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儒表法裡,道本兵用

光和六年的大漢王朝風雨飄搖,張角的黃巾起義蓄勢待發,整個漢家江山已經只剩下了最後的崢嶸。

大漢王朝的所有人,包括那些目光深遠之輩,也是沒有料到,輝煌幾百年的大漢王朝經此一難,便已經是日落西山了。

蔡府。

蔡邕的書房,兩個人相對而坐。書房內竹簡遍佈,堆滿了一座有一座書架。每一份竹簡都被翻的光滑,這顯示出蔡邕十分的愛看書,時常翻閱。

此刻。

徐庶被震撼了,他終於知道了爲何自己老師聲名著於四海,天下士人皆拜服的原因。這滿滿一屋子的書就是代價,古語有言學富五車當不得假。

“元直,汝之志向若何?”師徒兩人大眼瞪小眼看了半響之後,蔡邕思考了一下問道。

古人教導徒弟以興趣爲主,一年甚至於很長時間都專注於一門學科。時常有人一輩子專攻韓非,專攻儒家或專攻兵法。

經過幾天的瞭解,蔡邕發現徐庶的天賦比自己猜想的還要好。這就導致蔡邕的想法有所改變,本來蔡邕只打算讓徐庶學儒。但是這樣一來就顯得浪費徐庶的天賦了。

如此一塊璞玉自然是要好好教導,決計不可以浪費了。蔡邕對於徐庶的期望值很高,因爲對於衣鉢弟子的選擇往往都是最慎重的。

聽到蔡邕如此問,徐庶敏銳的領會了其中的意思。他的志向決定着蔡邕對於他教授何種知識,明白這一點的徐庶眸子閃了閃,臉色開始變得嚴肅。

“爲帥爲相!”

聽到自己愛徒的回答蔡邕眸子裡露出一抹驚訝,迅速被驚喜替代。哪有什麼比自己選擇的傳人有上進心更讓人喜悅的,蔡邕收斂了心中喜悅眸子動了動:“那你可知何爲帥。”

“回老師,斐弟曾言爲帥者——儒表法裡,道本兵用。”

“嘶!”

蔡邕倒吸一口冷氣,止不住內心深處的震驚。深深的看了一眼徐庶,認真的問道:“元直,他還怎麼說?”

一瞬間蔡邕有些迫切,爲帥者儒表法裡,道本兵用這句話猶如暮鼓晨鐘在蔡邕腦海敲響,讓他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畫面。

徐庶能夠感受到蔡邕的急迫,回想了一下對着蔡邕道:“斐弟曾言爲將者,執行軍令,統領三軍,攻城拔寨;爲帥者,運籌帷幄,統籌全局,意在天下。作爲一名元帥光靠勇武是不夠的,智謀纔是重中之重。”

“嗯,嬴斐所言不差。昔日霸王之兵威,天下無人可以抵擋,卻敗於韓信之手就是這個道理。”一陣嘆惋聲傳來。

蔡邕沒有說完的話,徐庶能夠想的出來。一個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蓋世霸王,一個甘受胯下之辱的書生,兩者之間的對比明晃晃的耀眼。

“既然如此當學韓非,學孫吳,兼之儒道!”蔡邕在一瞬間便想到了徐庶應該學習的學說,眸子裡閃爍着精芒道。

“謝老師栽培!”

“嗯,如此便先學韓非子!”

兩個人交談之間便是決定下了徐庶日後的發展方向,爲相爲帥。隨後蔡邕給了一本有其註解的韓非子便是轉身離開了。

對於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嬴斐劍指袁術事件,隻字未提。蔡邕不願意閒雜事幹擾徐庶的學習,故而沒有告之選擇了隱瞞。

一心只讀聖賢書,想着出將入相的徐庶自然也就不會知道嬴斐此刻面臨的壓力。於是乎,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可能安慰的人卻不知情。

一切苦,一切難,都得嬴斐自己扛過去。

有時候事情就是如此突然,命運時常的作弄人。嬴斐只感覺洛陽城與自己八字不合,剛來沒幾天就發生了這麼多事。

連續幾日嬴斐都沒有踏出天然居,他將自己關在房間,思考這段時間的得與失。

人總是在不斷的磨礪與打擊中成長,紅塵萬千事,就如同一把巨大的鐵錘,不斷的捶打,不斷的淬鍊你。

有的人在半道上崩潰,有的人則被淬鍊成了一把絕世的劍,可以斬破天地間一切阻礙。而此刻嬴斐就是在被淬鍊,精神上,身體上的壓力接踵而至。

絕世神鋒雖然可以斬破天地,但是淬鍊是一段令人難忘的過程。正如此刻的嬴斐一樣,痛苦的令人要崩潰。

與袁術對立,與謀主王佐分道,這樣的結果對於一個矢志天下的人,太過於痛苦了。所幸此刻的嬴斐雖然還稚嫩,但是帶着後世記憶的他還不會崩潰。

用過餐,嬴斐三天裡第一次踏出了房間。感受着天然居的生意火爆,嘴角不由的露出了微笑。直面袁術並非沒有好處,懷有感激之心的孫德仁等,確實也盡心盡力。

“公子!”

“嗯!”

……

隨意的點了點頭,算是答應。嬴斐獨自一個人走了出去,這是嬴斐第一次認真的打量天然居。

樓高三層,一副當前建築模式仔細看去,較之鋼筋混凝土多了一份自然美。嬴斐不得不承認,古代中國人對於建築美,發展到了一種頂峰。

太陽中天,普照四野。

大漢王朝的國都繁華不減當年,這裡是大漢王朝的最後一絲繁華,一旦落盡就是最後的謝幕。洛陽城這種病態一般的繁榮,猶如病重之人的迴光返照,會很快榨乾大漢王朝的氣運。

太陽光有些刺眼,嬴斐閃了閃眼睛繼續行走在街道,體會着大漢王朝最後的榮光。想通了一些事情的嬴斐,明白自己待在洛陽的日子不多了。

光和七年就在前頭,嬴斐不得不趕緊籌謀出路。時間緊迫,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了這個店。這個時候腦海裡突然閃現出了徐庶的影子,嬴斐無奈的笑了笑。

他知道此刻的徐庶一定被竹簡包圍,在蔡邕嚴厲的雙眸下,爽的發呆。對於蔡邕這種人來說,短時間是不可能放徐庶出來的。

學不成,則不出師!

每一個出師者,都是有真本事的。出師之時,他的老師會按照個人情況出題考覈,唯有通過者纔可以出師。

這是一個潛規則,嚴厲無比,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去打破或者去踐踏。這是所有士人都致力於維護的準則,事關每一個的切身利益,誰也不能無動於衷。

第五百零六章 李儒的建言第七百零四章 黃權隕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點醒孫策第四百四十三章 郭嘉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殺白馬祭旗第一百八十六章 求援第二百八十三章 若汝怒,此刻便是我弩下之鬼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不放心的一處第七百六十七章 黑冰臺的效率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纛傳令第三百三十四章 勾心鬥角於宴間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從這一刻,秦趙戰爭開始.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楚越蠢蠢欲動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等這一戰結束,必將天下皆王.第七百三十一章 毒士的一石三鳥第四百九十二章 巔峰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總攻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連否二人,秦王乾綱獨斷.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起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與魏盟約,瓜分天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鳳凰七點頭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故秦遺族的佈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攻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出兵伊闕關第三百二十章 鳴冤鼓響之輕騎入城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田豐讓步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將俘虜押下去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會盟元城第九百九十四章 袁紹怒不可揭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秦公心中的不安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孤這一生從不弱於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得不到的,誰也別想得到.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召諸將回咸陽述職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太湖水軍的一紙書信.第三百七十四章 計定大將軍府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石多鳥第四百三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七百四十四章 袁軍南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中原之爭乃兄弟之爭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楚越蠢蠢欲動第二百八十九章 進不得,那便唯有退!第三百六十五章 袁氏出手第五十五章 十里桃花第一千五百章 野心作祟!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周瑜入咸陽,秦四世欲追尋徐市的腳步!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秦公嬴斐的轉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率五千鐵騎入幽!第一千三百章 毒士之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打撈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趙家祖傳之物第六百九十三章 先登戰白馬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父子開誠佈公第八百八十三章 擁荊揚二州之富,控徐州之卒.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累癱的李文第十六章 半夜拜訪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誅九族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秦公暴怒第一四十七章 八百里加急第八百四十章 兄長、你以爲呢?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石多鳥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之天下若何?第四百六十五章 盟主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鞠義的瘋狂第九百八十八章 艱難的決定第九百九十三章 高覽已死,降者不殺!第六百章 抉擇第二九十八章 一問一答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袁熙投降,幽州歸秦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氣死了的司馬懿第二百八十一章 嬴斐兵至曲周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二使入秦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君臣誓言!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攻 4第八百九十二章 局中局計中計第一千章 全軍縞素第二十一章 願爲周亞夫第六百九十二章 踏上戰場就是敵軍第八十六章 陣前第二百七十七章 五神絕殺陣第五百一十章 天下大勢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孫策死,秦軍士氣逆轉.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好謀無斷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破之第六百九十三章 先登戰白馬第一百八十三章 平叛之策第九百九十三章 高覽已死,降者不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秦公暴怒第三百九十五章 呂布的義子之路第一千四百章 龍城震驚,軻比能的應對.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荀攸論秦策第三百七十章 護送夫人西去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像蒼蠅一樣亂竄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司馬懿破雷振,陸遜話大勢.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伏擊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本單于以右賢王之位相待!第一百三十章 樓蘭城下的血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曹孟德之邀第八十六章 陣前第一百四十一章 盡起一郡之兵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舉世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