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

“三國之謀伐 ()”

玄甲重騎擊潰袁尚佈置在陣型最前面的陰夔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甚至比之黃忠連衝五陣更加順利,如果馬匹的體力足夠的話,在巨大的裝備差距下,別說五陣,就算五十陣,許褚也敢去衝一衝。

但重騎兵的弊端也在這裡,馬匹的負重不能超過自身體重的20%,一旦超過的話,會對自身膝蓋關節損耗嚴重。

而重騎兵連馬具帶騎兵和鎧甲加起來的負重往往會讓馬匹承擔自身體重30%-40%左右的重量。

因此正常情況下,重騎兵都不能久戰,更沒辦法去長時間追擊敵人。

歷史上元太宗窩闊臺命令速不臺進攻歐洲,打匈牙利的時候遇到歐洲重騎兵,雙方一開戰,蒙古騎兵就開始逃跑,歐洲條頓騎士開始追擊。

重騎兵追擅長騎射的輕騎兵,結果可想而知,十萬條頓騎士就這樣被放風箏一樣活活拖死,最後僅剩一萬多人逃回去。

所以以現在玄甲重騎的體力,頂多再衝兩陣就必須要回去休息,如果繼續進攻,馬匹就會被累死。

雖然繼續追下去,劉備有把握將袁尚的軍隊徹底擊敗,可他畢竟只有兩千人,殺傷力有限。並且再繼續追下去,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馬匹傷害太大,因此他也下令鳴金。

袁尚的部隊撤去之後,此時東武城內的守軍纔剛出來沒多久,因爲劉備是抵達之後就立即下令進攻,東武城的守軍纔來得及開城門出去準備列陣。

結果玄甲重騎摧枯拉朽般搗毀了袁尚前陣陰夔部,中間的郭昭張凱呂翔等部也是立即撤退,根本不給守軍進攻的機會。

軍司馬便急急忙忙騎馬過來,在坡下見到劉備,立即翻身下馬道:“管重叩見明公!”

“準備撤退!”

劉備大聲對着他下達命令。

那名叫做管重的軍司馬是校尉管承的弟弟,聽到此話,詫異問道:“明公,我軍大獲全勝,爲何不繼續追擊?”

劉備搖頭說道:“敵衆我寡,我們只是將他們暫時擊退,玄甲重騎體力不足,不能全殲,等到玄甲重騎體力耗盡,則我軍危矣,必須趁着這個機會棄城南遷,明白了嗎?”

“唯!”

管重領命而去。

城中物資不多,僅有幾萬石糧草,一把火燒掉,什麼都不給袁軍留下。

大軍很快啓程,遷往南方。

兩日之後,袁尚再次發起進攻,順利得到了一座空城。城中的糧倉已經被燒燬,他們連一粒糧食都繳獲不到。

永漢三年四月初,郭圖部南下繹幕,在奪取城池之後,休整兩日,再次出發準備前往鄃縣。

浩蕩的鐵蹄奔騰如雷,張飛率領八千青州輕騎北上阻攔郭圖大軍。

雙方於平原以西,鄃縣以北的瀟水河畔貝鄉大戰。貝鄉於北周置爲貝州,到宋時改爲恩城,地勢平坦,田畝極多,乃是一片膏腴之地。

漢末到處都是動亂,百姓顛沛流離,貝鄉村民早就在幾次青州與冀州之間的大戰當中要麼遷移,要麼傷亡殆盡,此地早已經變成一片廢墟,田園荒蕪,墳頭遍地,處處訴說着淒涼。

清風吹拂着田間的雜草,原本桑田裡的桑樹無人修剪,長得枝繁葉茂,只是本該乾淨的桑田除了桑樹以外,更多的是,卻是那密密麻麻,斬不盡燒不絕的野草蓬蒿。

昨日下過一場小雨,雨不大,今日烈陽高照之後,雨水的痕跡早就消弭於無形。只是夯土道路變得稍微有些泥濘,人踩在上面,沾染了鞋底一腳的泥土。

冀州軍一列列旗幟高高舉起,一排排士兵們走在鄉間約六尺寬的道路上緩緩前進,

周圍破爛的房屋林立,不遠處的小山崗豎着無數孤墳。

等到過了貝鄉,前方就是瀟水,瀟水由西向東流淌,位於鄃縣的北面,平原的東面。這條河流不是什麼大河,在後世早就消失在歷史之中,河水涓涓細流,雖是春夏汛潮,可下游水淺處依舊能徒步過去。

“加把勁,前面就是鄃縣。鄃縣城矮牆薄,只需要雲梯就能攻克,拿下鄃縣之後,便可以與明公及公子尚三面包圍甘陵和界橋,一舉將劉備擊敗,到時候爾等自然大功一件,多多有賞。”

郭圖坐在馬背上催促着周圍將士們前進,他的身後一眼望不到頭,前方則由崔鉅業率領的四千多人開路,已經領先中軍四五里,遠遠地只能看到崔鉅業後方少數士兵的背影。

便在此時,從遠方忽然傳來一陣低沉的響聲。這種響聲彷彿是巨物落水時發出的“咕咕”聲,也像戰鼓敲打時發出的“咚咚”音,沉悶而又攝人心絃。

“你聽到什麼聲音了沒有?”

郭圖向一直跟在他身邊的部將馬嚴詢問道。

“聽到了。”

馬嚴四下張望,遠方天際萬里無雲,丘陵坡地植物雜草茂密,什麼都看不到。

“你知道這是什麼聲音嗎?”

郭圖又問。

馬嚴遲疑片刻,搖搖頭:“聲音太小了。”

“會不會是大隊騎兵?”

有部將說出猜測。

郭圖臉色一下子沉住,他想起了臨西之戰他被張飛騎兵包圍的回憶,猶豫片刻,對馬嚴說道:“快,集合所有弓手,立即去前頭山崗上埋伏。”

馬嚴詫異道:“監軍,我們待會還要過河,如果不是敵人騎兵的話,這樣會耽誤我們行軍的,怕今日無法抵達鄃縣。”

“小心一點無大錯!”

郭圖難得聰明瞭一次,或者說,他已經在被青州軍屢次殺得落花流水當中,總算是積累了點經驗。

由於中軍離先鋒軍有一段距離,所以郭圖他們也僅僅只是聽到了聲響而已。

但此時位於前軍的崔鉅業,卻是睜大了眼睛,不知所措。

過了貝鄉就是瀟水,貝鄉的地形比較複雜,有大量田地、丘陵和森林以及小河,但瀟水河畔附近有大片平原區,河灘彷彿一片草原,地形十分空曠,適合騎兵衝鋒。

他纔剛到瀟水,正準備爲後方的軍隊尋找一處渡河之處,結果忽然聽到遠方傳來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再凝神一看,頓時覺得魂飛魄散。

就看到西面平原之上,整個地平線都被無數黑影填滿,大隊騎兵如一羣羣兇猛的豺狼一般,向着他們的撲來。

崔鉅業的前軍只有四千餘人,別說抵擋,就算陣型都還沒有結,自然毫無抵抗慾望。

幾乎是在發現敵人騎兵來的時候,就立即四散奔逃。

“不準跑,不準跑!結陣,結陣!”

崔鉅業曾經跟着高覽張郃在河間與公孫瓚的騎兵對陣過,他知道在平原上和騎兵賽跑那就是死路一條,所以在短暫的愕然之後,立即大喊,試圖讓士兵們重新集結起來。

然而他的呼喊註定是徒勞的,將士們膽氣已泄,一個個哭爹喊娘一般只恨少生了兩條腿,紛紛作鳥獸散,整個河灘邊到處都是四散逃跑的冀州士兵。

轟鳴的鐵騎轉瞬即到,兩隻腳又如何比得上四條腿,很快大量冀州兵就被追上,鋒利的長矛刺穿了他們的身體,鮮血染紅了河岸。

崔鉅業騎在馬背上往北面來的道路奔馳,然而身後卻有一道黑影緊追不捨,烏雲踏雪鬼魅的身影在戰場上四處穿梭,每過一處,丈八蛇矛上的血跡就多一分,張飛猶如戰神一般,在人羣當中四處屠戮。

忽然瞥見敵方將旗飄蕩,在往北逃竄,便立即催促着烏雲踏雪狂追不捨。因爲馬快,僅僅不到兩三分鐘,崔鉅業就已經被追上,死神悄然來到了他的身後,一矛捅穿了他的身體。

“繼續追擊!”

張飛殺得興起,一聲令下,今日要把郭圖部順勢全殲。

然而當騎兵再次集結起來,開始向着北面貝鄉官道上發起衝鋒的時候,前方丘陵山坡上,忽然鑽出無數弓箭手,一陣箭鏃如雨點般打落,射死數百名騎兵。

“撤,撤,撤!”

騎將們紛紛呼喊,張飛手中長矛舞得像是風扇般滴水不漏,將射來的箭支打開,然後撥馬回逃。

塵煙滾滾,騎兵們浩浩蕩蕩而來,又浩浩蕩蕩而走,只留下滿地屍體,以及昨日因小雨而較爲泥濘的道路上坑坑窪窪的馬蹄印。

“哼!”

遠遠瞧見張飛被擊退,郭圖也沒法追趕,冷哼一聲,揮手道:“收攏士卒,先撤回繹幕休整!”

貝鄉一戰,面對郭圖的進攻,張飛迎頭痛擊,陣斬袁紹將領崔鉅業,把郭圖逼退至繹幕,一直到數日之後,鄃縣守軍和糧草完成了轉移,張飛才選擇撤離至甘陵以做後援。

而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袁紹和劉備數部人馬,在狹小的清河國戰場上四處移動,幾次大戰,不管敵我,都沒有討到太多的便宜。

包括玄甲重騎在內,雖然擊退了袁尚,但也有數十名士兵在衝鋒當中不慎落馬,在亂軍中被殺死。

而張飛那邊的損失就更大,雖然先破郭圖前軍崔鉅業部,且斬將殺敵一千多人。但遭遇了提前埋伏,郭圖的箭雨跟不要錢似地向他射去,導致八千青州騎兵在貝鄉一戰中死傷四五百人。

要知道,一名騎兵可比步卒珍貴得多,張飛雖然將崔鉅業接近一半的部隊屠戮,然而一千多步卒換四五百騎兵,明顯騎兵的損失要更大。

因此這一戰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只不過張飛起到了一定戰略意義,掩護了鄃縣守軍和糧草順利轉移,在某種意義上,雖然損失了一些騎兵,但保住了糧草。

到四月六日,袁紹也開始了界橋攻勢,數萬大軍從界橋出發,向着劉備軍在橋東的大營發起了猛攻,成羣結隊的袁軍緩緩渡過界橋,抵達了橋東,然後開始在橋東集結,準備進攻劉備軍營寨。

橋西坡岸,袁紹矗立在一處山崗之上,遠眺橋對面。

就看到在橋對面離河灘大概約二里之處的劉備軍營地此時已經是全副武裝,所有的高櫓、瞭望塔、箭樓都已經準備就緒,無數臺牀弩架在坡上對準橋頭,一排排弓箭手蓄勢待發,漫山遍野全都是敵人,似乎早就在等待着他們進攻。

“這便是劉備所有本部人馬了。”

袁紹扭頭對劉惠說道:“昨日孟岱和焦觸說魏橋那邊準備拔營起寨北上支援劉備,今日那邊有什麼消息回饋過來沒有?他們有沒有按照我的佈置,必須拖住他們的援軍腳步?”

劉惠笑道:“明公,倒是有一個好消息。”

“哦?”

袁紹來了興趣,笑問道:“能從子惠嘴裡聽出來是個好消息,那一定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劉惠微笑道:“明公,昨日魏縣和元城那邊突降暴雨,大河故瀆漲潮,將連接清水與故瀆之間的一些河流灌滿,沿岸不少村莊都被淹沒,張遼部、臧霸部、典韋部被拖在魏縣過不來。”

“好消息啊。”

袁紹瞪大了眼睛,然後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老天爺都在幫我的忙,這一戰,我軍必勝。傳令下去,按照計劃部署, 準備進攻,一定要把劉備軍拿下!”

“唯!”

周圍諸多將士紛紛高喊,袁軍士氣空前高漲。

而此刻。

劉備軍營寨,劉備陳暮荀攸沮授張遼典韋高順牽招等人正圍着桌案,看着之前繪製的界橋周邊地圖。

“天助我也,老天爺都在幫我們。”

陳暮指着橋頭以及西北面陳固鄉等地說道:“魏縣昨日暴雨,黃忠太史慈他們僞裝的主力部隊難以北上,袁紹必然會趁着這個時間猛攻我們營寨。這裡是橋頭,防禦工事最多,可先引袁軍入埋伏圈而殲之,袁尚屯兵陳固,我軍應當主動進攻,先破袁尚部!”

劉備點點頭道:“四弟,你說怎麼做。”

陳暮說道:“大哥立即傳信給三哥,在甘陵修養補充之後,於今夜讓士卒帶一日干糧,北上繞道廣川,奇襲此地!”

衆人順着他指的地方看去,正是離廣宗城約二十里處的長樂鄉。

通過內應周陶的情報可以確定,此地存放了袁紹近兩千萬石糧草,如果能夠攻下此處,則此戰穩勝。

“然後呢?”

劉備又問。

陳暮繼續道:“大哥可讓高順牽招留守營寨,再讓張遼典韋突襲陳固,先殲滅袁尚部,再往東進攻鄃縣繹幕郭圖部,解除我們的後顧之憂,則若是能夠將此二部袁軍全部擊潰,即便是三哥那邊毫無斬獲,也必然能戰勝袁紹。”

“好!”

劉備點點頭,環視衆人說道:“諸位都聽到了嗎?就按四弟說的辦!”

“是,明公!”

衆將士齊齊高喝,士氣比之袁軍更加高漲!

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請假條。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請假條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三章 盧植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四章 推諉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二章 反間計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請假條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八章 回京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六章 觀察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二十四章 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