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王朗醉酒

更待何時……

聽着魏延的問話,看着魏延那近在咫尺的臉龐,王朗的心裡咚咚亂跳,原本因爲喝酒太多而有些泛紅的臉色也開始漸漸變得蒼白起來。

魏延終究是個武將,身上只有一股兇悍之氣,平時交往也就罷了,現在王朗既然知道了魏延對他別有所圖,這讓王朗很是擔憂,生怕自己要是說個不字,魏延很可能會把他給幹掉。

那情形,想想都不寒而慄。

這不是王朗太慫,沒骨氣,而是人在性命受到威脅時的本能罷了,特別還是死的莫名其妙的,連個水花都打不起來的那種。

不過,叫王朗點頭的話,他又實在不甘。

這會王朗已經想明白了,魏延說李易認爲他是大才什麼的,這話是非常虛的,李易看中的不是他的才華,而是吳郡太守的這個名分。

所以,說的不好聽一點,他就算要投靠李易,也不能輕易點頭,不然李易很可能會把他當做一個軟骨頭,表面笑呵呵,心裡壓根看不起,用完就扔。

左右糾結之下,王朗咬咬牙,忽的伸手捂着腦門,身形搖擺做眩暈狀,同時有些吞吞吐吐的說道:“將,將軍方纔說什麼,王某這酒喝的有些多,聽的不甚清楚。”

魏延見狀直接無語,他沒想到王朗這麼不要臉,居然裝暈,而且還暈的這麼突然,難不成是把他魏延當傻子了?

魏延正要重複一下方纔的話,哪想到王朗也是豁出去了,口中哼哼了兩聲,然後往邊上一歪,躺在榻上不動了。

魏延看着這一幕,整個人都有點驚呆了,他想過王朗或是同意,或是拒絕,甚至是對他破口大罵,唯獨沒想到王朗居然這麼不要麪皮,直接躺那裡不動了。

這根本就是耍賴啊!

魏延一時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他會如此試探王朗,自然是得了李易的授意,要儘量爭取王朗,就算一時不能,也要建立好感,如非萬不得已,不可對王朗無禮,更不能害他性命。

所以,雖然王朗的舉動讓魏延氣惱,但出於李易的交代,他也不敢直接王朗揪起來問個一二三,不然肯定要被訓話。

“王太守,王太守……”

魏延不甘的喚了兩聲,可王朗還是不動,反而鼻子裡面哼哼了幾下,就跟打鼾似的。

魏延徹底無語,無奈的嘆了一聲,李易可是說了,如果能把王朗忽悠過來,就給他記上一功,可現在看來,這功勞怕是不好拿了。

雖然心裡一個勁的對王朗吐槽,但魏延做事還是很細膩的,解下自己的外衣給王朗蓋上,畢竟王朗年歲不小了,鬼知道他裝睡會不會真的會睡着,不然受風寒有個好歹,他也要被埋怨。

然後魏延又將放酒菜的矮几挪到了一邊,給王朗騰出了翻身的地方,最後又看了王朗一眼,搖搖走出了房間,並把房門小心合上。

魏延一出去,當即就招來一個親衛,囑咐道:“你找人暗中盯着王太守,尋常事情不用去管,但只要發現王太守有意出城,立刻攔下,並報於我,知道麼!”

……

且說魏延離開之後,王朗一骨碌就坐了起來,看看魏延給他騰出的地方,還有蓋在他身上的衣服,臉上滿是苦笑。

對於王朗這樣的文人來說,如果魏延給他來硬的,羞辱他,激起了文人骨子裡的倔脾氣,說不得王朗還真能硬氣一把,可現在人家對他以禮相待,卻是叫王朗當真爲難。

“唉!”

嘆了口氣,王朗昂着腦袋,目光中很是迷茫。

在王朗看來,如今的大漢,就像是此時的徐州,都是死氣沉沉的,幾乎是看不到前路,不然他也不會選擇離開徐州。

可兩者雖然相像,但終究還是不同的,徐州離開就離開了,可大漢呢?

他當了幾十年的漢臣,全家吃的都是大漢的俸祿,今日魏延忽然暗示他投靠李易,當時王朗有一瞬間真的很想大罵魏延,問他良心何在。

可是,他不敢。

而且,魏延說的人可是李易,大名鼎鼎的李襄侯!

對於李易,王朗也是真心佩服的,人家文韜武略,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就,簡直不可思議,而且無論是從心性,胸懷,還是智謀手段,方方面面來衡量,俱是當時第一流。

按照王朗的眼光來看,李易將來如果真要走那一步的話,只要順利拿下揚州,以這荊州與揚州之地爲根基,今後不要志得意滿,繼續穩紮穩打,如陶謙孔融之流,根本不是李易對手,三五年後,曹操呂布之輩,雖然算是一時豪傑,但在大勢之下,也難擋李易腳步,算來算去,普天之下,也就河北袁紹可爲李易的對手。

然而,袁家固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李易出身尋常,先天上跟袁紹沒法比,但李易相對袁紹也有着一個絕對的優勢——年紀!

袁紹如今已是不惑之年,而李易不過二十出頭罷了,有這二十年的時間,說句不好聽的,李易哪怕佔着南方的半壁江山不動彈,就算熬也能把袁紹給熬死。

在心中將李易和袁紹做了對比之後,王朗心中卻是猛的一痛,因爲他發現,自己推算未來天下歸屬的時候,居然沒有把當今天子算進去,這讓他感覺很慚愧,也很無奈。

想到這裡,王朗忍不住輕嘆了一聲,心中滿是憂愁,起身拿過酒壺,想徹底來個一醉解千愁,可在這時,房門吱呀一聲開了,魏延又回來了。

魏延腳步很快,他是因爲有事纔回來的,卻不想一進門就看到王朗坐起來了,而且看樣子是準備繼續喝,這讓他很是無語,您老剛不是在裝暈麼,怎麼轉眼就醒了,這裝暈最起碼也要像回事啊。

王朗也沒想到魏延會回來,先是一愣,緊跟着就感覺老臉上一陣火辣辣的燙,畢竟剛纔裝醉就已經很羞恥了,現在被人家撞破,這讓他怎麼解釋?

就在王朗支支吾吾的想說些什麼的時候,魏延先一步回過了神,笑道:“王太守起來的正好,剛剛有人來報,主公到了,已經進城,王太守隨我一同迎接,如何?”

“啊,襄侯來了啊,那甚好,甚好。”

見魏延沒故意讓自己難堪,王朗還有什麼好說的,直接借坡下驢,起身一邊整理衣服,一邊說道:“襄侯到來,王某自當迎接,還勞煩魏將軍帶路。”

瞧着王朗這模樣,魏延心中暗笑,不過李易來了,他是真的不敢怠慢,更沒空打趣王朗,當下便與王朗一同快步往外走,不過還沒走出縣衙,就見李易帶着哼哈二將和徐庶,在一羣親衛的簇擁下走了進來。

當即,兩人下意識的加快腳步,到了跟前,魏延先行躬身道:“魏延見過主公!”

然後王朗也對着李易深揖一禮,道:“襄侯仁義,若非襄侯援手,王某今次恐成笑柄,還請襄侯受王某一拜!”

李易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魏延的肩膀,然後拉起王朗說道:“王太守的學文風采,初次相見時我便是仰慕非常,後得知王太守到揚州爲官,我心中可是萬分歡喜,求之不得,再加上王太守爲官多年,善於治民,而揚州如今正需要安定,所以,王太守能到揚州,是李易之幸,亦是揚州百姓之福啊!

王朗不得不承認,李易說話真的很中聽,原本出來之前,他心中對李易還是有些埋怨的,可剛瞧見李易,人家只是幾句話,便讓他心中怨氣一掃而空。

而且,王朗還又發現了李易的一個優點,人家年紀輕輕身居高位,卻是沒有分毫驕傲自滿,哪怕是對他這個欠了人情的老傢伙都是謙遜有加,這讓他不禁感慨,或許也只有如此人物,纔會有如此成就吧。

王朗心中思緒翻飛,表面上還算鎮定,輕聲恭維道:“月餘不見,襄侯氣量更見恢弘,王某拜服。”

李易笑了笑,沒有繼續找王朗說話,而是看向魏延,示意他往前帶路,同時問道:“文長在石城這幾日如何,之前路上可有麻煩,如今內外可還安定?”

魏延笑道:“仰仗主公威名,末將按照主公吩咐,沿江水而下,一路無人阻攔,到石城的時候,城中有守軍五百,見末將到來,便緊閉城門,但末將報出主公名號,讓他們查驗憑證之後,便主動開門請末將入城,主公威名,揚州已是人盡皆知!”

李易哈哈一笑,道:“莫要光撿好聽說的,兵馬入城後可有滋擾百姓,城中百姓生計如何?”

魏延趕忙搖頭道:“軍中禁令,末將不敢馬虎,將士雖然入城,但對城中百姓秋毫無犯,就是城中大戶送來米糧勞軍,軍士們也不曾私下收授,全由軍中司馬登記造冊,然後按部發放。”

“至於百姓方面,末將親自帶人走訪,認爲城中百姓雖不比荊州富足,但只要秋收之前無大事,應當不會有饑荒,偶有貧苦之人,官府存糧也足夠應付。”

李易又問:“袁胤那邊可有異動?”

魏延搖頭道:“自末將到來之後,石城附近雖時有哨探出沒,但袁胤所屬兵馬卻是龜縮未動,以末將推測,只要主公不出兵宛陵,袁胤難有動作。”

李易微微頷首,他也認同魏延的說法,因爲袁胤如果真的厲害,之前就應該破釜沉舟,盡起丹陽之兵與袁術合兵一處,現在丹陽支援袁術的人馬已經盡數敗亡,袁胤再想有什麼作爲,真的很難了。

李易一邊與魏延說着事情,一邊往裡面走,王朗跟在旁邊,將兩人的對話聽在耳中,他不得不承認,李易是個明主,見魏延後,李易問的都是要害之事,但雷厲風行之中,又足見其仁善。

很快,一行人進入主廳,李易居於上首,王朗次之,魏延,典韋等人也依次落座,然後使者送上酒水,李易自斟自飲了幾杯,壓下奔波的疲乏之後,便清了清嗓子,看向魏延、典韋、甘寧以及徐庶,問道:“你們可知,這次吳郡之行,我爲何只帶了你們幾人?”

李易說話的時候並沒有避諱王朗,所以王朗也在心裡思考李易這個問題,再加上他的酒勁早就被驚沒了,所以,只是在魏延等人身上瞧了一遍之後,心中馬上就有了答案。

當然,王朗很識趣的沒有多嘴。

魏延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雖然一開始有些迷惑,但他們也都是這時代的“名人”,很快明白了李易的用意,只是有些不太好意思直說。

李易見他們無人直言,便隨手點向徐庶道:“元直,你說說這是爲何?”

徐庶笑了笑,道:“這是主公有心栽培屬下,屬下感激涕零。”

其實徐庶心裡更想說,李易是要給他們幾個送軍功,只是這話太直白了,不好聽。

徐庶開了頭,魏延他們也就不在繃着了,紛紛拜道:“屬下多謝主公厚愛!”

“大家免禮。”

李易笑了擺了擺手,然後卻是把臉一板,嚴肅道:“你們幾人之中,惡來一直護衛我左右,不提也罷,但文長,特別是興霸與元直,卻是並無多少顯赫軍功,所以,爲了爾等將來,我自然要多考慮一二。”

魏延幾人紛紛點頭,李易說的是實情,壽春那邊完全是要把袁術給圍到死,最後分軍功的話,除了軍中主將,剩下的人基本就是平分了,雖然也不差,但對他們來說,真的有些不夠看。

可這次跟着李易來吳郡,要是有什麼斬獲,那功勞實打實都是他們的。

想到這裡,幾人心中全都是暖烘烘的,畢竟這可是李易對他們的特別關照啊。

“不過——”

就在這時,卻見李易話鋒一轉,道:“我讓你們幾人來吳郡,確實是讓你們沾一些軍功,但是,軍功可不是這案上酒肉,任憑你們取用,是需要你們一刀一槍去拼,去算計,最打了勝仗纔能有,要是有人覺得吳郡這邊的人物都是酒囊飯袋,結果輕敵吃了虧,讓將士們白白丟了性命,莫怪我不講情面!”

李易這話說的比較重,魏延等人都是心中一凜,剛纔他們還真的起了幾分輕敵的心思,因爲揚州諸郡之中,吳郡是最“散”的一個,連名義上的主事之人都沒有,所以,在他們看來,這樣一個地方還不是手到擒來?

不過現在有了李易的敲打,他們確實冷靜了許多,沒錯,吳郡是相對弱一些,可他們要是在這地方栽了跟頭,別說李易會懲罰他們,就是他們自己也會感覺沒臉見人的。

第291章 挑撥二袁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243章 我要當院長第243章 我要當院長第14章 司徒可聽聞百步飛劍第745章 年後有禮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447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362章 火侯第624章 謀定第312章 徹底暗淡第108章 賈詡第529章 玉璽是假的第670章 必殺曹操第307章 糜家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540章 贈劍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685章 李進第516章 運氣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592章 爭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71章 入營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752章 又打起來了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522章 伯符可還安好?第279章 諸葛亮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222章 劉琦第717章 我要取顏良首級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752章 又打起來了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651章 將計就計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69章 散了吧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486章 溫水煮青蛙第516章 運氣第424章 話裡有坑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464章 你太讓我失望了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563章 傷員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667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575章 孫策去也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203章 劉表讓荊州第34章 提議遷都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106章 我對不起司徒啊第748章 蒸汽機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734章 大義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83章 大罵張繡第371章 你讓我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