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秦王下膠州

與墨無道一番攀談,秦王嬴斐對於諸子百家的瞭解更深幾分,心中的忌憚,也隨之深了幾分。

隱藏於世間,只聞其名的諸子百家,居然有如此龐大,錯綜複雜的勢力,讓秦王嬴斐也爲之動容。

他心裡清楚,光是憑藉墨家的勢力,動盪秦國也許做不到,但是動盪一個吳國,絕對輕而易舉。

這樣強大的實力,就算是秦王嬴斐也感覺到了駭然,因爲就算是大秦,也要費一番手腳,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吳國再小,也有兩郡之地,三世根基,孫氏的威望,早已經深入人心。更何況,吳國之中,世家大族林立。

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國情的複雜,並不下於當今任何一國。

……

“無道,墨家在咸陽與膠州分設總部,爲大軍準備最精良的裝備。”

“諾。”

……

點頭應諾一聲,墨無道對於秦王嬴斐的話,並不意外。他心裡清楚,秦王嬴斐親至十萬大山,就是因爲他看中了墨家的能力。

此刻他沉浮秦國,秦王的命令,他根本拒絕不了。

“無道,吩咐妥當之後,抽調一批在船隻與機關上有造詣的高手,隨孤南下膠州直入番禺。”

“諾。”

……

秦王嬴斐在十萬大山中,盤亙了三日,就急匆匆的離開了墨家總部。這裡與世隔絕,消息傳遞起來並不快捷。

如今青州四國爭雄,對於秦王嬴斐而言,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他自然而然不願意錯過。

十萬大山雖好,卻並不上這萬里河山,習慣了做一個生殺予奪的上位者,權力的誘惑,遠比山川河流更爲動人。

秦王嬴斐不願再耽擱,他要立即南下番禺,主持這一次的軍事行動。

……

番禺。

半個月後,秦王嬴斐一行人終於到達了番禺,對於番禺大營,秦王嬴斐一直充滿了期待。

因爲這是秦國內部唯一一支海軍!

“臣周瑜,拜見王上!”

看着器宇軒昂的周瑜,秦王嬴斐也是感慨不已,這一刻他想到了一首詞裡的幾句: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此刻的周瑜,已經極其接近於歷史上巔峰時期的他,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大氣磅礴,彷彿就算其實天塌下來,他也能夠從容應對。

氣勢如此,說明周瑜已經完成了最後的蛻變。

“公瑾不必多禮,快快起來說話!”

“諾。”

……

“王上,此地不是說話之地,請王上移步膠州刺史府,容臣稟報海軍建設事宜!”

“嗯。”

微微頷首,秦王嬴斐認同了周瑜的觀點,此地確實不是談話之處,他們之間的談話,大多都是秦國機密。

一旦不經意泄露出去,對於秦國而言,將會是一場大災難。

“公瑾帶路,無道,林峰,奉孝,跟上!”

“諾。”

……

不一會兒,秦王嬴斐一行人就進入了膠州刺史府,此刻秦王嬴斐,番禺大營主將周瑜,軍師郭嘉,黑冰臺統領林峰,墨家鉅子墨無道,膠州刺史馬良一一聚齊。

“臣等見過王上。”

目光如炬,秦王嬴斐深深的看了一眼膠州官員,微微點頭:“孤一路南下,見識到了膠州的繁華與興旺,此情此景,諸位愛卿功不可沒。”

“等天下一統,我大秦君臨天下,孤會下令統計出諸位愛卿的功績,統一封賞!”

“謝王上!”

作爲秦國羣臣,他們自然清楚,秦王嬴斐這句話的意思,如今秦國尚未統一,正是天下大亂之際。

秦國文武應該同心協力,只爲了一統天下,而不是封賞羣臣,只要戰爭結束,以秦王嬴斐的慷慨,必然會大封天下。

“馬良留下,其餘人退下!”

“諾。”

……

等到其他人退出去,整個大廳之中,只剩下了馬良,郭嘉等寥寥數人。這也是秦王嬴斐有把握,絕對忠誠秦國的文武官員。

目光如炬,秦王嬴斐深深的看了一眼衆人,道:“馬良,膠州近年來收成如何?,人口增長如何?”

聞言,馬良連忙朝着秦王嬴斐躬身,道:“稟王上,由於官府大加鼓勵,百越與中原融合,現在膠州六郡,人口六百萬。”

“由於朝廷大力發展水利,維修靈渠,灌溉面積增大,收成急劇增加,如今龍川之中,有糧倉三十萬石,番禺大營糧草二十萬石,專門供給大軍,以及災難之時,賑災救民。”

“嗯。”

點了點頭,秦王嬴斐對着馬良,道:“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此話不假,膠州在你手中有如此長足的發展,孤心甚慰。”

……

對於馬良的成績,秦王嬴斐自然不會看不到眼中,他心裡清楚,當時的膠州是什麼樣子,此刻的膠州又是如何。

這其中是馬良等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施政成果。他作爲秦國王上,就必須要對此做出表彰。

“爲了大秦,爲了王上,臣願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馬良的回答,同樣震撼人心,作爲落魄世家的子弟,馬良自然清楚想要在這個亂世出人頭地,光耀門楣的難度。

若不是遇上秦王嬴斐,恐怕此刻他還是懷才不遇,落魄街頭。哪裡有位居一州刺史,施政於萬民的威風。

正因爲如此,馬良等人對於秦王嬴斐充滿了感激,這也導致他們爲大秦出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嗯!”

微微頷首,秦王嬴斐神色也爲之動容,他看着馬良,道:“孤有爾等,大秦有爾等,豈能不勝。”

……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

不知道從何時起,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這句話成了秦國的誓言,彷彿這樣,會讓他們傳承大秦帝國的無雙鋒芒。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已經不再是一句單純的號子,而是整個秦國的誓言,只要這句誓言響起,整個秦國就能夠凝聚起來。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聽到秦國官員的誓言,墨無道神色微微一變,對於這句話,他有着不一樣的理解,在墨家的記載中,這句話就是老秦人的精氣神。

新書上傳【帝秦霸世】求推薦,求收藏,求關注

第六百一十三章 遷刺史府北上乎?第一百五十三章 汪士奇使小宛第二百一十九章 誰敢一戰!第五百零一章 不讓也得讓第三百三十章 杯酒泯恩仇《爲Ricky護法賀!》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人強則硬,國強則霸,學強則橫!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以書籍易糧草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魯的選擇第八百零九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袁術的成長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蔡邕離世!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縱橫風流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悍然出手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兩翼騎兵殺出,呈錐矢陣,殺——!第五百五十章 步卒出擊第六百七十三章 萬千戰陣存乎一心第八百七十七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三十章 五方會獵第八百八十三章 擁荊揚二州之富,控徐州之卒.第三百五十七章 三問三答第五十四章 三千文第三百零一章 千差萬別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鞠義驚天一擊,袁譚敗退北海!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染旋門關第八百八十章 取荊州的必要性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越國向秦第七百九十七章 膽大包天的張青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足五成!第九百零二章 練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宛古訓第七百三十二章 三萬幷州狼騎假道伐曹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瘋狂推進的秦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老天都幫忙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趙雲戰關羽 1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魏軍殺到,韓軍退入鄴城.第五百八十一章 殺他一個片甲不留第五百三十九章 狼騎亂宮闈第一百九十八章 鬼才之謀第六百六十一章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鄧艾的心思第三百二十八章 文定之禮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議豫章!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荀攸的佈局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吳楚震動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人心唯利第三百四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四百零六章 天佑善人第五百零三章 聯軍散去第六百二十八章 上中下三策以伐之!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路齊出以穩秦國第五百七十六章 試問爾等敢戰否?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周瑜的目標是太湖水軍!第八十三章 梟雄之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激流勇進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路齊出以穩秦國第九百三十三章 你有一個蓋世無雙的父親第一千零二十章 大秦軍陣震曹呂第五百零四章 夜宴第四百三十九章 佈下驚天之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婦人之物以激之!第四百四十四章 自願苟活於世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提上日程的咸陽大宛道第五百八十二章 倉皇而逃第九百六十章 紀靈的出乎意料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百萬大軍作驚天一賭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許攸的三國論第六百五十八章 龐德公的誅心之言第五百三十四章 選擇呂布爲突破口第一百零四章 劍指氏羌第一百九十八章 鬼才之謀第四百六十二章 於書房之中推演兵事第七百七十九章 典韋突然開了竅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太史慈,尉然殺到!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針對性的對策第八百四十五章 呂布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二章 坐觀風雲起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劃時代的會見第三百五十六章 隱於貧民區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這是一場艱難的拉鋸戰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封侯第三百六十七章 中平三年春第六百七十五章 法制還是法治?第四百九十二章 巔峰之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鬥將之上位者絕不能太妖孽第四百零五章 舉手之勞只爲心安第七百五十九章 連斬八將 3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步度根入東鮮卑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猛虎需要血食餵養!第三百九十九章 發出屬於我們的聲音第一百二十九章 下戰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天下譁然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會盟 1第三百七十八章 十里之外聚水以成勢第五百四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下戰書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