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東漢的財政主要來源其實一直是稅收,包括人口稅與商業稅以及小部分田稅和產業稅,在當時俗稱山澤魚鹽市稅。

然而相比於每年多達百億的財政稅收,更加龐大的是每年各項支出以及額外用度。

其中大頭就是天下官員俸祿,佔到了財政收入的一半。

即便是經歷過光武帝,漢和帝,鄧太后等幾任統治者數次減俸,“務從節約,並省官職,消減俸祿”,也還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所以每年財政收入,地方官員要截留大半,就是留給地方各級官員的俸祿,而大司農國庫的錢,也一定會比少府和水衡尉多,就在於這些錢是根本,一動就天下大亂。

可自從鄧太后去世,東漢的節約之風就徹底消失,漢安帝漢順帝漢桓帝,都是有名的昏君,到漢靈帝也是一脈相承,花錢如流水,絲毫不懂節制。

統治者奢靡成風,內憂外患也不消停。漢和帝永初年間,長達11年的隴右西羌叛亂,爲了平叛花了足足240億五銖錢。

靈帝初年,東羌叛亂,世人只看到了涼州三明輝煌的戰績,卻看不到朝廷高達44億的軍費開支。

然後又是鮮卑那邊,出了個能主檀石槐,屢次南下犯邊。緊接着黃巾之亂,西涼叛亂,遼東叛亂,東南西北以及漢庭內部,就沒消停的時候,天下到處都要打仗。

雖然相比於原本歷史,如今的東漢朝廷搜刮豪強,要富裕很多,可漢靈帝又恢復了揮霍無度的情況,到處都在花錢,財政每況日下,少府和水衡尉的錢正在以肉眼看得見的速度往下掉。

自從天子決定派北軍出征鮮卑,先不提軍費開支,單說後勤補給開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再加上新建的南軍,以及這次大閱兵的封賞,眼看禁錢司和水衡尉的倉庫要跑耗子。

第二日,少府樊陵和水衡都尉趙武就跑到漢靈帝那邊哭窮。

“陛下,真沒錢了。”

玉堂殿內,暖氣灼灼,趙武言簡意賅。

樊陵苦着臉道:“禁錢司也只有不到五億錢,還要支撐北軍征戰鮮卑。”

聽了二人的話,

漢靈帝愕然道:“前些日子還不是有二十餘億嗎?”

樊陵和趙武面面相覷,心道你這皇帝怎麼跟健忘症似的,忘了北軍和南軍的大頭開支了?

可心中雖腹誹,又不敢明說,樊陵只得解釋道:“北軍征戰,南軍新建,都要錢,再加上這次閱兵.....”

漢靈帝沉吟道:“還能堅持多久。”

“北軍那邊每日開銷用度,約在400餘萬錢,加上皇室每日開銷以及其它各處花費,不到三月,少府的錢幣就會空空如也。”

“三月?”

“最多三月。”

這是樊陵精心計算後的結果。

別看北軍只去了三萬人,但丁原那邊還有一萬人,戰兵就有四萬。

而古代戰爭並不是說你四萬戰兵就只有四萬,漢武帝打匈奴的時候,騎兵步兵加起來二十萬人,後勤人員卻超過五十萬,這些也都是要吃飯的。

所以北軍那邊步兵加騎兵,再加上後勤的輔兵,總人數超過十萬,每天要吃一萬石以上的糧食,花銷非常大。

大司農的錢管的是天下官員俸祿和各地需要用到的支出,如干旱、洪澇、地震,都要花錢補貼給地方百姓或者災區重建,不能輕動。

因此打仗用的錢與皇室宮廷開銷,就得從少府和水衡尉掏錢。

去年漢靈帝自己揮霍無度,又大量修繕宮室,原本收了不少稅,天下也安穩許多。

可又連續打西涼遼東,軍費開支不小,如今又打鮮卑,閱兵又大肆賞賜。天見可憐,不是樊陵說謊,是真沒多少錢了。

懶人花起錢的時候不會心疼錢從哪裡來,沒錢的時候纔會慌張,聽到樊陵和趙武的話,漢靈帝這才慌了神,左右與張讓趙忠蹇碩等常侍對視一眼,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朕知道了,你們先去吧。”

“臣告退。”

樊陵趙武踩着小碎步倒退離開。

等他二人走了,漢靈帝纔看向張讓道:“朕最近的用度那麼大嗎?二十餘億怎麼只剩下這點錢了。”

張讓都不好意思拆穿漢靈帝,不說修宮殿那十多億,單說他在河北老家購買的田地宅院,那都是十萬畝十萬畝的買,花錢如流水,怎麼可能不只剩下那點錢?

不過他作爲宦官當然不會打皇帝臉,而是說道:“陛下作爲天子,雖富有四海,但畢竟那麼大一個國家,總有居心叵測之人犯上作亂,一者花錢平叛,二者出錢撫民,處處要用錢,錢花得快一些,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張讓幫他找了個藉口,漢靈帝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讓父說得是,原來不是朕在花錢,而是國家正常開銷用度。”

如果陳暮在這裡,估計要罵這倆厚顏無恥之人真會找藉口。

只是再怎麼找藉口,錢沒了依舊是個問題。

漢靈帝想了想,說道:“馬上就要到年末,今年稅收該如何定?”

張讓說道:“子歸說,今年只能少收,不可多收。”

“不行。”

漢靈帝搖搖頭:“往年天下還算承平,沒有動亂,今年四處打仗,又組建新軍,少收必然捉襟見肘,支撐不起,還是跟往年一樣,每畝百錢。”

“這......”

張讓猶豫道:“要不要問問子歸的意見。”

漢靈帝道:“早就問過了,他暫時也沒有什麼取錢之法,只能今年最後再收一次稅,既然要收,自然要收一次大的,怎麼能還如往年一樣?”

“那.....好吧。”

張讓硬着頭皮答應,他知道,這個黑鍋估計又得他與十常侍背。

不過沒辦法,誰讓他們就是爲背鍋而生的呢?

中平五年九月,最後一次朝議。

這次朝議,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整個朝廷內外,都發生了震動。

天子已經收了三年稅,第一年收益州荊州揚州,由於另外八州不交稅,於是完全擁護這個政策。

三比八,益州荊州揚州三地的豪強官僚代表,只能捏着鼻子認下了。

第二年,漢靈帝收冀州豫州徐州的稅。

又是一場三比八。

益州荊州揚州這一次既是既得利益者,又是去年的受害者,三地豪強地主官僚代表跳得比誰都兇,去年他們反對的聲音有多大,今年支持的聲音就有多大。

結果到了第三年,也就是187年,漢靈帝收涼州幽州幷州交州青州五州之稅,這次變成了四比七,因爲青州是陳暮的地盤,擁護這項政策。

到了這個時候,天下豪強和滿朝官員就算再傻,也知道上了天子的惡當,這是要輪番收他們的本來隱藏起來的稅收呀。

到今年中平五年,也就是188年,從年初開始,反對收田稅,恢復人口稅的聲音就此起彼伏,天天有奏摺上來。

漢靈帝爲此也詢問過陳暮,陳暮的建議是,最後再收一次,不過要減稅,每畝變成50,40,30錢。

也既所謂上等良田收50,中等庸田收40,下等劣田收30,這樣還是很平均。

如此,哪怕天下稅再來一遍,歲收也在200億錢,和以前差不多。

但即便如此,漢靈帝也該滿足,因爲已經比以往他每年收稅不到百億錢強得太多。

要知道光武時期一年200億,現在經過那麼多年隱瞞人口,折損了一半,漢靈帝入不敷出,這纔想盡辦法斂財。

而陳暮的政策,完全是正常收稅,還不傷農,是典型的良策,只是不能作爲持續政策適用而已。

可惜漢靈帝食髓知味,並沒有聽從陳暮適時候收手的勸言,所謂忠言逆耳,概莫如此。

原本因爲陳暮的勸說,本來稍稍有些消停,答應鬆口的漢靈帝,在發現自己的錢再次不夠用之後,決定來一把大的。乾脆全天下的田再收100錢一畝,他就不信那些豪強地主還能翻天了。

爲此,即便是滿朝文武鋪天蓋地的反對聲音,漢靈帝也是一意孤行,在今年十月,秋收的日子,開始了每年一次的大稅收。

每郡派出宦官和西園兵馬,逼迫各地郡守、刺史督促地方收稅,嚴查地方豪強有沒有隱瞞人口,隱瞞田地,人口稅雖然免除,但地主豪強家的奴僕卻不在此列,依舊要交錢。

一個家中有三萬畝地, 一千名奴僕的豪強,大概要交五百多萬錢,而如果這名豪強沒有其它收入的話,那五百萬錢幾乎是他十分之一的財產,可謂是重稅。

不要以爲豪強地主的錢都是大風颳來的,很多豪強地主手裡的流動資金也沒有那麼多,大頭是田產以及土地,如果遇到剛好將錢全部拿來投資做生意,這個時候要交稅的話,只能出售手裡的田產來彌補虧空。

只是漢靈帝每年收稅選的時機都是秋收以後,這個時候以莊園經濟爲主題的豪強地主家中有大量的糧食,糧食在當時也是錢,只是宦官不是以當時市價收購,而是以往年最低價格收購。

如此一來,豪強的虧損就更多,爲此今年收稅可謂怨聲載道,滿朝上下的官員們都快瘋了,一堆一堆地往皇宮裡跑,各類奏摺雪片一樣飛往尚書檯。

而這個時候,陳暮卻遞上辭呈,準備賦閒回家。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97章 陳暮辭職)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八十章 倉庫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十章 B計劃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十章 B計劃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請假條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六章 馬鈞請假條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五十章 鬥將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請假條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七章 定徐州(2)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五章 定策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