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欲見陛下一面

“臣領旨。”

接過聖旨,嬴斐站了起來。看着張讓道:“張公,一路勞累,進去喝一杯,以解疲乏。”

無視徐庶等人的驚駭,嬴斐眸子裡閃爍着光芒,對着張讓出聲邀道。

“如此亦可,大都護請。”

“張公請。”

嬴斐與張讓先後踏進書房,蔡邕等人對視一眼,離開了。他們知道,兩人這是有私事要談,他們在,礙事。

西域三十六國,軍政事務,一言而決。聽起來賦予了嬴斐,天大的權力,直接就是西域三十六國的太上皇。

可是蔡邕三人都不是無知之輩,劉宏此舉純粹就是空口套白狼。西域三十六國,大漢王朝如今鞭長莫及,就連嬴斐下屬的敦煌郡,也不在大漢朝廷手中。

“孟德,對於此,汝怎麼看?”

來到客廳,蔡邕轉頭對着曹操言道。蔡邕心裡有一絲猜測,但是卻不確定。

“權大空假。”

曹操的眸子眯了眯,輕聲言道。這件事情關乎劉宏,出言需謹慎。頓了一下,曹操解釋道:“西域三十六國雖大,卻無一寸在手,就連敦煌郡也非大漢控制。”

徐庶眸子閃了閃,看了一眼曹操,沒有說話。曹操的話沒有錯,西域太遙遠了,大漢王朝除了班超一人外,鮮有人踏足。

此番嬴斐遠赴敦煌,生死難測。外族之人,食古不化,蠻狠粗俗,未受孔夫子之教化。嬴斐前往,實乃凶多吉少。

“孟德所言極是,老夫也如此以爲。”

半響,蔡邕才捋了捋鬍鬚道。由於交通因素,這個時候的大漢王朝,對於西域的瞭解,只存在於表面。

他們知道有西域三十六國,但是不知其有多大。西域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記述着先人的功績,煊赫着大漢王朝的榮光。

大廳內的談話,到此也就結束了。他們僅僅相熟,還達不到交淺言深。不管是蔡邕還是曹操,甚至於徐庶,對於這件事都心生想法。

嬴斐年十二,就已經成爲一郡之守,再加上節制西域三十六國,這樣的才幹與聖眷,天下無雙。

今時今日,曹操已經三十了,徐庶也十六了。男兒誰都不能免俗,對於功名的嚮往,他們比誰都強烈。

雖然不願去敦煌郡,卻也對於嬴斐充滿了羨慕。

書房內。

張讓與嬴斐相對而坐,嬴斐看了一眼張讓,提起茶壺沏了一杯,遞給張讓道:“張公遠來,斐無以爲奉,以此茶代之。”

“哈哈,大都護不必客氣,某家未曾出力矣。”張讓抿了口茶,眸子裡閃過一抹遲疑。

如今嬴斐已經出局,要不要再聯繫,張讓有些拿捏不準。閹豎就是如此無情,他們身體殘缺,愛好者只是權力,行事以利爲主。

嬴斐一旦不符合他的利益,張讓立馬就會遺棄。眯了眯眼睛,張讓臉上的嬉笑之色,在一瞬間內收斂。

“還請大都護明言,某家若可,必盡全力。”

張讓的話,在嬴斐心裡劃其道道漣漪。沉默了半響,深深的看了一眼張讓道:“斐去敦煌郡爲國戍邊,臨去前,欲見陛下一面,請張公融稟。”

看着一臉得色的張讓,他知道其心變了。外放的自己,沒有潛力,張讓勢必會食言而肥。

對於此,嬴斐早就有所預料。但是這一次,他必須要見到劉宏。西域大都護,聽起來霸氣無比,節制天下,三十六國之軍政,一言而決之。

事實上,這就是一張口頭支票。

“善。”

聽到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張讓也是一輕鬆,點了點頭應承了下來。只要不是太難做,張讓也不願意與嬴斐交惡。

良久之後,張讓起身道:“既如此,某家回宮了,大都護靜候佳音矣。”

“張公請。”

目送張讓離去,嬴斐的眸子閃過一抹興奮。他可不是大漢王朝土生土長的,他清楚西域三十六國有多大。

西域盛產良馬,有名如大宛。汗血寶馬,武帝稱之爲天馬,曾派遣李廣利遣軍十萬以攻之。

嬴斐看重的不是敦煌郡守,而是西域大都護。西域大都護,節制一些軍政事務,這是培養勢力與班底的絕佳契機。

更何況西域多異族,嬴斐完全可以以戰養戰,培養出一支精銳鐵騎。只要等到天下大亂,嬴斐遣軍入玉門關,就可東向而爭天下。

最主要的是,自幷州刺史丁原被呂布斬殺,西涼軍閥董卓進京,涼並二州空虛,這樣一來,就給了嬴斐可乘之機。

這一刻,嬴斐心裡生出一抹崢嶸,整個人猶如一把寶刀,鋒芒畢露。

張讓走後,曹操緊跟着告辭。留下蔡邕與徐庶,嬴斐三人,一番討論。

……

帶着孫德仁,張小三回到莊園,告訴了徐母,徐庶留於蔡府習文,嬴斐便轉頭進入了正堂。

如今劉宏旨意下達,自己剋日就要西去敦煌。這件事,他需要告知母親,得到她的支持。

“斐見過母親。”

朝着端莊而坐的荀姬,行了一禮。對於荀姬,嬴斐敬重無比。

“斐兒,出了何事?”

知子莫若母,嬴斐剛進屋,荀姬就察覺到了不同尋常。簡單的一句話,夾雜着不同一般的關心。

眸子的急色,不假掩飾。

“母親,陛下有旨,遷斐爲西域大都護兼敦煌郡守,剋日赴任。”

在荀姬面前跪坐下來,嬴斐一點一滴的將今日發生的一切,盡數告之。

“斐兒,汝何擇乎?”

出乎意料,荀姬第一時間詢問嬴斐的選擇,而不是嫌棄西域敦煌之遠。眸子裡閃過一抹異色,朝着荀姬道。

“陛下聖旨一下,決無更改,斐只得照行。”西域太遠了,一般人都不會情願,嬴斐不想引起荀姬的猜疑,只得裝作可憐巴巴。

荀姬莞爾一笑,看着自己的兒子道:“大丈夫志在四方,敦煌郡雖然是不毛之地,但卻也是斐兒用武之地,衛霍之功,就看斐兒如何抉擇了。”

荀姬的這番話簡直猶如晴天霹靂,震的嬴斐咚咚直響。他沒有想到荀姬會是這樣一個態度,原本的嬴斐還準備了好多言語,想要安慰。

ps:求推薦,求收藏,創世,起點,書城,兄弟們行動起來吧。今日三更。

第七百四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百五十三章 當合縱以攻秦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再至虎牢第四百零五章 舉手之勞只爲心安第六百八十一章 藏劍兩年,一朝出手天下驚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箭陣之威,扶羅韓的末日.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殺妻誅子,刑殺八千國人.第八百零五章 既然仁義道德換不來和平,那便手舉屠刀殺出一個朗朗乾坤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子爲夫之責第六十六章 發兵三萬以伐西域第五百二十四章 兵伐上郡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韓公袁紹的後悔第七百一十二章 鬥將之上位者絕不能太妖孽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舉目四望,舉世皆敵.第五百五十章 步卒出擊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兩翼騎兵殺出,呈錐矢陣,殺——!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終究還是出事了第四十章 何皇后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虎豹騎,衝鋒!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震動第五百六十八章 奏樂第八百二十一章 二夫人第九百三十一章 三公九卿的人選第六百四十九章 奸雄論國考《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臨城下不得不戰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圖窮匕見,左諱的殺招!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傳檄而定廬江,三軍合圍秣陵.第九百五十一章 戒酒戒女色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漳水,污水,?水,三水同決恐怖!第七百二十七章 汝與秦侯誰強?第五百二十七章 內外交困第一六十二章 勢如累卵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襲隴關破秦亭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一紙戰書!第六百二十九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十六章 半夜拜訪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鞠義驚天一擊,袁譚敗退北海!第九百七十二章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嬴天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擊破第一道防線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不知大單于有沒有興趣南下獵秦?第四百零九章 這羣老不死的第五百七十章 夜襲第一百零九章 郭嘉至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猛虎需要血食餵養!第五十五章 十里桃花第七百三十九章 免戰牌高懸第六百二十八章 上中下三策以伐之!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極西之地的消息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七章 徐庶徐元直第九百七十一章 秦十八的瘋狂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要如日中天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有一點興奮,有一絲快 | 感第六百六十章 氣的龐德公吐了血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鞠義氣吐了血!第六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選擇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太史慈破代郡,連下七城.王力敗於陽翟,退入荊州.第三十八章 用兵之道在於財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廳之中的扯皮第五百零八章 前往溫侯府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秦公出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撕破臉皮第五百零二章 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四百零七章 坐而論道於鹿門第八十章 用兵唯謹慎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封鎖消息!第一千兩百章 孤親自爲你們掠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此章爲靚兒舵主賀!》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兩個中原人第二十章 退而求其次第六百二十三章 加以改進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袁術棄伐荊州! 3第一百九十四章 陰險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既然想負隅頑抗,那麼孤做這個千古罪人又如何!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左相不信任秦王第三百七十章 護送夫人西去第一百七十五章 求助蔡邕第十章 文武之道在於一張一弛第二百一十一章 張角的底牌第一百零一章 矬子堆中拔大個第十八章 何足道哉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太史慈與周瑜!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設立八州,將天下納入大秦帝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周瑜用兵於謀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韓王與諸子爭鋒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被人下戰書——第八章 出將入相第九十九章 以利誘之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纔是最後那一隻黃雀?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決裂第三百零四章 做狗、就得有死亡的覺悟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纛傳令全軍總攻第二百九十四章 雖千難萬險,吾往矣!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仁爲本 以義治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三問三答第一百六十八章 賜名烏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