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

陳暮借東風當然跟鬼神沒有什麼關係。

除了一是因爲他隱隱記得史書上記載六月長社會颳起大風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回憶高中地理老師說起的氣象諺語,隱隱有幾個相對應之處。

不過漢代迷信程度可以說是歷代王朝之最,漢武帝巫蠱之禍就不用多說,不問蒼生問鬼神也不用多說。

單說漢末時期,張角能夠掀起這麼大的浪潮,跟迷信思想就有很大關係。

所以陳暮假借上蒼之名,反倒更容易令人信服。

同時也容易傳出名望。

在漢代,名望非常重要。

袁紹家四世三公,就是積累多年名望。董卓之亂後,袁紹能虎踞冀州,就是因爲袁家名望所在。

還有曹操劉備,曹操若是沒有名望,就不可能被鮑信迎入兗州。

劉備要是沒有名望,也不會被孔融請去救北海,更不可能被陶謙請爲徐州牧。所以名望這個東西,看似很虛,實際上帶來的好處難以想象。

所以如果陳暮能在這一戰中攫取名望,再加上有曲逆侯之後這個加分選項,未來對於他舉孝廉或者茂才,步入仕途有很大幫助。

因此這也是爲什麼他要假借上蒼名義的緣故。

長社城中高架法壇,準備五穀牲畜等祭祀之物,向上天禱告。

而遠在冀州,劉備這邊也不輕鬆。

倒不是說戰事不利,而是張角病重之後,張寶張樑縮緊人馬,將分散在冀州其它各地的黃巾兵召集而來,屯兵廣宗縣,據城死守,鉅鹿城那邊也沒有攻破,兩地依舊處於僵持階段。

但盧植兵戈鋒利,冀州黃巾連番敗仗,各地亂象基本已經平定,因此也是到了恢復民生的時候。

之前藏匿在深山老林,或者背井離鄉的百姓也開始陸陸續續回鄉。

面對家鄉的滿目瘡痍,農田荒蕪,房屋破敗,無數勤懇的勞動人民即便再有怨恨,也只能懷着悲傷沉痛的心情,重新一頭扎入了田地裡,嘗試着能不能再讓土地煥發出曾經的生機。

這些有田地,且還有存糧能活下去的人算是大多數。秦漢時期宗族制度比較盛行,往往一個姓氏族人都會抱團在一起,形成一個固定的村落。

比如雞澤鄉,就是由毛、沮、張三姓,同族之間互幫互助,族老統一扶持分配,總歸是不會餓死人。

受苦的是那些沒有宗族的百姓。

雖然田地奪了回來,但家裡沒有了餘糧,今年也沒有了收成,再加上小災小難無數,天災人禍之下,這些百姓最終也只有餓死一個結果。

劉備被盧植派去北上,幫助安平、鉅鹿、趙國等地官員收復失地,配合當地豪強清剿小股黃巾部隊。

沿途來到經縣、任縣、堂陽、南宮等地。這裡是冀州中樞安平鉅鹿二郡,受黃巾之災最爲嚴重。官道上偕老婦幼,成羣結隊的流民返鄉,百姓一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哀民凋零。

劉備看得十分不忍,躍下馬來,走到一個老者身前拱手問道:“請問老丈,你們是何地人?”

老者被家人簇擁,攙扶着顫抖說道:“回稟將軍,小老兒是南和縣人,家鄉鬧了太平道兵災,無奈只能帶着宗族北上逃去了幽州,最近聽說朝廷派了兵馬平定災禍,我等便與家鄉父老,結伴回鄉。”

劉備又問道:“回鄉之後,有何打算?”

老者嘆氣道:“還能有何打算,期盼田地還有肥力,能耕種一次晚糧。小老兒宗族還有些餘糧,

勉強能支撐到回鄉。最慘的是那些外姓人,很多人路上餓得受不了,去就吃樹皮,吃草木,甚至是吃泥土,活活脹死。”

“太可憐了。”

劉備看了眼一眼望不到頭的難民潮,咬牙對關羽說道:“二弟,我們便在此地先安營紮寨,在路邊擺設粥攤,施捨給這些百姓吧。”

關羽也很心疼,但他們的軍糧是要用來行軍打仗的,如果佈施出去,那北上清剿黃巾的任務該怎麼辦,於是遲疑說道:“可是軍中只帶了半月糧草,用完之後,士兵就得餓着肚子打仗了。”

劉備想了想道:“無妨,四弟走之前將所有財物都留給了我,前方就是阜城縣,軍糧用盡,我們就去阜城找城中豪強買糧食,一路上能幫扶幾個百姓,就幫扶幾個。”

如果陳暮在這裡,就又得痛心疾首。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途花光預算了。

但陳暮去豫州要的是輕裝簡行,身上那價值數千萬的財產自然是不可能帶走。所以臨行之前,只能留給劉備,而且他也囑託過,一定要妥善保管,這些錢未來大有用處。

可惜他忘記了劉備可是說出那句“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千古名言的人,仁義之心,可見一斑。

不過對於劉備自己來說,這些錢其中一部分是張飛出售家產剩餘,另外一部分則是軍隊打仗繳獲。這段時間攻城拔寨, 劉備的主力人馬就是幽州那五百精銳,而陳暮則利用那幾千降卒在城破之後,四處搜刮財產。

如果是官軍搶奪地方豪強的財產,那當然是違法的。但黃巾兵殺了豪強,搶奪了豪強鉅富們的錢財,再由官軍繳獲,那性質和概念就不一樣,財產也成爲了軍隊獲勝的戰利品。

因此這些錢財反正是白得的,不管是地方豪強自己靠勤勞致富的財產,還是搜刮的民脂民膏,最後的結果,在劉備看來,也無非是用之於民而已。

很快,劉備就在官道上開始施粥,不僅施粥,對於那些有田地,卻沒有餘糧,也沒有宗族的百姓,他贈予錢財和一些糧食。

而對於那些無家可歸,連田地都沒有的百姓,則收入軍中,當作輔兵來用,算是提供了一份有飯吃的工作。

結果一路行走,光是在鉅鹿安平二郡,他就施捨了數萬百姓,收攏了數千無家可歸的流民。

其中青壯年和小孩佔大多數,因爲古代天災兵禍的時候,最容易死的就是體質較弱的老人。青壯餓個幾頓還沒事,老人一旦缺少糧食,很容易死去,因此軍中的老兵倒是不多。

不過即便如此,這樣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也是非常差。一羣飯都吃不飽的流民別說拿起武器上戰場,就算是操練武藝,打熬力氣,也沒有那個時間。

好在張角的主力都已經集中在了廣宗和鉅鹿,其它各地的兵馬勢力已經極少,少則數千,多則一兩萬。

劉備這次出來帶了五千人,配合當地豪強官府,再加上關羽之勇,倒也勉強應付。

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請假條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七十章 出兵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請假條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二章 活着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