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全才虞翻

“嗯?”

李易察覺到魯肅異樣,轉頭向他看去,魯肅見狀,知道自己有些無禮,當即對着李易一躬身,順勢收回目光,拍馬道:“主公真乃神人也!”

“呵呵,子敬可莫要學惡來他們……”

李易正微笑着和魯肅說話,但下一刻李易就呆住了。

李易忽的發現,這句平常聽的耳朵都快要磨出老繭的馬屁,貌似正好能解他心中爲難之事。

魯肅見李易的話只說到一半就不說了,不禁疑惑擡頭,就見李易的臉色變來變去,但很快,李易臉上就全是歡喜之色,最後李易更是忍不住放聲哈哈大笑了起來。

魯肅莫名,不知李易爲何如此,只能自行腦補,自家主公或許是再次掐指一算,又算到了什麼大喜事,故而歡喜失態。

片刻後,李易終於停下了笑聲,不過臉上喜色卻是依舊,當李易瞧見莫名其妙也跟着有點興奮的魯肅,直接讚許道:“子敬,副將也!”

魯肅謙虛躬身,雖然心裡好奇的要死,但李易沒有解釋,他也不敢直接問詢。

又過了一小會,李易終於徹底平復心情,微笑着對魯肅說道:“雖然我知虞翻必然才華不凡,但具體如何卻是不甚清楚,還是子敬與我仔細道來吧。”

“喏!”

魯肅應了一聲,也讓思緒回到正事上,想了一下,開口道:“屬下說虞翻文武全才,但其全才並不止於文武。”

“虞翻雖然年輕,但於經學一道造詣已頗爲不凡,以屬下眼光來看,不弱於當世名家,且虞翻雖是文士,但武藝卻是不俗,善使長矛,等閒之人難近其身,肅還曾聽聞,虞翻曾經好與人推演戰陣,沉穩之中又有獨到之處,常常引人稱讚。”

李易聽着魯肅的介紹,臉上滿是好奇之色,他自然知道虞翻是個文人,卻沒想到這個人還會武功!

雖然現在的文士不是後來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比如魯肅和徐庶,他們的武藝就很不錯,不過與那些將軍們還是有着一定差距的,然而魯肅今日這麼對他介紹虞翻,可見虞翻多半真的是一位高手。

這讓李易不由嘖嘖稱奇,實在是跟他心中印象差別有些大。

然而,魯肅的話還沒有說完。

“除了這些,虞翻還擅長醫道,雖然不能與華神醫相比,卻也絕非尋常郎中可比,最後……”

魯肅在李易的手指上看了一眼,道:“這位虞翻還知曉八卦占卜之術,不過屬下對此也只是聽聞,其道行究竟如何,卻是不好說,不過,根據其種種表現來看,既然外界能有此傳聞,屬下估摸虞翻的占卜之術雖然不如主公,但也不會太差,不然傳的沸沸揚揚,卻無真才實學,一旦拆穿豈不自毀名聲?”

說完這些,李易等了一會不見魯肅繼續出聲,這才問道:“沒有了?”

魯肅笑道:“屬下知道的,已經沒了。”

李易咂咂嘴,然後也笑了出來,雖然還未見面,他心中便已經有了一種感覺,這虞翻多半是個妙人。

以虞翻的家世,從小不缺吃穿,那麼,他的學習肯定都是興趣使然,按照李易的經驗,那些愛好特別廣泛的傢伙,多半都是很有意思的人,不然一個迂腐古板的書呆子,你能指望他有什麼愛好?

“子敬以爲,如何能讓虞翻爲我效力?”

聽到李易的問話,魯肅心中暗笑,自家這位主公對謝承、賀齊、虞翻,當真是一人一個態度,不論家世,只看才學。

魯肅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彷彿繼續之前話題一般,自顧自說道:“虞翻才華橫溢,若是換做旁人,其名聲怕是早就天下皆知,然而虞翻卻是隻能蝸居一地,屬下若非揚州人士,也難知其如此了得。”

李易若有所悟,問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是說,虞翻其實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魯肅一臉欽佩,拜道:“主公真知灼見,屬下佩服。”

李易失笑,感覺這個正直的青年果然是變了。

魯肅卻是沒笑,臉上反而露出了幾分爲難之色,一邊斟酌一邊說道:“虞翻性格有些不同尋常,似是輕狂,但又非恃才傲物,更非無禮之徒,時而嚴謹,時而恣意,但大事上從不含糊,唔……而且虞翻愛憎分明,對於志同道合之人,傾心相交,若是志向相左,無論對方身份如何,也絲毫不假辭色,甚至譏諷讓其難看……”

魯肅攤了攤手,無奈道:“因爲這些緣故,虞翻平日得罪了不少人,願意爲其宣揚名聲的人自然也就少了,而屬下雖然知其才幹,認爲如此人才當爲主公效力,但對於招攬虞翻,卻是拿不定主意。”

“唉,尋常人物,主公只需一道手令,其必然聽從,但虞翻性情難以捉摸,保不準會覺得主公是以勢壓他,然後拒不受命,如此先入爲主,之後再次招攬,恐生意外。”

如果換個主公,魯肅可能就不會說的這麼直接了,因爲沒準就會被老大認爲沒面子,一番惱怒之後,直接弄巧成拙。

但李易卻是不同,魯肅清楚,李易對於人才是很大度,也很有耐心的,而他說這些,也是爲了避免不小心產生誤會,讓李易錯過了這位大才。

李易此時心中感覺卻是頗爲異樣,他沒想到這位東吳名臣的性子竟然如此古怪,這位老兄是怎麼在孫權手下安穩熬到老的?

李易一邊想着,一邊看向魯肅,贊同道:“如此大才,確實應當慎重對待,不可盲目行事。”

李易微微低頭,踱着步子喃喃道:“我願親自登門,再三拜見請其助我成就大事,只是揚州連番大戰,雖然袁術已經敗亡,孫策不足爲慮,我也已經儘量安撫人心,但依然有許多人心中惶恐,我若是在此時進入會稽,雖然之前已經表明不動兵戈,但會稽之人怕是不會這麼想,多半會以爲我是故意對其施加,萬一因此生出枝節,卻是不美……”

說到這裡,李易停下腳步,看向魯肅說道:“若是子敬代我走上一遭,持我親筆書信,可有把握?”

老實說,魯肅心裡並沒有完全把握,可他想了想,李易身邊能擔負這個任務的,也就是他自己最合適了,而且爲人臣子,本來就是要爲主君排憂解難,如果遇到困難就推卸,這還要他何用?

於是,魯肅一咬牙,道:“請主公放心,若不能達成使命,屬下甘願領罪。”

說着,魯肅心中已經打定主意,這次就算豁出臉面不要,也得把虞翻弄來不可。

李易感覺到魯肅的爲難,安慰道:“此事子敬盡力即可,須知那虞翻縱有才華,但歸根究底,如今還是外人,而子敬卻是我之腹心,這親疏輕重,我是知道的。”

“主公!”

魯肅頓時就被李易的話給感動到了,甚至聲音都隱隱有些哽咽。

李易笑着拉住了魯肅,止住了他要下拜的動作,說道:“既然需要你往會稽走一趟,索性,齊家,謝家的事情你也一併擔了,不然只是對虞翻上門相請,其他人恐怕會認爲我故意輕視他們,所以,這種事情明面上還是要一碗水端平的。”

魯肅趕忙附和道:“主公所言甚是!”

李易點點頭,心中開始思索其中是否還有什麼披露,卻見魯肅說道:“主公,還有一事,也可以一併安排了。”

李易問道:“還有何事?”

魯肅呵呵笑了笑,道:“便是屬下最開始提到的聯姻之事啊!”

李易腳步一頓,心情有點小騷動,但還是以平穩的語氣道:“之前光顧着說那虞翻,我卻是把這件事忘記了,具體你說來聽聽。”

魯肅答道:“會稽三家之中,雖然虞翻才華最高,但論及家勢,卻是謝家最爲勢大,三家有以謝家爲首,所以,屬下以爲主公當與謝家聯姻。”

頓了頓,魯肅爲李易仔細解釋道:“謝煚除謝承之外,還有一女,乃是謝承之姐,正當待嫁之齡,因爲當地同輩世家子弟不是已經成家,便是才學平庸,所以才耽擱至今。”

“謝家之女,尋常人要納其爲妾自然是不能的,但主公不同,主公文韜武略,虎踞兩州之地,威震天下,即便納其爲妾,謝家想來也是願意的,所以,屬下請命,爲主公促成這一樁姻緣。”

魯肅說罷,便對着李易躬身,等候他下令,李易卻是看着魯肅,他很想聽魯肅說說那位謝家的姑娘容貌如何,奈何魯肅在這方面似乎還不能完全領悟李易的想法,只是再次躬身,等着李易賦予他使命。

魯肅如此,李易還真的拉不下臉去問人家長的怎麼樣,無奈,李易略一沉吟,在美色和地盤上權衡了一下,點頭道:“好,就依子敬所言,不過這件事不可太過匆忙,當在孫策之事了結後,再仔細安排,總之不能失了禮數。”

“喏,屬下知道了!”

魯肅接令,然後忍不住感慨道:“揚州之地,豫章、九江素來安定,只有會稽偏遠,不甚太平,如鄭寶這類宵小之人怕是不在少數,但是,只要今次事情順利,主公得會稽世家支持,有其協助,些許跳樑小醜根本不能興風作浪,如此,主公將來揮師北上,將不會再有後方之憂,以主公英明神武,諸多謀臣猛將輔佐,大事必成!”

聽着魯肅那鏗鏘有力的聲音,李易伸手重重的在他肩頭拍了兩下,沉聲道:“將來成就大業,李易絕不忘子敬今日之言!”

……

鄭家堡的善後工作並不麻煩,在魏延與魯肅的操持下,這些事情在當天就結束了,不過,李易的大軍還是在鄭家堡待了兩天,這才繼續向南進軍。

在這兩天時間裡,李易讓魏延將追隨鄭寶的那些倒黴蛋挑挑揀揀,組了一支大約三千人的“攻城隊”,等到皖縣對上孫策的時候,就讓這些人先上,消耗孫策的精力,等孫策疲憊了,李易再出動自己的嫡系人馬。

對這樣的安排,那些倒黴蛋雖然鬱悶,但也沒人敢抗議,因爲鄭家上百顆人頭就在土牆上掛着呢,那死不瞑目的模樣,看一眼就叫人遍體生寒,相對於鄭家人來說,他們這些傢伙好歹保住了性命,還有啥抱怨的?

更何況李易如今也算是深諳御下之道,對這些倒黴蛋並不是一昧的壓榨,最起碼在伙食上就沒剋扣過,兩天下來,單單憑藉伙食就讓不少人找到了幸福感,因此甚至還有人捶胸頓足,對之前寧肯追隨鄭寶也不投奔李易的迷之選擇後悔不迭。

因爲那些倒黴蛋接受了現實,再加上李易的行軍路線上本就沒什麼城池險關,所以這一路非常安逸,唯一能讓李易記掛的,也就是害怕徐晃那邊會出現變故。

不過事實證明,那是李易多心了,如今李易與孫策實力相差懸殊,李易又佔着大義名分,而孫策那邊卻是連背後的孫家都效忠了李易,在這種情況下,依舊堅持效忠孫策的,已經沒幾個人了。

所以,徐晃那一路儘管中途城池不少,但那些城池看到是李易大軍到來,無不主動開門投降,送上酒肉米糧,極盡討好之事,這也使得徐晃的行軍速度比預想中要快了許多。

數日後,李易大軍沿皖水而下,在距離皖縣還有一百多裡的一處開闊地臨河紮營。

臨時的大帳內,李易手中拿着兩封剛剛送到信函,邊看邊露出笑容。

居巢不戰而降,已經被徐晃接管,至此,廬江郡只餘下最後皖縣一城還不在李易的掌握中。

徐晃告訴李易,兩日之後便可與李易合兵一處,然後發兵皖縣。

另外,張遼那邊也傳來了消息,最快明日傍晚便能與李易匯合,要比徐晃快上一些。

說到張遼,李易心中卻是頗爲想念的,自從將張遼安排到江夏,兩人已經是許久未見了。

將信函放下,李易對着旁邊幫他整理公文的魯肅說道:“明日文遠便會到此與大軍匯合,文遠乃我肱骨,將才與公明不相上下,今後你二人要多多親近纔是。”

魯肅放下手中文書,點頭道:“荊州城外一戰,張將軍踏破袁術大營,斬張勳,擒紀靈,屬下自是極爲仰慕的。”

李易笑了笑,又伸了個懶腰,起身招呼道:“勞逸結合,走,子敬隨我出去巡視一二,此處雖然距離皖縣百餘里,但孫策不是易與之輩,說不得就會劍走偏鋒,盯上我這大營,我雖不怕他,卻是丟不起那個人的。”

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633章 求收留第47章 呂布的困局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465章 你只是個卑鄙小人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113章 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謝謝‘世俗的叛徒’打賞)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100章 果然來了第286章 自家人第660章 豫州規劃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255章 天子稱我亞父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582章 迎天子入荊州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112章 新軍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圖第93章 虎入困籠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362章 火侯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286章 自家人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第28章 戒驕戒躁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761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日第242章 又見蔡邕第684章 大將軍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748章 蒸汽機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374章 狼煙起第369章 袁術使者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745章 年後有禮第414章 世家與百姓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148章 典韋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106章 我對不起司徒啊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證清白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臉第54章第320章 誰是亂臣賊子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685章 李進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266章 一錯到底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731章 有朋自遠方來,酒肉管夠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356章 賢侄啊第578章 孫策頭顱在此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628章 “窮酸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