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

典韋將事情原委告訴龐季等人,另外說了他要去和劉闢他們喝酒,龐季聽罷是一百個不答應。

原因很簡單,這事實在是太危險了,萬一對方心有歹意,典韋可是一點走的機會也沒有啊。

不過典韋的態度很堅決,無奈,龐季只能說大家一起陪着典韋去,萬一出現意外情況,還能有個照應,但典韋果斷拒絕了,交代一番後,只帶了四個人做護衛,就跟上劉闢等人走了。

對於劉闢他們說要讓典韋進山寨,典韋沒有絲毫的遲疑,這膽色讓劉闢等人暗暗佩服,只是在問及龐季等人爲何不同來的時候,典韋笑而不語。

劉闢他們知道,典韋還是沒有完全放心,不過,他們也不介意,畢竟典韋本人都來了,已經很給面子了。

路上,典韋也向劉闢他們瞭解了一下豫州黃巾的大概情況。

如今豫州的黃巾,主要都盤踞在汝南一帶,其中勢力最大的有兩夥人。

其一是以劉闢龔都爲首,老巢在靠近潁川的地方,距離南陽也比較接近。

另外就是何曼,何儀,還有黃邵他們這一夥,寨子就在當地。

不過這些人雖然湊在一起,但很大程度上是爲了壯大聲勢,方便自保,至於具體的兵馬,事務,還是是各管各的,並沒有明確的大首領,或者盟主之類的東西。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一處山麓,典韋粗略的打量了一下週圍環境,山腳下有許多穿着破破爛爛的百姓正在用着雙手,或者是一些簡易的工具,在清理土地,典韋也是窮苦人家出身,自然看得出,這些人是在準備來年耕種。

見到典韋的目光,劉闢解釋道:“我等雖然落魄,但目前也算是在這裡安家,爲了生計,只能就地開墾,種些糧食,也能勉強果腹。”

典韋點點頭,問道:“只是在這裡播種,萬一有官軍發兵來攻,該如何是好?”

這次回答的是黃邵,雖然之前被典韋一抓給抓的很沒面子,但現在已經回過神了,有些得意的說道:“官兵自然來過,不過被我等兄弟殺退了幾次,損兵折將,然後就不敢再有所動作了。”

典韋疑惑的看了看着地形,雖然挨着山呢,也能看到半山腰的一處寨子,藉助山勢,寨子可以稱得上是易守難攻,但官軍想毀了山下的田地,絕了寨子的口糧,絕對沒什麼難度。

這時,劉闢對黃邵的裝大頭有點看不下於了,一口道破了實情。

“原本官軍的確有過幾次絞殺,不過勢均力敵,一時也分不出勝敗,後來周刺史上任,讓人過來看了一趟,便責令不許我們騷擾周邊縣城,除此也沒再說別的,但在那之後,周遭很少再有官軍。”

黃邵撇撇嘴,道:“這些官軍,有哪個是能打的,說到底還不是他怕了我等?”

劉闢與龔都也不理會他,只是默默看着典韋,隨後黃邵的臉自己就紅了,可不,典韋就是官軍啊!

典韋是來拉交情,不是來刺激人的,見黃邵難看,當即笑道:“典韋的性命是我家主公的,只聽我家主公的令,最多隻能算是半個官軍,哈哈哈。”

黃邵鬆了口氣,臉色緩和不少,他還真怕典韋一點面子都不給他。

倒是劉闢若有所思,典韋如此英勇之人,說話時幾乎是一口一個“我家主公”,這種忠誠實在難得,只是,大名鼎鼎的李襄侯到底是有何等風采,才能讓如此猛士死心塌地?

幾人邊說邊走,很快,就靠近山寨,不過典韋的眉頭卻是越皺越深,終於,典韋忍不住,停了下來,指着被擔架擡下去的一具屍體,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那屍體是個少年,也就十幾歲的樣子,死了應該還沒多久,渾身乾瘦,唯有腹部高高鼓起,看上去很是刺眼,而且,如同少年這樣的屍體,典韋已經見了不下五次了。

黃邵嘴巴動了動,嘆息一聲,道:“能是怎麼回事,沒有吃的,也沒多少禦寒的衣物,所以,就……”

典韋喃喃道:“竟然如此困苦……”

劉闢也是苦笑道:“其實今年還算是不錯了,最起碼沒有兵禍,換做往年這時候……唉,不提也罷。”

黃邵又道:“之前我有意出兵去縣城走上一遭,不過其他人都不同意,說是周刺史爲人不錯,而且那樣會引來官軍圍剿,是大災禍,所以,我們只能硬挨着,好在這裡許多山林,多少能找到一些果腹之物。”

典韋唏噓了一聲,道:“可惜,實在是可惜。”

劉闢等人只以爲典韋是在可惜那些百姓的性命,卻見典韋嘆息道:“可惜,此處距離南陽太遠,否則我家主公也能幫助一二。”

黃邵先是眼睛一亮,但馬上就暗淡了下去,可劉闢與龔都卻是瞬間來了精神,驚喜道:“典韋將軍所言當真?”

典韋肯定道:“自然不假,我家主公最重百姓,你們可知道,我家主公當初在洛陽,麾下只有百人,還是借來的兵馬,但看見號稱北地槍王的張繡屠殺百姓,我家主公爲保百姓,親自帶人衝殺,若非張繡小兒跑的夠快,當時便要他做了我家主公的劍下亡魂。”

劉闢等人皆是一震,這件事他們真的不知道,畢竟當時洛陽長安發生的事情太多了,李易與張繡的衝突,很快就被掩蓋了下去,再加上後來張繡也算是與李易站到了統一戰線,並且考慮賈詡的關係,李易就沒有再拿張繡開涮。

不過典韋是什麼人,就算張繡給李易當了小弟,那也是該涮照涮。

劉闢正想借着這個話題,與典韋聊聊李易的時候,就見半山腰的山寨大門忽然打開,百十來個黃巾軍卒列隊,兩個三十來歲的漢子大步迎了出來,老遠看到典韋便拱手見禮。

“這位可是典韋典將軍?”

“果然不愧第一之名,我等不及!”

典韋也不敢託大,還禮道:“某正是典韋,面前可是何家二位頭領?”

其中一人上前一步,笑着介紹道:“某是何曼,此乃我族弟,何儀!”

說罷,何曼又欠身道:“不知典韋將軍到來,不能出門遠迎,此乃何某的不是,還望典韋將軍莫怪。”

典韋連連謙虛,道:“豈敢,豈敢。”

何儀看了神色有些不太自然的黃邵一眼,道:“我聽說剛剛黃邵兄弟衝撞了典韋將軍,我等特爲將軍擺酒賠罪,還請將軍海涵。”

“只是一些誤會罷了,兩位實在言重。”

典韋又客氣了一句,然後就被何儀引領着往前先走一步,至於其餘人卻是落在了後面。

何曼看了眼典韋的背影,慢慢靠近劉闢,低聲問道:“你究竟是什麼打算?”

劉闢呵呵笑道:“我的想法,何兄不是已經猜到了麼?”

何曼臉色嚴肅,一時沒有接話。

對於劉闢的想法,在收到傳訊的時候何曼就已經有所猜測,等典韋上山時候,何曼在暗中看到劉闢對典韋表露出來的種種謙卑之態,更是徹底確定劉闢與龔都的想法,這是打算投靠李易啊!

其實,豫州境內,他們這些個黃巾頭領,之前就有商議過要不要投靠官府,畢竟誰也不想一輩子做個賊人,而且,他們還不是普通的山賊,除去麾下的兵丁,單單靠着他們吃飯的老弱就有上萬人,老實說,帶着這樣的隊伍,他們這個頭領做的,真心很累。

那麼,最好的途徑就是找個勢力夠大的官員,接受招安了。

只是原本的豫州刺史孔伷,雖然做官不錯,卻根本看不上他們,完全沒有招安的意思,後來上任的周昕雖然不像孔伷對他們那般厭惡,但也談不上喜愛,根據幾人的試探,估摸着一旦招安,他們麾下的人馬必然全部打散,然後成爲真正的百姓,至於他們這些曾經的頭領,沒了下面的弟兄們支持,鬼知道會是個什麼結果。

於是,他們當時只能暫且放下此事,不過,隨着李易入主南陽,袁術轉去揚州,他們這些頭領的心裡再一次起了投靠官府的想法。

其實,何曼本就有意近期約劉闢龔都一見,談談這件事,畢竟投靠嘛,自然是兄弟們一起過去,人多一點,將來也容易被重視。

但沒想想到,沒等何曼發出邀請,劉闢自己就來了,而且更讓何曼意外的是,還帶了個典韋。

這就跟何曼的計劃不一樣了,讓他有些頭疼。

劉闢看到何曼臉色不太對,忍不住問道:“怎麼,何兄對此事另有看法?”

何曼想了想,覺得還是應該如實告訴劉闢,否則稍後生出了誤會,很容易兩頭不是人。

“你的意思我自然明白,我也是極爲贊同的,可是,爲了兄弟們的出路,就一定要去南陽?”

劉闢果斷道:“自然是南陽,李襄侯如今是南陽太守,李襄侯的名聲怎樣何兄難道不知?”

何曼搖搖頭:“唉,我自然是知道的,可李襄侯雖然名頭甚是響亮,但名聲終究只是名聲,當不得飯吃,這天下間真正實力勝過李襄侯的人不知凡幾,我等爲了將來謀算,選擇南陽,乃是下策。”

劉闢有些生氣的說道:“我自然知道還有許多厲害人物,可人家願意接受我等兄弟麼?遠的不說,就說那荊州劉表,一場鴻門宴,幾十顆人頭落地啊!”

聽到劉表的名字,何曼有些不屑的撇撇嘴,隨後臉色一正,緩緩道:“若要選人投靠,我意屬揚州袁公!”

劉闢楞了楞,沒想到何曼居然瞄上了袁術,這着實叫他意外,不過,劉闢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想法,因爲他的寨子距離南陽很近,就袁術乾的那些破事……

呵呵,雖然袁家四世三公名揚四海,雖然他劉闢只是個草寇,但劉闢真心不屑於與之爲伍!

何曼見劉面色不愉,也摸不準他的想法,只能勸說道:“袁公入揚州之後,用兵如神,一舉拿下豫章,之後更是不斷招兵買賣,用人不拘一格,乃是有大氣度,大志向之人,你我兄弟麾下,可戰之兵足有數萬,若能在此時投靠袁公,必定重用,太好的不敢說,做箇中郎將絕對不難,將來如果能爲袁公建立功勳,光宗耀祖也不是不可能!”

看着何曼臉上放光的樣子,劉闢不知道該說他什麼好,袁術那是什麼人,他們這些傢伙過去,恐怕都是炮灰吧?

何曼卻不知劉闢想法,繼續道:“至於說南陽的李襄侯,名聲雖然不小,卻遠遠不能與袁公相比,再說兵馬,袁公麾下兵強馬壯,數目當以十萬計,先在荊州連戰連捷,最近又奪了豫章,放眼天下,也沒幾人勝得過袁公,反觀李襄侯那邊,咳咳,我聽說,如今南陽只有宛城是在襄侯手中的,這……這才能養活幾個人?”

劉闢聽到這裡,忍不住辯駁道:“何兄此言差矣,就目前來說,襄侯的確與袁術不能相比,可在南陽之時,袁術是四處擄掠百姓,惡名昭彰,襄侯卻是爲了百姓,單人匹馬入襄陽,爲民請命,縱然三歲孩童也知襄侯仁義,所以,縱然襄侯如今只有宛城一地,但前途絕對不可限量。”

何曼果斷否定,道:“你這話就說笑了,我承認,襄侯愛護百姓,爲民請命,的確博得了美名,但劉表也因此連戰連敗,對襄侯生了怨恨,之後劉表幾次三番要殺襄侯,最終雖然沒有得手,但只要劉表還是荊州牧,襄侯終究只能困守宛城一地罷了,若是你我兄弟投靠過去,不說別的,怕是走到一半,就要被劉表的人馬給截住!”

劉闢張了張嘴,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了,因爲何曼說的並非胡說八道,有很大可能就是實情。

但劉闢是個認死理的人,他並沒有因爲何曼的幾句話就改變想法。

原本的歷史上,劉闢與龔都兩人都比較迷劉備,二話不說就跟着劉備幹了,但這一世,劉備的名聲讓李易給壞了,於是乎,劉闢與龔都就迷上了李易,有意投效,只是苦於沒有門路,如今碰到典韋,那是送上手的敲門磚,這麼好的機會,劉闢說什麼都不會放棄的。

劉闢鄭重道:“何兄,之前董卓何等厲害,天下諸侯幾十萬兵馬都奈何不得,結果連他都亡在襄侯手中,所以,我相信,只要襄侯願意接納我等,那自然就不會叫我等爲難!”

“再說了,我等血性男兒,做事豈能太過瞻前顧後?如今世上既然有襄侯這等英雄人物,我等卑賤之人若能爲其驅使,縱然將來身死,也不枉世上走一遭!”

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450章 甘寧感動壞了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27章 見袁隗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114章 夜見徐晃第748章 蒸汽機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687章 我是雄主第397章 點將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49章 藏刀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758章 四十萬大軍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540章 贈劍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27章 見袁隗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751章 興商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313章 李易的聘禮第66章 又暈了一個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99章 三拜第109章 陷陣一營,可敵萬人第631章 風雲漸起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687章 我是雄主第3章 公孫將軍怎麼看?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273章 典韋東遊記(下)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71章 入營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279章 諸葛亮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84章 亂世百姓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159章 誰更適合做荊州之主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374章 狼煙起第66章 又暈了一個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21章 董國舅節操何在啊?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460章 劉備送禮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600章 龐統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466章 請陶使君救命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584章 劃地稱王,豈不快哉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73章 殺盡不法之徒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第424章 話裡有坑第521章 文人的節操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312章 徹底暗淡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255章 天子稱我亞父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476章 救命之恩當涌泉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