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

對於青州幽州與洛陽的三方攻勢,一開始冀州還能招架得住。

這與歷史上袁紹勉強在界橋擊敗公孫瓚不同。

歷史上的冀州在王芬死後,經歷了不少動盪,再加上後來袁紹剛當政時,內外矛盾比較尖銳。公孫瓚則氣勢如虹,幾乎佔領了大半個冀州與青州,所以袁紹手裡只有一個魏郡在,實力並不算強。

一直等到擊敗公孫瓚之後,才統合了整個冀州,擁兵十多萬,一躍成爲最強的諸侯。

而現在王芬當政,冀州安穩發展了十年,沒有經歷過太大動盪,得益於華北平原廣袤的農田土地,人口在黃巾之亂後也爆炸式增長,實力非常強悍。

以六百多萬的人口,養活二十萬的帶甲之士。剛好在兵民20:1的極限比例範圍之內,也就是20個農民養一個全副武裝的戰兵。

正因爲冀州擁有超過青州幽州洛陽的總耕地面積,再加上王芬這些年來的休養生息,才能做到這一點。

但此時此刻,冀州這個主心骨王芬病危,就暴露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沒有了強權人物,地方軍備十分混亂。

雖然也有張郃高覽曲義袁紹等數名還不錯的將領,比如張郃、朱靈、蔣奇、馬延、焦觸、張南等校尉將領帶四萬人駐兵甘陵、貝丘、靈縣、鄃縣等地,防備青州。

高覽則帶領着韓莒子、呂威璜、趙睿、嚴敞、何茂、王摩等人領兵三萬,駐兵斥丘、元城、魏縣等地,護衛鄴城周邊。

袁紹從渤海退兵後,領麾下三萬人駐守鉅鹿,與北面的公孫瓚形成對峙。

鄴城周邊還有七八萬兵馬,有夏昭、呂曠、高翔、馮禮、鄧升、郭援、陶升、孟岱等將領,兗州還有呂布步騎兩萬五千人,總兵力還是非常多。

但兵馬越多,越沒有統一指揮,大家各自爲戰,像張郃駐守清河國,被青州進攻之後,就向高覽求援,如果王芬沒有病倒,主心骨在,那麼經過朝議,以及諸多智謀之士的商量,完全可以派高覽前去搭救。

可現在王芬病倒,冀州朝政也出現了短暫的混亂時期,高覽向鄴城發了公文,一直沒回信。沒有調令,不敢擅自去救,導致此時張郃被困在了甘陵城裡,進退維谷,處境很不妙。

廣宗,青州軍浩浩蕩蕩地穿過了界橋。作爲戰略要地,如果王芬早早地派大隊人馬將廣宗守住,那麼青州軍就很難穿過清河來到魏郡腹地。

鄴城的地理位置有些特別,夾在潐水與漳水之間,潐水下游就是清河,而在鄴城東面還有一條故大河。所以鄴城是被三條河流保護起來,不管是洛陽方向要進攻,還是東面青州方向進攻,都繞不開這幾條河水。

如果派重兵駐守在廣宗這個戰略要地,那麼青州軍就會被阻攔在清河東岸沿線,只要守住甘陵、貝丘、清淵、陶館等東岸沿線的城市,那麼青州軍幾乎不可能打到魏郡腹地來。

畢竟即便你人能找到河流比較水淺的地方渡河,可馬車輜重糧草一類的軍械,就不可能從水裡過去,就算是浮橋都撐不住,只能從陸路過去。

界橋就是橫跨清河的一處橋樑,而且沿襲了秦漢時期橋樑風格特點,是用磚石體系製造,外形爲拱券結構,堅固耐用,大隊人馬與物資輜重是可以穿過這座橋樑渡過清河,這樣就不存在糧草輜重被困在清河東岸的問題。

劉備率領着三萬人馬,攻下了廣宗,與公孫瓚的人馬在經縣匯合。二人兵分兩路,公孫瓚從西面攻打漳水西岸的曲周,威逼鉅鹿。而劉備則南下平恩,進犯斥丘,來到了魏郡周邊腹地。

一時間,整個鄴城京師動盪,對於劉備與公孫瓚的攻勢如虹感到震驚。朝野上下很快亂成一團,王芬聽到這個消息,病情更加嚴重,已經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

好在荀和陳逸等人勉強算是穩住局勢,一邊調派人馬北上迎敵,一邊令袁紹回鄴城,商量對策,順便也如了王芬的意,任命他爲侍中。

袁紹讓長子袁譚領軍,又讓顏良文丑高幹逢紀等心腹輔佐,這才放心大膽地單人匹馬回了鄴城。

剛一進城,袁紹沒有去探望王芬,而是直接去皇宮之中覲見了劉陔。

直到第二日,他纔來到了王芬的府邸探望。

“文祖公!”

袁紹來到王芬牀前,看到他行將就木的臉色,悲從心來,哭泣道:“多日不見,公怎麼成這樣了。”

王芬臉色慘白,見他這般模樣,反倒是灑脫一笑道:“本初莫要傷心,生老病死,人之常態也。老夫也年近古稀,身體不愈,倒也知道天命難違,時日無多,又何須憂傷呢?”

“唉。”

袁紹嘆了口氣道:“可是公爲冀州支柱,此時四面皆敵也。若無公,冀州此危機存亡之秋,文祖公何忍棄陛下而去,棄冀州萬民而去呀。”

“呵呵。”

王芬勉強笑了笑,說道:“我倒是不想去,可奈何身體不行啊,我死之將至,這冀州的未來,還是得靠你們這些年輕人。”

袁紹忙道:“公切莫說這些喪氣話,待好好休養,按時服食湯藥,病情一定會有所好轉。”

王芬躺在病牀上,苦笑着搖搖頭:“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說什麼好轉,也不過是多延續幾日時辰而已,老夫自知天命,死便死罷,唯獨憂心陛下,憂心冀州之將來。”

袁紹轉過頭看了眼身後荀和陳逸等人,說道:“有公舒子良二公,冀州與陛下,應當是無礙的。只是外敵環伺,還是要請文祖公振作起來纔是。”

荀和與陳逸都嘆了一口氣,他們的魄力不如王芬,並非雄主之姿,又如何能統領冀州?

袁本初這麼說他們,他們心裡也只有慚愧。

王芬自然也很清楚,論起膽子,一個敢廢立皇帝的人肯定是膽大包天,一個能治理好民生的人,也一定是有才略。

可惜年老體弱加上不通武略,頂多算是個強化版陶謙,不能稱之爲振興的雄主。

所以在如今空有強大的兵力,卻沒有一個可以統領這些兵力的雄主出現的時候,內憂外患,王芬也不得不考慮起冀州的將來。

至少袁紹昨天第一時間先去皇宮覲見劉陔的行爲讓王芬還是挺滿意。

老頭快病死了,但頭腦還是很清晰,思索片刻,王芬淡淡地說道:“公舒與子良雖有大才,卻也年邁,不能擔當起冀州大任。本初呀,我欲將冀州託付給你,你看如何?”

將冀州託付給我?

袁紹雖然心裡早有這個念頭,也知道現在大家都在爲他能否承擔起這個責任而討論,可真聽到的時候,內心之中,頓時狂喜。

這個時候只要開口應下,冀州偌大的基業,達六百多萬的人口,帶甲之士二十萬,就立即唾手可得了。

幾乎是在這一瞬間,袁紹就有了一種想要開口應下來的衝動,差點說出了聲。

“咳咳咳......”

王芬在此時忽然劇烈咳嗽起來,旁邊的奴僕端來一個痰盂,他吐出了一口濃痰。

也就是這聲咳嗽,讓袁紹驚醒過來,他趁着王芬低頭吐痰的時候,回頭看了眼身後的諸多公卿,就看到在人羣之中,許攸審配辛評荀諶郭圖等人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

袁紹因爲被冀州這個大禮而衝昏的頭腦頓時醒悟了過來,心底的喜悅也馬上壓下去,迅速在腦子裡思索。

是了。

他其實有很多方法對付王芬。

比如暗殺,武力搶奪,乃至一些別的方式。

可爲什麼偏偏用最漫長的方法,在王芬的湯藥中多加一些藥材,使王芬病情拖延,一直得不到好轉?

還不是因爲冀州這塊肥肉,在王芬的治理下,是鐵板一塊,難以分割。

從個人威望以及才能上來說,歷史上的韓馥跟王芬比起來提鞋都不配,治理冀州多年,風調雨順,百姓富饒,以至於後來袁紹得冀州後,一躍成爲天下第一諸侯,就是來源於王芬的遺產。

因此袁紹想像歷史上勸說韓馥一樣,派人遊說王芬,勸他把冀州讓出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王芬一不像韓馥那麼軟弱,二不是袁家門生故吏,人家根本不慣着你。

至於暗殺和武力搶奪等方式,那是自尋死路。哪怕成功了,以王芬在冀州的威望,大概率就是各路郡太守紛紛造反,將袁紹弄死。

所以利用王芬年老體衰,自然過渡,就是最好的策略。

可問題是自然過渡的前提條件是,王芬會確定將你袁紹當作繼承人。

如果王芬活着的時候不點頭,以他的威望,欽點荀和陳逸,甚至是呂布,估計都沒有人敢反對,到那個時候,袁紹奪冀州就更難了。

因此現在袁紹清醒過來之後,立即意識到不能太急,一旦操之過急,讓王芬起疑,那他就完蛋了。

想到這一點,袁紹頓時驚出一聲冷汗,心道好險,表面上睜大了眼睛,做出愕然的模樣,等王芬吐了痰之後,慌忙單膝跪下磕頭道:“文祖公,這是說得什麼話,袁紹何德何能,可以繼任冀州?請公收回成命,再立賢良,紹願以死輔佐天子,輔佐新的冀州牧!”

王芬眼神裡流露出一絲詫異,沒想到袁紹居然沒有心動,心裡對袁紹倒是有了那麼一點好感。想了想,便說道:“本初真的不願意領冀州,擊退來犯之敵,爲陛下效力,爲漢室的江山盡心盡責?”

“非紹不願意爲陛下效力,若說匡扶漢室,袁紹自然責無旁貸。只是紹無才無德,如何擔當起冀州大任。”

袁紹立即故作姿態,不斷推辭。

見他的樣子不似有假,王芬暗暗點頭,又問道:“既然如此,本初以爲,何人可以領冀州?”

“自然是司空與司徒二公。”

袁紹毫不猶豫地推出了荀和跟陳逸,他當然知道這兩人早就推辭過,這才放心大膽地提。

王芬看了眼二人,兩個人都不說話,見他目光過來,微不可查地點點頭。

看來袁紹應當是不知道自己在考驗他的事情,不然的話,也不會這麼果斷推薦荀和陳逸,王芬在心裡想着。

當然,王芬只想到了第一層,卻沒有想到第三層。以爲袁紹不知道,其實他清楚得很。

“我剛纔不是說了嗎?公舒與子良老邁,且他們自己也不願,本初乃青年俊才,又出自名門,威望甚高,本該是良選,可惜你不願。”

王芬嘆道:“不過我也不願意奪你之至,既然本初不願,除了公舒與子良以外,你認爲,還有何人可堪大用?”

袁紹心裡發涼,心想難道是自己推辭有些過了,王芬真不打算讓自己來了?

不過好在袁紹心理素質還可以,硬着頭皮道:“既然司空與司徒不願,那文祖公二位公子,應當是可以的。”

“他們?咳咳咳.....”

王芬聽到說起自己的兒子,差點沒氣着,咳嗽了兩聲,頭疼道:“這兩個逆子,一個終日無所事事四處浪蕩,一個讀書讀壞了腦子,皆不可。”

“額......”

袁紹想了想,試探道:“聽聞文祖公收那呂布爲義子,父子情深,呂布可否......”

說到最後,連袁紹自己的感覺有些說不下去,聲音小了許多。

用腳指頭去想都知道,別看王芬收了呂布做義子,但呂布不過是一莽夫,王芬收他只是在利用他的武力而已,怎麼可能會把冀州託付給他?

袁紹能夠被選爲繼承人,那是因爲他本來就是黨人一派,且年輕有爲,有雄主之姿,屬於自己人當中的優質人才。若非王芬顧慮袁紹會不會再侍奉劉陔的問題,恐怕早就把冀州託付給他了。

所以當袁紹提出呂布的時候,連他自己都底氣不足,更別說王芬。

甚至都諸多公卿暗笑,覺得袁紹也是糊塗了,王芬就算是再傻,也不可能將冀州偌大的基業交給一個非黨人,且還是曾經董卓集團首屈一指的大將吧。

若非呂布殺了董卓,他們連呂布都不會接納。

王芬也被袁紹的話逗笑了,擺擺手笑着說道:“呂布不過是一匹夫爾,談何能領冀州大業?”

袁紹再回頭看了眼公卿們,從荀和陳逸在內,一個個都是老一派的黨人,年紀都不小,一個個白髮蒼蒼,冀州的中年一代當中,似乎還真就他袁紹一個人有能力,有威望,有才幹,是最合適的人選。

看到這一幕,袁紹心裡倒也安定了不少,表面上卻誠惶誠恐地道:“除此之外,紹委實不知。不過紹卻知道,公深明大義,必早有安排。袁紹願爲新主肝腦塗地,效犬馬之勞。”

見他如此表忠心,王芬暗暗點頭,今日的考驗目的也達到了,便說道:“既然如此,本初就先回去罷。這些事情,過幾日再說。”

“唯!”

袁紹便退下了。

等他走後,王芬就留下了荀和陳逸以及九卿等幾名老黨人,一起聊了聊今日袁紹的表現。

衆人對他的印象都不錯,說了一些好話,王芬心裡便有了數。

這邊袁紹從王芬那裡出來之後,因爲不確定王芬有沒有派人監視他,便只得自己回了他在鄴城的府邸。

一直等到晚上天黑的時候,許攸審配辛評荀諶郭圖等人才從後門進入他的府邸秘密議事。

府中袁紹親自出去迎接,一行人路過花園,往廳堂走,路上哈哈大笑。

“子遠、正南、公則、仲治、友若。”

袁紹高興地道:“能與你們爲友,當真是我袁本初一大幸事。”

衆人進入廳堂內,分列坐下。

許攸入席之後,撫須笑道:“恭喜本初,得冀州之日,已經不遠了。”

“不錯,文祖公老邁,體弱多病,恐怕這旬月之內,就會謝世,到時本初衆望所歸,必能執掌冀州爾。”

“現在冀州,除了本初以外,也確實沒有合適的人選。文祖公雖然擔憂本初不敬天子,可也沒有別的人選,本初大可放心,除你之外,再無他人。”

諸多謀士紛紛進言,讓袁紹更加高興。

唯有審配皺起眉頭,說道:“本初取冀州易如反掌爾,唯獨那現在冀州危在旦夕,大家還是不要過於樂觀,還是想想如何應對劉玄德的進攻爲妙。”

“此事易爾。”

許攸眉宇間露出一道精光,說道:“等本初取了冀州,便立即廢了那劉陔,遙尊洛陽朝廷,此計便能輕易讓劉備退兵,且讓冀州短時間內無兵災之禍。等本初整合冀州兵馬,先破了那公孫瓚,解除後顧之憂,則再慢慢徐圖青州即可。”

“不行。”

審配搖搖頭:“此計雖妙,可子遠卻忽略了廢帝帶來的害處。現在冀州爲老一派黨人的大本營,這些人勢力盤根錯節,本初又是以黨人後進身份領冀州,若不能繼承文祖公遺志,繼續侍奉劉陔,哪怕文祖公謝世,也必然遭到荀和陳逸等這些老黨人的反撲,到時候內憂外患,纔是最大的危機。”

許攸皺眉道:“那劉陔在冀州百害而無一利,不僅讓本初頭上多了一個天子,還有那羣老頑固爲附庸。到時候若他們藉着劉陔名義,搞什麼詔書四處發號施令,多爲掣肘,豈不是讓本初寸步難行?”

“不錯,若爲人主,怎麼能憑空多出掣肘,如此縛手縛腳,方爲貽害也。”

“可此時也不能輕動那劉陔,文祖公立他爲帝,依託的是文祖公之威望。如今冀州能民心所向,皆是因文祖公十年治理,根深蒂固。若等文祖公謝世,本初繼任就立即推翻了他的政令,乃背離民心也,恐怕對於本初來說,也是一件大壞事。”

“這倒也是,還是得徐徐圖之,得冀州之後,先擊退了劉備與公孫瓚的來犯,修養兩年。待那羣老頑固都失勢之時,再想辦法處理劉陔的問題。”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意見都不一樣,這還沒得冀州呢,幾大謀士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分歧。

好在此時的袁紹算是有些魄力,聽了衆人的話,便打斷道:“諸公稍安勿躁,正南說得確實有理,我也是附屬黨人最終才被文祖公選爲繼任冀州者,若是文祖公謝世之後,就立即翻臉,恐爲世人笑我不顧舊情,狡詐復變爾,還是以後再慢慢處理這個問題,一切都待我得冀州之後,再做計較。”

聽了他的話,衆人就都不說什麼了,唯有許攸有些不高興。

哼。

吾才滿腹成略在胸,袁本初竟不從之,可惡!

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四十章 表功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章 結義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八章 回京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請假條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十章 天子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