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朝會

長社城外,築起了高高的京觀。

陳暮站在城樓上,默然不語地看着這蔚爲壯觀,又充滿殘暴嗜血的封建時代產物。

數萬人頭堆積,擺成一列列的小山是什麼概念?

破爛的皮肉與露在外面的肌肉組織混合在一起,無數頭髮相互糾纏,血液粘稠得匯聚成了一條河。

死去的人睜着眼,臉上還保留着死前的驚恐,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血腥味。

昨日還是一條條鮮活的人命,現在要麼是一具殘留着餘溫的烤肉焦炭,要麼被刀分成兩截,屍體隨意擺放,血流漂櫓,頭顱堆積成山。

這一把火,燒的不僅僅是這數萬條人命,同時也帶走了豫州黃巾的生機,讓這次黃巾起義,破滅了一半。

皇甫嵩站在城樓上,俯瞰着城下兩萬多官軍,大喊道:“大漢萬勝!”

“萬勝!”

“萬勝!”

“萬勝!”

所有的官軍都舉起了武器,高聲地呼喊。

這座京觀給人帶來的直觀感受過於強烈,不管是恐懼還是興奮,每個人都在顫抖。

耳邊山呼海嘯。

血腥味隨風撲鼻而來。

陳暮仰頭望天空,心裡卻在想。

如果這世界真有鬼神,那麼自己一定會下十八層地獄。

人命在自己手中,像是割草。

不知怎麼的,陳暮忽然覺得自己有些冷血。

以前的自己,不是這樣。

爲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視人命如草芥?

還是以前就這樣?

只是自己一直沒有發現而已。

是因爲自己害怕死啊。

陳暮苦笑。

陡然從和平年代來到亂世,命只有一條,誰也不想下一刻成爲待宰的羔羊。

藉着別人的屍體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想保全自己。

自己錯了嗎?

錯了。

可那又如何?

生與死之間,當然選擇你死我活。

每個人都想成爲易小川,最後卻都活成了高要。

也就只有大哥才能一直懷揣着理想,繼續在這亂世裡做着他的仁義夢吧。

陳暮扶了扶自己的帽子,雙手縮在寬大的袖袍裡,站在城樓的陰影裡,面露微笑。

眼眸中卻透露着森然陰冷。

宛如一隻鬼。

一隻無家可歸的野鬼。

......

......

中平元年六月,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月份。

皇甫嵩在長社大破黃巾,燒死數萬,斬殺數萬,在城外築起京觀,消息傳回洛陽,朝野振奮。

一時間,滿朝文武對於皇甫嵩的評價都是扶搖直上,交口稱讚。

就連多日不開大朝會的天子劉宏,都破例開了朝會。

洛陽南宮崇德殿,三公九卿以及京中數十位身居高位的大臣踩着小碎步,緩緩進入大殿。

按照正規的大朝會禮儀,應該還有依次跪拜大禮,由贊禮官直呼姓名。

不過這次朝會只是臨時召開的小會議,沒有那麼多講究。

衆人拱手彎腰行禮之後,按官職大小在崇德殿下方兩側分就坐。

其中大將軍與三公地位最高,坐在皇帝的左手邊。

《禮記》中規定,左爲尊。

但秦朝是右爲尊,西漢繼承秦制,所以西漢的丞相都在皇帝右手邊。

不過到了東漢,恢復了西周禮儀,又改爲左。

大將軍與三公都是萬石,

原本三公地位在大將軍之上,到漢和帝時竇憲,竇憲權勢非常大,從那以後大將軍地位超過了三公。

因此如今在漢靈帝劉宏下方的左手邊,分別爲大將軍何進,太尉鄧盛,司空張溫,司徒袁隗。

右手邊則是九卿,分別是光祿勳劉寬,衛尉許戫,廷尉崔烈,大鴻臚曹嵩,少府黃琬,宗正劉焉,以及包括太子少傅、將作大匠等少數兩千石以上高官。

其中太僕、太常、大司農這三個位置空了出來,沒有人坐。

因爲之前的太尉楊賜,司空張濟被劉宏罷免了,因此現在的太尉和司空是原來的太僕和大司農補上,導致有幾個官職出現了空缺。

今年二十八歲的漢靈帝跪坐在臺上,左右兩側分列着中常侍與宮廷侍衛,面無表情,平靜地俯視着下方。

對於這個皇帝,後世大多是給予“昏君”的名號。在西苑開市場,在宮裡做買賣。喜愛駕駛驢車,造成洛陽驢貴。又以狗爲官,讓當時人常嘆息執政者爲驢,做官者爲狗。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亦有他的帝王手段。

廢掉世家出生的宋皇后,改立平民出身的何皇后;設立鴻都門學,對抗太學。在何進權勢日益增長的時候,又開西園校尉,分何進兵權,種種跡象都表面,他遠不是史書上記載的那般昏庸無道。

“盧植在冀州連戰連勝,皇甫嵩和朱儁在豫州大破黃巾,諸卿以爲如何?”

劉宏高坐檯上,緩緩開口詢問。

袁隗老神在在,一言不發。鄧盛雖資歷深厚,但在朝廷根基不足,也沒有說話,三公之中唯有張溫說道:“陛下,長社一把火,擊破黃巾數十萬,皇甫嵩和朱儁威震天下,此解了洛陽危急也,真乃大功一件。”

“嗯,如何封賞?”

劉宏又問。

張溫想了想道:“三人功勞不小,可遷九卿。”

劉宏微微皺眉。

九卿現在的確空缺三個,以盧植皇甫嵩朱儁的資歷,再加上這次功勞,再進一步做九卿也無可厚非。

但這三個位置是他準備留着賣錢用的。

更何況劉宏向來不喜黨人,皇甫嵩是解黨禁的主力,再給他升官,還是九卿高位,黨人的勢力就再次會崛起。

因此劉宏毫不猶豫道:“九卿非德高望重者不能擔任,皇甫嵩盧植朱儁三人功勞有,德行還不夠,就封個侯吧。封皇甫嵩爲都鄉侯,朱儁爲西鄉侯。盧植那邊雖有勝仗,但功勞不如皇甫嵩朱儁大,暫且先看看。”

“唯。”

皇帝都定了調子,大臣們當然就不再說話了。

君不見,與天子據理力爭的帝師楊賜都被趕出廟堂,送去太學教書了?

他們這些人要麼是保皇派,要麼是買官派和宦官派,朝中的黨人幾乎被清理得一乾二淨,哪有膽子學楊賜。

“鄧太尉,皇甫嵩盧植朱儁上表請功,其中有諸多助力的功臣你覺得當如何賞賜?”

劉宏又問鄧盛。

漢朝的制度很多人應該在歷史書上學過,三公九卿制,皇帝這個天子與三公九卿是直屬上下級關係,而三公與九卿之間也有上下級關係。

比如太僕、鴻臚、廷尉三卿就是司徒的下屬。宗正、少府、司農是司空的下屬。太常、衛尉、光祿勳是太尉的下屬。

太常是九卿之首,太尉則是三公之首,皇帝開大朝會,這些三公也有開小朝會的權力,就是所謂的開府。

像後來朝代“開府儀同三司”,說的就是相當於三公自己開一個小朝廷,負責天下日常事務。

如前線戰報,一般都是先提交給前線將軍的上級領導光祿勳,再由光祿勳轉交給太尉,最後則由太尉呈遞給皇帝。

皇帝過問了三位首功的將領賞賜之後,對於其他的人賞賜,一般由三公商量來決定,很少親自過問。

見天子忽然問起,鄧盛有些意外,不過還是據實說道:“稟告陛下,此次三線戰報,覈對戰功,有蒲陰人陳暮,涿縣人劉備張飛,解良人關羽,此四人功勞盛大。劉備關羽張飛爲武人,可授予別部司馬職,陳暮爲士人,盧植舉薦他進太學讀書。”

“哦?”

劉宏看了眼一旁的新任千石中宮侍王鈞,輕笑道:“聽聞這陳暮是曲逆侯之後?”

“不錯。”

鄧盛點點頭:“已派人去蒲陰查驗過,確是曲逆侯之後無疑。”

劉宏搖頭:“曲逆侯雖是國爵,但早就除了國,如今蒲陰陳氏早已非豪門望族,身份不過是平民白身,哪有資格入太學,送他去鴻都門學。”

“這......”

鄧盛遲疑,看了眼一旁垂着腦袋,默不作聲的何進,只能咬牙道:“尊天子令。”

呵呵。

劉宏內心冷笑。

黨人最多的在哪裡?

在世家和太學中。

其中太學子弟大多是世家子弟,也是兩次黨禍的主陣地。

這個陳暮看他的事蹟就知道,是一位絕頂聰明之人。

把這種人送給對手,那是傻子才做的事情。

至於鴻都門學,可是他親自建立。

裡面的人都是寒門和平民子弟,是漢靈帝自己培養的知識人才。

按照後來朝代的話,就叫做天子門生。

以後都是要爲他這個天子效力的。

漢靈帝這麼做雖然是在掘士人的根,可他是天子,黨錮纔剛解禁,楊賜被罷官,袁隗裝聾作啞,世家和黨人根本沒有力量與他抗衡。

“至於劉備。”

劉宏輕輕敲擊着桌案,緩緩說道:“宗正,劉備家譜是否已查清。”

劉焉站起來回話道:“陛下,派去涿縣的人已經回來,家譜已經查清,確實是景帝閣下玄孫,中山靖王之苗裔,父親、祖父、高祖父等十餘代族系都有對應,按照宗法血脈,是陛下堂弟,臣之堂侄。”

“很好。”

劉宏滿意地點點頭:“那就將劉備錄入族譜,按照族譜賜爵,封爲亭侯。”

“唯。”

劉焉領命坐下。

這次羣臣更加沒有人說話。

一來劉備不像陳暮一樣可以爲士人增磚添瓦。

二來這是天子家事,別說封侯,就算是封王,只要人家是劉氏血脈,功勞夠大,他們也管不着。

如今士人都依附在大將軍何進門下,何進只要一言不發,士人就沒法說話。

確定了這次功勞分配,劉宏冷冷瞥了何進一眼,原本他立何氏爲皇后,就是想有個聽話的外戚,結果何進偏偏就被士人忽悠瘸了,非得和他作對,自己這個大舅哥的表現,真是讓人失望。

“散朝!”

贊禮官一聲吶喊,宣佈了這次朝會結束。

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請假條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十章 天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說明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請假條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