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張遼,見過主公!

大漢左將軍!

提起左將軍,歷史上最有名氣的大概就是左將軍劉備了。

李易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也能掛上左將軍之名。

看來自己和劉備還真是……有緣啊!

謝過小皇帝,又收下了董卓的許多賞賜,李易便帶上隨從回家了,剛進家門,就見伏壽領着鄒蓉,還有她的幾個侍女,一個個全都穿着新衣,同時脆生生的說道:“恭喜老爺!”

原來李易被冊封爲左將軍之後,當時就有僕役快馬回家報喜,這等好事,伏壽自然不會怠慢,當即便給府中上下全都發了賞錢,然後又特意在這裡等着李易回家。

李易心情很好,不由得哈哈大笑,雖然他原本並不怎麼在意眼下的官位,但當真升官之後,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只是,在稍後的家宴上,李易明顯能看出伏壽眼中的那抹憂色,還有數次欲言又止的糾結神態。

李易明白,他今日勸董卓封王,雖然讓董卓歡喜,自己也升了官,卻是再一次得罪了朝堂中的許多重臣,也得罪了小皇帝,一旦董卓事敗,不出意外他也只能跟着一起去死,伏壽心中有憂慮倒是情理之中。

奈何李易雖然感覺伏壽挺好的,可許多話還是不方便與她直說,只能裝作不知,吩咐道:“你爲我備一些禮物,我稍後要去見個朋友,嗯,好朋友!”

伏壽見李易不願與她說朝堂上的事情,心中嘆息一聲,然後問了張遼的身份,喜好,很快便爲李易準備妥當。

說來李易還是第一次踏入張遼家門,門房的老頭聽李易報出名號,二話不說直接就將他請了進來,然後才進去喊張遼。

顯然,張遼對下人是有過交代的。

李易並沒有因爲與張遼相熟就冒失,站在門口處打量張遼家中的擺設,簡單的小院子,不大,僕役三五名,一應擺設簡簡單單,沒什麼奢侈的地方,倒是小院中的兵器架子上擺着數口寒光凜凜的好刀,應該能值不少錢。

很快,張遼就出來了,外衣沒穿好,像是剛剛批上的,走進了,還能讓人聞到他身上的一股子藥味。

看到李易來訪,張遼雖然目光稍稍有些詫異,卻也不是太過意外,笑道:“太白來的倒是巧,我前些日剛尋了幾罈好酒,今天正要拿來解饞。”

李易吸了吸鼻子,空氣中有點類似紅花的味道,看了眼張遼的手臂,關切道:“你這是……難道是傷到手臂了?”

李易當時看的清楚,張遼最後主動認輸後長刀直接掉在了地上,雖然當時張遼有些脫力,可再怎麼沒力氣,也不應該連把刀都握不住,顯然是手臂受到了一些損傷,李易可捨不得這員未來猛將,早早的就落下一身傷病。

張遼現在的狀態已經恢復了許多,聞言揮了揮手臂,不在意道:“只是手臂有些痠麻罷了,敷了些藥草,兩三日便能恢復。”

李易點點頭,從帶來的禮物中取了一個小瓷罐,交給張遼道:“這是原本宮中醫師所配的跌打酒,想來你應該能用得上。”

張遼眼睛一亮,知道這是好東西,也沒客套,直接收下,迎李易到屋中坐下飲酒說話,然後有意無意的,張遼家中的幾個僕役全被張遼順手支走,李易的護衛也全都留在外面,老大一片地方只剩下他們兩個人。

偏偏更奇怪的是,向來很談得來的兩人,幾杯水酒下肚後,卻是不約而同的沉默了下來,讓屋中的氣氛顯得異常壓抑。

良久,李易先開了口,輕聲問道:“文遠雖然沒有與公明爭那頭名,但現在的名聲卻是還要在公明之上,今日勇武更是被諸公看在眼中,日後必然被太師重用,不知文遠心中如何考慮?”

問這句話的時候,李易心中是有些慚愧的,畢竟,此事是他一手推動。

張遼正端着酒盞的手微微一頓,搖頭道:“我不過一無名小卒罷了,若太師當真有任命下來,自然應當聽令。”

張遼的話很有學問,好似在說他會聽令,但不是心甘情願的聽令。

李易笑了笑,道:“文遠不打算學伯平那般掛印辭官?”

張遼忍不住笑了一聲,道:“不成不成,若沒有伯平在前,我便是不應命也無事,現在,怕是前腳掛印,後腳我的頭顱就會被人收了去。”

自嘲了一句,張遼看着李易,反問道:“太白向來智謀過人,當時邀我助公明成事,多半已經對今日情形有所猜想了吧,還請太白教我。”

兩人的話都是說一半,留一半。

特別是中間關係很重的呂布,誰也沒提。

就這一天看到的種種細節,李易感覺得出,張遼很可能已經猜到了什麼。

也是,李易能在董卓李儒面前隱藏,因爲他是徹底的在演戲,而對於張遼,他可是真心想要拉攏的,平時說話難免會有幾句稍稍過線的,張遼沒起懷疑的時候也就罷了,只要起了疑心,馬上就能把許多事情聯想到一起。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李易縱然爲張遼設計好了路線,可張遼是個活生生的人,不是木偶,難道會一直按照他的佈置走下去?

幸好,看張遼此刻的態度,並沒有打算將自己直接賣掉,這讓李易稍稍寬心,不過,有些話李易還是不好直接開口,他不想讓張遼覺得他從一開始就是別有用心,雖然他的確是別有用心……

“諸侯縱然退去,長安也非安穩之地,如今天下處處都有男兒建功立業的機會,文遠,你是想在火中取栗,一鳴驚人,還是想安安穩穩,一步一步,穩紮穩打?”

李易這話旁人或許聽不太明白,但在有所猜測的張遼面前,可謂是再直白不過了。

張遼微微一笑,道:“太白以爲張遼膽量如何?”

李易沉默了一下,道:“看似內斂,然而一身是膽!”

雖然“一身是膽”向來是用以評價趙雲的話,可李易毫無壓力的拿過來送給了張遼。

眼下先哄住張遼,趙雲日後再說。

張遼聞言小小驚訝了一下,雖然他知道李易肯定會誇他的好,可他沒想到李易居然說他“一身是膽!”

於心中將這四個字默唸一遍,張遼只感覺渾身通泰,這個評價,他很喜歡!

張遼頗爲感慨的看了一眼李易,爲何他明明猜到李易利用,算計了他,可他卻沒多少惱怒?

甚至,他的心中其實早已經做下了某個決定?

於公,李易對他西涼一系有大恩情。

於國,李易平素言談中提到的許多主張,多有利國利民之策,讓張遼即是欽佩,又是仰慕。

於私,利用也好,算計也罷,李易並沒有坑害過他,反而數次開導,助他開闊心境,讓他名利雙收!

不過,最最重要的卻是,張遼發現李易很瞭解他,知他心中抱負,有時候張遼覺得自己都不如李易瞭解自己。

再看旁人呢?

呂布不懂他,好友高順也不懂他,董卓更不會懂他,天下間知他張遼的,唯有李易。

士當爲知己者死!

“既然太白說張遼一身是膽,張遼便受了這句話,一身是膽啊,哈哈,男兒建功立業,張遼無所畏懼!”

剛剛的張遼身上還有幾分疲態,可這句話之後,身上的氣勢陡然高漲起來,雙目中更是彷彿有一團火在燃燒一般。

“哈……”

李易知道他的目的達到了,欣慰之餘還有些無奈與慚愧。

“文遠猜到了?”

“猜到了!”

李易又是笑笑,隨即對着張遼正襟危坐,道:“那文遠意下如何?”

張遼一拱手,道:“還請太白先回答我三個問題!”

“好,請問。”

“事成之後,奉先當如何自處?”

這個問題倒是並不出乎李易的所料,而且關於呂布,他心中也是早有安排,不加思索道:“事成之後,我會請命南下,至於長安之主……就要看奉先能否坐得住了。”

張遼有些愕然的看着李易,他猜到李易想殺董卓不假,卻是萬萬沒想到李易會退出長安。

這可是天子所在啊,縱然張遼現在還不是很懂政治,卻也知道將皇帝抓在手中的好處,更何況,長安還有無數的精兵猛將,如果能夠好生拉攏,掌握十萬兵馬輕而易舉,這等實力縱然不能保證天下第一,卻也絕對穩居前列。

至於爲何問起呂布,完全是張遼擔心李易爲了能夠徹底吞下幷州人馬,軟禁呂布,甚至直接將呂布暗中殺掉,所以,張遼就想保下呂布以及他麾下兵馬,只要呂布退出長安的權勢爭奪便好,卻萬萬沒想到,李易竟然打算把長安這塊肥肉送給呂布。

看着張遼驚訝的表情,李易解釋道:“呂布,勇武有餘,智謀不足,或許能聚一隻數萬精兵,卻難收攏治下民心,縱然能爲一時英雄,卻無法與羣雄爭鋒。”

“這點,文遠也當看出來了吧?”

張遼嘆了口氣,有些惋惜的點點頭,他雖然沒有李易看的細緻,卻也有所覺悟,知道跟着呂布難有什麼大出息,而且,以呂布那糟糕的名聲,張遼想想就感覺前途一片昏暗。

相反,再看李易,年紀輕輕就將董卓玩弄在股掌之上,這等心計根本不是呂布能比,即便李易現在名聲不佳,可只要他能夠手刃董卓,轉眼就能成爲天下中有名的大豪傑。

李易還是白身時就能算計董卓,一旦有了名望,有了兵馬,還有誰是李易的對手?

李易繼續道:“當然,世事無絕對,只要奉先願意,我會全力助他拿下長安,只要用心經營,將來封侯拜相也不是難事,只是……近來奉先對我好似有些敵意,所以,奉先的事,我不敢保證萬無一失。”

其實,李易還想說,倘若有一日雙方敵對,李易還可允諾不讓張遼上陣,或者留呂布一命等等,可想想,現在他雖然下了暗子,但實力依然遠遠不能與呂布相比,話說的太過,難免會讓張遼覺得他大言不慚。

張遼嘴角抽了一下,輕咳一聲道:“太白可知奉先爲何態度變化?”

李易一怔,好奇道:“爲何?”

“奉先有意,有意召太白爲婿,不想太白卻——”

沒等張遼話說完,李易就好險沒噴出一口老血,目瞪口呆道:“玲綺纔多大,奉先怎會有如此……如此想法?”

說完,李易眼睛一眯,看着張遼的表情,道:“這主意定然不是奉先想的,是別人給他說的,對不對?”

張遼有些臉熱,趕忙擺手道:“莫看我,不是我,出主意的是伯平。”

“……”

李易不知道該怎麼說纔好,果真是人不可貌相,高順看上去可比張遼要老實多了,沒想到內裡竟然如此的喪病!

李易深吸一口氣,家裡還養着一個半大女兒呢,他可不想再弄一個進來,就算真要打呂玲綺注意,也得過幾年等她長開了再說。

壓下亂七八糟的念頭,李易又問道:“伯平可能爲我所用?”

張遼知道李易不想提呂玲綺的事,便也不再提,直言道:“若無奉先開口,莫說爲太白所用,便是相助,怕也難。”

雖然早有所料,李易還是感覺可惜,如果高順也願意倒向他,他手下便有三員一流猛將可用了。

李易搖搖頭,反正呂布的事情不急,又問道:“文遠的其餘兩問呢?”

張遼道:“原本是想問太白之後打算如何安身的,既然太白說了不留在長安,想來是早有謀劃,這個問題就罷了,只是最後想問,太白是要做大漢的忠臣,還是做……第二個董卓?”

李易沉吟了一下,笑道:“倘若天子聖明,能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能讓百姓安居樂業,我便是忠臣,縱然做一守門小吏也甘之如飴,可若是天子昏庸,朝堂上依舊烏煙瘴氣,不法橫行,民不聊生……”

“換了這天地日月又何妨!”

張遼可是在洛陽待過的,雖然地位卑微,卻也目睹了這大漢的臣子是何等的無能,這天下又是何等的混亂。

至於當今天子,一個小孩子罷了,賢與不賢,也要等十年之後了,而且,有那朝堂上的那一羣人在,縱然高祖在世,漢武復生也得被他們生生給拖垮。

如此,李易的真實想法就很明顯了。

張遼深吸了一口氣,閉眼沉思片刻,隨後眼睛猛然睜開,起身離席,先向李易行了一禮,然後一拜,沉聲道:“張遼,見過主公!”

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81章 張繡的怒火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605章 關羽下落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138章 董卓,死!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442章 重情重義魏文長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405章 誓死追隨徵南將軍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397章 點將第753章 河北近況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586章 袁紹來使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第619章 甄姜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517章 鍾離城破第385章 張允要封侯|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212章 易英連弩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188章 借你家牆壁一用第21章 董國舅節操何在啊?第660章 豫州規劃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465章 你只是個卑鄙小人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504章 請戰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738章 張揚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第719章 呂蒙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22章 再遇魏續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53章 當街刺殺第346章 紙張的影響第306章 又是劉表!第541章 孫家對不住襄侯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第584章 劃地稱王,豈不快哉第406章 袁某要生啖其肉!第658章 又得一員猛將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343章 安置第219章 使君啊!第103章 閨蜜是用來插刀的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569章 鄭家堡第291章 挑撥二袁第729章 趙雲,見過襄侯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424章 話裡有坑第529章 玉璽是假的第358章 袁術欲收呂布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196章 只爲取爾性命第144章 我實在忍不住了!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