性變化第八百九十八章 文聘重傷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詔令第四百六十四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一百八十五章 退守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