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退而求其次

“吸!”

全場鴉雀無聲,他們都被震撼了。說是七步就是七步,一步不多,一步也不少。七步剛止,全詩完整的呈現在衆人面前。

這一刻質疑聲不再,它們早已經消失在了九霄雲外。在場衆人看嬴斐的目光如同觀察着一個怪物,就連嬴斐身邊的徐庶,曹操,袁紹等人也是如此。

蔡邕眼中的震驚怎麼也掩飾不住,這等天縱奇才已經不是自己能夠教的了。他的眸子裡閃過一抹落寂,他曾高看少年一眼,卻不料對方就這樣明晃晃的打了他們的臉。

“賢侄才華橫溢,邕拜服。方纔不當之語,還請賢侄莫怪!”蔡邕第一個從震驚中甦醒,想到自己剛纔的態度臉上閃爍過一抹豔紅。

自己成名數載,卻忘記了人不可貌相,甘羅十二爲秦相的故事,蔡邕臉上的豔紅,那純粹是被羞的,他這可真是有眼不識金鑲玉啊!

“蔡中郎無需如此,方纔是斐孟浪了!還請諸位莫怪!”

這一刻的謙謙有禮與方纔的咄咄逼人簡直如同兩個人,經過剛纔七步成詩的震撼,沒有人再認爲嬴斐狂妄。

蔡邕的態度變化,極其的自然,因爲他是一代大儒。如此放低姿態,自然會讓所有人忘記蔡邕方纔的惡劣態度。

但是這不代表在場的所有人都能夠如同蔡邕一樣的臉皮厚,王非此刻站在院落裡,臉色變換如四川的變臉絕技,最後通紅的像個猴屁股。

剛纔最是王非叫的歡,結果嬴斐七步成詩來了一個神轉折,臉打的啪啪響。王非作爲侍郎王允的獨子自然深受其薰陶,對文學也是有些瞭解,絕非絲毫不懂的紈絝。

王非不用看別人,自己就能夠品出這首詠菊的不凡。這首詩境界瑰麗,氣魄恢宏,氣格剛勁雄邁,不同凡響。與別的詠菊不同之處在於整首詩通體不見一個菊,卻以詩明志。

這個時候王非的臉上火辣辣的刺痛,他感覺到整個院子裡的人都以異樣的目光看着自己。這是他從來沒有經歷過得,作爲侍郎王允的獨子,從小就受到吹捧。

王非實在待不下去了,這種當場打臉的感覺他不想再感受。擡起頭看了一眼人羣中意氣奮發的少年,眸子裡全是怨毒。

一旁的王允看着兒子丟臉,老臉也火辣辣的掛不住。於是起身朝着蔡邕行了一禮告罪一聲帶着王非離開了蔡府,明白原因的蔡邕並沒有多加阻攔老友。

他心裡清楚王允不適合繼續呆下去,王非將他的臉面給丟盡了。同樣是士林中人,蔡邕明白麪子對於一個讀書人的重要。

對於方纔王非的目光曹操幾個人都有所察覺,袁紹眸子裡閃過一抹笑容對着嬴斐道:“嬴兄弟,當真大才,紹佩服。不過今日王非只怕要記恨兄弟了,日後出門當小心纔是。”

聽到袁紹的告誡,嬴斐腦海裡出現了王非離去前那道怨毒的目光。心下微微一凌,畢竟他也清楚閻王好送,小鬼難纏的道理。

瞧着嬴斐不住變換的神情,曹操在後面補充了一句:“他是侍郎王允之子!”

“嗯,多謝兩位!”

對於曹操二人點頭致謝,嬴斐擡起頭看向了前方就再也挪不動了。院落邊緣一豆蔻女子亭亭玉立,白色爲主的羅衫凸顯出主人的曼妙。

朱脣微張潛藏不住的震驚流露在精緻的容顏上如同點睛的筆畫,最令嬴斐心動的則是其人身上的那一種知性的,空靈的美。

“斐弟!”

感覺到袖子被拉扯,嬴斐回過神來朝着徐庶無辜的看了一眼,似乎想要一個解釋。

“蔡中郎,招呼我們過去,斐弟莫可失禮!”徐庶對於方纔嬴斐的失神自是看在了眼裡,白衣女孩是夠驚豔但是這裡是蔡府,多看一眼就是失禮。

對於徐庶的叮囑嬴斐絲毫沒有在意,此刻的他腦海裡還是那個白衣女孩的倩影。那個身影就如同毒藥一般,進入嬴斐的血液迅速蔓延。

“蔡琰!”

這裡是蔡邕的家,那個女孩只能是蔡琰。也只有號稱蔡大家的蔡琰身上纔會出現那一股知性美,不然在這個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知性美應該會絕跡。

“斐\福拜見蔡中郎!”

由於嬴斐七步成詩的衝擊,這場詩會已經繼續不下去了。見證了這樣的奇蹟,他們也都沒有了賦詩的興趣。

看着眼前的兩個青年,蔡邕臉上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顯得有些激動。親自扶起徐庶二人,朝着嬴斐詢問道:“不知兩位賢侄出自何處?”

古人對於師承極其看重,非嫡傳弟子不授根本。蔡邕雖然看中了兩個人的資質,卻不敢做出搶人弟子的事情來。

“斐自幼隨母習文,兄長涉文二月,自悟之!”徐庶沒有開口,由嬴斐一人一筆帶過。嬴斐看出了蔡邕的念頭,他也有給徐庶找一個好老師的想法。

兩個人可謂是情投意合,想到一起去了。一個要推薦自家兄長,一個要收衣鉢傳人,可謂是各取所需。

由於嬴斐這麼一鬧,詩會已經算是散了。再加上蔡邕這個主人的興趣明顯在嬴斐等人的身上,賓客們紛紛揚揚的告辭離去。

最終整個院落裡只剩下了六個人,蔡邕父女,曹操,袁紹,徐庶兄弟。

人走了,蔡邕就顯得隨意多了,略微有些遺憾的看了一眼嬴斐朝着徐庶道:“你可願拜入我的門下?”

蔡邕最初的目標是嬴斐,因爲嬴斐表現的足夠驚豔讓蔡邕產生了愛才之心。但是方纔的試探中蔡邕被拒絕了,無奈之下只得選擇徐庶。

對於蔡邕的想法嬴斐有些瞭解。微微的搖了搖頭,這個時候的蔡邕絕對不會知道,徐庶纔是真的天才,也是能夠讓他欣慰的傳人。

“福願意!”

徐庶根本就沒有選擇,在最初因爲震驚而愣神之外,回過神來,第一時間就開口答應了下來。

拜師蔡邕對於徐庶有着難以計數的好處,這也是徐庶一直以來的渴望。嬴斐看着徐庶眸子裡閃爍過一抹得意,有了蔡邕的教導徐庶日後或許可與荀攸比肩。

第四百四十三章 郭嘉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韓 | 國舉世矚目第七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三百二十章 鳴冤鼓響之輕騎入城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魏良奇襲會水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秦軍破安風第七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會盟 1第四十四章 建章宮外第二十三章 天然居第九十章 平分敦煌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下詔舉國皆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鬥將之上位者絕不能太妖孽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輿論攻勢第九百七百五章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第五百七十四章 箭陣救曹第三百零二章 母子相見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蒙氏家主的心思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一夜白頭,荀彧的瘋狂.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亂國毒士的三策第二十一章 願爲周亞夫第四百二十一章 激流勇進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絕黃巾之望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九十四章 雖千難萬險,吾往矣!第二百四十七章 必殺之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戰爭進行時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以魏韓糧草,秦國之兵,御趙王呂布.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君臣交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嬴斐大怒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郭嘉倉促入咸陽第三百九十九章 發出屬於我們的聲音第二百七十九章 宿命中的不對付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各營齊出!第一百一十七章 對於黃月英的渴望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有些事終究要有人做!第六百一十六章 秦侯第五百六十七章 十二神將震鮮卑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人守一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個縣令的遠見第二百七十五章 奸雄之心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培養嬴御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南韓,北韓.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秦王嬴斐的用意 1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黑衣衛第四百七十一章 出乎預料之外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我四十六萬大軍馬踏韓國,便是資格!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三年恢復,大軍西出!第九百零二章 練兵第三百零九章 鳳求凰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渾的線索第八百八十五章 本侯一人足以第四百零九章 這羣老不死的第九百八十九章 戰爭陰雲籠罩雁門第二百九十章 誰言女子不如男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田豐沮授相對無言!第一百六十六章 遣使朝洛陽第六百七十三章 萬千戰陣存乎一心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我等拜見君上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守——第六百二十二章 生財之道第七百八十二章 屠城第三百零七章 天下第一劍客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封楚候,遙領彭城十一縣.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文人骨子裡的清高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不是聲東擊西而是明暗同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蛇穴第一百五十章 劉宏的狂喜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君臣交心第七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不得不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紀靈問楊弘答第二百二十七章 連橫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與魏盟約,瓜分天下!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秦王令天下側目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藍田大營到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重啓絲綢之路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程昱拋出四國鼎立之策!第三百二十二章 罷黜第八百三十三章 問題一大堆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第三十三章 心性變化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夜翻越滿家山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關乎國運的戰爭第五百五十八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陰險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路齊出以穩秦國第八百五十章 四世三公也是一種桎梏第九百二十二章 敢問趙王,你還敢戰否?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奸雄的謀算第五百二十二章 兩腳羊第四百九十四章 再提遷都第七百零七章 懿有一妹願嫁於秦侯第六百四十二章 利益最大化第二百六十九章駐軍廣平不合其利第一百零六章兩紙調令第七百四十八章 天下驚第九百四十五章 乾了這碗酒,他日相見不留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奸雄的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