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堅定趙王呂布一戰之心

不知不覺,半年時間已經過去。

……

整個秦國朝廷,也開始習慣了沒有右丞相郭嘉的日子,整個大秦朝廷運轉自如,並沒有發生意外。

只有少數的幾個人心裡明白,秦公嬴斐罷黜右丞相郭嘉,並非一時興起,也絕不僅僅只是爲了讓郭嘉安心養病。

這一切都是君上嬴斐的佈局,只不過是藉助這個機會,讓郭嘉從文轉武,繼續擔任軍師一職。

蔣琬等人心中清楚,從今以後,大秦朝廷中必將會是文武分離,軍不幹政,政也不能控軍。

……

這半年來,整個天下風起雲涌,表面上雖然沒有絲毫變化,如同一潭死水。

但是大家都清楚,在這份平靜下。早已經醞釀出驚人的風暴,只是在等一個機會,一個妥當的機會。

一旦時機成熟,必將會爆發出驚天大戰,一時間席捲整個中原九州。

……

外界風暴醞釀,此時此刻,大秦後宮之中一片祥和,嬴斐與荀姬的關係因爲蔡琰的原因稍微緩和了一點。

這個時候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春天悄然來臨。秦公元年已經過去,天氣開始回暖,戰爭的氣息開始在天地間蔓延。

半年多以來,由於蔡琰身懷六甲,嬴斐一直都是夜宿烏拉爾提與黃氏的宮中。多日耕耘,烏拉爾提兩女肚子逐漸大了起來。

正因爲這個原因,荀姬與嬴斐的關係纔出現了和解的苗頭。

特別是蔡琰已經懷胎十月,已經快到了分娩的時候。經過張仲景的確診,分娩時期就在最近。

……

“斐兒,你心事重重,可是秦國發生了大事?”

看到一直沉默的嬴斐,荀姬無奈之下開口,道。

“沒有!”

搖了搖頭,嬴斐在第一時間開口否決,從一開始以來,他就下意識避免後宮干政,從來都不在荀姬等人面前談論政事。

特別是經過荀攸一事之後,對於後宮干政一事,嬴斐非常敏感。

“文姬生養在即,孩兒不過是再想是男是女……”

嬴斐給出的理由滿分,可以說是無懈可擊,因爲蔡琰是正夫人,生下的孩子是男是女影響極大。

一時間,荀姬也沒有懷疑。反而點了點頭,望着嬴斐,道。

“文姬生養在即,你當與蔡公多聯繫,孩子取名一事,恐怕還需要麻煩蔡公。”

在古代取名一事需要德高望重之人,這一點嬴斐一清二楚,因爲哪怕是後世也是一樣,孩子出生,取名一事必然是德高望重,最有文化之人。<>

縱觀整個秦國上下,大儒蔡邕確實是第一個選擇,只是這是嬴斐前世今生以來的第一個孩子。

初爲人父的嬴斐,從一開始就決定,孩子取名一事必須由自己來。

心中念頭一閃而過,嬴斐望着荀姬,道:“取名一事,孤心裡有數,就不必勞煩御史大夫了。”

……

沉默了一會兒,嬴斐望着荀姬,道:“關於接生一事,孤會下令召集扶施城中最優秀的接生婆,一併交給母親。”

……

嬴斐心裡清楚,張仲景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神醫,但是男女有別,蔡琰接生不能讓張仲景來。

畢竟漢末亂世不比後世,男女之別,此刻尚是頭等大忌。

……

長安。

半年時間過去,趙國的國力開始恢復,由於賈詡與陳宮兩個人的政策不斷推行,讓荊州百姓開始歸附。

未央宮中,呂布高坐在龍椅上,眼中掠過一抹凝重。三個月以前,魏使荀彧西向,表達出了結盟的意願。

當時呂布並沒有給於荀彧明確的答覆,因爲秦公嬴斐驅逐荀攸出境的消息,他在第一時間就得知了。

……

“文和,剛纔有消息傳來,魏使荀彧已經與韓國,楚國,吳國,越國達成共識,以合縱抗秦。”

犀利的目光從每一個人的臉上掠過,趙王呂布,道:“對於這件事,爾等以爲本王該如何做?”

韓、楚、吳、越、魏五國聯盟已成,天下大勢已經成了戰國之勢。如今荀彧效仿戰國蘇秦,欲佩戴六國相印。

……

經過呂布的這一番話,賈詡與陳宮兩個人心中念頭閃爍,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王上,如今局勢乃七國並起,一如戰國之時。當今韓國如同昔日齊國與秦國爲當世最強。”

“縱觀當今天下,秦國最強其餘皆弱。想要問鼎中原,就只有聯合六國以攻強秦,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賈詡眼中閃過一抹凝重,在場的都是趙國重臣,自然清楚趙國的處境最爲不堪,可謂是四面皆敵。

西有強秦,南有越國,東向楚國,除了越國之外,就沒有一個是弱國。每一個都有三十萬大軍。

趙國位於長安夾在中間,只能倒向一方。不是靠向強秦,就是倒向合縱聯盟。

“臣以爲當合縱以攻秦!”

面對賈詡堅決的話,趙王呂布一時間也是沉默了下去。片刻之後,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望着賈詡,道。<>

“文和,爲何不是靠向秦國以攻合縱?”

對於秦公嬴斐,呂布從心底裡有巨大的忌憚,特別是虎牢關下的驚天一戰,更是記憶猶新。

虎牢關下驚天一戰,幷州抗擊鮮卑南下火牛陣,每一戰,秦公嬴斐都表現出了震驚天下的能力。

而且,此刻的秦國擁兵四十五萬,五大營之名威壓中原九州。其勢力縱橫數萬裡,雄跨涼並益漢四州。

勢力之大,讓呂布爲之動容。

……

聞言,賈詡在瞬間就明白了呂布的心中想法,他自然清楚呂布對於秦公嬴斐心中忌憚極深。

心中念頭閃爍了一下,賈詡望着呂布,道:“王上,我國與秦國接壤,秦國想要開疆擴土,唯一的辦法就是兵出關中。”

“只有席捲關中,秦公嬴斐之勢必將會大盛,有了益州與關中沃野千里之地,整個秦國的糧草將不會出現匱乏。”

“特別是到時候秦國坐擁山河之固,易守難攻,只要陳兵函谷關外,足以以一己之力對抗關東諸國。”

賈詡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望着趙王呂布,一字一頓,道:“想要兼併天下,秦趙必爲死敵,除了一方倒下之外並無他法。”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秦帝國的五大幹道第二百五十章 遣子追隨之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四國君主,同一時間到達元城 2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取名牧第五百零九章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一千一百章 一人師天下第四百零八章 以百姓之犁鑄帝國之劍第三百三十二章 叩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軍伐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前往太師府第七十四章 一劍驚魂第七百九十九章 政客布波幕第五百零八章 前往溫侯府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不相予謀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與天下萬民約第七章 徐庶徐元直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纔是最後那一隻黃雀?第二百二十章 投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變故橫生第七百一十八章 趙雲斷後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最後滅魏,是給魏王曹操最後的體面.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攻 4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這是一場艱難的拉鋸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沮授入幷州、呂布的野望第七百七十一章 爲我侍寢亦要滅你國民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虎豹騎,衝鋒!第三百六十四章 代帝守孝天下縞素第八十四章 謀劃沙頭縣第八百六十一章 挫其鋒銳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秦國唯一的目標——統一天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勒石記功而還第八十章 用兵唯謹慎第六百二十三章 加以改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吳楚震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徵發五十萬民夫,疏通水系.第七百三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七百四十章 久守必失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計亂國第四百零七章 坐而論道於鹿門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重要第九百七十四章 秦人的精神第八十六章 陣前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臣子之禮拜見第八百六十章 劉表的瘋狂第九百四十七章 張仲景到扶施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幽州與青州而來的文書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石多鳥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誅九族第六百六十六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三十五章 放棄全線攻擊一點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宿荒地第一百三十章 樓蘭城下的血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卓第二百五十章 遣子追隨之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大舉進攻第一千三百章 毒士之計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君素雅達,必不致令孤徒勞往返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終究還是出事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是他?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勸曹操!第四百四十章 行以假亂真之事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程昱話秦國第三百二十三章 逼殺三公第九百九十三章 高覽已死,降者不殺!第七百一十八章 趙雲斷後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立太子第九百九十一章 不是鯨吞而是蠶食第三百四十章 殺馬以食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心事!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設立八州,將天下納入大秦帝國.第九百八百章 臨陣易帥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親手打開潘多拉魔盒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摧枯拉朽之勢.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最後滅魏,是給魏王曹操最後的體面.第八百七十三章 各方震驚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丁奉投降!第八百二十六章 攤丁入畝第九百二十一章 防患於未然《爲Ricky盟主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縱橫風流第八百五十章 四世三公也是一種桎梏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自古以來,任何一項偉大的工程都註定了白骨盈野.第三十一章 天使到來第七百零四章 黃權隕推封感言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侯使者向扶施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將與風聲第九百二十二章 敢問趙王,你還敢戰否?第九百六十章 紀靈的出乎意料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給華夏文明的源頭一個清晰的定義第六百八十八章 四路伐燕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像蒼蠅一樣亂竄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餘波未平!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魏延大破野王,河內郡屬秦.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神都!第一百七十三章 重啓絲綢之路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意志的比拼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大戰步度根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郭嘉入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