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進入漢中

不管想要做什麼事情,有一個好的開口的,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拿下侯越,算是明侯府的對南鄉治理的一個好開端。

侯越作爲南鄉的縣令,目前南鄉縣之中名望最高的人,他選擇站在明侯府這一邊,百姓感受到了,纔會斟酌考慮,繼續站在明侯府對面,是一件不智的事情。

不說讓他們直接重新接受明侯府的統治,但是最少能消磨一些他們心中對明侯府的敵意。

當然,僅僅這樣,是不夠的。

所以接下來,還有第二步。

牧景對於怎麼梳理南鄉,在進入南鄉之前,就已經有了系統計劃,第一步是攻陷縣衙,縣衙作爲的統治南鄉的一箇中樞神經,拿下這裡,等於拿下日後要吹的風向。

而第第二步,自然就是直接攻陷本地鄉紳豪族。

蛇無頭而不行。

南鄉縣城作爲南陽西部主城,人口多,魚龍混雜,要說有領頭的,明面上是的縣衙,可實際上就是的這些鄉紳豪族,這些當地的家族,因爲經營的時間長,影響力巨大,無數百姓都信任他們,因爲他們知根知底,很多時候,他們其實就是完全代表的一個縣對統治者的態度。

爲什麼很多歷史書都會說,漢末的時代是世家門閥的天下。

無非就是這些世家門閥鄉紳豪族能代表百姓,他們經營多年的名聲,就是能讓百姓信任的一個武器,很多諸侯不敢招惹他們,就是還他們鼓動百姓抵抗統治。

所以現在亂世的情形之中,一般割據地方的諸侯,都會選擇交好這些世家門閥,鄉紳豪族,儘可能的讓他們支持自己,才能的博得最大的信任。

不過牧氏政權相對於其他諸侯的政權,行政上恰好相反。

從一開始,牧山和牧景這一對父子就已經站在了士族的對立面,熱臉貼冷屁股的事情,牧景本來就不會去做,不管是在南鄉,漢中南鄭,還是如今的江州,牧景都沒有刻意去討好士族門閥,鄉紳豪族的打算。

他的治理的政策,對地方百姓,從來都是的柔軟的,可對於地方的鄉紳豪族,從來都是的硬碰硬的,以強權統治強權。

不過明侯府治民有一套,而且足夠強勢,讓很多人對明侯府的信任變得很大,所以甚至可以去忘記這些地頭蛇的鄉紳豪族所在,因此明侯府到現在爲止,都很堅持這種觀念。

不過現在,牧景認爲,他自己倒是要向着南鄉的鄉紳豪族的認慫一次了。

南鄉縣這個地方,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因爲自己帶着愧疚回來了,所以也絕對不能好像其他地方那般的強勢,這樣逼迫下去,很容易就會崩盤,城中的百姓動盪起來,引發怨念,足以爆發一場的混亂。

只能他慢慢來,緩緩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藉助本地的實力,一點一滴的把民心給贏回來,這些鄉紳豪族,不管如何,他都是繞不過去的。

所以牧景讓的侯越親自來了搭橋鋪路,然後在驛站裡面整了一場宴席。

這一場宴席,宋山安排在驛站,基本上請了南鄉大大小小的鄉紳豪族赴宴,算是低姿態,放下高高在上尊嚴,去和他們溝通,和他們的商談。

當初明侯府統治南鄉,因爲團結專注,發展的越來越快,其實這些鄉紳豪族也此被牧景壓迫,迫於無奈之下,其實也是出了不少力的,漸漸的也就沒有這麼抵抗牧氏了。

畢竟雖然牧氏強勢,可牧氏也能足夠保證他們的安全,生活不管家族多大,不就是圖一個生存嗎。

但是後來牧軍撤兵,他們也是傷亡慘重。

新仇舊恨,更加上一些悔恨之念,因此這些世家豪族,即使如今,他們對明侯府的怨念,其實比普通百姓還要的大。

可牧景這一次出面的這勢做的夠足。

首先他是讓侯越的出面來安排這一場宴席,侯越在南鄉很多人心中,是救世主的身份,當初明侯府拋棄南鄉,大部分官吏撤出去,唯獨侯越留下來。

侯越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這數年之間,不斷的周旋之下,在強權之下,保住了一個有一個家族,在很多人心中,他是恩人。

所以他的面子在南鄉,很少有人不能不給。

另外侯越還是南鄉縣令,手握大權,他的態度也能決定很多的家族的生存環境,所以除了敬重之外,即使一些心懷鬼胎的人也恐懼他發飆。

因此南鄉的鄉紳豪族,赴宴的人,佔據了九成以上。

當然,他們赴宴,不代表他們就願意遵從明侯府的所有的安排,正所謂失去過一次的信任,哪怕明侯府的刀劍已經架在了脖子上,他們都不太願意繼續相信明侯府。

牧景也不是很在意,不可能讓他們一下子就直接讓這些人的對明侯府直接改觀。

對付這些人,牧景有手段。

說的說不上來,那就直接用利益砸,他做好的放血的準備,鎮住了南鄉,等於南陽西部收回來,所以他不介意在這裡的投入更多的資源。

這些鄉紳豪族不是的商賈,但是他們的軟肋也很明顯。

在宴席之上,牧景親自下場,舉薦好幾個的家族的子弟出仕途,這一波騷操作,一下子打破了這些鄉紳豪族抱團抵抗明侯府的打算。

鄉紳豪族,距離世家門閥有點距離,他們在當地影響力大,但是在士林影響力不高,即使他們的家族子弟也讀書練武,可機會相比拿下傳承底蘊深厚的世家門閥,少之又少。

想要讓家族子弟出仕途,首先要有人舉薦,然後還要有位置,能滿足兩個條件的,牧景一個人足夠,到了今時今日的地位而言,他有權力舉薦任何人出仕途。

而且他舉薦之人,在明侯府而言,那就是相當於天子門生,嫡系培養,前途無量。

所以這些鄉紳豪族,轉變立場,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甚至他們害怕晚了,名額都讓給其他人了,他們家族的子弟什麼也撈不上,那就悲劇了。

宴席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一個個當地耆老,鄉紳豪族的家主,對牧景的熱情,瞬間升了一個檔次。

……

第二步如願的完成了,目前來說,重整南鄉,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的進展,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

這第三步,需要縣衙和當地鄉紳豪族共同支持。

那就是浩浩蕩蕩的減免稅賦的動作。

南鄉一年的稅賦,相對於明侯府而言,無足輕重,但是對於南鄉百姓而言,就是的生死攸關,特別是這幾年的苦難之中,家裡的糧草缺的很。

當然,既然牧景大放血,做出了這樣的動作,他就必須要有收穫,這是很現實的事情,也是的一個當政者要考慮的事情。

所以他才需要縣衙和鄉紳豪族的支持,把這個勢弄大起來了。

讓南鄉的風,向着明侯府吹過來了。

不說一下子讓這些百姓忘記曾經明侯府對南鄉的辜負,最少讓他們感受到明侯府的親近之意,還有的明侯府執政將會來帶了切身利益。

……

牧景進入南鄉,前後不過只是三天的時間,一二三步走下來了,有些筋疲力盡,但是的效果還是蠻好了,特別是在今日早上,宣佈免稅的消息,引起了城中百姓的沸騰。

接下來的事情,牧景也不需要過多的關注,地方治理,終究是要交給地方,他只要在期中,起了一個引導的作用,就足夠了。

南陽太守府下來的人,重新和南鄉縣衙完成了聯繫,那就代表南鄉已經重歸明侯府的治理之下。

牧景這時候,已經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南鄉。

離開南鄉之後,對於南陽的巡視,已經算是結束了,其實他應該還要走一走西部其餘的縣城,但是景武司傳來了幾個消息,讓他有些坐不住了。

所以走出南鄉城,他就直接向着漢中而去。

這一次走了是東山馳道。

東山馳道,當年可是的明侯府的重要工程,承包給了商賈,後來因爲明侯府丟了南陽,對這條道路的影響也不小,畢竟承包出去,就要給他們收取路稅的機會,兩頭一卡,才能收取路稅。

可南陽段失去了掌控,這讓很多商賈遭受損失。

明侯府甚至失去了一些的信用,這部分的犧牲可不小,後來彌補了很久,纔算是的彌補回來,重新迎回了這些商賈的信任。

不過現在明侯府奪回南陽,這段路,明侯府也已經收回去了,不打算繼續拿出來了,當初需要補償的,已經補償了,這段路,已經放出來,作爲漢中和南陽之間交通便利的一個催化劑。

幸虧當初修了東山馳道和漢水馳道,這讓牧景從南陽進入漢中的時間,簡短的數日的光景。

四月中旬,牧景一行人,從東山馳道已經進入了漢中。

而這時候,天下諸侯討伐西涼的大勢已成,天下從南到北,都淪爲的一片戰場,各大諸侯的兵馬也開始發力,這一場戰役,正式拉開的血戰階段……

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東之行 一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大明軍備 九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關中血戰的前奏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雪中,兵臨城下!第一千七百章 張飛下線 上第七百五十章 中箭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戰成名 三第二十一章 驚動郡府 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定漢中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司馬懿的猜測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決戰上黨 二十二第一百二十章 血戰葛坡 九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殲滅韓遂部 三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滅燕 四第八百三十七章 牧軍操典第九百八十一章 奪南陽 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定雒陽 三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天下五分 二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長江口之戰 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公孫瓚之殤 下三 (第二更)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張飛下線 下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新政:暗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西北風雲再起 三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圍殺張飛 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當家主母的風采 (補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傳承的選擇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明魏決戰 十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奪取汝陽第六百七十八章 漢水碼頭第七百五十二章 暗中較量第四百七十章 劉焉的野望 一第十六章 漂白之引蛇出洞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上黨之戰 十三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戰起河東 (除夕,炮竹一聲除舊歲!)第三十六章 太平聖女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模仿始終是模仿,保持進步纔是王道!第六十五章 饋贈的書籍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遭遇冷落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雒陽之戰 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潰敗千里之外 十三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奪荊州 十六第九百零二章 味縣之會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撤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親自接應第四百六十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四 (今天的更新,兩更合一)第九十一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戰成名 二第七百零二章 暴跳如雷的胡長史第二百二十四章 雙雄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鹽商之戰 三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八第三百四十五章 斬袁,拜相! 上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進擊第三百六十二章 河東之行 四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上黨之戰 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牧太傅與何太后的較量第二百四十七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兵圍北宮 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襄陽血戰的拉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要來就來,不過一戰而已!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三大諸侯會盟 六第六百五十九章 歸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五丈原的突襲之戰第九百七十三章 鹽務 中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整軍 三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戰果和戰損第十五章 漂白 六第十八章 漂白之心境的轉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長安的反應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六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直搗黃龍 二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建安二年的開始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天下定 七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兵臨長安 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商之戰 八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改變戰略部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三年征戰,換一生自由!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戰後大動作 十三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登基之前 八第八百四十五章 早做準備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宛城之戰 六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休戰時期 一第五章 圖謀舞陰 四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完第八百零八章 萬事俱備,只待東風起!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大戰啓 六第九十五章 先鋒營 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再臨鹿門山第三百五十七章 說服盧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奪荊州 五第八章 詐開城門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潰敗千里之外 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夜街刺殺第三百五十六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下第八百零八章 萬事俱備,只待東風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再戰上庸 三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黑暗之中的對決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