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

“三國之謀伐 ()”

“冀州軍投降了。”

牽招匆匆前來彙報戰況,此戰青州軍可謂大獲全勝。

陳暮問道:“前營那邊如何?”

“袁紹已經發起了攻勢,仲穎那邊尚可以抵擋得住,他們無法突破陷陣軍。”

“那還好。”

“我們也去前面看看吧,子經,此地就交給你善後了。”

劉備吩咐了一句。

“唯。”

牽招應了聲便留下善後。

劉備與陳暮下了丘陵,各自騎上的盧與紫影往前營而去。

此刻前營的戰鬥其實才剛開始沒多久,袁紹從正面發起攻勢,就必須從坡下往坡上打,屬於仰面進攻,處於天然劣勢。

因此他必須步步爲營,一輛輛外懸鐵皮的木幔衝在了最前面,來抵禦從坡上方射來的弓箭。

外圍營地離西坡下方有近二里的距離,過長的距離就意味着防線很長。

當初張遼從東側爬坡一樣攻上去,也幸好是高覽自己送上門來,不然的話,還真沒那麼容易將當時的冀州軍擊潰。

誰都知道,防線自然是越長越好,所謂縱深便是如此。如果你防線就一百米,人家推進過來,你就涼涼,但如果你的防線是兩公里,這段推進距離那就是生死線。

古代戰爭雖然不是熱兵器戰爭,防線長就意味着能對敵人造成更大的殺傷力。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坡岸外圍被挖了大量的溝渠,車輛進不來。

等到雙方距離約一里半的時候,袁紹僅僅依靠着木幔推進了半里,前方大量坑坑窪窪的溝渠就讓他失去了器械,無法再往前推進了。

“棄車,盾手向前!”

隨着後方傳來一聲尖銳的吶喊,傳令兵開始不斷向前傳達袁紹的命令,正在前沿推進的將領得令之後,立即按照他的吩咐行事。

到了這個時候,戰爭便也纔剛剛開始,冀州軍們紛紛丟棄了木幔車,從溝渠當中躍過去,繼續向前邁步。

沒有辦法,袁軍不是沒有想過搭建木板讓木幔車過去,但前線的將領觀察過,認爲要想實施這個計劃太困難,幾乎不可能實現。

一是溝渠數量太多,且地面存在大量陷馬坑,搭建木板工程量太大,即便搭建木板,也有陷落坑道但危險。

二是他們沒有那麼多木板。

所以在報告給袁紹之後,袁紹權衡利弊,只能選擇拋棄車輛前進。

“敵至百丈!”

高順率領陷陣軍鎮守在了半山腰上,雙方距離僅差百丈之遙。

傳令兵高聲喊道:“牀弩準備!”

“嘎吱嘎吱嘎吱!”

士兵們奮力推拉着絞盤,在絞盤的拉力下,牛皮筋製造出來的巨大弓弦呈現出誇張的曲線,扣在了弩架上。

小兒手臂粗的箭支搭着,銳利的箭頭閃爍着恐怖的寒芒,上百架牀弩,給予人足夠的威脅。

“射!”

“嗡嗡嗡嗡嗡嗡!~~~”

隨着一聲令下,牛皮筋嗡嗡作響,弩箭發出一聲聲刺破虛空的尖嘯,勢如閃電般向着坡下的袁軍射去。

由於袁軍是仰攻,所以實際上看視野的話,是完全能夠看得到牀弩蓄勢待發。

並且下方坡岸地形較爲開闊,導致他們的陣型也比較分散。

因此幾乎是在弩箭射出來的瞬間,大量冀州軍本能趴在了地上,他們能感受到頭頂勁風呼嘯,死神擦着他們的腦袋飛過去。

“咚咚咚咚!”

大部分箭支並沒有傷到人,要麼射向遠點,要麼插進了地面,只有少數倒黴蛋中招。

“裝箭!”

又是一聲令下,陷陣軍快速開始行動。

而冀州軍那邊,在各級軍官的催促下,前面的士兵從地上爬起來,再次開始向前進軍。

“敵近九十丈!”

瞭望手高喊。

“射!”

“嗡嗡嗡嗡嗡嗡!~~~”

又是新一輪的弩箭,這次有了經驗,很多人甚至乾脆跳入溝渠坑道中去躲避箭支,導致殺死的人寥寥無幾。

後方坡岸下,袁紹看到青州軍的牀弩居然因爲自己這邊挖的戰壕過多而失去了作用,頓時笑了起來,對左右說道:“劉備以爲這是攻城戰嗎?挖那麼多溝渠,最後卻變成了我麾下士兵躲避箭支的戰壕。”

劉惠勸道:“明公還是莫要大意,劉備挖掘溝渠,就是想阻攔我們的衝車、巢車、木幔、發石車等攻營器械。雖然因爲無法將清河的水引流進去,灌滿河水,然我們的器械也無法靠近,劉備以營寨固守,我們亦難以攻打進去。”

袁紹負手看向東方,沉吟道:“郭圖那邊應該有進展了吧,陷陣軍都在此間,劉備營寨空虛,後方把守的人數不多,我在這裡爲郭圖拖住劉備精銳,他若再不能攻破劉備軍後營,那也太無能了些。”

“還是靜待消息吧。”

劉惠雙手籠在袖子裡,輕聲說了句。

二人正交談間,冀州軍已經連續躲過了數波箭雨,雙方距離也已經拉到了約六十丈左右。

六十丈距離差不多就是百步,也就是140米左右,高順居高臨下,可讓弓弩射程更遠,因而放棄笨重且難以拋射的牀弩,下達了弓弩的指令。

“弓箭手準備,射!”

在高順下達命令之後,兩千弓弩手列好隊伍,齊齊拋射,無數箭支高高飛起,彷彿將整個天空遮蔽,如一朵烏雲般向着冀州軍壓來。

一般來說,弓手列陣射箭,第一輪箭的準頭其實不會太好,因爲有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弓箭達不到預期效果,比如角度、風速、敵我雙方地勢等等,都會讓箭支位置出現偏差。

所以正常情況下,弓手需要第二輪第三輪進行角度調整之後,才能保證準確度。

但高順早就演練過,什麼位置用什麼角度能夠射到坡下哪個地方,都一一做過標識,因此只第一輪箭雨,就非常準確地撒入了袁軍前陣的人羣當中。

“咚咚咚咚!”

箭支射在木盾上,發出沉悶的響聲。但遮天蔽日的箭雨當中,依舊有數百人中箭,多爲傷者,不斷慘叫哀嚎,剩餘的人再次躲入戰壕當中。

箭雨一波接着一波,除了陷陣軍當中本身存在的弓弩手以外,劉備把大部分弓手都調給他用,因此高順不止兩千弓手。

前排的人射完了箭筒裡的箭,抱着痠痛的手臂往後撤去,又是兩千弓手從後方被調集來,繼續壓制。

這一輪輪的箭雨洗禮,光射出去的箭都有數萬支之多,地面上密密麻麻插滿了箭支,有一些屍體甚至都被射成了刺蝟,等到第二批弓手把箭筒裡的箭支射完,坡下已是死寂一片。

袁紹派了一校五千人作爲前軍向山上發動試探性進攻,箭雨之後,這一校人馬要麼被射死,要麼逃回來被督戰隊斬殺,要麼躲入戰壕當中,傷亡不計其數。

等到箭雨終於結束,纔有零星的一千多人從戰壕裡爬出來,緩慢向後方撤退,原本浩浩蕩蕩向上衝鋒的袁軍勢頭瞬間一滯,化爲敗退的潰散。

“劉備的箭支準備還真多呀。”

袁紹皺起眉頭,這一批本來就是試探性進攻,但他也沒有想到劉備居然直接調動那麼多弓箭手,五六萬支箭不要錢似地往下扔,這麼大手筆,還是讓他沒有想到。

“明公,你看那邊!”

便在此時,一將領望向東面劉備前營後方,面露喜色,指着那邊說道:“那邊有煙火升起。”

袁紹連忙望去,就看到數公里之外,滾滾塵煙不斷往上直冒,黑色的煙霧籠罩了半邊天空,隱約還能夠看到在遠處營寨上方偶爾竄起的火苗,可見火勢已經到了非常大的地步。

“那是。”

“好像是劉備軍後營營寨。”

“郭圖得手了?”

衆將士們一個個睜大了眼睛,伸長脖子想看得清楚些。

可惜他們沒有望遠鏡,因爲離得太遠,只能看到遮蔽了半邊天空的煙塵,其它的東西什麼都瞧不見。

“明公,看來郭圖已經攻入了劉備軍後營,按照計劃已經在焚燬劉備軍物資。”

劉惠擡起頭看着山坡上道:“陷陣軍不惜用如此多的箭支打退我們的前軍,恐怕就是想迅速將我們擊退,爲後面爭取時間,可惜的是他們兵力不足,招架不住郭圖,導致後營失守。”

“哦?”

袁紹聽了劉惠的判斷,便詢問道:“子惠以爲,我現在該如何?是在這裡等待,慢慢圍困,還是立即進攻?”

“立即進攻!”

劉惠毫不猶豫地說道。

“爲何?”

袁紹不解,郭圖已經得手,焚燬了劉備大量物資,這意味着劉備軍營已經沒有存糧,圍困起來,等他們餓死就行了,爲什麼要繼續進攻呢?

劉惠卻道:“明公別忘了,公子尚那邊,還有魏橋那邊也在往我們這邊趕,如果不盡快的話,遲早生變。何況此刻劉備後營失守,我料他們前軍必然慌亂,正是進攻之時。”

“對了,尚兒!”

袁紹一拍腦門,差點忘了之前郭圖給他發的公文當中有提過,劉備派張飛北擊自己的兒子袁尚,他原本是想讓郭圖前往救援的,但郭圖卻勸他趁劉備軍空虛而襲擊營寨。

當時他覺得張飛部雖是大量騎兵,但袁尚那邊有三萬人,且佔據地利,怎麼樣也不該會敗,所以同意了郭圖的意見。

現在確實成功了,可袁尚那邊具體情況他也不知道,萬一失敗了呢?

因此立即攻克劉備營寨纔是正確的選擇,這樣就能夠逼迫北面的張飛回來,解除袁尚那邊的危機。

而且最重要的是張遼臧霸典韋三部青州軍主力還在往回趕,拖得越久對袁軍越不利,所以劉惠說的是正確的,確實應該立即進攻。

當下袁紹也沒有猶豫,下達總攻的命令。

浩浩蕩蕩的冀州軍開始一路往坡岸上發起了衝鋒,陷陣軍果然如劉惠預料的那樣,見到後營冒煙之後,頓時一片騷動,出現慌亂的情況。

眼見坡岸下冀州軍再次發起攻勢,高順便下達了命令,讓士兵們往後撤,回到了坡岸上方的營寨上利用寨牆固守。

“劉軍果然大亂了。”

見到這一幕,袁軍衆將士們頓時笑了起來。

因爲他們看到其實坡岸上方還有大量器械沒有使用,牀弩就這樣遺棄,一些滾石檑木也沒有推下來,明明還有箭矢卻不敢繼續射箭,這隻能說明一件事——高順也慌了神。

袁紹命令軍官們在軍中宣揚劉備後營已經被郭圖偷襲焚燬的消息,又看到陷陣軍撤退之後,冀州軍上下士氣大漲,數萬人一窩蜂開始往坡岸上衝。

這次就不是剛開始那一校人馬那樣分散,浩浩蕩蕩數萬大軍擁擠在一起,似乎生怕跑慢點就不能建功立業了一樣,都想打順風仗。

只是畢竟坡岸下離上方營寨有二里,中間又有大量的溝渠障礙物,因此他們還沒衝多遠,高順就已經撤回營中。

此刻坡岸上方營寨內,旌旗招展,劉備和陳暮也恰好在此時回來,於寨牆上方尋到了高順沮授荀攸。

“明公,四將軍!”

高順面表威嚴,只是行了個簡單地軍禮。

劉備也沒有在意,擺擺手道:“仲穎,局勢如何?”

“明公請看。”

高順指着外面道:“我已經按照四將軍的吩咐, 後營火起便佯裝慌亂後撤,袁軍已經大軍壓境了。”

“好好好。”

劉備頓時高興起來,觀望着外面形勢,點點頭道:“袁紹上當了。”

陳暮也說道:“袁尚覆滅在即,郭圖已經全軍覆沒,袁紹三路兵馬齊出,已被我們逐個擊破兩路,最後一路也已經要自尋死路,三哥恐怕早就到了長樂,大哥可立即派人讓他準備攔截袁紹潰軍。”

“嗯,我現在就派人去。”

劉備連忙下令。

“此戰,袁紹將徹底覆滅了。”

沮授感嘆了一句。

荀攸誇讚道:“子歸計策當真是神鬼莫測,先以糧倉誘殲袁軍騎兵,又利用水軍冒充主力進攻魏橋,讓袁軍以爲我們分兵,又施展巧計,破袁尚,燒郭圖,環環相扣,令人欽佩呀。”

陳暮微微一笑道:“公達過譽了,我只不過是利用了袁紹郭圖這些人想盡快擊敗我們的心理,故意露出一些破綻引誘他們上當而已,如果來者是廉頗,我就算自己燒了我自己的糧草,估計袁軍也依舊安穩如山。”

這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如果你無慾無求,根本不想擊敗敵人,只想防守,那敵人露再多的破綻都沒用。但如果你有所追求,看到敵人有破綻而選擇主動出擊,那你就得承受是不是敵人故意爲之的風險。

偏偏袁紹就是這樣,見小利而忘命,不就是如此嗎?

沮授眺望着蒼穹,徐徐上坡的冀州軍似乎已經不在他的眼裡,只望着遠方雲捲雲舒的碧藍天空,輕聲說道:“這天下,該變天了。”

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十章 孫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五十章 鬥將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六章 馬鈞端午節請假條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