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

當劉贇在聽了賈詡的提醒後,不由得是冷哼了一聲,道:“他們不來則已,如果真敢來劫道,我倒不介意滅了他們白波軍,反正他們的名聲也不怎麼樣,就當是爲民除害好了。”

這次劉贇一共帶了兩萬人馬來接獻帝去翼州,當他們走到華陰縣的時候,就有探馬來報說前面樹林中發現有敵軍埋伏的痕跡。而劉贇在聽了稟報後,立刻把趙雲叫了過來,並對他耳語了幾句後,這才讓趙雲是領命而去。

當趙雲帶着數百人馬來到十里開外的樹林邊時,立刻就傳令了讓弓箭手朝樹林裡放箭。而就在弓箭手們射出了兩輪箭羽後,就看見從樹林裡衝出來了數千人馬。

而趙雲在陣前是虛晃了一槍後,便命令士兵們朝後方退去。而那隊人馬一見趙雲逃走後,便也很快就追了上來。當雙方人馬來到了一處山坳間時,忽聽山上傳來了一陣鼓聲,很快就見從山坳的兩邊各殺出來了一隊人馬,並將追兵們是團團包圍在了山谷裡。

此刻就見劉贇站在山坡上,看着被包圍的白波軍們,就說道:“誰殺了揚奉,本將軍重重有賞。”

原來這支躲在樹林裡的伏兵還真是白波軍,揚奉和韓暹等人確實不甘心獻帝被劉贇搶走,所以纔打算給劉贇來一次伏擊。可惜天不遂人願,劉贇早就看破了他們的詭計,所以才讓趙雲去做誘餌,把白波軍引進了他設計好的陷阱裡。

現在揚奉等人果然中計,並且在混戰中趙雲一槍刺死了李樂,而張繡和許褚也先後幹掉了韓暹和胡才,把揚奉給嚇得是拼命地殺出了重圍,並投袁術而去。

當劉贇在收降了一羣白波軍後,又繼續朝潼關的方向行去,當他們來到潼關關下時,徐盛早已在那裡是等着他們了。原來劉贇在進入京兆尹時,早就在幾處重要的關卡內駐紮了自己的人馬,比如潼關這裡就交給了徐盛,而函谷關則交給了高順。過來函谷關就離雒陽城不遠了,不過雒陽城已成了一座廢墟,所以劉贇把滿寵放在了河內郡裡,並讓他隨時來接應自己。

而就在劉贇一行進入了潼關後,弘農郡的守將張揚也接到了袁紹發來的急件,並讓他在弘農郡劫下獻帝和文武百官來。當張揚在接到這封密信後,連忙找來了他的好友董昭,並商議道:“公仁,那大將軍劉贇過幾日就要經過弘農郡了,而袁本初想要讓我去攔截他的人馬,並把陛下和那些文武百官們救出來,不知公仁可有什麼良策教我?”

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東漢末年曹魏謀士、重臣、開國元勳。董昭年輕時被舉爲孝廉,後擔任袁紹帳下參軍。多有戰功,但是袁紹聽信讒言,董昭不得已離開袁紹投奔張楊。張楊率軍迎接漢獻帝時,董昭隨行,並拜爲議郎。後與曹操在洛陽相見,又建議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昌,董昭自此成爲曹操的謀士。

不過現在的董昭纔剛剛投靠了張揚,所以他在猶豫了一下,便說道:“稚叔,那大將軍劉贇一向驍勇善戰,而且手下也是猛將如雲,就憑你我二人的力量是根本無法戰勝他的,所以咱們得找幫手才行。”

聽董昭這麼一說,張揚也是無奈地點了點頭。劉贇的強悍他可是見識過的,不管是三英戰呂布,還是幽州之戰,都絕不是他張揚能比擬的。就在張揚準備問董昭請誰來做幫手時,董昭卻捋了捋鬍鬚說道:“現在衆諸侯中能與劉贇一戰的還真不多,袁本初剛收復雍州一地,肯定騰不出手來與劉贇一戰。而袁術遠在南陽,就算趕過來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唯一能幫到我們的就只有東郡太守曹操曹孟德了。只要他肯出兵,必能將陛下從劉贇的手中奪回來的。”

此時的張揚一聽到曹操的名字時,也默認地點着頭說道:“既然公仁看好那曹孟德,那就拜託公仁前往東郡一行了,而這裡我會盡量拖住劉贇和他的人馬的。”

當董昭接下了這差事後,是立馬就出發去了東郡。而做爲東郡太守的曹操也比以前是精神了許多,在這段時間裡他也是在招賢納士,而投靠他的名士還真有不少。如潁川戲忠戲志才、程昱程仲德、毛玠毛孝先、呂虔呂子恪及荀彧叔侄倆,把曹操給樂得都快找不着北了。

同時曹純、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也先後投在了他的帳下,使得曹操的兵力也是迅速地就膨脹了起來。而就在曹操準備拿下整個兗州來時,董昭的到來卻打亂了他的計劃。

當曹操拿着張揚的書信,並詢問荀彧等人時,荀彧卻搖着頭說道:“大將軍劉贇本就是漢室宗親,他接陛下回歸翼州並無大錯。而我們要是強出兵的話,反而會落下口實來。再說主公與大將軍一向交好,咱們要是出兵的話,可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了。”

“文若說的不錯,如果大將軍沒有出現在京兆尹,又或者大將軍並沒有去接納陛下的意思,那我們出兵還有一些道理。但現在陛下已在大將軍的手中,而且陛下也並沒有發出勤王的詔書來,如果我們真的冒然出兵的話,很可能會與大將軍交惡的,這對我們下一步的計劃可是沒有一點的好處,反而還會受到大將軍的反擊的。”

聽完荀彧與戲志才的話後,曹操最終決定是不出兵,任由劉贇將獻帝帶回翼州去。當董昭在得到這消息時,也是苦笑了一聲便返回了弘農郡。

而就在董昭失望而回時,劉贇一行已進入了弘農郡的地界,下一步就是前往澠池和函谷關了。當劉贇一行來到弘農縣城時,張揚糾結了很久,終於在城外是恭迎了劉贇與獻帝一行。

當劉贇看到張揚的時候,很有些好奇地問道:“稚叔,你不是在上黨嗎?怎麼跑到弘農郡來了。”

而這時的張揚是苦笑了一聲,說道:“幷州已在了本初的治下,他將我調往了弘農,我能不來嗎?”

聽張揚這麼一說,劉贇這才明白了過來。上黨確實是在幷州的地界裡,而袁紹成爲了幷州刺史後,將張揚調出了上黨倒也說得過去。畢竟張揚不是袁紹的心腹,而且張揚曾經也是衆諸侯之一,把他弄走倒也符合袁紹的秉性。

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