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中取栗

“崤函之固……”

呢喃了一聲,心裡念頭百轉,跌宕起伏,嬴斐嘴角掀起了一抹高傲的弧度,眸子裡光華璀璨,其盯着郭嘉,道。

“當年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執敲撲而鞭笞天下,是何等堂皇霸道。”

“然,其踐華爲城,因河爲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自以爲固。卻被陳涉一介阡陌之人,吹響了大秦萬世霸業的末日號角。”

嬴斐雙眸熠熠,自有一股威嚴伴生,其死死的盯着衆人,告誡,道:“普天之下,就沒有攻不破城池。就算董卓有虎牢關之險,函谷關之固,其終究離滅亡之日不遠矣。”

“轟。”

董卓敗亡,只是時間問題。關於這一點,徐庶等人自是能夠看出,只是其卻不曾料到會這麼快。

心裡一震,徐庶與郭嘉兩人對視一眼,均能夠看出對方眼中的震撼與驚訝。出乎意料的結局,自是令人心驚。

“主公,董卓會亡?”

董卓會敗,這是根本性的。這一次郭嘉開口,是因爲其不曾料到董卓會亡。其敗而不亡,這便是郭嘉與徐庶的推測。

“嗯。”

點了點頭,嬴斐深深的看了一眼郭嘉,鄭重的點了點頭,道:“這一次董卓必死無疑。”

瞧着兩個人的迷茫,嬴斐心裡莞爾一笑,解釋,道。

“這一次的發難,不僅是關東諸侯的集體兵討,更有朝堂之上的力量加入其中,要知道廟堂之上的那個小皇帝早已經不甘心當傀儡,蠢蠢欲動了。”

“嘶。”

倒吸一口涼氣,郭嘉與嬴斐皆嘆息了一聲,在這一刻,兩個人方纔發現自己與嬴斐之間的差距。

眼界!

或者說是大局觀!

……

“咳。”

看着陷入沉思的兩人,嬴斐鷹目微亮,輕咳一聲將全場的目光彙集過來,道:“先有曹孟德佈告天下,邀天下諸侯討伐董卓。其後董卓派遣蔡中郎拉攏本將。”

“天下已亂,我等根本避無可避,爾等告訴本將今當若何?”

星眸璀璨,其中自有光華流轉而出,嬴斐死死的盯着衆人,霸道而又凌厲的目光,彷彿可以直指人心。

“主公,董卓罪惡滔天,其竟然敢**宮闈,韋以爲當響應曹操討董詔書,會盟於孟津,討伐董卓。”

嬴斐一句話落地,在徐庶與郭嘉二人還未開口之際,就聽見典韋嗡聲嗡氣的,道。

“哈哈。”

輕笑一聲,嬴斐心裡不由變得更加沉重了。大漢朝廷四百載教化,辦的相當漂亮,儒家思想早已經深入人心。

一念至此,嬴斐眼珠子一轉,其望着其他人,道:“惡來此言有理,不知諸位還有何不同意見,可一一道來。”

“諾。”

望着神色恭敬的衆人,嬴斐心裡一陣嘆息。作爲後世來客,其比任何人都清楚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道理。

廣開言路!

只有如此,一個勢力纔會發展壯大。而且嬴斐的野心並不小,歷朝歷代都有擁兵自重的情況發生。

想要杜絕這種事情發生,嬴斐只想到了兩種辦法。一種是隋唐時期盛行的府兵制,另一種則是後世流行於各國的參謀制。

府兵制,對於軍隊的戰力限制太大,戰時爲兵,閒時爲民,這種格局導致府兵根本無法成爲真正的職業軍人。

故而,爲了大秦,爲了天下,嬴斐只能選擇參謀制,而參謀制就必須要廣開言路。

……

“主公。”

“嗯。”

點了點頭,嬴斐眸子一動,其望着白歌,道:“無需多禮,有何意見只管道來。”

“諾。”

這一刻的白歌還很不是能夠放的開。聞言,其眸子裡浮現出一抹堅毅,道:“屬下以爲,我們當換一種思路。”

白歌站起身來,手裡拿着木棍指着地圖,道:“一旦關東諸侯聯盟成功,以屬下愚見其必將戰於虎牢關。”

“屆時,董卓屯兵虎牢關,以洛陽爲根基,佈局司隸校尉部,其是爲一支。而以曹操袁紹爲首的關東聯軍爲一方,駐紮於孟津,企圖襲破虎牢關。”

“到時候主公出兵五萬,親率中央軍團東向洛陽,自成一方勢力。董卓與聯軍根本就是不死不休之勢,一旦兩方開戰,主公便可火中取栗。”

“哈哈。”

這一刻的嬴斐心中大喜的同時又震驚無比,這白歌不愧是白氏的下一任家主,當代兵家傳人,其看問題當真是入木三分。

“奉孝汝以爲何?”

白歌的話,相當有誘惑力。這樣一來,嬴斐必將會獲取最大的利益。只是白歌初入涼州刺史府,其位卑言輕,根本不足以成事。

想要成事,必須要郭嘉與徐庶的鼎力支持。是以,嬴斐直接開口詢問,將自己的態度於第一時間透露。

“白公子此言甚善。”

郭嘉與徐庶二人對視一眼,朝着嬴斐拱了拱手,道:“如此一來,主公將左右逢源,佔盡便宜。”

“嗯。”

見到郭嘉與徐庶同意,嬴斐點了點頭,朝着徐庶,道:“兄長。”

“主公。”

瞥了一眼徐庶,嬴斐雙眸之中掠過一抹歉意,道:“巴郡之地,本將只得宜漢一縣,尚有十一縣未取。”

“益州牧劉焉實乃梟雄之資,一旦本將兵出洛陽,其絕不會坐視不理。是以,鎮守巴郡必須是文武雙全之人。縱觀在座諸人,唯有兄長合適。”

聞言,徐庶虎目之中掠過一抹精光,其嘴角一動,渾身上下涌現出一抹鋒銳,道:“請主公放心征戰,待兵罷時,巴郡必將盡數歸於涼州刺史府。”

“哈哈。”

……

大笑一聲,嬴斐雙眸熠熠的盯着徐庶,高聲,道:“本將相信兄長,有兄長坐鎮巴郡,就算韓信復生也無可奈何也。”

稱讚一句,嬴斐便將目光望向了其餘衆人,其神色一頓,道:“白歌,典韋。”

“主公。”

瞥了一眼典韋與白歌,嬴斐,道:“由汝二人率領五千鐵騎作爲先鋒,爲大軍開路。以典韋爲將軍,白歌爲副將。”

“諾。”

(未完待續。)

第八百六十一章 挫其鋒銳第七百一十四章 試探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金從何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加以改進第五十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四百五十章 殺氣沖霄之下戰書第十三章 初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圍而不攻,黃巾自破 1第八百零三章 初到大月氏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不得不配合第四章 欲學殺人術第八百八十八章 一句話換十萬大軍南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關張的第一次交手第八百六十五章 劉表、呂布、嬴斐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派遣使者入城,約見紀靈.第九百一十八章 陰差陽錯下大戰爆發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趙雲戰紀靈第七百七十二章 聽聞公主乃西域第一美人,本侯仰慕已久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一刻的戰場就像絞肉機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尼諾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亂國毒士的三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培養嬴御的開始第二百七十七章 五神絕殺陣第七百七十五章 西域將成爲大秦男兒的牧馬場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神威第八百四十一章 冠禮、子秦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作晉身之階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王呂布的救場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袁紹之憂第三百四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命陳宮爲右丞相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衆人心愁第六百二十五章 帝與王第五百一十章 天下大勢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兩個中原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臨城下不得不戰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的霸業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命陳宮爲右丞相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重要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卓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公九卿逐一而殺之第八百四十二章 諸侯四加第二百三十六章 陣前第九百三十九章 中原震動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扶羅韓那一剎那看到的希望.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伏地乞降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鞠義劍指泰山第七十三章 史阿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荀彧之策、步度根之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趙王呂布的巔峰一擊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風雲突變,大幕兵敗第四百四十六章 計較一城一地得失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調集趙雲入洛陽第四百一十章 慕子之才而欲拜子爲長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郭嘉的告誡第八百五十一章 論勢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秦國重臣的無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二使入秦第三百四十六章 空城計第一百零七章 汝等一羣娘們兒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大勢依舊兇險萬分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衆人心愁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噩耗接二連三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兩條路第七百三十二章 三萬幷州狼騎假道伐曹第七百八十九章 純粹的以力壓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如此公孫瓚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虎豹騎,衝鋒!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魏,韓,楚三國作壁上觀!第三百八十章 下戰書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各營齊出!第一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三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此章爲靚兒舵主賀!》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路唯艱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跨海橫擊吳郡的方略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載於碑文傳之後世第七百九十九章 政客布波幕第八百零八章 天下第一統帥的鋒芒第三百六十三章 少帝繼位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當合縱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連屠十五城,殺絕貴霜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必殺之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虎牢關前爾虞我詐第一百四十三章 點燃烽火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應戰!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堅定趙王呂布一戰之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魏良奇襲會水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你若退去,孤既往不咎.第六百八十章 旗幟所至皆秦土第四百二十七章 誰纔是最佳影帝?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一章 矬子堆中拔大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呂蒙戰死,陸遜被俘.第一百六十四章 對此唯有殺第六百二十七章 百姓的政治代言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驚天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